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猪肉按照人们膳食习惯,在结构中所占的比例也逐渐上升,随之而来的猪肉安全问题也逐渐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话题。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做好猪肉质量的安全工作,生猪屠宰检疫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中猪肉黄疸病是生猪看屠宰检验中经常发现的。鉴于此,本文就生猪屠宰检疫中影响猪肉安全的猪黄膘肉和黄疸肉的鉴别、检疫判定与处理方法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生猪定点屠宰在我国开展多年,国家也颁布了《动物防疫法》、《生猪屠宰管理条例》、《福建省生猪屠宰条例》等法规,明确了生猪等畜禽检疫的职权和分工,但仍有不法分子以各种方式变卖病猪肉,使人们防不胜防。其中猪肉黄疸病是猪肉检疫检验中经常发现的。现将该病特征及处理方法分析如下: 1 黄疸发生的原因黄疸是猪只宰杀加工以后,可见皮肤、黏膜及其它各器官有不同程度的黄色的一种症状。黄疸发生  相似文献   

3.
2004年3月26日上午9时,屠宰户周某屠宰一猪上市销售,已销售出去后腿肉15kg,经检疫员感观检查,其皮肤脂肪颜色发黄,且放置时间越长,颜色越深,疑是黄疸病猪肉,对其进行封存留验,香日德兽医站监督人员当场填写了现场笔录,封存留验单。  相似文献   

4.
耕牛阴黄疸病是以牛目黄、皮黄、尿液发黄的一种病症,不同于机体消瘦衰弱、贫血、焦虫病等粘膜黄染的疾病。该病在临床上不难鉴别确诊。笔者20多年来在临床上诊治耕牛阴黄疸病11例,均收到很好的治疗效果,治愈率达93%以上。  相似文献   

5.
耕牛黄疸病是脾胃湿热蕴结不散迫使胆液外泄于肌表,致使口、眼、鼻、阴户以及尿液发黄的一种病症。不同于机体消瘦衰弱、焦虫病等黏膜黄染的疾病。该病在临床上不难鉴别确诊。笔者20年来在临床上诊治耕牛阳黄疸病9例,均收到很好的治疗效果,治愈率达96%以上。现将诊治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奶牛黄疸病是以奶牛的目黄、皮黄、尿黄、阴户黄、乳汁黄、黏膜发黄,尤其是以乳房皮肤黄染明显为特征的一类病症,不同于机体消瘦衰弱、贫血、焦虫病黏膜黄染的疾病。在临床上不难鉴别确诊,常将其分为阳黄和阴黄两种。笔者近年来在兽因临床上诊治奶牛黄疸病28例,其中阳黄21例,阴黄7例,均收到十分满意的疗效。现简述如下,供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7.
母猪肉分割后和普通猪肉在感观上不易区分,由于成本较低,农贸市场部分摊贩常从不明渠道购入母猪肉后,混入普通猪肉销售,以攫取高额利润.市面上出售的母猪肉绝大多数都是种猪,由于繁殖时间比较长,肉质比较老,在口感上和普通猪肉有很大区别.市民对买到母猪肉非常反感,多数向管理部门投诉,跟摊主协商退货或自认倒霉,造成严重社会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8.
正黑猪肉是这几年在猪肉市场上比较受欢迎的一种肉类,和普通猪肉相比,黑猪肉有很大的不同。黑猪的种类很多,比较常见的黑猪品种主要有太湖母猪、东北民猪、八眉猪等。莱芜黑猪莱芜黑猪是目前猪肉市场上颇具特色的猪肉品种,是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可的猪种。其肉质鲜嫩,繁殖能力强,是优质养殖品种。在我国,其养殖技术非常成熟。  相似文献   

9.
张海峰 《猪业科学》2020,37(10):120-124
文章通过问卷访问调查的方法,分析北京、上海以及广州消费者猪肉消费习惯以及对猪肉品质特征的考量。笔者分析发现,在生鲜猪肉的购买地点上,北上广消费者有着不同的消费习惯。北京消费者主要在超市购买猪肉,而广州消费者主要在农贸市场购买猪肉。在猪肉品质的考量上,北上广消费者均对猪肉卫生安全最为敏感,其次是猪肉的新鲜程度,最后是价格和口感。但各个城市对猪肉品质特征的偏好也有明显的差异。笔者发现,北京消费者更加偏好食品卫生安全,上海的消费者比较重视猪肉的口感,而广州消费者比较重视新鲜程度。此外北上广消费者在肉类食品消费结构上有显著的差异。北京消费者的猪肉和羊肉消费量相对较高,上海消费者牛肉消费量相对较高,而广州消费者鸡肉消费量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国猪肉安全问题频繁发生,危害着消费者的身心健康,猪肉安全风险问题也已经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关注。因此笔者介绍了猪肉供应链的结构,构建了猪肉供应链二级指标体系,运用解释结构模型(ISM)将猪肉供应链风险分为四个层级,在此基础上进行模型解析,得出猪肉供应链上各个环节风险爆发指数,并指出屠宰加工环节和物流储运环节是猪肉供应链安全风险高发区,是应该重点监控的环节,为猪肉供应链上的各企业提供有益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1.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猪肉生产国和消费国,拥有全球最大的猪肉市场;丹麦是全世界猪肉生产最为先进的国家。因此,中国和丹麦在猪肉生产上的合作,标志着中国的猪肉乃至食品工业进入了全新的时代。”11月16日,丹麦王国驻重庆总领事安娜在荣昌举行的中国一丹麦高效养猪及环境保护论坛上称。  相似文献   

12.
日本、俄罗斯、韩国等周边国家及欧盟等国家猪肉市场供需形势及对进口中国猪肉政策的变化,为我国猪肉出口带来了机会。 据统计,1996年我国台湾地区出口了价值达15.5亿美元的猪肉,其中99%出口到日本。去年3月,台湾宣布禁止猪肉出口,且在短时期内难以恢复。猪肉供应上的缺口,引发了日本市场上猪肉价格的上涨,目前急需进口猪肉恢复供应平衡,这就为我国内地开辟猪肉  相似文献   

13.
<正>本周,全美猪肉产业大会在威斯康星州隆重举行,950人参加了会议。我们有幸在大会上做了报告。以下是我们报告的部分文字信息:1快讯世界上90%的猪饲养在美国和加拿大以外的地区。美国猪肉的出口量为其产量的25%以上——位居世界猪肉出口国首位。加拿大猪肉的出口量达到产量的50%——位居世界猪肉出口国的第二位。在世界上所有食用肉品中,44%为猪肉。  相似文献   

14.
谢丽丽 《猪业科学》2013,(11):118-119
猪肉的生产,是以市场中猪肉的价格为指示剂的。而猪肉的价格,必然是建立在猪肉的供求关系上。猪肉的需求,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呈稳步上升的趋势。通过对近几年来的市场行情分析,证实了辩证法中普遍联系和永恒运动,不断发展的哲学原理。同时也提出,在分析猪肉市场时运用辩证法原理,将会得到更加客观、准确和可预见性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猪肉的生产,是以市场中猪肉的价格为指示剂的。而猪肉的价格,必然是建立在猪肉的供求关系上。猪肉的需求,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呈稳步匕升的趋势。通过对近几年来的市场行情分析,证实了辩证法中普遍联系和永恒运动,不断发展的哲学原理。同时也提出,在分析猪肉市场时运用辩证法原理,将会得到更加客观、准确和可预见性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基于联合国贸易统计数据库(UNComtrade)和国际粮农组织(FAO)提供的数据,本文对中国和美国猪肉产品的生产、消费以及贸易竞争力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相比美国,中国的猪肉产量处于比较优势,但是猪肉产品国际竞争力处于比较劣势;在猪肉产品分类层面,美国竞争优势体现在冷鲜猪肉和其他类猪肉产品上,中国竞争优势则体现在生猪类;从出口相似度指数来看,相比世界市场、欧盟市场和日本市场,中国和美国在俄罗斯和中国港澳地区市场竞争激烈,其中中美的冷鲜猪肉产品和其他类猪肉产品的竞争较为激烈,而中国生猪出口仅在中国港澳地区占有主导地位。最后,针对中国猪肉产品贸易现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随着全球猪肉产量的迅速增加,中美两国在整个猪肉产业上的合作也越来越多,尤其猪肉加工产业发展迅速。文章首先介绍了中美猪肉加工产业的现状;接着对中美猪肉加工产业的合作进行探究,发现中美猪肉加工产业合作具体方式有企业合资、收购并购,两国在猪肉加工产业的合作已经较为多样化;最后提出中美两国在猪肉加工产业合作上仍存在猪肉加工产品单一、屠宰加工技术方面的交流合作较少等问题。对于不足之处,笔者提出通过降低市场准入壁垒、提高绿箱支持的力度等方式来改进。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猪肉是人们主要的肉食,这种现状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是不会发生改变的,猪肉产品市场是一个发展前景很广阔的市场。我国是世界上猪肉产量和消费量最多的国家,随着我国加入WTO,许多国家都加强了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绿色壁垒,我国的猪肉产品,多年来由于不注重兽医卫生及对人体有害的药物残留和重金属元素等污染的控制,加之监督和检测力度不到位,导致我国的猪肉产品质量较差,严重影响了我国猪肉产品的出口和猪肉企业的国际竞争力。而在国内,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猪肉消费量也在逐年增加,中国的猪肉消费市场总体趋向供求平衡。为了使中国…  相似文献   

19.
<正>在市场上,经常有商贩将公母猪肉及阉公猪肉充当品质优良的鲜肉出售,此类猪肉不但食用价值降低,而且公猪肉中含有雄激素,即具有性臭味,又会给人的生长发育带来不良影响。因而在日常检疫工作中,会遇到一些因购买了公猪肉或母猪肉而找相关部门鉴别者,为了让消费者对公猪肉和母猪肉能较准确鉴别,简要介绍一些鉴别方法,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一台专门查询猪肉安全信息的电子触摸屏 ,近日出现在北京华普超市资源安全猪肉销售专柜前。从电子触摸屏上 ,消费者可以查询到所购猪肉是否安全、放心。这台电子触摸屏是由北京资源集团设立的。屏幕采用文字、图片、音像相互搭配的立体效果方式 ,可为消费者提供种猪管理、饲养基地、饲料生产、兽药使用、屠宰加工、肉品检测、商品配送等方面的信息 ,同时配有企业简介、安全猪肉问答和自动演示。家住朝阳门的王大妈拿着刚买的资源安全猪肉 ,按照猪肉上标明的生产序号 ,用手指在触摸屏上轻轻点击 ,当即知道了自己所买的猪肉出自哪头猪 ,并亲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