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蕹菜供应期从4月上旬至10月上中旬,长达半年之久。不仅可以缓解春秋淡季,而且是重要的抗灾蔬菜。加之该菜适应性强,易栽培易管理,产量高,故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每年均有大量栽培。但蕹菜育种工作开展却甚少,我国仅有一例育成品种“赣蕹一号”的报道。 一、品种概况 品种单一、混杂退化严重是蕹菜品种存在的主要问题。例如江西主栽品种吉安大叶蕹,该品种为青梗大叶类型,籽蕹,开白花,因其种子长期由农户分散繁殖,缺乏严格的留种程序,故茎色、花色、叶形等许多性状混杂严重,有的种子的红花株率高达17.8%,进入90年代,又有广东、福建和泰国进口品种进入江西。一为青梗类型,叶片中型至大型;一为白梗类型,叶片中型。目前栽培量虽不大,但逐渐为市场所接受。此外,我省还有一些传统的藤蕹品种,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研究了泰国白梗和本地青梗两个蕹菜品种的产量形成、营养品质和过氧化物酶活性等。两个品种的产量形成动态基本相同,而以青梗品种的产量较高、营养品质较佳。较高的叶绿素、抗坏血酸含量和过氧化物酶活性,与蕹菜丰产优质有关。  相似文献   

3.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3个土壤Cd浓度(A:0.593 mg/kg,B:1.091 mg/kg;C:1.824 mg/kg)下30个蕹菜品种(其中白梗品种18个,青梗品种12个)茎叶Cd与蛋白质含量的品种间差异,并对茎叶Cd含量与蛋白质含量进行相关性分析。试验结果表明,供试蕹菜品种间茎叶Cd含量及蛋白质含量均存在极显著差异。供试品种茎叶蛋白质含量随土壤Cd浓度的升高先上升后趋于平稳,白梗与青梗品种之间蛋白质含量差异不显著;白梗品种茎叶Cd含量与蛋白质含量极显著负相关,而青梗品种有一定程度正相关性,但未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蕹菜品种间花期不遇、有性杂交困难的问题,通过对渔场蕹菜、泰国大叶蕹菜、汝城蕹菜和长沙藤蕹4个蕹菜亲本的开花特性和繁育系统观测和11 h·d-1短日照调控蕹菜品种的花期,并开展了蕹菜品种间有性杂交。结果表明,蕹菜自然光周期条件下现蕾期为8—11月份,刈割发芽后短日照诱导11~13 d现蕾,现蕾至开花11 d左右,单花开放时间约12 h;开花当天09:00—13:00花粉活力最高,11:00—13:00柱头可授性最强;渔场蕹菜和长沙藤蕹花粉/胚珠比(P/O值)、杂交指数(OCI值)基本一致,但长沙藤蕹在控制授粉试验中表现为自交不结实;花粉粒为球状或帽状,表面布满尖刺;以籽蕹品种为母本的杂交结实率最高可达75.00%,结籽率高;长沙藤蕹为母本的杂交结实率最高可达6.00%,结籽率为0。综合分析表明,蕹菜繁育系统倾向于异交混合交配型,11 h·d-1短日照处理可以实现蕹菜品种间花期相遇,蕹菜品种间杂交亲和,但长沙藤蕹有可能丧失了结籽能力。  相似文献   

5.
蕹菜在三亚热带地区可常年种植,但因热带地区气候特殊,种植管理方式随季节性变化有一定区别。为了进一步总结推广热带地区蕹菜种植技术,从品种选择、整地、种子处理、水分管理、除草、追肥、病虫害防治及采收等方面介绍了三亚热带地区蕹菜种植技术,为相关栽培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吉安大叶蕹菜为蕹菜中的极品,是吉安的传统地方良种,也是江西的名特优蔬菜,已注册了“吉蕹牌”商标,成为各大、中城市郊区菜地反季节和渡淡救灾的首选绿叶蔬菜,远销广东、福建等省市以及东南亚市场。近几年由于蕹菜籽市场无序竞争以及长期栽培产生的生物学混杂等原因,致使大叶蕹菜籽良种声誉逐年下降。为保护这一优良地方品种资源,重振吉安大叶蕹菜品牌,扩大其生产规模,我们经过多年的实践摸索,在生产中总结出一套吉安大叶蕹菜良种繁育栽培技术,现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7.
蕹菜种皮颜色决定种子发芽率蕹菜,又名空心菜。以嫩梢嫩叶供食,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品质优良。是夏秋季北方生产的调剂菜──南菜。生产上蕹菜种子发芽较低,一般平均为50~60%。在同一批种子中,种子间种皮颜色有明显差异。种皮颜色越深,蕹菜种子发芽率越高...  相似文献   

8.
<正>"吉安大叶蕹菜"是有名的地方蔬菜品种,有着上百年的种植历史,在20世纪该品种遍布大江南北,其中以吉安市种植面积最大,约占该市夏秋季叶菜类蔬菜种植面积的45%;20世纪60~80年代,吉安县、吉水县、永丰县等有从事"吉安大叶蕹菜"品种秋季种苗扦插大田繁殖,也有的用原苗再生繁殖,生产出大量蕹菜  相似文献   

9.
空心菜又名蕹菜,是一种二年生速生型绿叶蔬菜,在我国许多地方都有栽培.空心菜多用种子繁育和老熟茎扦插种植,也可用宿根生产.宿根空心菜早熟、丰产,一般提早上市20天以上,增产15%-30%,是值得大力推广的种植方法.  相似文献   

10.
张凤银 《长江蔬菜》2013,(18):77-80
在蕹菜和豆瓣菜种子萌发期间,用7种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胁迫处理,分析不同浓度盐胁迫下种子萌发指标和幼苗生长指标的变化,比较蕹菜和豆瓣菜对盐胁迫的响应。试验结果表明,随NaCl浓度增加,蕹菜和豆瓣菜的种子萌发指标均呈下降趋势。蕹菜在1.5%NaCl胁迫下,仍有24%的萌发率,而豆瓣菜在0.9%以上的NaCl胁迫下,种子完全不能萌发:低浓度NaCl促进豆瓣菜幼苗根和芽的生长,而对蕹菜幼苗的影响不显著,'-3NaCl浓度超过0.6%时.显著抑制蕹菜幼苗生长:NaCl浓度超过013%,显著抑制豆瓣菜幼苗的生长。随盐胁迫程度的增加,降低蕹菜和豆瓣菜种子萌发力.抑制幼苗生长.且豆瓣菜的耐盐性能较蕹菜低。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索福建省茎用芥菜1年2代繁育技术,选择6个茎用芥菜品种,分别进行冬春季正常繁育和夏秋季高山加代繁育的2代繁育试验,并对比各品种2代繁育的生育期、株高、株幅和种子产量。结果表明:所有参试茎用芥菜品种只要通过打破种子休眠、衔接好2代繁育的播种期都能完成1周年2代繁育,夏秋季高山加代繁育的全生育期比冬春季正常繁育平均缩短约50 d;冬春季繁育比夏秋季高山加代繁育株高增加31.2%~132.9%,株幅增加1.5%~21.8%,所有参试品种冬春季繁育的种子产量都极显著高于相应夏秋季高山加代繁育,种子产量增加17.8%~153.6%。  相似文献   

12.
吉安大叶蕹菜,是江西省吉安市一个优良的传统地方品种。以其产量高,品质好,采收期长,适应性和抗逆性均强等特点而久负盛名。每年繁育出的良种畅销全国近20个省市,是较为理想的渡淡品种。60年代曾出口东南亚地区。1991年,该品种被  相似文献   

13.
蕹菜为旋花科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很好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也是大众喜爱的重要绿叶类蔬菜之一。从品种选择、种子选择和处理、出苗期管理、简易喷灌、追肥、病虫害防控等方面介绍了桂林旱栽蕹菜简易喷灌栽培技术,以优化桂林市蕹菜栽培管理,为种植户提供规范化、简易化栽培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4.
用不同浓度的水杨酸(SA)(0.15、0.25、0.50、1.00、1.50、2.00 mmol/L)处理0.9% NaCl胁迫的蕹菜种子,测量种子萌发指标以及幼苗生长指标,以期研究盐胁迫条件下,不同浓度SA对蕹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0.9%NaCl胁迫对蕹菜种子发芽率的影响不明显,但显著降低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明显抑制幼苗的芽、根以及侧根生长。0.15 mmol/L SA能缓解NaCl盐胁迫作用,对蕹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伤害,提高其抗盐能力;而在0.25~2.00 mmol/L SA浓度范围内,随SA浓度的增加,蕹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受抑制程度加重。  相似文献   

15.
夏华青梗菜     
夏华青梗菜是本区近年来从日本引进的耐热青菜品种之一,已先后在上海为农蔬菜良种繁育实验基地场等多家园艺场进行试验示范种植。经考查,我们初步总结出了该品种的特征特性和生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6.
崔瑞  巩佩芬 《蔬菜》2006,(6):18-18
大葱属2年生作物,从播种到种子成熟,经历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两个生育时期,在自然情况下,营养生长期的长短,决定于播种季节,为保证种子质量和降低种子生产技术难度,在大葱种子生产中,必须建立分级繁育制度,并通过合理的繁育体系,严格执行良种繁育程序和种子检验制度,才能保持和不断提高品种的优良性状和纯度。大葱的生产种一般采用半成株繁育。  相似文献   

17.
蕹菜不同部位花序的抽生期间隔可长达4~5个月以上,种子成熟度的差异较大。本试验旨在研究蕹菜种子成熟度对苗床出苗率及幼苗单株重的影响。试验在武汉市蔬菜科学研究所内进行。  相似文献   

18.
《中国瓜菜》2016,(6):60-61
介绍了3个品种博白蕹菜,探索了博白蕹菜退化的原因,并通过3年的提纯复壮栽培试验,建立了品种纯正、种性优良的博白细叶蕹母系,总结出了博白蕹菜提纯复壮的关键技术,为博白蕹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蕹菜种子含水量与贮藏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蕹菜又名空心菜,属旋花科。由于生长势强,病虫少,耐高温高湿,既抗旱又耐涝,对调节8、9月份蔬菜淡季供应有一定作用,因此南方地区每年都需要大量的蕹菜种子,以保证生产上的用种。种子含水量是种子安全贮藏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0.
李丽  郑晓鹰 《蔬菜》2007,(12):34-35
品种鉴定实际上是一个连续过程,从品种繁育到品种推广、品种繁殖、采收和品种贸易等,鉴定贯穿了每一个环节。随着《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等有关育种者权利保护法规的颁布实施,涉及作物品种权争议和育种者权益保护的事例逐年增加,植物新品种保护问题更加突出。如何保护品种繁育者、生产者的知识产权利益?如何使种子使用者减小使用假劣种子所造成的损失?寻求品种真实性鉴定的有效分子标记技术体系成为备受关注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