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对养殖场来说,牛群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引起牛跛行的蹄部疾病比较复杂,饲养员需要加强对牛群的日常管理,为其营造舒适的饲养环境,避免因牛患病给养殖场带来经济损失。1蹄叉腐烂疾病1.1发病机理牛肢蹄长时间处于污泥或者粪尿中,蹄叉角质会因浸泡发病;在放牧中碰到碎石子也会引发趾间外伤;削蹄不佳或者装蹄不及时也可能因蹄角质过长得病;另外,在遗传方面蹄质和蹄形不良的牛,也容易患病。此病的病原菌有链球菌、  相似文献   

2.
夏秋季是羊腐蹄病、眼病、中暑、蓝舌病的高发期。本人从多年的工作实践中摸索出一些经验,特总结出来供大家参考。腐蹄病病因:炎热雨季,圈舍潮湿泥泞,易患此病诱因则是草中钙、磷不平衡,致使蹄部角质疏松粪尿浸泡后,局部组织软化以及被石子、铁屑、碎玻璃等刺伤蹄部,均能致病。也有因蹄冠与角质层裂缝而感染病菌的。治疗:病羊应及时修整蹄部,如蹄叉腐烂,可用5% ̄10%的浓碘酊或1% ̄2%的高锰酸钾溶液涂洗,若是蹄底软组织腐烂,要彻底扩创清洗,然后在蹄底孔或洞内用5%硫酸铜粉或5%水杨酸粉填塞包扎,外面再涂上松馏油,借以防腐防酸,也可用碘胺或…  相似文献   

3.
蹄叉腐烂病又称"漏踢",是马属动物由于蹄叉角质不良而发生的一种常见病,一般在多雨的秋夏和多雪的冬季,因圈舍潮湿,卫生不良而发生。其主要症状是跛行,  相似文献   

4.
一、外伤性跛行 指羊被石子、铁屑、玻璃碴等刺伤蹄部,或因蹄冠 与角质层裂缝感染病菌,致使化脓,不能行走,或因环境潮湿,引发腐蹄病.治疗:要及时修整蹄部,尽快把刺入蹄部的异物清除.若蹄叉已腐烂化脓,可用1%~2%的高锰酸钾水清洗,再涂10%的碘酊液.  相似文献   

5.
奶牛腐蹄病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奶牛腐蹄病是蹄间皮肤和软组织具有腐败、恶臭、真皮坏死与化脓,角质溶解、疼痛、跛行等运动障碍性疾病。腐蹄病也被称为蹄间腐烂、指(趾)间腐烂、传染性真皮炎、蹄间蜂窝织炎或坏死性蹄间真皮炎。  相似文献   

6.
<正>腐蹄病,又称趾间腐烂、蹄间蜂窝织炎,是由坏死梭杆菌或其他致病菌混合感染受损蹄部,引起动物趾间皮肤及深层软组织坏死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以动物蹄部组织的化脓坏死性分解、腐败恶臭和角质受到破坏为主要特征,主要发生于成年绵羊和牛,是引起牛羊跛行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正>奶牛蹄病是奶牛生产中的常见病,轻则引起奶牛跛行,重则引起奶牛瘫痪,如不加以重视,则会增加生产成本,降低经济效益。一、腐蹄病奶牛腐蹄病是蹄间皮肤和软组织具有腐败、恶臭、真皮坏死与化脓,角质溶解,疼痛,跛行的运动障碍性疾病。腐蹄病也被称为蹄间腐烂、指(趾)间腐烂、传染性真皮炎、蹄间蜂窝织炎或坏死性蹄间真皮炎。  相似文献   

8.
<正>奶牛腐蹄病是奶牛生产中的常见病。该病是因感染病菌等多种因素导致奶牛趾间皮肤和组织化脓、蹄角质腐烂的一种皮肤病,严重危害奶牛健康和正常产奶。一、发病原因1.致病微生物感染。蹄部皮肤和软组织受到小石子、玻璃碎片、瓦砾等硬物刺伤或划伤,铁钉、铁丝等金属尖锐物扎伤后,直接踩在含有坏死杆菌、  相似文献   

9.
<正>腐蹄病是指牛、羊和猪等家畜以蹄间皮肤和软组织具有腐败恶臭和角质形成破坏为特征的疾病,故又称蹄间腐烂。一、病因主要是饲养失误,管理不当。如放牧场地、圈舍潮湿、泥泞,蹄角变形,石块锐物或作物茬尖刺伤,加之腐败菌和坏死菌感染所致。病菌侵入损伤的蹄间裂皮后,迅速繁殖,同时放出能破坏角质的蛋白分解酶和毒素,引起组织发炎和腐败性分解。  相似文献   

10.
牛舍长期潮湿不消毒,运动场泥泞会引发蹄叉腐烂,蹄底变形等蹄病;舍内微生物、细菌、寄生虫的繁殖生存,常引起奶牛皮肤病、呼吸道疾病或其它传染性疾病,导致奶牛的发病率增高其军死亡。因此,要认真做好消毒  相似文献   

11.
<正>腐蹄病又称趾间腐烂、趾间蜂窝织炎,是由坏死梭杆菌或其他致病菌共同对受损蹄部进行感染,导致羊趾间的皮肤以及深层软组织发生坏死,是一种高度接触性的传染疾病,主要的症状是动物的蹄部组织出现化脓坏死、腐败恶臭和角质受到破坏,主要发生于成年绵羊,是引起羊跛行的主要原因。1病因1.1本病由坏死梭杆菌单独感染或和节瘤拟杆菌等致病菌协同作用而引起。在腐蹄病的发展过程中,节瘤拟杆菌分泌一种蛋白酶,这种酶对羊蹄的角质层可以进行消化,破坏了蹄部的表  相似文献   

12.
正奶牛蹄病是奶牛生产中的常见病,轻则引起奶牛跛行,重则引起奶牛瘫痪,如不加以重视,则会增加生产成本,降低经济效益。一、腐蹄病奶牛腐蹄病是蹄间皮肤和软组织具有腐败、恶臭、真皮坏死与化脓,角质溶解,疼痛,跛行的运动障碍性疾病。腐蹄病也被称为蹄间腐烂、指(趾)间腐烂、传染性真皮炎、蹄间蜂窝织炎或坏死性蹄间真皮炎。1.病因:在奶牛腐蹄病的病原学方面,意见尚不十分统一,大多数学者认为坏死厌气丝杆菌是该病的主要病因,但  相似文献   

13.
腐蹄病是反应动物牛、羊常见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以蹄间皮肤和软组织腐烂,散发出恶臭气味为主要特征。发病率为8%-20%,有的高达30%-50%。1病因饲养管理不善,草料中钙、磷不平衡,致角质蹄疏松,蹄变形扭曲;牛舍不洁、潮湿,运动场泥泞,蹄部常被粪尿、泥浆浸泡,使蹄局部组织软化,多发生在雨季潮湿季节;被石子、铁屑、草木、玻璃碴等坚硬之物刺伤蹄软组织而引起蹄部发炎。感染节瘤拟杆菌也引发本病。节瘤拟杆菌又称K微生物。虽然本菌引起的炎性损害作用很小,  相似文献   

14.
1 治牲畜咳嗽流鼻涕 用10%的明矾水洗鼻腔,再将50g矾末在5个鸡蛋清中搅拌均匀,灌服或拌在草料中。 2治牲畜蹄寸、蹄叉腐烂 流脓血或黄水时,用白矾水冲洗患部,用枯粉涂擦。 3牲畜拉稀  相似文献   

15.
谷新利 《农技服务》2006,(12):41-42
奶牛的腐蹄病是影响牛场生产的重要疾病之一,在我国各地都表现出较高的发病率。舍饲牛群中发病率高者可达到30%~40%。腐蹄病的发生不仅影响产奶和运动,严重者常常导致淘汰。该病主要是因牛栏过度潮湿,蹄部长期被粪尿浸溃角质软化,感染坏死杆菌,促成蹄间腐烂所致。牛蹄被碎石块  相似文献   

16.
正1假蹄底临床特点:去除奶牛松解的蹄角质后露出覆盖在真皮表面的一薄层上皮样角质,分离的角质常被称之为"假蹄底"。在一些患急性真皮炎的病例,角质生长可暂时完全停止,从而产生第二蹄底或假蹄底,这样的病例没有刺伤或白线病的表现。治疗要点:去除已松解的假蹄底角质以刺激角质生长。2蹄踵脓肿临床特点:疏于治疗的蹄溃疡可蔓延到更深层组织:在趾的纵切面中,可见舟骨、深屈腱和蹄关节附近的趾枕发生化脓性感染。这种有时被称为关节后脓肿的疾病,需  相似文献   

17.
正奶牛腐蹄病是奶牛三大疾病之一,是以蹄真皮或角质层腐败、蹄间皮肤及其深层组织腐败化脓为特征的局部化脓坏死性炎症。特征性症状是病牛患趾疼痛、跛行,影响奶牛生产性能,严重的会造成奶牛卧地不起,失去饲养价值而淘汰。发病原因奶牛日粮营养不均衡,特别是日粮中矿物质钙、磷比例失调或日粮中钙、磷供应不足,或日粮中蛋白质、维生素缺乏,导致奶牛蹄角质发育不良或角质疏松,最终造成腐蹄病发生。运动场不平坦,奶牛运动时蹄部被尖锐异物损伤,感  相似文献   

18.
<正> 奶牛腐蹄病是一种主要表现为蹄间、蹄底、蹄冠化脓坏死、腐烂的一种炎症,多发于潮湿多雨季节。患病奶牛的产奶量下降,给养殖户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必须注意防病。 1 搞好环境卫生 如果圈舍不经常清理,尤其阴雨天环境潮湿,蹄长期浸泡在粪水中,可使蹄角质软化,致使各种腐败菌感染,从而  相似文献   

19.
牲畜的蹄胎腐烂叫漏蹄,按其性质可分为湿漏和干漏2种.西医认为是由化脓性细菌侵袭引起蹄部湿性或干性坏死.是常见疾病,一般后肢多发.  相似文献   

20.
牲畜的蹄胎腐烂叫漏蹄,按其性质可分为湿漏和干漏2种。西医认为是由化脓性细菌侵袭引起蹄部湿性或干性坏死。是常见疾病,一般后肢多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