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在实验室条件下,观察胡子鲶在丁草胺质量浓度为0.1、1、2.5 mg/L的溶液中暴露2、4、6 d后肝脏过氧化氢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以及丙二醛含量的变化。结果显示,SOD活性在暴露早期被诱导,4 d后在2.5 mg/L浓度组被显著诱导,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6 d后SOD活性则被显著抑制;丁草胺对CAT活性的早期影响不大,2.5 mg/L作用6 d后出现抑制效应;丁草胺全程暴露期间MDA含量均出现显著提高。胡子鲶SOD活性与MDA含量可以作为水生生态系统丁草胺污染监测的指标。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在重金属镉胁迫条件下,大弹涂鱼(Boleophthalmuspectinirostris)肝脏黄嘌呤氧化酶活性的变化。重金属镉胁迫12h时0·5mg/LCd2 组XOD酶活性和对照组比较显著升高(P<0·05);胁迫24h时,大弹涂鱼0·05mg/LCd2 组肝脏的XOD酶活性和对照组比较极显著升高(P<0·01),而0·5mg/LCd2 组酶活性结果却降低;恢复3d时0·5mg/LCd2 又极显著升高(P<0·01)。在镉胁迫解除5d时,3个浓度组的酶活性均极显著降低(P<0·01),其中0·05mg/LCd2 组和0·5mg/LCd2 组的酶活性和对照组酶活性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5mg/LCd2 组的酶活性极显著低于对照组的酶活性(P<0·01)。实验结果表明,大弹涂鱼肝脏黄嘌呤氧化酶活性对水体中镉污染敏感,有可能用做海洋环境污染的生物标记。  相似文献   

3.
以中华倒刺鲃(Spinibarbus sinensis)暴露于不同浓度的直链十二烷基苯磺酸钠(LAS)中10 d,研究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对鱼类抗氧化酶的影响。结果表明,亚致死浓度(4.9 mg/L)LAS暴露可导致中华倒刺鲃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发生变化。当LAS质量浓度为0.01 mg/L时,所有受检组织(血液、肝脏)的SOD和GSH-Px活性在暴露初期均受到不同程度的诱导,但LAS浓度为0.2 mg/L和4.0 mg/L和暴露时间超过4 d时,酶活性均呈明显的下降趋势,提示LAS暴露所引起的酶活性变化与暴露浓度和暴露时间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在水温(17.5±0.5)℃下,将平均体长(12.35±0.94)cm、体质量(10.26±2.37)g的杂交鲟(施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i♀×西伯利亚鲟A. baeri♂)幼鱼养殖在50 L水箱中,水中间甲酚浓度为0.00 mg/L(对照组)、0.50 mg/L、1.00 mg/L、2.00 mg/L、4.00 mg/L和8.00 mg/L,每个浓度3个平行,每个平行30尾鱼。暴露10 d、20 d、30 d和40 d后测定杂交鲟幼鱼肝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采用生化和半静态亚急性毒性法研究间甲酚对杂交鲟幼鱼肝脏的氧化胁迫作用。结果显示,同一时间下,肝脏中SOD和CAT活性随间甲酚浓度的升高呈"上升-下降"趋势;同一浓度下,0.50 mg/L和1.00 mg/L组肝脏中SOD活性随时间延长均呈"上升-下降"变化,2.00 mg/L、4.00 mg/L和8.00 mg/L组SOD活性随时间延长呈下降趋势;而0.50 mg/L组中肝CAT活性随时间延长呈上升变化,1.00 mg/L、2.00 mg/L呈"上升-下降"变化,4.00 mg/L和8.00 mg/L组鱼极显著下降(P0.01)。实验鱼肝脏中MDA含量随间甲酚浓度的升高和暴露时间的延长而上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同一时间下低浓度间甲酚对杂交鲟幼鱼肝脏中SOD和CAT活性有诱导作用,而高浓度有抑制作用,呈剂量-效应关系。在同一间甲酚浓度下,SOD活性随着时间的延长而降低,呈时间-效应关系,浓度与暴露时间存在显著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5.
镉对草鱼鳃和肝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实验室条件下,把草鱼置于镉浓度分别为0.06mg/L、0.30mg/L、1.50mg/L水中,分别在处理后第1、4、7天取样测定其鳃和肝组织中SOD活性变化。结果表明:0.06mg/L镉浓度时,鳃组织SOD活性无显著变化,而0.3mg/L、1.50mg/L镉浓度时。鳃组织SOD显著降低;对于肝组织,第1天的0.06mg/L、0.30mg/L镉浓度组和第4天的0.06mg/L镉浓度组,SOD活性显著升高,而第7天0.30mg/L、1.50mg/L镉浓度时肝组织的SOD显著降低。提高水中的钙浓度,可使所有鳃组织SOD活性较软水组适当升高,同样在0.30mg/L镉浓度组的第7天和镉浓度为1.50mg/L组的肝组织SOD较软水组也适当升高。  相似文献   

6.
采用毒性试验方法,试验期为10d,研究了不同浓度的镉(Cd2+)对鲤(Cyprinus carpio)几种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Cd2+浓度设4组,分别为0.1569、0.3138、0.6275、1.2550mg/L,设1个对照组(0mg/L)。结果表明,血液和肝脏SOD比活力随着试验浓度的增大,表现出相似的抑制-诱导-抑制规律;鳃表现为诱导-抑制;肾脏一直表现为抑制,抑制程度为下降-升高-下降;肌肉一直表现为诱导。  相似文献   

7.
采用毒性试验方法,试验期为10d,研究了不同浓度的镉(Cd2+)对鲤(Cyprinus carpio)几种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Cd2+浓度设4组,分别为0.1569、0.3138、0.6275、1.2550mg/L,设1个对照组(0mg/L)。结果表明,血液和肝脏SOD比活力随着试验浓度的增大,表现出相似的抑制-诱导-抑制规律;鳃表现为诱导-抑制;肾脏一直表现为抑制,抑制程度为下降-升高-下降;肌肉一直表现为诱导。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0.40%硫酸软骨素(CS)和酸解氧化魔芋葡甘露聚糖(AOKGM)对齐口裂腹鱼生长、抗氧化及镉胁迫之后抗氧化性能和组织中(肝脏、肾脏和鳃)镉积累量的影响,实验选取450尾初始体质量为(98.00±8.54) g的齐口裂腹鱼分为3组(对照组、AOKGM组和CS组),进行为期8周的养殖实验,然后每个实验组选取120尾齐口裂腹鱼暴露在镉环境中,进行15 d的镉胁迫实验(镉浓度分别为0、0.10、0.25和1.00 mg/L),分别对2种多糖在齐口裂腹鱼生长及抗氧化性能方面进行相关研究,以及分析镉胁迫后2种多糖的抗氧化性能和组织中镉的积累量。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2种多糖显著提高了齐口裂腹鱼的特定生长率、脾体指数和头肾指数;粗脂肪、灰分和粗蛋白质相对于对照组也有显著影响。CS和AOKGM均显著提高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总蛋白(TP)和一氧化氮(NO)含量,降低葡萄糖(GLU)含量;CS能显著提高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和胆固醇(TC)含量,降低丙二醛(MDA)含量。结果显示,与镉浓度0 mg/L相比,MDA含量在镉浓度为1.00 mg/L时最高,SOD活性在镉浓度为1.00 mg/L时最低,GSH-Px活性在镉浓度为0.25和1.00 mg/L时显著降低,NO含量在镉浓度为0.25和1.00 mg/L时显著升高。镉胁迫实验中,与对照组相比,2种多糖组的SOD活性显著提高,MDA含量降低;NO含量在镉浓度0.10~1.00 mg/L胁迫时显著降低;CS显著提高镉浓度0.10、0.25 mg/L胁迫下的GSH-Px活性,AOKGM组GSH-Px活性在镉浓度为0.25、1.00 mg/L时显著高于对照组。与无镉组对比,齐口裂腹鱼肝脏、肾脏和鳃镉的积累量在各镉浓度下显著增加;而CS和AOKGM均能够降低机体组织镉含量。研究表明,在饲料中添加0.40%的2种多糖均能提高齐口裂腹鱼生长、抗氧化性能,降低镉胁迫下鱼体肝脏、肾脏和鳃中镉的积累量,缓解镉对齐口裂腹鱼造成的氧化损伤,为齐口裂腹鱼饲料的开发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苯并_a_芘对大弹涂鱼肝脏芳烃羟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冯涛 《水产学报》2001,25(2):156-160
研究了苯并(a)芘(BaP)胁迫下大弹涂鱼肝脏芳烃羟化酶(AHH)活性的变化,结果显示BaP对大弹涂鱼肝脏AHH活性总体表现为显著的诱导作用(P<0.01),其中BaP暴露的浓度及时间是影响AHH活性的重要因素.0.05mg@L-1浓度的BaP暴露对AHH活性无显著影响,而0.2mg@L-1和0.5mg@L-1浓度组AHH活性则显著被诱导(P<0.01).随着暴污时间的延长,0.2mg@L-1浓度组AHH活性被显著诱导(P<0.01),而0.5mg@L-1组AHH活性则相对稳定.对AHH活性变化的剂量-效应关系进行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0.5mg@L-1浓度组暴露7d时,AHH活性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污染解除后,0.5mg@L-1浓度组AHH活性显著降低,恢复至与对照组相近,表明大弹涂鱼肝脏仍具有较强的生理调节机能,同时也表明AHH活性可及时反映环境中BaP的水平.以上这些结果表明AHH适于作为大弹涂鱼受BaP胁迫的生物指标.  相似文献   

10.
多氯联苯对大弹涂鱼的急性毒性以及氧化应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Aroclor 1248对大弹涂鱼96 h的半数致死浓度(LC50);进而以浓度为10和100μg/L的Aroclor1248溶液对大弹涂鱼经口染毒28 d,测定其总SOD、CAT、GPx、活性以及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结果表明Aroclor1248对大弹涂鱼的96 h LC50为295.15μg/L。暴露于10μg/L Aroclor 1248 28 d的大弹涂鱼SOD活性明显大于空白和100μg/L剂量组(p0.05),添加Aroclor 1248的实验组中CAT活性均高于对照组,100μg/L Aroclor 1248强度下GPx活性明显高于其他三组(p0.05),10μg/L Aroclor 1248强度下GPx活性略高于对照组。100μg/L Aroclor 1248强度中MDA明显高于其他三组(p0.05),表明Aroclor1248对大弹涂鱼抗氧化和脂质过氧化系统有明显干扰作用。  相似文献   

11.
水硬度对七彩神仙鱼幼鱼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不同硬度的水对七彩神仙鱼幼鱼进行饲养。6周龄幼鱼在硬度为7.94°dH±0.30°dH时饲养84d后,比在硬度为14.71°dH±0.23°dH水中的幼鱼个体大,生长速度快。表明较高硬度的水有利于七彩神仙鱼幼鱼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2.
头足类耳石微化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耳石是位于平衡囊内起平衡作用的一对钙化组织,它是头足类的加速度感应器,记录其生命周期内的生物和生态信息。随着鱼类耳石微化学研究及应用的日趋成熟与完善,头足类耳石的相应研究也逐渐兴起。目前头足类耳石微化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无机和有机大分子、微量元素、同位素、微化学标记等方面,其中微量元素是应用研究的重点,在头足类种群识别、生活史分析及栖息环境重建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分析认为,头足类微量元素在与栖息环境尤其水温关系的研究中取得了很好的结果,被认为是测定头足类生活水温的温度计。然而,涉及种群识别、生活史分析以及与盐度和食物关系的研究还不够充分,且多集中于Sr/Ca的研究。因此,建议在今后的研究中要综合多种研究方法按时间和空间序列从日轮水平分析多种微量元素的含量与变化。  相似文献   

13.
该研究通过肉眼观察、镜检,进行干露、饥饿、盐度突降、福尔马林等抗性试验,并采用病毒检测等方法,以期建立评估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虾苗活力和质量标准。结果表明,斑节对虾健康虾苗具有趋光性、集群性,体表光洁,肌肉透亮,肠胃食物充盈等特性。测试虾苗干露时间以15min为宜,健康虾苗干露后能立即恢复活力,而病弱虾苗多出现死亡、昏迷现象;虾苗的成活率随饥饿时间的延长而降低,随福尔马林浓度升高和时间延长而降低,随盐度突降幅度增加而降低。健康虾苗能忍受100~200μL·L^-1福尔马林溶液30min,成活率近100%;在盐度20~30下虾苗的成活情况较好,而其在淡水中仅能存活1h。对虾苗进行病毒检测,可以避免养殖中因虾苗携带病毒而可能导致的病毒性疾病的暴发。  相似文献   

14.
不同品系盐生杜氏藻培养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灵毅  赵强 《齐鲁渔业》1999,16(3):35-37
4种不同品系盐生杜氏藻培养结果表明:常温下,A33是最适宜培养的藻种,经4天培养,藻细胞密度可达到114×104cell/ml,细胞生长率达到0.369;其次是A23、A140、A5藻种,细胞生长率分别为0.317、0.314、0.234。控温条件下,4种品系杜氏藻细胞生长速度明显增高,是常温条件下的1.2倍。  相似文献   

15.
K^ 是对海洋底栖无脊椎动物幼虫诱导普遍有效的无机离子。本文探讨了K^ 对红海胆等9种胆的变态诱导效果,分析了其安全使用浓度、处理时间等技术。对有关因子对变态率的影响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16.
在虾夷扇贝人工育苗中,积温是衡量亲贝成熟程度的重要标志。试验表明,当4℃以上的有效积温达到80.6~85.3℃时是人工采卵的最佳时机,可取得最佳的育苗效果  相似文献   

17.
氯氰菊酯暴露对草鱼4种器官组织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氯氰菊酯对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幼鱼(9.30±0.48)g的急性毒性实验及对鳃、肝、肾、脾的组织学研究,探讨了随着氯氰菊酯浓度的增加以及暴露时间的延长草鱼组织结构损伤的变化趋势.结果显示:氯氰菊酯对草鱼种的48 h-LC50和96 h-LC50分别为55.21μg/L和25.00...  相似文献   

18.
该研究选取具有多态性的6对微卫星引物对构建的2批合浦珠母贝(Pinctada fucata)完全双列杂交家系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6个微卫星标记在9个家系360个个体中共检测到32个等位基因,有效等位基因(Ne)为1.758 7~3.586 5,观测杂合度(Ho)为0.144 4~0.488 9,期望杂合度(He)为0.432 0~0.722 2,Shannon指数(I)为0.691 9~1.507 4。9个家系都有单态位点,平均Ho为0.129 2~0.466 7,平均He为0.155 0~0.439 6,平均I为0.248 5~0.712 2。有19个位点(占35.19%)极显著地偏离Hardy-Weinberg平衡。各家系之间的遗传距离为0.109 0~1.137 2,遗传相似性系数为0.320 7~0.896 8。家系L4B46与L4B48的遗传距离最大,与D3D313的遗传距离最小。UPGMA法聚类分析显示,9个家系分为3支,L4B48单独成一支,B4D426、B4D427与D4B445聚成一支,其余家系聚成一支。该研究结果为合浦珠母贝家系选择育种的亲本选择与交配设计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梁晓红  葛黎丽 《水产养殖》2014,35(10):37-42
利用中国台风网"CMA-STI热带气旋最佳路径资料数据"和多卫星遥感观测资料,本文对2011年09号梅花台风、2011年06号马鞍台风和2012年10号达维台风在发展过程对中国江苏近海海域海温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与探讨,并辅助以沿岸的海温实测资料进行对比验证,借此提高对近海海域上层海洋物理环境对台风响应的认识。分析结果表明,台风对近海SST的影响程度与台风自身强度和台风的移动路径密切相关,近海SST降低区域一般位于台风路径的右侧,最大SST降低一般滞后台风中心两天或一天。当台风在远海活动并靠近江苏近海时,江苏近海海域SST略有上升;当台风进入江苏近海时,近海海域SST大幅降低;登陆台风在登陆后近海才出现最大降温。  相似文献   

20.
本实验对虎斑乌贼受精卵卵黄的营养成分进行分析,旨在探讨其幼体的营养需求量,为其幼体配合饲料研制提供参考数据。随机选取大约800个虎斑乌贼受精卵的卵黄,采用国家标准方法测定其水分、灰分、粗蛋白质、粗脂肪、氨基酸、脂肪酸和矿物元素含量。结果表明:1)虎斑乌贼受精卵卵黄中粗蛋白质含量为76.33%(干重基础);总氨基酸(TAA)和必需氨基酸(EAA)含量分别为71.22%和32.38%(干重基础),EAA/TAA为45.46%,氨基酸中以谷氨酸(Glu)含量最高(9.97%),必需氨基酸中亮氨酸(Leu)含量最高(7.58%)。2)其粗脂肪含量12.71%(干重基础);共检出17种脂肪酸,包括8种饱和脂肪酸(SFA)、5种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和4种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SFA、MUFA和PUFA分别占脂肪酸总量的43.47%、7.54%和49.25%,其中以DHA含量最高,达32.80%,EPA含量为7.70%,DHA/EPA为4.26。3)检测出Na、K、Ca、Mg、Sr、Mn、Fe、Cu、Zn、Al和As 矿物元素,微量元素中富含Zn、Al和Fe,含量分别为 0.77、0.71和0.43 mg/kg(鲜重基础)。由此可见,卵黄具有高蛋白、低脂肪,富含n-3PUFA的特点;虎斑乌贼幼体饲料中蛋白质需求量参考值为76.33%;氨基酸需求量参考值,如赖氨酸(Lys)为5.49%,蛋氨酸(Met)为2.63%;脂肪的需求量参考值为12.71%,DHA为4.17%,EPA为0.98%;微量元素需求量参考值,如Zn为2.77 mg/kg,Cu为0.19 mg/kg(干重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