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湖北省的野生果树资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湖北省有各类野生果树资源约213 种, 分属26 科44 属。多为蔷薇科和浆果类果树, 形成以神农架及周围地区, 鄂西南宜昌、恩施州, 鄂东南至鄂东北3 个野生果树集中分布中心。这些果树资源具有南方果树和北方果树资源的兼容性和开发利用多样性的特点, 但由于生态环境的改变和人类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使野生果树资源受到威胁, 建议加强综合保育研究和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2.
对甘肃省木通科野生果树种质资源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结果表明,木通科野生果树种质资源有4属7种2变种。阐述了木通科野生果树种质资源的分布、果实经济性状及利用价值,提出了木通科野生果树种质资源的开发利用建议。  相似文献   

3.
福建省主要野生果树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果树资源是发展果树生产、开发综合利用,以及选育新品种的物质基础。除了已开发利用的栽培果树之外,福建还有丰富的野生果树资源。野生果树,有的已经利用并已成为商品的余甘;正在引起重视,并正在开发利用为重要营养保健果品猕猴桃;以及可供砧木或可供杂交育种材料等,和尚待研究开发利用的柑桔属、柿属、蔷薇属、苹果属、悬钩子属、板栗属、葡萄属等野生果树。野生果树,具有各种特点,有些果实可以鲜食,有些可为育种材料,有些果树可为抗性砧木,有些可为医药原料、工业原料和加工原料。本文就我省野生果树资源开发与利用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甘肃小陇山林区野生果树资源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有198种(包括变种、变型),隶属于28科、57属,其中50.2%集中于菩薇科和葡萄科。对125种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野生果树资源的分布、用途、利用现状进行研究,并提出保护和可持续利用野生果树资源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沂蒙山区野生果树种质资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据调查,沂蒙山区有野生果树资源70余种,隶属19科34属。简要叙述了各属主要咎的生物学性状、分布用途及对野生资源的保护、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6.
云南特有野生果树资源及其分布特点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云南有各类野生果树资源约500 余种, 其中云南特有的164种, 分属35科54属, 多为热带、亚热带果树和浆果类果树, 形成滇南—滇东南、滇西—滇西北和滇中—滇东北3个特有野生果树集中分布中心。这些果树资源用途广泛, 优异性状明显, 有待深入研究和综合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7.
河南蔷薇科野生果树种质资源及其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河南省地处中原,蕴藏着丰富的野生果树资源,其中蔷薇科野生果树资源丰富,对几种极具开发利用价值的重要类型的营养成分、经济意义进行了论述和评价,并提出了开发利用野生果树资源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河南野生果树种质资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基本查清河南野生果树资源有171种及变种,隶属于30属、16科。根据果实特征和食用部分进行了分类;通过野生果树5个分布类型,28个分布亚型统计分析,论述了其地理分布特点和规律性;并依野生果树特有种的分布作了区系分区,划分华北、华东、华中三个地区。  相似文献   

9.
秦岭、巴山山区是我国暖温带和北亚热带气候的分开地区,也是我国野生果树资源分布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调查表明这里分布着26科、52属、164种落叶和常绿性野生果树,是我国一个宝贵的野生果树种质资源库,由于古地质和古气候的原因,这里至今仍保留着部分古老的孑遗植物,其中一些是我国所特有或世界上珍稀的野生果树。研究分析显示:秦巴山区野生果树中许多种类都含有其独特的营养成分,具行较高的利用价值,深入研究秦巴山区野生果树资源对探讨我国果树的起源与进化、促进对“第三代果树”的开发利用都将有重要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0.
1985年我所有八项科研成果通过技术鉴定: 一、山西省野生果树资源调查:1981—84年对我省野生果树资源进行了调查研究,基本澄清了全省野生果树资源分布、数量、种类和品种。全省共有野生果树17科37属  相似文献   

11.
We compared hydraulic traits of 18 tropical/subtropical fruit-producing species plants and a further 18 from temperate zone. Plants were classified into four categories by height: tall tree (>10 m), small tree (4–9 m), shrub (1–4 m) and vine. We measured ratios [(cross-section area of xylem)/(cross-section area of twig)], and the diameters and numbers of xylem vessels in microscopic images. We calculated the water flow index (WFI: Σr4 S−1 × xylem ratio, where, r is the vessel radius, and S is the xylem cross-section area) according to Hagen–Poiseuille's law. Vine had thick vessels and remarkably higher WFI than free-standing trees in both temperate and tropical fruit species. Vessel diameter increased as trees being taller in both in latitudinal groups. Xylem vessel number decreased with height in temperate fruit trees but not in tropical species. WFI increased with tree height of both latitudinal groups.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effects of latitude on WFI.  相似文献   

12.
作者采用实地踏查、文献查阅、座谈访问相结合的方法,系统调查记载了甘肃省葡萄科野生果树资源的种类、分布、果实的主要经济性状及其用途,提出了可持续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我国东北部寒冷地区野生果树植物优先保护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以长白山区为主的农业野生植物资源综合调查时发现,野生果树资源生存现状岌岌可危,数量急剧减少。因此,采用珍稀植物优先保护分级研究的方法,构建了以蕴藏系数、保护缓急程度等7项指标定量评价植物优先保护指标体系,评价了分布在我国东北部寒冷地区的野生果树资源,为其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通过对12科、33属、49种的评价指出,有6科、9属、11种急需保护。  相似文献   

14.
This contribution is part of a bachelor thesis, which reviews the literature about suitable bio-indicators for the current dormancy status of a (fruit) tree in the winter. This is part of an on-going chilling research project and evaluation of the three chilling models as to their suitability for fruit growing in temperate zone regions with cool winters. The aim is to provide information on the dormancy status of a tree for the application of cultivation techniques to overcome dormancy.  相似文献   

15.
沙枣在河西走廊广泛栽培,多年来由于品种机械、生物学混杂及生境条件与栽培方法差异,造成品种严重退化。为进一步探索提高沙枣品种质量,选繁优良品种,开发综合利用价值,我们从沙枣的主要产区广泛收集沙枣品种资源,从原种的果实质量及容器育苗培育的高生长、地径、根系生长、生物产量等指标分析,结果表明代号为9、24、17、5号等品种表现良好。初步选定果肉经济型沙枣7个、抗逆速生型沙枣9个、二者兼备型沙枣5个品种为优良品种。本试验为定向培育经营提供沙枣种源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中国野生牡丹自然繁殖特性研究   总被引:33,自引:1,他引:33  
成仿云  李嘉珏 《园艺学报》1997,24(2):180-184
根据在甘肃、陕西、四川、云南和西藏等地的考察结果,论述了中国野生牡丹自然繁殖特性,将牡丹的繁殖划分为兼性营养繁殖和专性有性繁殖两种基本类型。前者包括紫牡丹(Paeoniadelavayi)、黄牡丹(P.lutea)、狭叶牡丹(P.potanini)、矮牡丹(P.spontanea)和卵叶牡丹(P.qui),它们以多种形式的营养繁殖为主,种子繁殖为辅;后者包括大花黄牡丹(P.luteavar.ludlowi)、四川牡丹(P.decomposita)、紫斑牡丹(P.rocki)和杨山牡丹(P.osti),种子繁殖是其唯一的繁殖途径。讨论了繁殖特性在野生牡丹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牡丹组野生种间亲缘关系和栽培牡丹起源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系统总结了近年来有关野生牡丹种间亲缘关系的研究进展,详细回顾了有关栽培牡丹起源的时间、地点、方式及祖先种等方面研究所取得的现有证据,并分析和讨论了栽培牡丹“多地”、“多元”起源的观点,认为栽培牡丹的起源途径是最初通过野生种的直接驯化获得原始品种,在此基础上通过突变和人工选择发展出古代和传统品种。除衍生出古代和传统品种的野生祖先种外,其它野生种通过自然与(或)人工杂交的方式参与现有品种群(亚群)的形成和发展。为寻找栽培牡丹起源的有力证据,不同栽培品种群(亚群)与野生种的分子系统学关系是今后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