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耕牛膝盖骨移位又名牛髌骨脱臼,或膝盖骨上方固定症,即农村俗称的僵筋腿病,在我县农村比较常见。水牛患此病的占全县耕牛总头数的2.4%,少数黄牛也有发生。一般多发于3~6岁壮年水牛,病程可长达终身。其主要表现为后肢僵拖,影响使役。从1977年以来,在全县开展了割治僵筋腿病的工作,截止1984年先后共割治本病997例,治愈956例,治愈率为97.1%。其中笔者亲自割治73例,治愈72例。治愈后均能使役。  相似文献   

2.
手术治疗耕牛髌骨上方脱位何洪智(绵阳经济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四川621000)耕牛髌骨上方脱位,俗称僵筋腿、冷拖腿、弹筋腿等,名目繁多,因地而异。在我国南方各省农区耕牛均有发生,轻者严重影响耕牛劳役,重者完全丧失耕作能力,只好淘汰处理,给广大农户造成极...  相似文献   

3.
耕牛髌骨上方固定,在我地俗称为“僵筋腿”“冷腿”,在耕牛四肢疾患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患病耕牛役力降低,经济价值受到很大损失,采用药物疗法,效果差。笔者几年来采用膝内直韧带切除术,共治疗患牛87头(其中黄牛5头,水牛82头),全部治愈,总结如下。一、发病情况:87头患牛中,发病年龄在3岁以下的12头,占13.8%;3—5岁的  相似文献   

4.
髌骨离开股骨滑车嵴称为脱位。髌骨上方固定系髌骨滑到股骨滑车内嵴上部,不能或难以复位。髌骨未离开滑车范围,维持髌骨有关韧带并未断裂,也未发生严重损伤。在水牛、黄牛与马,髌骨上方固定比真正髌骨脱位更常见。我国未见有水牛髌骨脱位的报导。  相似文献   

5.
湖南省沅江市双丰乡动物血吸虫病疫情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湖南省沅江市双丰乡是典型的湖沼型血吸虫病流行区,是我国积压吸虫病重流行乡(镇)之一。通过调查,比较准确地掌握了耕牛血吸虫病疫情及疫情回升的主要原因:一是发生洪涝灾害,二是耕牛放牧环境未得到有效改造,三是外来传染源不断传入。同时调查中发现在相同条件下黄牛的感染率大于水牛,3岁以内小水牛的感染率明显高于3岁以上大水牛。野粪调查结果显示:患病耕牛是血吸虫病主要传染源,耕牛感染血吸虫病主要在于垸外草洲放牧。  相似文献   

6.
腐蹄病是耕牛常见多发生的四肢外科病。据笔者调查,大小牛都有发生,老龄牛多于青年牛,水牛多于黄牛,常发生多雨潮湿的夏季。1986年,铜仁市灯塔乡合心村民组76头耕牛,有13头患腐蹄病,总发病率为17.11%,其中水牛10头,占水牛总数43头的23.26%,给该村农业生产造成一定影响。5年多来,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共治疗耕牛  相似文献   

7.
早在1924年 Faust 和 Meleny 在我国研究日本血吸虫病时就提到“水牛显然是有免疫能力的.我国大量耕牛血吸虫病流行病学调查也屡次说明了这一问题。1957年中央农业部江苏省耕牛血吸虫病调查队在该省5个县26个乡共调查了水牛  相似文献   

8.
高州县耕牛改良工作站从一九六三年以来,为了加速繁殖改良耕牛,开展了耕牛人工授精工作。对水牛的采精,曾使用牛用假阴道,实践証明,这种假阴道采水牛精液,尚有不佳之处。因为水牛阴茎短而尖細,同时每次射精量較少,而牛用假阴道內胎面大,通道长,精液粘附較多,造成精液不应有損失,但目前又尚未有一种最适合采水牛精液的假阴道,为此,改猪假阴道进行采精,改装方法即不需要双联球及胶漏斗以下部份,直接装上牛用集精杯即可得到較滿意的效果。据对本地水牛和摩拉水牛各一头采精统計結果,以改裝的猪假阴道比  相似文献   

9.
<正> 耕牛髌骨脱位是江苏省淮阴地区家畜常见的一种四肢病,地方兽医称为“冷筋腿”、“弹筋腿”。发病原因迄今未能肯定,可能是耕牛在使役中后肢过于剧伸,致使髌骨上  相似文献   

10.
俗话说:“牵着牛鼻子走”,可见牛鼻子对于耕牛的重要性。然而,牛豁鼻在农村耕牛(尤其水牛)中是一种常见的现象,主要是由于畜主在耕作时,对耕牛进行突然暴力强拉鼻环所引起的外伤。现笔者根据多年的从医经验,就牛豁鼻修补术的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作以简述,供业内人士参考。  相似文献   

11.
利川市位于鄂西南边陲,四季温暖,湿度较大,特别是每年秋季8~10月和春季2~4月间,为梅雨季节,许多农户存放的稻草发霉变质,而大多以稻草为主要饲料饲喂耕牛的农户,耕牛霉烂稻草中毒时有发生。2002年笔者诊治较典型的圈养耕牛霉稻草中毒12例中,水牛8头,占发病水牛的78%;黄牛4  相似文献   

12.
用间接血凝试验法对武平县耕牛伊氏锥虫病流行情况进行随机抽样调查,结果查出阳性率为18.7%,其中水牛阳性率明显高于黄牛,而水牛又以老年牛和壮年牛的阳性率较高,母牛阳性率高于公牛,营养状况中等的牛阳性率高于上等的和下等的牛。  相似文献   

13.
快鞭猛抽圆圈运动法治愈牛髌骨上方移位85例苏醒霖(福建平和县兽医站,63700)牛个体大,肌肉丰满,故整复骸骨上方移位,难度较大,有的遗留下不可逆性的后遗症,丧失役力,被迫淘汰。笔者于1975年至1992年采用快鞭猛抽圆圈运动法治愈牛髌骨上方移位85...  相似文献   

14.
耕牛“僵筋腿”病,据有关资料报道,初步认为是膝盖骨移位。该病在我县农村较为常见,并多见于3—5岁的水牛,少数黄牛也有发生。病程可长达终生。过去一般按风湿进行治疗,疗效不够满意,自1975年以来,笔者采用手术法治疗此病31例,其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贝尼尔治疗水牛伊氏锥虫病效果观察牛伊氏锥虫病是危害我区耕牛的血液原虫病之一,我们曾用间接血凝试验检查耕牛血清332份,阳性率10.24%(34/332)。应用贝尼尔治疗取得满意效果。材料与方法1.病牛系自然发病病例,其临床表现符合伊氏锥虫病特征,部分...  相似文献   

16.
<正> 广西壮族自治区富川瑶族自治县是全国养牛基地县之一,优良的富川水牛主要分布在广西的富川、钟山、贺县,湖南省的江永,江华等县也有分布。富川县1986年年底存栏耕牛35800头,其中水牛34800头,水牛占耕牛总数的97.21%;水牛中能繁殖母牛22500头,占水牛总数的65.58%;产犊牛9400头,母牛的产犊率为41.58%。摸清富川水牛妊娠期的长短及产后第1次发情配种的时间并应用于生产实践,  相似文献   

17.
耕牛烟草中毒江汉东(贵州省遵义地区畜牧局)我省余庆县最近首次发现耕牛烟草中毒。据该县畜牧部门调查,仅关兴、松烟、凉风、龙溪4个镇11个村25个村民组的34户烟农因用低次烟叶垫牛圈,致使32头水牛、10头黄牛发生烟草中毒,经当地兽医抢救,治愈31头,死...  相似文献   

18.
耕牛“弹筋腿’病据有关资料报道,初步认为是膝盖骨移位。该病在我市农村较为常见,并多见于3-5岁水牛,少数黄牛也有发生,病程可长达终生。过去一般按风湿病治疗,疗效不够满意,自1972年以来.本人采取手术法治疗此病引例,效果较好。一、发病机制膝盖骨转位于股骨内侧滑车脊的顶端,被膝内直韧带的张力固定,不能自行复位。因此脱臼后患股强直,膝关节及科共节高度伸直向后方挺出.完全不能屈曲,虽加外力也不能凑效。也由于外力作用使关节头脱离关节窝,失出正常接触而出现关节移位.有时也伴有关节韧带、关节囊的牵张或断裂,形成关…  相似文献   

19.
揭西县甲埔大队地处平原区,是棉湖镇的近郊。全大队十四个生产队,274户,1818人,耕地面积1100多亩。近两年,大队党支部认真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经济政策,在抓好粮食生产的同时,积极发展畜牧业,大力支持和鼓励社员利用本地母水牛挤奶,做到役乳综合利用,使耕牛生产不断发展,且体积肥壮,据今年十一月底统计,全队耕牛103头。比七五年85头增加21%,比七八年94头增加9.6%全大队存栏成年母牛92头都实行役乳综合利用。目前,正处于泌乳期的挤奶母牛共62头,占总母牛数的67%。这个大队的实践证明,水牛挤乳大有可为,共有六大好处。 1、水牛劳役又挤奶,集体社员收益大。过去,这个大队的耕牛单纯劳役,农忙时间短,农闲时间长,耗料又费工。自从利用水牛挤奶以来,每头水牛母每天挤奶可达4  相似文献   

20.
今年7—9月,在我县清水河、白水等公社发生散发性水牛水肿型巴氏杆菌病,共致死耕牛八头,治愈三例。现报告如下: 一、流行特点六月龄至两岁以内的青年水牛发病,同群其它年龄的水牛和黄牛都不曾发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