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近年来,新和县大力推广棉花宽膜带状高密度栽培技术,从2004年的800hm2扩大到2005年的2.2万hm2,占全县棉花机播面积的73.3%,2006年扩大到3万hm2。2004年新和县农机局为做好这一新技术示范推广工作,在6乡1镇建立了两种模式的高密度宽膜带状植棉对比示范田7.2hm2,进行全面长期科学对比示范。与窄膜棉比较优势明显,其中20cm 45cm 20cm 60cm模式棉花平均产量为142.74kg/667m2增产26.7%;10cm 66cm 10cm 60cm模式,棉花平均产量为139.03kg/667m2,增产23.4%。随后,推广宽膜带状高密度栽培技术种植面积800hm2。争取到财政补贴资金3.4万元,引进高密度宽…  相似文献   

2.
浅议机采棉技术推广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农艺栽培机采棉对农艺栽培提出了三大要求:一是要保持单位面积产量的稳定增长,二是要促进棉花质量的提高,三是要要有利于提高采棉机的作业效率。(1)机械配置应满足带状高密度栽培要求。按照采棉机76cm等行距的配置要求,机采棉播种机械的配置应按照66cm 10cm的带状高密度栽培模式,采用膜上精量、半精量穴播。每667m2理论株数1.84万株,实际收获株数在1.5~1.6万株.。带状高密度种植,既适应了棉花高密度栽培夺取棉花高产的需要,又适应了采棉机工作行走和摘锭之间工作距离的需要,还满足棉花生长发育不同时期对生长空间的需要。(2)栽培品种的选…  相似文献   

3.
机采棉栽培收获与清理加工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1机采棉的栽培142团2006年种植适应机采的棉花2333hm2,主栽品种为炮台、297-5品系,播期在2006年4月12 ̄15日,播种行距采用66cm+10cm,株距为  相似文献   

4.
今年4月,阿克陶县党委、人民政府和县农机局联合在玉麦乡9村4小队举办了棉花高密度机械播种现场演示会,县党委、人民政府、州农机局领导、各乡镇场书记、乡长、农机站、农机站工作人员和部分农民参加了这次演示会。演示会上,县农机局实地展示了三铧犁深翻、圆盘撒肥机撒肥、联合整地机整地、棉花高密度机械铺膜播种等农机化技术,与会人员达250多人。为确保全县3333hm2高密棉栽培任务的完成,县农机局在去年就为全县农牧民无偿改装了100台高密度棉花播种机,今年又从阿克苏引进了50台高密度棉花播种机,保证了全县大面积高密棉栽培的完成。(据《…  相似文献   

5.
2006年兵团农六师机采棉工作根据新兵办发〔2006〕9号《转发兵团机采棉办公室《关于“十一五”机采棉技术推广的意见》的通知》文件精神,明确目标,重点突破,积极引进推广先进技术,不断推进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进程,进一步加强机采棉推广力度。1机采棉工作开展情况2006年我师根据“十一五”规划,机采棉,实际种植面积3万hm2,计划实现机采1.1万hm2。(1)机采棉种植。今年全师种植机采棉3万hm2,其中机采模式精量点播面积2.5万hm2。机采棉品种是新陆早13号,统一行距配置为10cm 66cm 10cm 66cm模式,平均行距38cm,株距9.5cm,每667m2理论保苗株数1.846…  相似文献   

6.
为了进一步提高棉花单产和节约种子,2005年莎车县农机推广技术人员,对原有铺膜播种机的播种部分进一步做了技术改进,将原有播种株距为12cm或12cm以上的播种滚筒,改制成株距为7.5cm和9.5cm,并改造排种槽轮和舀种勺,使每穴下种2~3粒。县农机推广站于2005年2月中旬至3月中旬改制了1膜4行膜面宽1.4m株距7.5cm的高密度铺膜播种机200架,1膜4行膜面宽1.25m株距7.5cm的高密度铺膜播种机1架,1膜6行膜行膜面宽1.6m株距9.5cm的高密度铺膜播种机1架。1膜4行膜面宽1.4m和1.25m铺膜播种机改制时,原机行距不变,将原有播种株距12cm或12cm以上的播种滚筒改制…  相似文献   

7.
机采棉是棉花采收的必由之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七师 123团机采棉的工作已经试验了两年,取得了可喜的进展。近两年,我团购买美国迪尔公司 9970型采棉机 4台,以色列袖筒式喷雾器 2台,十月拖拉机厂高地隙拖拉机 2台,研制 4膜 16行播种机 2台,改装气吸式等行距膜下精播机 2台,新建机采棉轧花生产线一条。试验机采棉面积 233hm2,对 76cm等行距 ( 30+ 60) cm宽窄行距,( 68+ 8) cm及( 66+ 10) cm等不同行距配置进行了对比试验,现作如下介绍。 1 棉花机械采收试验 1.1采棉机机械性能试验 1999年我团进行了两种栽培模式的采摘试验,即( 30+ 60)× 10cm和 (68+ 8)× 12…  相似文献   

8.
2000年 12月 18日经过 5年试验的兵团《机采棉试验项目》通过了专家鉴定。该项目通过引进美国迪尔、凯斯及我区新联集团生产的 8种采棉机累计进行 2000hm2田间采棉对比试验,选出了较适用机型;引进了国内外机采棉清理加工设备进行清花试验基本解决了机采棉清花问题;试验筛选出了适合机械采收的棉花品种;创造了适合机采棉又符合新疆“矮、密、早”棉花丰产栽培模式的株行距配置方式,即 68+ 8cm或 66+ 10cm行距种植模式;探索出了适于机采棉的脱叶催熟剂类型、浓度和喷施时间;制订并出台了机采棉棉花标准 (企业标准 )。试验的成功明确…  相似文献   

9.
《新疆农机化》2006,(3):57-57
今年麦盖提县农机局组织技术骨干,在地膜机的基础上进行种植红枣的改制。由于红枣种籽颗粒小,只有棉花种子的三分之一,技术人员调试了地膜机穴播器的舀种勺、穴播器株距,种植模式与棉花基本相同,株距改为12.5cm,行距、交接行距分别为26cm、60cm;具体模式为(25+55+26)cm+60cm,每穴2~3粒。每667m^2播1.28万穴,用种3~4kg。全县6个乡村试验播种了红枣8hm^2,红枣出苗率达85%,长势喜人。  相似文献   

10.
棉花高密度栽培作为增产最直接最有效的技术措施已经全面得到推广和应用,新湖农场的1.97万hm2棉花已全部实现高密度栽培,理论播种株数为1.82万株/667m2。但在实际生产中我们发现高密度栽培并未能真正实现高密度收获,收获株数少仍然是制约和影响棉花产量的主要因素。如何提高棉花的出苗率和保苗率,实现高密度播种、高密度出苗和高密度收获,以切实提高棉花单产是值得探讨的课题。1棉花出苗率和保苗率较低的主要原因1.1棉花出苗率低的主要原因(1)整地作业质量差,达不到“齐、平、松、碎、墒、净”六字标准。主要是土地不平整,表现为点片墒情不…  相似文献   

11.
南口农场2000年购进凯斯2555型采棉机5台,种植机采棉面积133.3hm2。2006年全场机采棉面积扩大到6666.7hm2,对机采棉加工设备、厂房进行改造,加快了采棉机械化的步伐。1机采棉的株行距配置根据2555型5行采棉机的作业要求,棉花种植行距为66cm 10cm,棉花株高控制在65~75cm,第一果枝节位高地面15~18cm,株距9.3~13cm。2机采前期田间作业准备(1)棉花吐絮率在45%以上,喷施脱叶催熟剂,喷脱叶剂最佳时间在采收前18~20天进行,外界气温应稳定在20~23℃时喷施,中35品种一般在9月15~25日喷施脱叶剂。(2)开沟棉田在采前7~10天平整田埂、引渠。滴灌…  相似文献   

12.
随着农业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为夺取棉花高产,采用超宽膜、高密度滴灌技术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农一师15团自2002年开始改制2膜12行地膜机,采用近似等行距的配置模式进行棉花生产,经过二年多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随着农业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为夺取棉花高产,采用超宽膜、高密度滴灌技术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农一师15团自2002年开始改制2膜12行地膜机,采用近似等行距的配置模式进行棉花生产,经过二年多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石河子总场采棉机田间作业技术规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河子总场现有采棉机7台,其中迪尔9970型5行机5台、9976型6行机2台,根据这几年机械采摘棉花的工作实践,并借鉴其它团场经验,制定编写了采棉机田间作业技术规程。1农业技术要求(1)优先选择面积大于6.7hm2以上较平整的地块,且采用滴灌的灌水方式,适时喷洒除草剂,耙地达到播种要求。(2)合理配置棉花种植行距,在满足农艺要求的同时,为适应本团采棉机采摘的行距要求,行距采取(66+10)cm的配置方式。(3)适时早播,适时化调,第一果枝节位距地面15cm以上为宜,株高一般控制在75~85cm之间。(4)脱叶催熟剂必须在采收前18~25天进行,且气温一般稳定在13…  相似文献   

15.
新疆在棉花生产中推行的三大主体技术是高密度、滴灌和机械化收获,这就对棉花播种机械提出了新的要求。一、各型棉花播种机的比较与评价1·加密大三膜12行播种机该播种机采用的行距配置方式多为28 50 28cm,两行走行为65cm,结合行为60cm,总幅宽为5·08m,平均行距42·3cm。所用地膜幅度为145cm,铺膜种床为130cm,地膜覆盖率为3·9/5·08=76·8%,播种覆土后采光面比为2·7/3·9=69·2%,边行至膜边距离可达12cm。在这种播种机上安装13个点嘴的点种器,株距为10cm,666·7m2穴数为15750穴,用14个点嘴时,株距为9·5cm,穴数为16580穴,15个点嘴时,株距…  相似文献   

16.
田中午 《新疆农机化》1996,(6):36-36,30
<正>采收棉花难的问题,已在新疆商品棉基地发展中日益突出.为了依靠科技解决此难题,自治区科委于1989年列项,由新疆农科院农机化研究所负责开展了“采棉机及清花设备引进试验研究”.通过对原苏联14XB—2.4P型采棉机和美国凯斯公司2022型采棉机的性能测试表明,两国采棉机的性能各有特色.而美国采棉机采摘部件更适合采收新疆的棉花,并代表了当今世界采棉机发展的最高水平.以上机型在新疆示范试验中发现两大难题;1.采棉机仅能采收等行距种植的棉花(原苏联采棉行距60cm和90cm;美国采棉行距76cm,96cm,102cm).对新疆普遍推广的30cm+60cm高产栽培模式不适应.2.美国或乌兹别克共和国生产的采棉机价格太高,2行型采棉机报价10—12万美元(合人民币90一100万元).广大用户很难接受 针对以上问题.新疆农科院农机化研究所与美国约翰迪尔公司和凯斯公司进行了多次磋商,最后得到约翰迪尔公司和专家的高度重视.并在较短的时间内研制出采用天津800型拖拉机为动力的背负式采棉机.其突出优点是:结构简单紧凑,配套动力可一机多用.价格较同类采棉机降低50%左右;行距调整简便,滚筒通  相似文献   

17.
棉花中耕施肥作业一般在棉花苗长到一定的高度(40~50cm)及茂密时进行,所以在作业过程中存在着拖拉机后轮压苗枝、压棉花桃等问题,尤其是在棉花高密度栽培模式中,这个问题更严重,为此,有很多农民拒绝机械中耕施肥作业。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人设计了棉花中耕作业护苗器。该器结构简单,成本低,效率高。若不装护苗器进行作业,拖拉机后轮每667m2至少要打掉500个棉桃,一个棉桃产子棉4g,加上被后轮损坏的棉花果枝,估计每667m2棉田损失子棉5~10kg,每日6.7hm2的作业量则损失500~1000kg子棉。使用护苗器可避免这些损失。护苗器可用厚1mm的铁皮制做。…  相似文献   

18.
<正>曲周县槐桥乡西漳头是河北省棉花创新团队冀南棉花高效复种综合试验推广站示范地。2016年11月5日棉麦套种型(4MZ-3A)采棉机在基地一次试采成功,采净率96%。受到与会专家高度赞扬。2016~2017年度扩大了棉麦套种全程机械化种植规模,示范面积达300亩。模式配置:一带96cm,小麦于10月中旬播种,播幅40cm,机械撒播,棉花预留行56cm,种植2行棉花,行距10 cm。该模式既  相似文献   

19.
本次试验采用7.5 cm等行距条播(窄行匀播)、15 cm行距纵、横条播(井字型播)、15 cm行距常规播三种播种模式播种冬小麦,播量保持不变,土壤类型、施肥水平、灌溉条件等情况一致,从而对不同播种模式下小麦的增产情况进行分析,总结试验经验与体会。  相似文献   

20.
<正> 农四师62团利用经济杠杆的调节作用,调动农机户更新的积极 性。2002年对农机作业价格进行了调整,冬翻和伏翻667hm2由原先11.7元调减为11.2元;整地作业一遍下调0.5元,气吸式精量播种增加0.5元;高密度棉花播种增加1元。同时,实行优质优价,劣质劣价。农机收费标准及作业质量规定如下:春翻耕深23cm,伏翻、冬翻27cm,少1cm,667hm2降低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