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桥形雀梅(见上图):这一作品形象奇特,但很不完美,仍在半成品阶段;而且造型稚拙呆板,配盆不当。素材不是正常树桩形象,与树头山一类较接近。原是一段弯弓伏地的雀梅藤茎,两端长出侧枝,着地生根;是树仔头的别格。如要加以利用,试作形象修改如附图所示。请看照片与修改设想方案(见墨线图):第一,换用较长盆具,要浅盆不要深盆,使树桩与盆具取得协调。第二,剪除不必要的枝,把卧干的左边压低,使右边稍高;细根深埋,不要露出土面,这样格局稳重了,意境宽松了。上盆时如根部弹  相似文献   

2.
近得湖北胡承德先生的两件盆景作品照。经认真观摩,提出一管之见,供作者和读者参考。两件作品均采用山采的杂木类树桩为主要材料,以山石与之相配,在浅口水盆中布景造型,主体鲜明,构图合理,颇富自然野趣,就总体而言,均属于成功之作。但如作具体分析,两件作品又各有其优点和不足。  相似文献   

3.
我是浙江省根艺研究会会员。十几年来制作了不少根艺品。其中以整体独立式作品为最佳,在几次展览会上受到观众的喜爱和好评。所谓整体独立式,就是挑选一  相似文献   

4.
5.
这是两件风格差异非常大的作品,一件稳稳当当的(下图),一件灵巧飞扬的(右图),各自的美都被表现得非常充分,正可谓是环肥燕瘦,各有千秋。杜海鸥收藏的罗汉松盆景,主干粗壮挺拔,昂扬向上,走势扎实稳健。桩的重心本来有些右倾,但创作者巧用提根在左边做了平衡,既增强了作品的动感,又让画面显得更稳当,有力度。云片也培育修剪得臻密浓郁,形成两大团浓重的色块,简洁,浑厚,很有绘画中泼墨大写意的效果,整件作品塑造了一位气宇轩昂,力拔山兮气盖世的壮士形像,充满了阳刚之美。  相似文献   

6.
作品《绝技》和《翱翔》的人物造型,纯属天然巧合。用材是极普通的荆条根。但它的形象确切地表现出了“根”的自然美。两个作品,除对人物的脸部、上肢、下肢进行脱皮加工,和对《翱翔》中下面人物的臂肘与上面人物的腋窝一钉相固(并非组合)外,都未作任何雕琢。另外,为使人物有动感,我大胆运用了“虚险实固”的手法,把上、下人物的相接处,故意表现得细微可分,以造成一种正在空间运动的气势。  相似文献   

7.
醉秋 用废弃的马槽做花器,以枯荷和向日葵为主花材,插入少许小菊和带果实的西府海棠,点缀三潭印月造型的石塔,表现了杭州西湖清丽醉人的秋景。 步骤:第一步,插枯荷后摆放好枯藤;第二步,插向日葵和西府海棠;第三步,点缀莲蓬、枯荷叶和三潭印月石塔。  相似文献   

8.
《青云直上》是晓白先生近年水旱盆景理论研究的具体实践。作者采用白色大理石浅盆(90cm×35cm),选取形态各异的一组木化石精心点布,盆右一块挺拔高峻,作为主峰,大有“连峰去天不盈尺”之感。另用几块错落参差分布左方,形成群峰起伏的变化,表现了奇丽峭拔的山峦景色。  相似文献   

9.
河南信阳张全德先生寄来三幅他近期制作的山水盆景照图,请我提提改进意见。现逐一赏析,共同切磋探讨。《巨兽冥思》(图1),石料为千层石,采用主次式布局。主峰置盆左侧,略向右倾,从其外形上看似一巨兽在沉思,题名可能就以此而来吧。主峰右侧有二块小  相似文献   

10.
●获奖的《风韵飘然》(见右图),作者一改榕树盆景枝繁叶茂,浓阴大冠的形象,创造出散冠、疏叶、露枝、裸根的古老大树特有的神态。作者巧妙地运用虚实(树冠中有散有聚,多处透露,疏密相间形成虚实),争让(树枝争露,  相似文献   

11.
制作根艺应因材施艺,突出自然美,修饰与否,要看作品是否需要。如果这块根材不做任何修饰,已能达到形神兼备的效果,那又何必再作修饰呢? 世界上最可怕的就是孤独。我的微型根艺《孤鸣》,表现的就是一只孤独的白鹤,正在仰天长鸣,好似在呼唤同伴,又好似在对天长叹,表达了自己的孤独之情。整幅作品不剪不裁,不拼不接,不修不雕,整个身体由两根一枝组成。身体是一块根瘤,光洁如同鹤的羽毛,尖尖的嘴  相似文献   

12.
从山野采掘老树桩作为盆景素材,不仅可以节省很多培育的时间,而且能使作品具有一种人工培育难以达到的天然古拙形态。这是由于大自然环境对树木所作的长期“加工”所致。然而,大自然的“加工”毕竟不是艺术,它给树木带来自然美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艺术造型,如出枝的位置,根、干、枝的比例等,常常都不尽如人意。因此,在创作的时候,只有顺其自然,因材处理。  相似文献   

13.
一个根艺作品,具有丰富的内涵,深邃的意境,才能引人入胜,使人回味无穷。现以图解的形式,谈一件根艺作品意境的深化。  相似文献   

14.
“花要盆装”,从一个侧面说明了盆与花木之间的关系。盆景配盆,除了为花木提供一个生长的环境外,对烘托景物,协调色彩,提高欣赏品位等方面,也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盆景,是一种综合艺术,亦是一种跨行业的边沿学科。它的形成同山水画一脉相承;与诗文经络相通;和庭园艺术血肉相连。盆景作者必须用画家的手法,诗人的感情,园艺师的技巧,去观察自然,描绘自然,才能塑造出高于自然又美于自然的盆景艺术。否则,纵有回天之功,和移花接木之术,也难成佳品。一件盆景作品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构图、布局和组景。往往同样的素材因作者的艺术修养和技巧水平的差异,使画面和风韵迥然不  相似文献   

16.
小叶女贞《生机盎然》原为提根直立的过桥式,但总觉得其单薄且有些呆板。经再三审视、构思,并绘图参考对比,最后决定将两干距离拉近,改变角度使之下垂,有微动  相似文献   

17.
秋月盈翠作品由9种常绿树材组成(大坂松、黑松、六月雪、金边黄杨、瓜子黄杨、米叶冬青、小蜡、绒针柏、女贞)。在金秋季节姿态各异,依然显得生机勃勃,满目青  相似文献   

18.
近得广州江洪流先生的一组水旱盆景作品照片,观摩之后,感觉颇有诗情画意,尤其是得知江先生已逾古稀之年,又系业余爱好者,更觉得难能可贵。但笔者同时也认为这些作品尚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故从中选出几幅,作一简单的评析。  相似文献   

19.
1998年冬,得到一棵榕树桩。无特色。除根部有点恣色外,树干没有一根分枝,不可能做成盆景。心想先栽活再说。  相似文献   

20.
附石盆景是中国盆景中的一门传统技艺,它通过树与石的互相依附,紧密配合,去开拓盆景艺术的表现范围,增强盆景的表现力。柽柳作为河南盆景的地方树种之一,在历次盆景展出中受到盆景界的普遍关注和认可。张瑞堂先生的《丰收在望》开创了柽柳“垂枝式”盆景的先河,王选民大师又进一步深化,细作了柽柳的“垂枝式”,使柽柳得到了升华。除做“垂枝式”外,柽柳还可作“仿松式”、“朵云式”、“自然式”等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