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业部消息称,“十一五”期间,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势头良好,“十一五”末,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超过3577家,实有入社农户约2800万,约占全国农户总数的10%。 目前,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广泛分布在种植、畜牧、农机、渔业、林业、民间传统手工编织等多个产业,服务内容逐步向共同从事农业生产资料购买、农产品销售、储藏、加工等方面拓展,使农民成员更多地参与到农业生产经营多环节利润的分享,入社农户的收入普遍比非成员同业农户收入高出20%以上。  相似文献   

2.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为解决生产经营中农业生产资料的购买,农产品的销售、加工、运输、贮藏及相关技术、信息服务等实际问题,由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或者同类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原则自愿联合,  相似文献   

3.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骨干力量。近年来,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按照“运作规范化,生产标准化,经营品牌化,社员技能化,产品安全化”的“五化”要求,初步形成了“政府部门扶持,农业大户牵头,龙头企业带动,农技人员引导”的良好格局,有力促进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4.
黑龙江齐齐哈尔市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中央1号文件精神,按照“加快农业生产经营体制创新”这一核心要求,把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作为推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来抓,通过宣传引导、加强业务培训、采取倾斜政策等,有力地促进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指出,“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或者同类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经济组织”。  相似文献   

6.
图片新闻     
《浙江现代农业》2010,(4):F0004-F0004
五月份以来,省农业厅组织开展了“农业法律进千企入千社”活动,活动以“加强企社法制宣传教育,推进生产经营安全合法”为主题,以粮食功能区和现代农业园区内的农业生产经营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为重点,围绕有效推进农业普法工作,增强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法制意识,着力构建农业普法长效机制,全省农业系统掀起了农业法制宣传新高潮。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仙居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迅猛。这些以“合作社 农户”模式为基础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对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特色农业发展,转化推广农业科技成果,推进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提高农民参与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起到了重要作用。加快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组织,是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农村经营体制创新的一种有效形式,也是发展农村合作制、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相似文献   

8.
政府通过财政政策对农业和农村经济提供贴息、低息等优惠贷款,降低贷款成本,进而降低农业生产经营成本,是工业反哺农业的重要方式,也是国际上通行的做法,而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其成员提供贴息、低息等优惠贷款又是提高农业竞争力和促进“三农”问题解决的更加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论述了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关系,分析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基本形式与发展方向,提出了现阶段农民专业合作社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现实选择:做大做强农民专业合作社,力争与龙头企业结为较为平等的生产与贸易伙伴。  相似文献   

10.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或者同类农业生产经营性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经济组织”,被认为是解决农业市场化、产业化经营与家庭承包经营之间矛盾的有效途径。近年来,黑龙江省以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为突破口,把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建设现代农业的一个重要途径,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建设和发展给予了积极的指导、扶持和服务。本文拟通过分析黑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情况,探究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农产品流通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自2007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实施以来,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全国各地蓬勃兴起,正逐步成为重要的现代农业经营组织,在带领农民建设现代农业、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贯彻落实中央有关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快发展的要求,使广大农民群众和农村基层干部切实掌握和运用好法律,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沿着规范化、上水平的道路加快发展,各地要在《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实施三周年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律宣传日”(每年7月的第个星期六)之际,进一步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律宣传工作,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宣传日”活动,积极营造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良好舆论环境和工作氛围。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迅速,成为加快解决“三农”问题的新型组织和金融支持“三农”发展的有效平台。但是,从目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生产经营现状来看,资金短缺尤其是信贷投入和金融支持不足成为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强化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金融服务,成为涉农金融机构支持新农村建设、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职责和举措。  相似文献   

13.
《农业质量标准》2010,(6):57-58
近年来。贵州省围绕特色产业发展.按照农业标准化要求,各地采取“公司+基地+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等形式.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从生产源头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该省在推广实施蔬菜、茶叶、水果、马铃薯及粮油作物等主要优势产业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中.涌现出了许多“农超对接”、“厂场挂钩”等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先进经营管理模式。该省相继建设了22个国家和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县(区),  相似文献   

14.
吉林省桦甸市地处龙岗山脉北侧、第二松花江上游,素有“八分山地,一分田,一分草地、村屯、道路和水面”之称,发展粮食作物和特色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为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优势,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农民致富奔小康的步伐,桦甸市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快速发展。市域内现已注册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88个,其中:种植业52个,养殖业34个,加工业2个,  相似文献   

15.
刘昊  韩林娟  杨凯  周海霞 《湖北农业科学》2022,61(3):190-194+225
为进一步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经营能力,通过更有效的经济互助、合作经营提升农业农村生产效率和提高农民经济水平。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以山东省A县200个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例,运用熵值法对指标权重及其经营能力得分进行测算;选取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能力的影响因素,以其经营能力得分为被解释变量并运用线性回归分析方法探讨各因素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山东省A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能力得分为87.082分,并且农户参与情况、村集体扶持情况、人才引进情况和农户满意度情况是对该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能力影响较大的因素。最后,提出了提高农业经营主体的参与力和生产力、加强合作社产学研合作等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或者同类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其成员为主要服务对象,提供农业生产资料的购买,农产品的销售、加工、运输、贮藏以及与农业生产经营有关的技术、信息等服务。一、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1.缺乏带头创办能人,合作社成员整体素质偏低。黑龙江省大部分农村地区缺乏领办合作社的带头人,会经营管  相似文献   

17.
<正>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或者同类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我县辖12个乡(镇),345个行政村,县域总面积886平方公里,总人口50万人,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县。近年来,我县继续宣传贯彻《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和上级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  相似文献   

18.
基于对四川省多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调查,以合作社与技术供给方对接农业技术的模式为研究对象,探究农业技术对接模式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农业技术对接模式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发展具有显著影响,先进对接模式依靠熟人社会关系、农业职业经理人、专家大院和科研院所进行农技对接,通过降低技术转移成本和提高生产效率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9.
关于农民专业合作社问题的研究一直是“三农”领域研究的焦点。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促进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农业经营主体。文章总结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对土地、农村经济、乡村振兴的重要作用,点明了农民专业合作社迅速成长的最新动向,对农民专业合作社成长发展的现存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结合质量管理体系的优势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进行嵌入,找寻持续发展的现实路径,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高质量发展进程,进而促进乡村地区的经济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自2006年《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颁布以来,全国各地农民专业合作社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理论界对合作社的作用也进行了比较多的探讨,但这些探讨更多的是从生产的角度展开,如认为农民专业合作社能够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实现农业生产规模化经营、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等。事实上农民专业合作社除了能够有效地提高农业生产水平之外,更重要的作用应该体现在提高农产品进入市场的能力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