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玉米旱地宽厢宽带套种不同经济作物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旱地宽厢宽带套种不同经济作物试验结果表明:套种余庆地瓜1号产值最高达43668.0元/hm^2,其余依次是西红柿、辣椒、花生、茄子、甘薯,净作玉米产值最低仅11844.0元/hm^2,说明旱地宽厢宽带适合套种作物有余庆地瓜1号、西红柿、辣椒、花生等。  相似文献   

2.
余庆地瓜1号种子生产技术经济效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水怒  陈忠文 《农技服务》2009,26(11):6-6,37
以豆薯"余庆地瓜1号"和水稻"金优527"两种同季节作物品种为材料,通过2007、2008年种植的经济效益对比分析表明:生产余庆地瓜1号种子投入成本18 936.90元/hm~2,比种植一季水稻金优527的高99.22%;产值为67 211.70元/hm~2,比金优527的高268.12%;生产利润为48 274.80元/hm~2,比金优527的高451.55%;每元物质费用报酬为6.61元,比金优527的高124.21%;每工日净产值为193.44元,比金优527的高106.52%;成本纯收益率为254.92%,比金优527的高176.86%该技术经济效益评价分析对促进农民增收和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3.
为调光地膜在烤烟生产上的应用提供参考,进行了调光地膜对烤烟生长及地温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和普通地膜相比,田间覆盖调光地膜可使烟田5 cm处提高地温1.38℃,10 cm处提高地温1.22℃,15 cm处提高地温1.06℃;可缩短烟株大田生育期5 d,产量增加122.1 kg/hm2,产值增加2 861.55元/hm2,均价提高0.42元/kg,上中等烟率提高3.19百分点。  相似文献   

4.
不同种植密度对豆薯块根产量及经济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地了不同种植密度对豆薯块根产量及经济性状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种植密度111165株/hm2、250125株/hm2、1000500株/hm2之间豆薯块根产量差异达0.01极显著水平;豆薯品种"余庆地瓜1号"种植密度1000500株/hm2的块根产量最高,达102662.0kg/hm2。  相似文献   

5.
<正> 1 鲁引1号 鲁引1号是山东省农科院培育出的一个早熟脱毒马铃薯品种。生育期60~70天(出苗至收获),株型直立,植株较矮(约60cm左右),休眠期较短,适于春、秋两季栽培,也适合与玉米、棉花等喜温作物间作套种。  相似文献   

6.
对百棉2号生育特性及其发育规律进行了初步研究,以期为百棉2号新品种的推广应用和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百棉2号生育期短,早熟性好,株形松紧适中、筒形。株高平均77.5 cm,第1果枝节位低,平均22 cm左右;平均单株果枝数10个;平均单叶面积在现蕾期达到最大,为64.04 cm2;LAI、平均单株叶面积在盛花期达到最大值,分别为6.1,9 042.5 cm2;结铃性强,单株成铃13个,平均铃重5.2 g,子指10.16 g,衣分平均41.2%,霜前花率88.51%,吐絮集中,丰产性和稳产性好;高抗枯萎病,耐黄萎病,对光温不敏感,光热利用率较高。这些特点较好地弥补了生育期短对产量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7.
<正>近日,山东省阳谷县阎楼镇柿子园村农民王文彦种植推广的1.3余公顷"双高1号"地瓜新品种喜获丰收,平均每667平方米(1亩)产5000多千克,单瓜平均重450克左右,每株平均结瓜4~5个,每667平方米效益1万多元,是普通地瓜的2倍。王文彦在10多年的地瓜种植基础上,从几十个地瓜品种中选育出高产优质的"双高1号"地瓜  相似文献   

8.
太丰三号 太丰三号大豆是张喜文大豆试验场通过单株选育而成。亚有限结荚习性,生育期110天,适应有效积温2300℃-2500℃,在2700℃以上有明显增产效果,株高在1OOcm-120cm,最高达150cm。叶柄长15cm-18cm,叶片披针型,竖而长,植株塔型发展,底部杆粗,上部  相似文献   

9.
冀张杂谷3号是采用温(光)敏杂交育种技术选育出的杂交1代谷子新品种。该品种绿苗绿鞘,生育期115d,单株有效分蘖数0~2个,成株株高170.4cm,茎粗0.63cm,穗长26.4cm,穗粗2.7cm,棍棒穗型,谷码紧凑,穗谷码99.5个。单株粒重16.0g,千粒重3.23g,出谷率82.0%,谷草比为1.02,黄谷黄米。  相似文献   

10.
1技术功能及原理 1.1增温作用根据垄膜沟植技术在油菜生育期地温测量表明,该技术与油菜平播相比,日平均地温可提高0.8-5.7℃.特别在油菜生育期增温更为明显,幼苗期5cm可日平均增温5.7℃;初花期增温1.7℃左右;终花期增温0.2-0.6℃左右.这种增温作用正好弥补了高寒山区春季气温低,温度回升慢,出苗时间长,苗期生长缓慢的矛盾,促使油菜早出苗、出苗齐、生长快、早成熟.从生育期记载比较看,早出苗7-10天.  相似文献   

11.
《农业科技通讯》2006,(11):54-55
抚粳4号由抚顺市农科院从抚85101(C57_1×色江克)中经多代系统选育而成。已于2002和2003年分别通过辽宁省和国家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5年申请了国家植物新品种保护权。特征特性:抚粳4号属中早熟粳稻类型,生育期146~148g,需"10℃积温2750~2800℃。株高95~100cm,总叶片数15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辣椒不同基因型品种长季节栽培,研究高温胁迫对辣椒产量影响,为辣椒专用育种和丰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文通过辣椒早、中、晚熟不同基因型4个品种4次重复露地长季节栽培,整个生育期各温度阶段产量研究适温和高温及对辣椒结果和产量影响.[结果]辣椒结果最适宜的时间短,6月16日~7月15日和8月16日~9月15日,适温范围在20.70~30.74℃.日最高平均气温30.74℃以上高温1个月的7月16日至8月15日,辣椒1号和辣椒1-1号产量是日最高平均气温30.74℃以下适温1个月产量最高峰段的38.21%和51.74%,早熟1号和晚熟1号辣椒分别为48.1%和72.38%,产量显著和极显著受到抑制.供试品种夏季高温胁迫后夏秋季产量,辣椒1号、 辣椒1-1号和晚熟1号辣椒较早熟1号辣椒增产达极显著水平(P<0.01),其中辣椒1号和辣椒1-1号7月15日高温前(1个半月)的前期产量与高温至10月15日(3个月)后期产量的百分比分别为42.34:57.66和39.50:60.50,,早熟1号辣椒相应为47.99:52.21,晚熟1号辣椒相应为20.25:79.75.[结论]辣椒不同栽培方式适宜选育专用品种.辣椒栽培应提前育苗,带花蕾壮苗定植,早管早发,把辣椒开花结果的盛期安排在适温范围.  相似文献   

13.
1技术功能及原理 1.1增温作用根据垄膜沟植技术在油菜生育期地温测量表明,该技术与油菜平播相比,日平均地温可提高0.8—5.7℃。特别在油菜生育期增温更为明显,幼苗期5cm可日平均增温5.7℃;初花期增温1.7℃左右;终花期增温0.2—0.6℃左右。这种增温作用正好弥补了高寒山区春季气温低,温度回升慢,  相似文献   

14.
以福建闽侯典型冷浸田为例,通过连续两年定位监测比较的方法,研究了同一小流域冷浸田与非冷浸田(灰泥田)地下水位与农田小气候生境特征及其差异。结果表明,灰泥田地下水位常年波动较大,且主要发生在地表之下0-50cm,而相应的冷浸田地下水位波动较小,主要分布在地表之上10-40cm,较灰泥田常年平均高出49.3cm。冷浸田地下水还原性物质总量是灰泥田的2.8倍,Fe2+则是灰泥田的1.8倍。冷浸田光合有效辐射年均值较灰泥田降低26.9%,达显著差异水平。冷浸田单季稻生育期(6-10月)平均地表温度、5cm地温、10cm地温、15cm地温分别比灰泥田低0.4℃、0.4℃、0.5℃、0.6℃,尤其是9-10月的抽穗灌浆期地温与灰泥田差异进一步加大;其单季稻生育期平均气温均也较灰泥田低0.6℃。山垄冷浸田地下水位高并伴随强还原性、较低的光合有效辐射与水稻生育后期地温下降较快是区别于非冷浸田的重要生境特征,这可能是冷浸田生产力低下的综合原因。基于冷浸田生境特征,从工程与农艺措施等方面提出治理利用对策。  相似文献   

15.
1品种选择 茄子是喜温作物,生育期对温度的要求比较严格,生育最适温度为22℃~30℃。日光温室选用耐低温、耐弱光、抗病性强、植株开张度小、品质佳、产量高的品种,如兰杂1号,泯茄、天津快圆茄等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16.
糜子新品种"蒙糯糜1号"是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作物育种与栽培研究所从宁夏固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引进4个糜子品系中选育出的偏糯性糜子新品种,于2014年通过内蒙古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认定。该品种生育期106d,株高192.6cm,抗倒伏,抗黑穗病,适宜在出苗至成熟需要≥10℃活动积温2 000~4 000℃的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7.
为了合理选择高原粳稻的育秧时间和育秧方式,降低低温寒潮对幼苗的影响,通过对常规粳稻合系22-2和粳型巨胚稻西巨胚1号幼苗在日温12℃/夜温8℃和日温14℃/夜温10℃的低温条件下进行处理,分析测定在处理0、3、6 d时的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存活率、株高、≥1 cm的根数、叶片凋萎程度、地上部干物质量。结果表明:处理一定时间后,低温可导致幼苗的叶绿素含量下降;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部分低温处理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呈升高趋势;随着处理时间延长,株高、≥1 cm的根数和地上部干物质量都在缓慢增加,但增长速度明显低于常温对照;随着温度的降低及处理时间的延长,叶片凋萎程度增加。综合试验结果看出,2个粳稻品种在同一低温下生长时,随着低温持续时间的增加,植株幼苗的生长越来越缓慢,可能由于处理温度越低,对植株造成的伤害越大,试验中西巨胚1号的耐冷性弱于合系22-2。因此,在生产上应选择耐寒性强的品种,气温稳定通过日温14℃/夜温10℃后才能播种并采取覆膜等保温措施,取膜前应日揭夜盖进行炼苗,取膜后若遇倒春寒,应灌深水护苗,或再次覆膜保温。  相似文献   

18.
打瓜覆膜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打瓜喜生长在沙壤土中,耐瘠薄、不宜重茬,耐旱怕涝;喜温耐热,生长温度18℃,最适温度25~28℃;耐盐碱,土壤盐分不超过0.2的地块%都适合种植打瓜。一、品种选择我区宜选择生育期95~110天,植株生长中等,易坐瓜,抗逆性、抗病性较强,适应性广的中熟品种;如新籽瓜1号、41-6等。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辣椒不同基因型品种长季节栽培,研究高温胁迫对辣椒产量影响,为辣椒专用育种和丰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文通过辣椒早、中、晚熟不同基因型4个品种4次重复露地长季节栽培,整个生育期各温度阶段产量研究适温和高温及对辣椒结果和产量影响。[结果]辣椒结果最适宜的时间短,6月16日~7月15日和8月16日~9月15日,适温范围在20.70~30.74℃。日最高平均气温30.74℃以上高温1个月的7月16日至8月15日,辣椒1号和辣椒1-1号产量是日最高平均气温30.74℃以下适温1个月产量最高峰段的38.21%和51.74%,早熟1号和晚熟1号辣椒分别为48.1%和72.38%,产量显著和极显著受到抑制。供试品种夏季高温胁迫后夏秋季产量,辣椒1号、辣椒1-1号和晚熟1号辣椒较早熟1号辣椒增产达极显著水平(P0.01),其中辣椒1号和辣椒1-1号7月15日高温前(1个半月)的前期产量与高温至10月15日(3个月)后期产量的百分比分别为42.34∶57.66和39.50∶60.50,,早熟1号辣椒相应为47.99∶52.21,晚熟1号辣椒相应为20.25∶79.75。[结论]辣椒不同栽培方式适宜选育专用品种。辣椒栽培应提前育苗,带花蕾壮苗定植,早管早发,把辣椒开花结果的盛期安排在适温范围。  相似文献   

20.
马铃薯是我国继小麦、玉米、水稻后的第四大主粮作物,准确模拟马铃薯生育期是预测产量的关键步骤.使用被广泛应用于预测作物生育期的3种温度响应函数(正弦指数函数、WE温度响应函数、Beta函数)和2种日长响应函数(负指数函数、DSSAT-SUBSTOR日长响应函数)组合形成6种光温模型(SN、WN、BN、SD、WD、BD).模型引入各生育期最大日发育速率、临界日长、感光系数和感温系数来描述马铃薯发育过程,使用最大似然法(GLUE)来估计各个光温模型的参数,模型经参数调节后用于预测吉林省马铃薯生育期,旨在对比不同光温模型对吉林省不同马铃薯品种的预测效果,并找到研究区域表现最优的光温模型.结果表明,6种光温模型均能很好地预测马铃薯生育期,且马铃薯不同生育阶段表现最好的光温模型不同,在研究区域,BN模型对马铃薯早熟品种费乌瑞它生育期的综合预测效果最好;SN模型对马铃薯中晚熟品种延薯4号生育期的综合预测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