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养殖鱼类脂肪肝及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脂肪肝是最常见的弥漫性肝病之一。患脂肪肝的鱼肌肉脂肪含量明显升高,品质下降。简述鱼类脂肪肝的症状及病理变化、形成机制和影响因素,综合养殖鱼类抗脂肪肝因子的研究成果,为防止养殖鱼类的脂肪肝病变、提高养殖鱼的品质和养殖效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养殖鱼类脂肪肝成因及相关思考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杜震宇 《水产学报》2014,38(9):1628-1638
养殖鱼类脂肪肝病,是困扰水产养殖业多年的广发性病害,虽经多年研究和防治实践,至今尚不能得到根本遏制。本文回顾了近年来在养殖鱼类脂肪肝研究领域的重要研究成果,从营养和饲料、养殖环境、鱼类生理特性、物种差异和遗传变异等5个方面系统总结了导致养殖鱼类肝脏脂肪过量累积的原因。在综述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鱼类脂肪肝研究和防治实践中存在的可能误区,并结合自身多年在鱼类、哺乳动物和人类脂肪肝研究中的成果和经验,探讨了养殖鱼类脂肪肝发生的生物学机制,提出了"营养型脂肪肝"与"氧化型脂肪肝"的区分标准,揭示了当前鱼类脂肪肝防治的复杂性和困难性,并对今后鱼类脂肪肝研究和防治实践提出了具体的研究方向和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3.
鱼类脂肪肝的形成原因及抗脂肪肝因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鱼类脂肪肝的形成主要是其所需的营养素不平衡和某些抗脂肪肝因子缺乏造成的。同时还受到鱼类的生理代谢特点、养殖环境的影响。集约化养殖,养殖密度加大,生产周期缩短,同时营养不平衡的人工饲料完全替代天然饵料,常常难以满足鱼体快速、健康生长的需要,造成养殖鱼类的营养代谢  相似文献   

4.
随着水产养殖业高度集约化发展,养殖鱼类面对越来越多的疾病困扰,特别是近几年来水产养殖的鱼类疾病一年四季都在频频发生,给渔业生产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为了预防和及时治疗各种鱼病,减少养殖生产的经济损失,笔者将不同季节易发生的各种鱼病及预防措施和治疗技术介绍给广大  相似文献   

5.
脂肪肝是养殖鱼类常见的营养性疾病之一,病鱼出现生长缓慢、抗应激能力较差、抗病能力降低等症状。出现脂肪肝病变的成鱼肌肉脂肪含量明显升高,导致其品质下降,严重阻碍了水产养殖业持续健康发展。本文就脂肪肝的症状及组织学特征、鱼类脂肪肝的成因、影响脂肪肝的形成关键基因等方面的研究加以综述,以期为鱼类脂肪肝的防治和更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集约化养殖鱼类脂肪肝疾病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笔者在华北水产养殖地区水产技术服务和科研中了解到高密度养殖生产的养殖鱼类常发生脂肪肝病,特别是养殖后期,临近收获,引起大批死亡,给生产和效益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7.
众所周知 ,生活在天然海域中的鱼类 ,由于环境条件优越 ,密度小、饵料鲜活 ,发生疾病并导致大量死亡的情况非常罕见。但在人工养殖条件下 ,特别是在集约化养殖条件下 ,由于生活环境、鱼体密度、饵料质量等因素都与天然情况差异很大。因此 ,各种疾病也就时常发生 ,并已成为制约养殖生产发展的重要因素。现就海水养殖鱼类病害的防治技术作一简介。1 海水养殖鱼类病害的主要种类1 .1 病毒性疾病目前 ,国内外已报道近 60种来自不同鱼类的病毒或类病毒 ,但多数发现于淡水鱼类 ,海水鱼类仅有 1 0多种。然而 ,其潜在危险却很大 ,从近几年的发病情…  相似文献   

8.
钱德 《科学养鱼》2005,(9):66-66
人工养殖的鱼类如果长期处于饥饿状态,会使鱼类消瘦,活动能力战弱,抗病能力下降,易感染疾病,而且会把疾病传染给其它健康鱼类,甚至引起鱼类的大批死亡。而投饵太多会造成浪费,饵料系数增高、成本增大,同时也污染水质。特别是亲鱼如果长期投喂大量饲料,处于过饱状态,易导致脂肪肝造成难产。鱼是生活在水中的,如何识别鱼的饥饱,做到正确投饵呢?有以下几个方法。  相似文献   

9.
鱼类病毒病是危害养殖鱼类最重要的疾病,至今为止,已发现的鱼类病毒已20多种,感染宿主遍及所有养殖鱼类。由于病毒独特的生物特性以及鱼类特定的水生环境特点,使得鱼类病毒病的预防及治疗较其它陆生动物来讲更加困难。因此,预防感染就显得十分重要。尤其是监测健康鱼及病毒携带者,是鱼病防治的最有效途径。但是,许多种病毒病的临床症状十分相似,以及携带者与健康  相似文献   

10.
刘彦  窦海鸽  张俊儒 《河北渔业》2005,(1):45-45,53
<正>自我们病研室开展鱼类疾病诊断治疗工作以 来,我们发现许多养殖户因不了解农药中毒或渔 药使用不当造成养殖鱼类中毒方面知识,而常常 误当作细菌性疾病而大量使用抗生素,贻误治疗 的理想时机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笔者把鱼类各 种中毒性疾病症状识别、紧急解毒措施简单汇总 如下,供养殖朋友生产上借鉴。  相似文献   

11.
在集约化养殖条件下,养殖对象特别容易发生内脏疾病,尤其是脂肪肝,虽然属于营养性疾病,但往往是全面性和大规模的,其危害可超过传染性疾病。有关工厂化养殖鱼类脂肪肝疾病的报道不多。作者结合几年来的生产实际,就卵形鲳鲹脂肪肝疾病的病因及防治谈谈心得体会,期望业内人士对这  相似文献   

12.
维生素对鱼类营养作用及需要推存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产养殖中鱼类需要多种维生素。适当地使用维生素可以增进鱼体健康,增强抗病能力,提高成活率和促进鱼体生长,反之缺乏维生素则会引起食欲减退、生长缓慢、贫血、脂肪肝、皮肤出血和死亡率增高等不良结果。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特种养殖流行性疑难新鱼病介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特种鱼类养殖的兴起,也出现了一些新生疾病,由于研究的滞后,治疗起来比较困难,严重影响了养殖者的经济效益。笔者总结了几种危害较大的特种鱼类新生疾病,供养殖者参考。  相似文献   

14.
工厂化养殖鱼类疾病的发生严重影响了产业的发展,令人关注。本文论述了鱼病发生的根源,养殖环境与病原体的关系,营养与鱼类抗病力的关系以及应用免疫技术预防疾病的发生,在提高养殖技术水平的基础上,采用生态方式预防,力求达到养鱼不生病或少生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由于养殖密度的逐渐增大、水产药物的不规范使用、水体环境的日益恶化等原因,导致养殖鱼类发病率越来越高,其中以肝胆疾患为主要特征的鱼类疾病较为常见,即我们一般常说的肝胆综合症,给水产养殖业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现就鱼类肝胆综合症的发病原因、疾病特征、流行情况、疾病诊断及防治方法作简单的阐述。一、发病原因养殖密度过大、水体环境恶化、强化投饲、乱用药物、维生素缺乏、饲料酸败变质,以及营养成分的失衡和饲料中含有有毒物质等,都有可能对鱼类肝脏造成损害。以肝胆疾患为主要特征的鱼类疾病,我们称为鱼类肝胆综合症。二…  相似文献   

16.
虹鳟是一种世界性的名贵鱼类,我国养殖虹鳟始于50年代,集中中北方几省。近几年,养殖范围已扩大到湖北,云南,河南等地。各地养殖情况表明,虹鳟养殖最大的危害是虹鳟脂肪肝病,有可能使我国养鳟业遭受巨大损失。  相似文献   

17.
淡水养鱼在我国水产养殖的历史非常悠久,由于养鱼的迅猛发展,鱼类已从天然环境的生长逐步转向人工养殖环境,鱼类的生长环境发生了变化,相继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疾病。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食有鱼”向绿色、无污染、优质安全的水产品方面转变,因此,对鱼类疾病的预防及治疗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8.
2007年新的渔用约物国家标准的采用,我国将有一些目标内服杀虫药生产、销售、使用,为了使养殖户更好地了解目标产品,特进行介绍。 1精博肠虫清(通用名:阿苯达唑粉) 作用与用途:①治疗淡水养殖鱼类指环虫、三代虫、绦虫、线虫(嗜子宫线虫)、棘头虫以及粘孢子虫等引起的寄生虫疾病:②治疗海水养殖鱼类三代虫、  相似文献   

19.
一、疾病的体外预防1.食物挂袋法利用养殖鱼类定点吃食的习惯,在食场周围挂药袋,形成一定的药物区域,当鱼到食场摄食时杀灭鱼体表及鳃部的病原体,使用此方法应注意以下几点:①如果养殖鱼类无定点吃食的习惯,应先驯化后挂药。②挂药前先停饲一天,再用鱼类最喜爱吃的饲料进行投喂。③挂袋药物要有一定的稳定性,药物浓度在水中保持不少于1小时。使用时,鱼类对该药回避浓度应高于治疗浓度。④食场周围浓度不宜过高或过低。挂袋后应观察1小时,视鱼类的多少酌情加减药物。2.全池消毒法根据各地养鱼经验,在鱼类流行病季节前,定期…  相似文献   

20.
鱼类营养性脂肪肝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勇  田海军  李林春 《河北渔业》2007,(2):37-38,45
近年来,随着高密度水产养殖的迅速发展,由于人们片面追求高的生长速度而过度投饵或大量使用高能量高蛋白饵料,忽略鱼类本身在不同生长阶段对营养物质的需求特点而导致养殖鱼类如草鱼、鲫鱼、鲤鱼等患脂肪肝病.病鱼生长缓慢,饵料系数升高,抗应激能力下降,尤其高温季节还会引起养殖鱼类的大量死亡,给生产造成巨大的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