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9 毫秒
1.
以施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为实验对象,探讨自组中药方剂(复方A)水煎剂对鲟鱼体内部分非特异性免疫功能指标的影响。将1+龄施氏鲟随机分为2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尾鱼。每日按1.1g·kg-1体质量口灌给药,连续7d。给药结束后,每组取10尾鱼高温30℃热刺激2h后,与常温22℃实验组共同采样,测定鱼血浆中蛋白含量、白细胞吞噬及6种组织中溶菌酶活性。结果表明:连续7d口灌复方A有效提高了施氏鲟血浆中总蛋白和球蛋白含量及6种组织中溶菌酶活性,促进了白细胞吞噬作用;在高温应激条件下能调节机体做出快速应激反应,但在高温条件下对部分组织中溶菌酶活性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实验采用灌服的方法研究了11种中草药复方制剂对1+龄施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i)生长及免疫指标的影响.实验包括6个复方和5个单方中草药添加组,每组设对照.各方剂按通常添加剂的用量对实验鱼灌服,日灌服量为每100g鱼体重灌服0.3ml药液,每日按鱼体重的2%投喂鱼类基础饲料.结果显示:贯众、方剂四、鱼腥草能显著性增加施氏鲟血浆中NO的含量,方剂五、当归、黄芪、茯苓能显著性降低施氏鲟血浆中NO的含量,鱼腥草、黄芪、甘草能显著性降低施氏鲟肝脏中NO的含量;方剂二能显著性增加施氏鲟血浆和组织样中NOS的含量;除黄芪、甘草、茯苓外其他其它中草药方剂均有降低施氏鲟血浆和组织样中MDA含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Ah)感染对1+龄施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血清中补体、一氧化氮(NO)水平及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的影响,以探讨鲟科鱼类细菌感染应答的敏感因子。首先采用腹腔注射法测定了Ah对施氏鲟的LD50,然后给健康非免疫状态的1+龄施氏鲟,注射LD50剂量Ah菌液,观察发病情况,同时采集健康组和病理模型组血清及肝组织样品,测定血清中补体、NO水平及NOS活性。结果显示:施氏鲟在感染Ah时,血清中补体C3、C4的含量均有一定程度升高,其中C3的含量显著升高,表明C3在施氏鲟对抗细菌感染中起重要作用。NO是感染应答中重要的炎性反应调节分子,在Ah感染后,施氏鲟血清中NO的水平显著升高,肝脏中的NO水平变化不显著。NOS在NO的生成中起关键作用,但施氏鲟感染后血清及肝脏中的NOS活性无显著变化,由于未做分型检测,属正常现象。  相似文献   

4.
中草药添加剂对施氏鲟生长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22℃下,采用口灌法研究当归、鱼腥草及自制中草药复方(方四)的水煎剂对1~+龄施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i生长及血清中酶活性及活性物质含量的影响。将施氏鲟饲养在循环水族箱中,每组两个平行,每个平行30尾鱼,按照当归、鱼腥草及方四分别为0.3g/kg、0.54g/kg、0.8g/kg体质量的给药剂量每日口灌给药1次,连续给药14d,以口灌蒸馏水为对照组。停药24h后,每组取半数鲟在高温30℃下热刺激2h,然后与常温组同时尾动(静)脉采血,测定血清中总胆红素、甘油三酯含量及谷丙转氨酶等酶的活性及鱼的体质量。结果表明:当归及鱼腥草不能有效促进鲟生长;高温热刺激加重了鲟肝肾的负担,损伤了肝功能;而方四显著提高了鲟的生长性能,在高温热刺激下,仍能显著降低鲟血液中尿素、肌酐等物质的含量,具有一定的保肝护肾功能,可作为鲟抗热应激中草药添加剂的备选方剂。  相似文献   

5.
给体质量为0.09~0.10 kg的1~+龄施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分别按照0.3g/kg、0.24g/kg和0.3g/kg体质量的剂量每日口灌黄芪Astragalus mongholicus、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或茯苓Poria cocos水煎剂一次,连续给药21d,对照组鱼口灌蒸馏水。停药24h后每组取15尾施氏鲟放入30℃控温水族箱中热刺激2h,然后与22℃正常水温下饲养的施氏鲟一同尾静脉采血,测定施氏鲟的体质量与血清中碱性磷酸酶等酶的活性及总胆红素、甘油三脂等活性物质的含量,研究单方中草药黄芪、甘草或茯苓对施氏鲟生长性能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氏鲟血清中谷丙转氨酶活性甘草常温组最高[(133.25±64.36)IU/L],对照高温组最低[(68.25±29.33)IU/L];谷草转氨酶活性对照高温组最高[(1 176.67±245.42)IU/L],黄芪常温组与高温组均显著低于对照高温组(P0.05)。这三种中药单方可促进施氏鲟的生长,甘草和茯苓在促进施氏鲟机体代谢方面有一定作用,热应激状态下黄芪保护了鱼体肝肾免受损伤。黄芪催化血清中的尿酸含量显著升高,显示出保护鱼体心血管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郭海燕  张其中 《水产养殖》2009,30(10):24-26
研究了多剂量混饲口灌给药方式下,诺氟沙星在草鱼体内的残留消除情况。结果显示:以每千克鱼体重10 mg连续5d混饲给药后,停药后第12天在草鱼肌肉中未检测到药物,此时血清、肝脏和肾脏中的药物浓度分别降为(0.0287±0.0015)μg/mL、(0.0181±0.0042)μg/g和(0.0369±0.0037)μg/g,均低于0.05μg/mL或0.05μg/g。因此初步建议在(19±1)℃水温条件下,以每千克鱼体重10 mg连续5 d混饲给草鱼诺氟沙星,休药期至少为最后一次给药后的12 d。  相似文献   

7.
噁喹酸在欧洲鳗鲡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及残留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25±1)℃水温条件下,分别采用口灌和浸浴的给药方式,以20 mg/kg的单剂量混饲口灌及5 mg/L的剂量浸浴18 h给予噁喹酸后,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和肌肉中的药物浓度,研究了不同给药方式下噁喹酸在欧洲鳗鲡(Anguilla anguilla)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结果表明:欧洲鳗鲡口灌给药后,其血浆和肌肉...  相似文献   

8.
在水温15℃~25℃和盐度24.2~27.7下,将体质量(10.31±2.88)g的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饲养在长4 m×宽2m×高2.5 m的养殖池中,投喂添加0.5%、1%、2%和4%柳叶蜡梅(Chimonanthus salicifolius)乙醇提取物的饲料,8周后采集大黄鱼的肌肉、肠、胃和肝脏组织,分析消化酶及肝脏中营养物质代谢酶活性的影响,探究柳叶蜡梅醇提物对大黄鱼营养物质消化和代谢的影响。结果发现:4%的柳叶蜡梅醇提物能提高了大黄鱼肝脏和胃肠道中α淀粉酶、脂肪酶和蛋白酶的活性,促进大黄鱼胃肠道中消化酶的分泌,改善大黄鱼对饲料中营养物质的吸收;柳叶蜡梅醇提物通过提高丙酮酸激酶(PK)、己糖激酶(HK)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酶的活性,增强鱼体内糖酵解能力和抗氧化能力;柳叶蜡梅醇提物可以有效降低大黄鱼体内脂肪合成酶(FAS)、苹果酸脱氢酶(ME)、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H)的活性、丙二醛(MDA)、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高激素敏感性甘油三酯脂肪酶...  相似文献   

9.
达氟沙星对施氏鲟肝脏抗氧化功能和转氨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用20、50、100mg/(kg体重)3个剂量的达氟沙星(Danofloxacin)水溶液连续口灌施氏鲟(Acipenserscherensckii)20d,并于给药后第5、10、15、20天用试剂盒测定肝脏SOD、CAT、GOT和GPT的活性及MDA和NO的含量。施氏鲟体重75~95g。结果表明,短时间内给药后(5天),100mg/(kg体重)组SOD活性与对照组相比提高显著(P<0 01)。随着实验时间的延长(第10、15天),与对照组相比各实验组SOD酶活性均保持在较高活性(P<0 01)。至第20天,各实验组SOD活性呈下降趋势,但仍明显高于对照组。给药后第5天时,各实验组CAT活性与对照组之间无差异;至第10、15天时,50、100mg/(kg体重)组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给药后第20天,仅100mg/(kg体重)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实验第5、10、15、20天时,各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GPT和GOT活性均没有明显的差异性。仅在相同实验组内随着时间的改变有些变化。与对照组相比,在实验第5、10、15、20天各剂量组MDA含量均无显著的变化。20、50mg/(kg体重)组在第5、10、15天时有所降低,但至第20天时均恢复到对照组的水平;100mg/(kg体重)组至第15天降至最低,但实验结束时反而明显高于对照及其他实验组。从实验结果看,在实验第5、10、15、20天,各实验组施氏鲟肝脏NO含量与对照组相比较没有明显的变化。结果表明,达氟沙  相似文献   

10.
磺胺间甲氧嘧啶钠对厚颌鲂幼鱼SOD活性和MDA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30±2.3)g/尾的厚颌鲂(Megalobrama pellegrini)幼鱼为研究对象,采用一次性胸腔注射法,通过观察磺胺间甲氧嘧啶钠对厚颌鲂幼鱼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探讨磺胺间甲氧嘧啶钠对厚颌鲂幼鱼各组织酶活性的影响变化及其休药期。结果显示,在同一浓度下,随着给药时间的延长,肝脏、肌肉和鳃组织SOD活性出现先降后升再降的趋势,而随着浓度的增加,则出现先升后降的趋势;肝脏、肌肉和鳃组织MDA,随着给药时间的延长和浓度的增加,均出现先升后降的趋势;厚颌鲂各组织SOD和MDA受磺胺间甲氧嘧啶钠影响最小的是肌肉,其次是鳃、肝脏;通过SOD和MDA变化情况,确定休药期为28 d左右。  相似文献   

11.
在水温23℃、pH值6.5、溶氧10mg/L、氨氮含量小于0.1mg/L和亚硝酸盐含量小于0.001mg/L的条件下,将恩诺沙星按照0、20、40、60、80和100mg/kg浓度,连续口服给平均体重50.0±5.0g的小体鲟(Acipenser ruthenus Linnaeus)及史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i Brandt)5d,停药2d后测定其血浆及肝脏组织中过氧化物岐化酶SOD的活力,以期掌握不同恩诺沙星给药浓度下,两种鲟两种组织中SOD活力变化趋势,探讨分析该酶在药物代谢过程中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两种鲟两种组织内均含有一定量的SOD酶,且在对照组及所有给药组肝脏中酶活力均高于血浆中。不同给药浓度下,两种鲟两种组织中SOD活力均先受诱导升高,而后被抑制降低的变化趋势,且在40mg/kg浓度组达到最大值。血浆中SOD活力受给药浓度影响较小,起伏较平稳,而小体鲟SOD活力始终高于史氏鲟。肝脏中SOD活力变化较剧烈,在低浓度组(〈40mg/kg)史氏鲟肝脏中SOD活力明显高于小体鲟,而在高给药浓度组(〉40mg/kg)则小体鲟略高于史氏鲟。  相似文献   

12.
人工养殖鲟鱼鱼体质量百分组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启明  胡超  陈金芳  蓝泽桥 《水产科学》2007,26(10):570-573
以俄罗斯鲟、史氏鲟、西伯利亚鲟、达氏鳇4个品种的19尾活体鱼为试验材料,按照鱼体质量>10 kg和<5 kg分组进行解剖,得出了13个解剖部位的质量分布情况。试验结果表明,鲟鱼的出肉率约50%,且史氏鲟最高,其他依次为西伯利亚鲟、俄罗斯鲟、达氏鳇。  相似文献   

13.
在水温23℃、pH值6.5、溶氧10mg/L、氨氮含量小于0.1mg/L和亚硝酸盐含量小于0.001mg/L的条件下,将恩诺沙星按照0、20、40、60、80和100mg/kg浓度,连续口服给平均体重50.0±5.0g的小体鲟(Acipenser ruthenus Linnaeus)及史氏鲟(Acipenser sch...  相似文献   

14.
在水温(21±1)℃和盐度20±1下,将体质量(95.45±5.29)g的半滑舌鳎饲养在78cm×58cm×46cm水槽中,投喂按0、5、10、15g/kg添加贯众、当归、黄芪的饲料,每箱20尾,每个水平3个重复,7d、14d和21d时尾柄采血,测定总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以及总抗氧化能力、丙二醛、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试验结果表明,14d时,贯众剂量为15g/kg组的半滑舌鳎血液中总超氧化物岐化酶活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14d和21d时,各剂量组丙二醛含量均低于对照组;14d时,当归剂量为5g/kg组的半滑舌鳎血液中总超氧化物岐化酶活力达到最高值;21d时,黄芪剂量为10g/kg组的丙二醛含量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1d时,黄芪剂量为5g/kg组的半滑舌鳎血液中总超氧化物岐化酶活力达到最高值,不同剂量的黄芪对过氧化氢酶活力有显著影响,但均低于对照组(P0.05);7d时,各组总抗氧化能力达到最高值。试验表明,单独添加贯众、当归及黄芪均不同程度地影响半滑舌鳎血液的抗氧化指标。  相似文献   

15.
施氏鲟幼鱼的耗氧速率及窒息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两种不同温度下测定施氏鲟幼鱼的耗氧速率和窒息点,结果表明:施氏鲟幼鱼的耗氧速率随水中溶解氧增减而升降,其呼吸类型属顺应型,耗氧速率还随水温的升高而增大,随鱼体的增大而降低;在溶氧接近饱和值情况下,14℃水温时,平均体重7.8-26.9克鱼的耗氧速率为0.31-0.24mgO2/g/hr,窒息点1.35-1.32mgO2/L,水温25℃时,平均体重8.0-17.2克鱼的耗氧速率为0.61-0.53mg/O2/g/hr,窒息点为2.18-2.10mg/O2/L。  相似文献   

16.
史氏鲟和达氏鳇养殖亲鱼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牛翠娟  胡红霞  罗静  李陈 《水产学报》2010,34(12):1795-1799
利用线粒体控制区序列片段(史氏鲟,425bp,达氏鳇,434bp)分析检测了两个养殖场留做后备亲鱼的史氏鲟和达氏鳇的遗传多样性。在所检测的养殖史氏鲟后备亲鱼4个年龄群体共34个体中,发现5个单倍型,共有11个多态位点,占碱基总数的2.6%,无简约信息位点。不同单倍型之间有1~10个变异位点,占碱基总数的0.2%~2.4%。各单倍型之间的遗传距离为0.002~0.024。单倍型多样性Hd=0.768,平均核苷酸差异数k=4.367,核苷酸多样性Pi=0.011。而分别来自2个养殖场的2个达氏鳇养殖群体都是1个群体仅1个单倍型,2个单倍型之间仅有2个碱基差异,遗传距离为0.005,遗传变异极度缺乏。结果提示在利用史氏鲟和达氏鳇后备亲鱼进行繁殖育苗时要充分注意近交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不同脂肪源对施氏鲟幼鱼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在饲料蛋白质水平和能量水平均能满足生长需要的基础上,以不同的油脂(添加水平均为6%)配制成6种试验饲料,投喂施氏鲟幼鱼7周,分析脂肪源对幼鱼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高密度脂蛋白(HDL-C)的含量和谷丙转氨酶活性(GPT)等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猪油组、葵花籽油组和氧化鱼油组幼鱼的TG和TC都高于鱼油组、混合油组,而其HDL-C、TC含量显著低于鱼油组、混合油组。表明猪油、葵花籽油和氧化鱼油都不利于鲟鱼的脂肪代谢;而鱼油能够调节和平衡鱼体内的脂肪代谢,降低体脂和肝脂的含量,有利于施氏鲟的健康生长。这与不同油脂具有不同的脂肪酸种类和比例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