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美味牛肝菌的菌种分离培养试验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美味牛肝菌的子实体、菌根作为分离材料,采用多种分离方法,在不同配方的培养基上反复培养,获得美味牛肝菌试管母种,分离成功率达60%以上。并将母种扩大培养成为液体菌种、固体菌种,实现了规模化生产美味牛肝菌菌丝体。  相似文献   

2.
美味牛肝菌营养菌丝体与野生子实体品质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邓百万  陈文强 《中国食用菌》2004,23(5):44-45,48
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对美味牛肝菌液体培养菌丝体与野生子实体主要营养成分及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美味牛肝菌液体培养菌丝体和野生子实体均含有蛋白质、多糖、氨基酸、脂肪、纤维、矿物质等多种营养成分,其组成基本一致,但菌丝体在多种成分的质量分数上均高于野生子实体。  相似文献   

3.
通过2种不同的培养基对彭水2种野生牛肝菌子实体进行分离、培养,同时,进行液体培养,培养的菌丝经过ITS鉴定,放入-80℃超低温冰箱中保藏.结果表明,2种牛肝菌菌丝均从组织块表面边缘生长,菌丝洁白、小,不向周围培养基生长,老化速度较快,老化过程中菌丝减少,最后变为固体状物,并且分泌褐色水珠;液体培养菌丝体生长缓慢,培养时间较长,菌丝球小、少;菌丝球经过鉴定后,确定2种牛肝菌均为美味牛肝菌.  相似文献   

4.
以北京市延庆县野生点柄粘盖牛肝菌子实体分离培养得到的菌株为试材,研究了7种常用碳源、氮源对菌丝体生长的影响,以期为人工驯化培养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点柄粘盖牛肝菌菌丝体的生长对碳源利用有一定选择性,以葡萄糖为最佳碳源,平均生长速率可达到0.33cm/d;菌丝体对氮源有较广的适应性,对大多数的无机氮、有机氮均可利用,以氯化铵和硝酸铵为最佳氮源。  相似文献   

5.
金针菇与美味牛肝菌多糖的提取及抗炎症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金针菇茵丝体,子实体和美味牛肝菌菌丝体提取多糖,以气相色谱法测定其组成,以小鼠耳部抗炎症实验测定其药理活性,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金针菇子实体多糖抗炎症活性高于菌丝体,且表现为随着分子量的增加,其活性增强。初步认定以小鼠抗炎症实验可以作为一个多糖类筛选的指标。  相似文献   

6.
牛肝菌栽培一直是食用菌生产领域的研究难点,适宜的栽培料是菌丝体生长和子实体形成的重要保障。通过测定暗褐网柄牛肝菌的菌丝长势和栽培过程中理化指标以及胞外酶活性,筛选该牛肝菌菌丝体生长的最佳栽培基质。结果表明,通过测定菌丝体长势,初筛得到5种栽培料配方,分别为C1(杨木屑99%、生石灰1%)、C3(橡木屑99%、生石灰1%)、Y1(杨木屑50%、玉米芯24.5%、麦麸皮24.5%、生石灰1%)、Y2(杨木屑50%、玉米芯24.5%、棉籽壳24.5%、生石灰1%)、X2(橡木屑50%、玉米芯24.5%、棉籽壳24.5%、生石灰1%)。在栽培过程中,Y1和Y2栽培基质总有机碳、全氮含量在菌丝体生长时期均处于较高水平,且营养消耗速率快,Y2栽培基质中羧甲基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淀粉酶、蛋白酶和漆酶活性均较显著高于其他组。由此可见,Y2栽培料基质更适合暗褐网柄牛肝菌菌丝体的生长。试验结果为暗褐网柄牛肝菌...  相似文献   

7.
1986年7月初,我们到剑门雄关,对美味牛肝菌(Boletus edulis)的生态习性进行了实地考察,现简报如下:美味牛肝菌,多见于针叶林地、杂木林地,最多见于青冈树阔叶林。据报道可与松根形成菌根,笔者发现也可与其它几种树种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黄牛肝菌(Boletus auripes)、黑牛肝菌(Boletus nigricans)和美味牛肝菌(Boletus edulis)等3个品种牛肝菌的矿质元素、多糖、蛋白质和氨基酸组成,采用国际通用营养评价标准评估其蛋白质和氨基酸营养价值。结果表明,3个品种的牛肝菌均富含磷、钾、铁、硒等营养元素,尤其是磷、钾,其含量分别高达2.34mg·g~(-1)~4.01 mg·g~(-1)、25.7 mg·g~(-1)~29.5 mg·g~(-1)。牛肝菌富含蛋白质和多糖,蛋白质含量为27.9%~35.8%,具有显著性差异,表现为美味牛肝菌黄牛肝菌黑牛肝菌;而多糖含量均约为12.0%,品种间无显著性差异。必需氨基酸占比,黄牛肝菌为41.62%、黑牛肝菌为44.84%、美味牛肝菌为47.18%。美味牛肚菌氨基酸评分、化学评分、必需氨基酸指数、生物价略高于其它2种牛肝菌,整体上美味牛肝菌的评分接近FAO标准模式蛋白,而3个品种牛肝菌的氨基酸系数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9.
李波  徐贵华  芦菲  南海娟 《食用菌》2010,32(2):66-67
研究了七种云南产食用菌甲醇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结果显示,竹荪、草菇和美味牛肝菌的甲醇提取物得率较高,依次为32.76%、30.21%和28.81%;鸡油菌和块菌较低,分别为15.92%和10.95%。黄牛肝菌总酚含量最高(24.56mg/g),鸡油菌最低(4.41mg/g)。七种食用菌甲醇提取物的还原能力为:黄牛肝菌竹荪美味牛肝菌黑虎掌块菌草菇鸡油菌;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为:黄牛肝菌美味牛肝菌黑虎掌竹荪块菌草菇鸡油菌;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为:黄牛肝菌鸡油菌块菌竹荪黑虎掌美味牛肝菌草菇。黄牛肝菌的抗氧化活性最强,可能与其总酚含量高有关。综合考虑甲醇提取物的得率和活性,以黄牛肝菌、竹荪和美味牛肝菌的抗氧化活性较为突出。  相似文献   

10.
以褐环粘盖牛肝菌菌球形状、大小、色泽、培养液颜色、摇瓶壁沉积物、菌丝球得率为评价指标,描述了发酵过程中菌丝活力变化情况,同时用量化的方法测定菌丝活力,结合两种方法全面的评价了褐环粘盖牛肝菌液体发酵过程中菌丝活力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褐环粘盖牛肝菌在液体培养14~18d收获,菌丝体活性最好,菌丝量基本上达到最大,是菌丝体理想的收获阶段。  相似文献   

11.
从铜色牛肝菌(Boletus aereus)、双色牛肝菌(B.bicolor)、美味牛肝菌(B.edulis)、灰褐牛肝菌(B.griseus)4种云南野生牛肝菌中提取多酚物质,研究了所得多酚组成及其抗氧化作用。结果表明:铜色牛肝菌、双色牛肝菌、美味牛肝菌和灰褐牛肝菌所含多酚类物质的种类和含量存在差异,在10种酚类物质中,5-磺基水杨酸、儿茶素和肉桂酸在4种牛肝菌中均被检出。其中5-磺基水杨酸含量最高,在4种牛肝菌中的含量分别为986.88 mg/100g、679.00 mg/100g、1 369.25 mg/100g、1 268.5 mg/100g。4种牛肝菌多酚对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和羟自由基都具有很好的清除能力,且该清除能力与多酚浓度呈现出很好的剂量相关性。4种牛肝菌都具有很好的铁离子还原能力,IC50值介于0.02和0.04之间。  相似文献   

12.
美味牛肝菌的脱水加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正富  宋文彬 《食用菌》1992,14(4):44-44
云南盛产的美味牛肝菌(Boletus edulis),是我省出口创汇的珍贵野生食用菌之一。美味牛肝菌脱水的干品,价格昂贵,行销欧洲各国,产品供不应求。但是由于产品从加工到贮藏的整个过程中极易产生褐变,在国际市场上没有竞争能力。本文主要论述了如何提高美味牛肝菌脱水加工干品质量的有关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3.
调查分析了美味牛肝菌在紫溪山自然保护区发生地的生态学特性。研究结果显示,美味牛肝菌在紫溪山主要发生在云南松针叶林和云南松为主针阔叶混交林中;针阔叶混交林的阔叶树种以壳斗科植物占优势,有时亦混杂有山茶科及杨梅科植物。美味牛肝菌发生的生境差异较大,在多种生境中均可发生。  相似文献   

14.
《食用菌》2020,(4)
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方法优化美味牛肝菌的液体发酵培养基,确定了最佳的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5 g/L,麦芽糖22 g/L,酵母膏14 g/L,磷酸二氢钾0.5 g/L,硫酸铵2.7 g/L,硫酸亚铁67 mg/L,硫酸铜100μg/L。试验结果为液体培养美味牛肝菌菌丝培养基选择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5.
以斑玉蕈为试材,采用固体和液体培养方法对添加不同浓度氯化钙的菌丝体进行培养,研究了不同培养条件下钙对斑玉蕈菌丝体生长的影响,以及菌丝体对钙的富集与生物转化能力,以期为开发富钙斑玉蕈产品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低浓度钙对斑玉蕈菌丝体的生长没有显著影响;固体培养条件下,钙浓度大于250 mg·L-1时抑制菌丝体生长;而在液体培养条件下,钙浓度大于150 mg·L-1时可抑制菌丝体生长。表明斑玉蕈菌丝体在不同培养条件下对钙的耐受性存在较大差异。液体培养条件下,发现随着钙浓度的提高,菌丝体中总钙含量也不断增加。在钙浓度为0~200 mg·L-1时,有机态钙含量比例较高,表明菌丝体在该浓度范围内转化钙能力较强。当钙添加量为100 mg·L-1时,其总钙含量为2 239.8 mg·kg-1,钙富集率为1.83%,其中40.15%为有机态钙。  相似文献   

16.
美味牛肝菌(Boletus edulis)不仅味道鲜美、营养丰富,且具有较高的保健功效,是广受欢迎的野生食用菌之一,开发潜力较大。对我国美味牛肝菌研究现状及开发前景进行了论述,分析了存在问题,并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7.
采用一次发酵法制作美味牛肝菌全麦面包.以感官评分、比容、质构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美味牛肝菌全麦面包的配方.结果表明,以全麦粉为基础,最佳配方为美味牛肝菌粉4%、水45%、鸡蛋20%、黄油10%、白砂糖14%、酵母2%、食盐1%、面包改良剂1%.按此配方生产的面包,质地松软、色泽饱满、且有美味牛肝菌独...  相似文献   

18.
福安市美味牛肝菌形态与生态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味牛肝菌是一种菌根菌,分布世界各地,在福建福安子实体发生期主要集中于6~7月间,平均温度为256℃,生长于针阔叶混交林的酸性土壤上,pH值48~58,对该生态环境的考察研究结果可为半人工模拟栽培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运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对2种云南特色高值野生食用菌块菌和美味牛肝菌进行物种甄别鉴定。运用液氮甲酸法处理样品,获得浓度分别为0.243 mg·mL~(-1)和0.284 mg·mL~(-1)的块菌和美味牛肝菌的蛋白质提取液,经MALDI-TOF-MS采集指纹图谱,对块菌和美味牛肝菌的蛋白指纹图谱进行比对与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产地不同的同种野生食用菌具有相似的蛋白指纹图谱和物种特征质谱峰,而不同种类的食用菌间具有差异明显的特征蛋白指纹图谱。MALDI-TOF-MS可以用于云南出口高值特色野生食用菌块菌和美味牛肝菌的物种快速甄别。  相似文献   

20.
探讨不同碳源、氮源对美味牛肝菌液体发酵的影响,确定美味牛肝菌最适液体发酵的碳源、氨源和培养条件。结果表明:最适碳源为葡萄糖2.0%、蔗糖1.0%最适氮源为牛肉膏0.5%、酵母膏0.5%,并且得到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为初始pH值55,转速180r/min,250mL三角瓶装液量100mL,接种量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