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研究遮荫对半枫荷幼树不同叶序及叶位叶片厚度的影响,以更好地了解其叶片的发育情况。试验结果表明:郁闭度高的林下栽植半枫荷,会严重地影响其叶片发育,叶片厚度相较于全光照林地植株差异明显,其植株叶片厚度在不同叶序的3个位点均极显著低于全光照林地植株。高郁闭度的倒1叶、倒2叶在3个位点(基部、中部、尖端)叶片厚度变化幅度较大;倒3叶至倒5叶,全光照和高郁闭度条件下的3个位点叶片厚度变化均较缓。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将倒3叶至倒5叶作为测定叶片厚度的样叶。  相似文献   

2.
自2012至2015年在广西省浦北县、博白县及容县选取山林改造成熟、鳞盖红菇(Russula lepida)产量稳定的山林进行不同方案的林地改造实验,观察山林改造后野生鳞盖红菇产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一直沿用的标准改造方法(适当伐树使林地郁闭度保持在0.8左右,适当砍伐灌木杂草使灌草盖度保持在0.27左右,枯枝落叶厚度保持在2.0 cm左右)效果最好,在降雨正常的条件下野生鳞盖红菇的产量保持在每百平米15 kg左右。  相似文献   

3.
通过母种分离培养、液体菌种制备、菌丝土壤纯培养物制备和野外菌塘诱导建立等过程,建立一种松茸人工菌塘的制作方法,以促进松茸出产林地菌塘的形成,为人工林地驯化栽培松茸提供一种更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正>四川松茸主要分布在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凉山藏族自治州等地[1],是一种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的珍稀名贵食用菌。自1984年开发以来,受到市场高价的诱惑,农民遍山搜寻、轮番抢挖,对松茸展开了掠夺式采集,使四川松茸的产量急剧下降[2]。为了更好地保护与开发松茸资源,笔者在阿坝州开展了多年松茸人工抚育的试验研究,总结出一套松茸人工抚育促繁技术规程。1适用范围规程规定了四川藏区松茸林地清理,自然留种,人工辅  相似文献   

5.
陇南山地松茸资源调查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陇南地区是我国大陆中部的秦巴山区、青藏高原、黄土高原三大地形交汇区,气候属北亚热带湿润、暖温半湿润、高原湿润过渡带,境内高山峡谷,峰峦叠障,有原始森林,蕴藏着丰富的食用菌资源.近年来,我们发现了食用菌珍品松茸(Tricholoma matsutake),已经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鉴定.为了更好地开发利用这一野生资源,我们作了些调查研究.(一)陇南松茸的形态特征陇南的松茸,当地农民称黄蕈子.菌丝体在腐殖质层中结成菌丝团,菌丝团  相似文献   

6.
林地平菇栽培投资少,见效快,技术简便易行.如果能正确选择林地,既可简化管理,又能提高平菇产量,为此,我们于1986~1989年在不同郁闭度、不同树种的林地内进行了平菇栽培试验. 一、材料与方法 (一) 平菇品种和培养料选用佛罗里达平菇,母种引自河北省微生物研究所。培养料为棉子壳.  相似文献   

7.
在广西玉林容县选取大红菇(Russula alutacea)产量相对稳定的红锥树山林进行人工促繁增产试验,测定大红菇产量及子实体经济性状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结果表明,沿用标准方法改造林地郁闭度为0.8,灌草盖度为20%,落叶厚度为2.0 cm,每667平方米添加草木灰有机肥150 kg,在正常降雨量的时期,每667平方米野生大红菇的产量高达120 kg,效果最理想。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林地整理、树种选择、种植掌控、施肥管理、清理林区、林区郁闭度控制、卫生抚育管理等方面进行介绍,详细分析了生态公益林抚育技术,供广大业内人士参考。  相似文献   

9.
王兰珍 《食用菌》2009,31(3):45-45
近年来,顺昌县大力推广以野生芦苇、牛粪为主料栽培姬松茸,在菇棚搭建、培养料堆制、二次发酵、播种等环节形成成熟、规范的操作技术,但在田间管理技术未能根据姬松茸生物学特性、气候特点等诸因素灵活管理,姬松茸鲜菇单产不稳定。笔者通过多年实践和探讨,现将其技术关键介绍如下。1培育健壮菌丝在顺昌栽培姬松茸,培养料采用二次发酵,每层厚度18-20cm。选用菌龄40—45d,菌丝强壮,刚出现浓白菌丝并带一点黄水的麦粒菌种,用量为200瓶/100m^2.  相似文献   

10.
松茸人工栽培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胡尚勤 《食用菌》2002,24(2):27-28
为了最终能人工栽培松茸,从松茸的生态条件,诸如温度、湿度、气体、营养,以及松茸在自然界生长所需的松树特殊因子等进行人工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在有松树汁等营养丰富和满足最佳温度、湿度、气体等生态环境条件下,松茸在室内人工栽培能形成原基。  相似文献   

11.
松茸菌丝体的纯培养及其鉴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组织分离法,对采自云南中甸、丽江、武定、巍山4个地方的松茸进行了分离培养,并利用感官及ITS测序对所培养的菌丝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利用斜面培养基很好地诱导出了菌丝体母种,诱导率达75%;而将分离培养得到的菌丝体进行液体培养,菌丝生长良好,且能进行转扩和较大规模培养;液体培养的菌丝体仍具有松茸的特殊气味,证明可能为松茸的纯培养物;经ITS测序比较,采自中甸、丽江、武定、巍山的松茸子实体和其液体培养的菌丝体,其遗传相似度分别为0.9970、1、0.9980、0.9980,表明取自不同地点的子实体与其相应的培养物在种质上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2.
不同地区四种松茸子实体可溶性蛋白的电泳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西南地区不同产地的4个松茸子实体为材料,用垂直平板聚丙烯酰胺胺凝胶电泳分析了其可溶性蛋白,结果表明,采自不同地区的松茸子实体可溶性蛋白的电泳图谱谱带间存在差异。其中,采自四川通江和重庆的松茸子实体谱带相似,采自云南凯顺与云南昌明的松茸子实体谱带相似,而采自四川通江和重庆的松茸子实体与采自云南凯顺和昌明的松茸子实体,其谱带间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3.
松口蘑与青冈蕈的生态和营养价值比较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王波 《食用菌学报》1995,2(1):32-35
本文报道了松口蘑和表冈蕈的生态习性,以及氨基酸、蛋白质等营养成分的组成和含量,调查结果表明,松口蘑的寄主植物为松属植物,而青冈蕈的寄主植物为栎类植物。松口蘑所需的温度、光照高于青冈蕈、但湿度低于青冈蕈,松口蘑子实体中的蛋白质、脂肪、粗纤维和灰分等含量均高于青冈蕈,但氨基酸总量以青冈蕈为最高,青冈蕈子实体中缺蛋氨酸。  相似文献   

14.
滇西北松口蘑菌塘的生态因子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滇西北丽江市拉市乡松口蘑(Tricholoma matsutake)产地为例,进行了松口蘑菌塘生态因子的调查。结果发现:(1)松口蘑菌塘多集群分布于狭窄的山脊及西南坡,坡面坡度在30~60°之间,上层云南松荫蔽度0.4~0.6,下层高山栎、黄背栎等灌木丛荫蔽度达0.7~0.9,落叶层及腐质层1~6 cm;(2)出菇期间菌塘地表附近空气的平均温度14.1℃,平均相对湿度78.7%;(3)出菇期间菌塘的地下温度在15.0~20.5℃之间,西南坡的菌塘温度相对较高;(4)菌塘土壤的含水量比非菌塘土壤的含水量低,出菇期间平均低16.7%;(5)菌塘土pH约为5.5,比非菌塘土低7.9%;(6)菌塘土除全钾的含量比非菌塘土高之外,其余营养成分均比非菌塘的低。  相似文献   

15.
长白山区松口蘑分布及生态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调查了长白山区松口蘑的分布状况,发现了一些新的松口蘑产区,研究了植被土壤等生态特征,讨论了松口蘑的适应性和驯化潜能等前沿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不同培养基对松口蘑菌丝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以PDA为基础,分别加入松口蘑土、松枝、松针、糙皮侧耳菌丝和Fu浸汁,制备成琼脂培养基,对照PDA和浜田氏培养基培养松口蘑纯菌丝。结果表明糙皮侧耳菌丝麦Fu汁培养基的效果明显优于包括浜田氏培养基在内的其它配方,松口蘑土培养基也有良好表现。松口菌丝在不同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特征也不尽相同。进一步的试验结果表明,在采用几种不同真菌菌丝为原料制成的菌丝麦Fu汁培养基上,松口蘑菌经线生长速度的差异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白马雪山保护区北部叶日的松茸生境、生长的研究以及在当地社区进行松茸资源的采集利用调查,提出了保护和合理化利用松茸资源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利用筛选的分离培养基从4个长白山松口蘑菌褶中各自分离了菌丝体,应用RAPD标记对其真伪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分离的菌丝体是其来源松口蘑子实体的纯培养物;所选培养基可用于松口蘑菌丝体的分离;长白山松口蘑子实体之间遗传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9.
松口蘑及其活性物质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详细论述了松口蘑的生物学特性,菌丝生长的营养需求,分离鉴定方法,栽培技术及深层发酵技术,同时综述了松口蘑的生物学特性及活性物质的研究进展,并讨论了松口蘑的研究方向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0.
采用组织分离法,对东宁县的松口蘑进行了分离培养。通过显微观察及RAPD—PCR技术对松口蘑子实体及其相应的培养物之间进行了亲缘关系鉴定。结果表明,菌褶为松口蘑组织分离的最适宜部位,其最佳分离培养基为冈叮,即PDA+黑木耳二级种浸出液+麦麸。RAPD—PCR结果显示,松口蘑子实体与分离物之间的DNA指纹相似系数在0.97~1.00之间,表明松口蘑子实体与其相应的培养物在种质上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