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定西市安定区旱地粮饲兼用型玉米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定西市安定区粮饲兼用型玉米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包括选茬整地、选用良种、种子处理、适期播种、引苗查苗、科学施肥、病虫害防治、适期收获等方面内容,以期为安定区粮饲兼用型玉米高产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青贮饲用玉米(以下简称青贮玉米)是指将果穗和茎叶均作为青贮饲用的玉米品种。青贮玉米品种分为多蘖再生青贮专用型玉米品种和粮饲兼用型青贮玉米品种,前者是选用分蘖再生力强、茎秆粗壮、高产优质的品种(如墨西哥玉米品种)  相似文献   

3.
王宏伟 《新农业》2001,(6):41-42
辽原1号是由辽宁省农科院选育成功的我国首例饲粮兼用型高产优质白玉米杂交种,经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后,被农业部列为在全国推广的优良玉米杂交种。  相似文献   

4.
林友 《广西农学报》2006,21(1):28-29
隆玉2号是广西玉米研究所最新育成的高产、优质、多抗、粮饲兼用型玉米单交种,是一个高产、优质型品种。本文根据种植经验,提出一些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5.
优质青贮玉米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通过品种比较试验筛选出优质、高产、适应性强、抗逆性好的专用青贮玉米品种科多4号、科多8号和科青1号,及粮饲兼用型玉米品种中北410、粮饲4号、粮饲9号、东单60、津玉259,这些品种均适合在天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一、选种 青贮玉米分为三种类型:青贮专用型、粮饲兼用型和粮饲通用型。青贮专用型是指只适合青贮的玉米品种,在乳熟期至蜡熟期内,收获包括果穗在内的整株玉米;粮饲兼用型是指在获得高产玉米籽粒的同时,还可获得大量家畜可利用的玉米秸秆;粮饲通用型既可作为普通玉米种植,在成熟期收获籽粒,用作食物或配合饲料,又可作为青贮玉米种植,在乳熟期至蜡熟期内,  相似文献   

7.
不同类型玉米干物质积累及其在各器官的分配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挖掘青贮玉米品种高产潜力性状的途径,为青贮玉米高产优质栽培提供技术支持.[方法]试验以粮饲兼用型玉米、优质青贮玉米、多分蘖型青贮玉米为供试材料,研究其产量形成特点和干物质积累及其在各器官的分配规律[1-4].[结果](1)青贮玉米品种与粮饲兼用型玉米品种高产群体干物质积累动态随着生长发育进程均呈S形曲线变化.生育期间植株干物质积累量表现为:无分蘖型青贮玉米品种>粮饲兼用型玉米品种>有分蘖型玉米品种.(2)干物质和鲜重的积累速率:粮饲兼用型玉米干物质积累速率峰值出现在出苗后的92~111 d,为灌浆期;鲜重积累速率峰值则出现在苗后57~ 72 d,为大喇叭口期.无分蘖型青贮玉米品种干物质与鲜重的积累量及积累速率峰值均出现在苗后92~ 111 d,为灌浆期.分蘖型青贮玉米品种干物质最大积累速率出现在苗后111~128 d,鲜重最大积累速率出现在苗后57~ 72 d.(3)干物质在各器官中分配量大小因玉米品种类型不同而异,青贮玉米科多4号因生育期较长,在新疆石河子地区雌穗基本不能成熟,干物质主要分配在叶片和茎秆中;粮饲兼用型玉米品种干物质则主要分配在雌穗中.[结论]从植株干物质积累动态看出:对三种类型玉米的干物质生产情况比较,全生育期均以无分蘖青贮玉米品种的新饲玉10号干物质积累量最高,粮饲兼用型SC - 704次之,多分蘖青贮玉米科多4号最低.从干物质在各器官中的分配规律看出:干物质在各器官中的分配为雌穗>茎秆>叶片>苞叶>叶鞘.  相似文献   

8.
玉米新品种漯单9号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漯单9号是河南省漯河市农业科学院新育成的优质高产、粮饲兼用型玉米单交种。在河南省2003-2004年玉米区域试验中,平均比对照郑单958增产4.2%,位居2年参试品种第1位;在2004年省玉米生产试验中比对照郑单958增产1.7%,位居参试品种第3位。2005年3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号为:豫审玉2005004。  相似文献   

9.
选用优良玉米品种,是保证汉中玉米高产优质高效的前提。城郊应选择果蔬兼用型特用玉米品种为主,偏远山区应以优质高抗饲用型品种为主,丘陵低海拔高肥水区域应以高产优质晚熟品种为主,以充分发挥品种的区域及生态优势,做到增产增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内蒙古农牧交错区饲用玉米产量质量分析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内蒙古农牧交错区饲用玉米产业化生产中品种杂乱、效益低下这一瓶颈问题,对生产中推广的两个类型30个饲用玉米品种的产量和营养品质进行了系统的分析评价。结果表明:通过产量、全株营养品质和能量含量及积累量中的11~13项因子,可对9个青贮专用玉米品种和21个粮饲兼用玉米品种进行科学分类。进一步对各类群品种的产量质量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可以确定青贮专用型品种科青1号和粮饲兼用型品种真金8号、农大108为优势高产优质品种;对其农艺性状分析表明,3个品种适合在高产优化栽培模式中进行大面积集约化生产。总体来看,粮饲兼用品种综合产量质量特性优于青贮专用品种,进行全株青贮具有广阔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11.
张研10号是以F23为母本.711-8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2001年参加所内组合观察试验.2002~2003年参加张家口市极早熟玉米区域试验,2004、2005年参加张家口市极早熟玉米生产鉴定试验。结果表明,张研10号是一优质高产、抗逆性强、活秧早熟的粮饲兼用型玉米杂交种。2006年通过河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2.
伊单131是鄂尔多斯市农牧业科学研究院和鄂尔多斯市满世通科技种业有限责任公司于2012年以HN178为母本、HN148为父本组配而成的晚熟玉米杂交种,2017年通过内蒙古自治区审定。该品种高产、优质,抗大斑病、弯孢叶斑病、玉米螟、丝黑穗病、镰孢茎腐病等多种玉米病虫害,抗倒抗逆性强。本文作者介绍了该玉米品种的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要点,以期为粮饲兼用型玉米的栽培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3.
粮饲兼用型玉米是最近几年在北方半农半牧区悄然兴起的特种作物,发展粮饲兼用型玉米栽培,对调整农村牧区产业结构,走农牧结合的路子,实现高产、高效、优质农业、引农人牧,满足农牧民生活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随着落实我国玉米生产供给侧改革、因地制宜推行“粮改饲”的发展要求,粮饲兼用型玉米受到了农户、青贮加工及养殖企业的青睐,成为当前玉米种植的一个新方向。高产、优质、多抗粮饲兼用玉米种质资源创新与新品种选育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借鉴相关文献资料,并结合育种实践,对粮饲兼用玉米的品种特性、育种目标、种质资源创新及品种选育方面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在粮饲兼用玉米新品种选育中,要重视PN78599和旅大红骨种质的改良与利用;在选系过程中,要注重大群体、高密度选择,异地筛选,抗性鉴定,测用结合等选育策略。  相似文献   

15.
中熟高淀粉粮饲兼用型玉米新品种新玉41号,由新疆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育成。2007年2月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该品种具有高产、优质、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等特点。  相似文献   

16.
张健 《农技服务》2014,31(9):40-40
<正>夏玉米高产栽培技术重点是围绕品种选择、科学播种、提高群体的整齐度、合理密植、水肥调控等方面,即以品种为核心,以高质量播种为基础,以密度为保障,以肥水调控为重点的高产栽培技术理论。将单项技术研究成果和传统的实用技术融合起来,形成高产优质高效集约化栽培技术体系。1、品种选择立足"两审"品种,重点在品种的丰产性、稳定性、抗病性和抗逆性上进一步鉴定,研究探讨品种特征特性和配套栽培技术。在品种利用上应根据当地生态和生产条件,在高产、  相似文献   

17.
梁兰 《河北农业》2006,(6):17-18
玉米是无极县主要秋粮作物之一,每年播种面积29.5万亩左右。其中粮饲兼用型玉米发展到20万亩以上,占全县玉米播种面积的70%以上,粮饲兼用型玉米的特点是:秸杆带绿成熟、赖氨酸、蛋白质、含糖量高于普通型玉米。用秸杆、籽粒饲养牲畜无须进行搭配其它饲料成份,成为农民节本饲养,社会增效的重要举措,深受政府和农民的欢迎。近几年来通过大力推广粮饲兼用型玉米高产优质栽培技术,全县玉米平均亩产546公斤,其主要经验是:  相似文献   

18.
永研9号是由河北永年县农作物研究所于2002年选育而成的一个高抗倒伏,抗病性强,高产、稳产性好的优质玉米新品种,成熟时绿叶时间长适合青贮,是目前较为理想的粮饲兼用型玉米品种。2006年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审定委员会审定。特征特性:该品种幼苗叶鞘紫色,成株株型紧凑,株高260cm左  相似文献   

19.
广东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利用玉米白交系478的改良系为母本,与优质玉米自交系77杂交,于1991年育成了优质、高产、中熟、紧凑型玉米单交种粤单1号。1993年又采用温—热杂交模式,以粤单1号为母本与属热带亚热带玉米种质的自育群体改良品种泰苏黄杂交,成功育成了优质、高产、多抗、适应性广、粮饲兼用型玉米顶交种粤农9号。这两个品种分别于1999年和2000年通过了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20.
滑丰8号是由河南滑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于1999年育成的高产、稳产、抗病、抗倒、优质粮饲兼用型玉米杂交种。2006年4月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由河北华丰种业开发有限公司独家买断生产、经营开发权。1特征特性该品种生育期95~98天。活秆成熟,花药浅粉色,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