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甜菜夜蛾在安阳县棉田暴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甜菜夜蛾在安阳县棉田暴发甜菜夜蛾一般以为害十字花科蔬菜为主。1995年在我县棉田暴发,为历史罕见。其为害棉花,主要以取食叶片、苞叶为主,也可蛀蕾铃,将叶片食成孔洞,严重地块上部叶片食叶面积可达20%。在棉田可发生2代,7月下旬至8月中旬为第一代,8月...  相似文献   

2.
甜菜夜蛾在潍坊市大发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甜菜夜蛾在潍坊市大发生1997年甜菜夜蛾在潍坊市玉米、大豆、蔬菜、花生、甘薯等作物上大暴发,各种作物累计发生面积达21.3万hm2,为历史罕见。该虫在潍坊市1a发生5代,世代重叠严重,发生为害盛期集中在7~9月份。据7~9月份各地调查,晚播玉米、大豆...  相似文献   

3.
斜纹夜蛾(ProdenialituraFabricius)是一种间歇性发生的害虫,在乐平市每年发生6代,历年以为害蔬菜为主,棉田仅有零星发生,偶有小暴发。但2000年在棉田发生量之大、面积之广、为害之重实属罕见。据调查,7月下旬初第三代斜纹夜蛾在全市棉田暴发,并迅速扩展为害,造成蕾铃大量脱落的棉田达1100hm2,占全市植棉面积的41.25%,伏桃损失5~7成。接渡镇坑口村73.3hm2棉花未结一个伏桃,靠近棉田的两棵大樟树的叶片也几乎被吃光。棉田幼虫密度一般为256~418头/百株,高的1652头/百株,最高4600头/百株。  斜纹夜蛾在本市棉田暴发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邓建明 《植物保护》1992,18(1):32-32
甜菜夜蛾(Laphygma exigua Hubner)食性杂,但在棉田严重发生为害尚属少见。 在我场1988年发现此虫为害夏播棉苗,以后逐年加重,至1991年在全场大范围暴发,受害春、夏棉面积达6万多亩。此蛾在该地每年发生6代,在棉花上可发生为害4代。成虫喜在作物长势差  相似文献   

5.
荆州市甜菜夜蛾发生规律及治理对策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甜菜夜蛾在我市是一种间歇性害虫 ,90年代前期仅在番茄、辣椒、豆角等蔬菜上时有发生。从 90年代中后期开始 ,甜菜夜蛾除了危害蔬菜外 ,还在棉花、大豆等作物上造成为害 ,并有逐年加重的趋势。据 2 0 0 0年统计 ,全市累计发生面积达 1 .6 3万hm2 ,且主害代棉田平均百株虫量达 3 0 0~ 5 0 0头 ,局部田块百株虫量达 5 0 0 0头以上 ,发生面积和发生量均为历史最高值。本文根据几个典型县市近年来的发生情况、气象因子、耕作栽培制度进行综合分析 ,初步掌握了甜菜夜蛾的发生规律 ,明确了其暴发的原因。1 发生规律及为害特点1 .1 发生世代和发…  相似文献   

6.
豫北甜菜夜蛾发生成因及治理对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近 5a来 ,甜菜夜蛾在豫北地区为害日趋严重 ,发生面积逐年扩大 ,由次要害虫上升为主要害虫。 1 999年在秋作物田暴发成灾 ,造成多种农作物大面积减产、品质下降 ,给农业生产带来巨大损失 ,安阳市成灾面积1 4.65万hm2 。深入分析 1 999年甜菜夜蛾发生特点及大发生原因 ,可为今后进一步开展甜菜夜蛾的监测与防治所借鉴。1 发生为害特点1 .1 来势猛 ,扩展快 甜菜夜蛾在安阳市 1a发生 4~ 5代。 4月中旬黑光灯下始见越冬代成虫 ,一代发生极轻。 6月中旬始见幼虫 ,在玉米、蔬菜等作物田局部发生 ,为害较轻。 7月份突然暴发成灾 ,黑光灯诱…  相似文献   

7.
混合病毒在不同宿主中交替繁殖对病毒毒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混合病毒在不同宿主中交替繁殖对病毒毒力的影响,选用对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 (Hüber)较专化的苜蓿银纹夜蛾核多角体病毒(AcNPV)和对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 (Fabricius) 较专化的斜纹夜蛾核多角体病毒(SlNPV),按多角体数量1∶ 1混合后分别连续感染或交替感染甜菜夜蛾和斜纹夜蛾,比较各代病毒对两种夜蛾的活性。测定结果表明:SlNPV中国株和AcNPV混合,起始感染甜菜夜蛾,再在斜纹夜蛾和甜菜夜蛾中交替繁殖后,F4代斜纹夜蛾病毒(由斜纹夜蛾中收集的病毒)对3龄甜菜夜蛾幼虫的致死率极显著高于F2代斜纹夜蛾病毒,F3代甜菜夜蛾病毒(由甜菜夜蛾中收集的病毒)对斜纹夜蛾的致死率也显著高于F1代甜菜夜蛾病毒;混合病毒起始感染斜纹夜蛾,再经甜菜夜蛾和斜纹夜蛾交替繁殖后,斜纹夜蛾病毒对甜菜夜蛾的毒力以及甜菜夜蛾病毒对斜纹夜蛾的毒力也都显著提高。交替传代后的病毒比同代次连续传代后的病毒对非宿主的毒力显著提高,并且它们对原宿主的毒力未有减弱。AcNPV和SlNPV日本株混合病毒在甜菜夜蛾和斜纹夜蛾中交替繁殖后也表现出对非宿主毒力的提高。表明混合病毒在两种不同原宿主中交替繁殖比其在同种宿主中连续繁殖后对非繁殖原宿主的毒力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8.
转Bt基因棉对甜菜夜蛾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转基因棉在全球的广泛种植,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等靶标害虫得到了有效控制,但是甜菜夜蛾的为害呈现日益加重的趋势,并从次要害虫上升为主要害虫。本文论述了Bt毒蛋白对甜菜夜蛾生长发育、取食行为、体内酶活、药剂敏感性等的影响以及甜菜夜蛾对Bt毒蛋白产生抗性的机制等,并对今后转基因棉田甜菜夜蛾的防治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菏泽地区甜菜夜蛾发生及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 8 0年代以来 ,随着农田生态环境的变化 ,特别是气温逐步增高 ,甜菜夜蛾的发生愈来愈重。 1 999年 ,甜菜夜蛾在菏泽地区发生早 ,大面积暴发成灾 ,为害时间长 ,虫口密度高 ,为害作物范围广 ,施药量多 ,给农业生产造成很大的损失。目前 ,该虫已成为本地区农业生产中的一种重要害虫。作者自 1 993年开始对其发生及防治进行了研究 ,现报道如下。1 生活史甜菜夜蛾在鲁西南 1a发生 5代 ,某些气温偏高年份 ,有第 6代发生。 5月下旬始见越冬代成虫。第一代卵发生期在 5月下旬至 6月中旬 ,6月为一代幼虫期 ,一代成虫期为 6月下旬至 7月下旬 ;第二…  相似文献   

10.
淮北地区甜菜夜蛾发生危害日趋严重淮北地区自1994年以来,连续3a在7月下旬至8月中旬气温较常年同期(26.5℃)平均偏高0.8~1.5℃,而同期降水偏少30%~56.5%。加之全区粮棉油及蔬菜等作物间(混)套作形式多样,且布局复杂,利于甜菜夜蛾发生...  相似文献   

11.
棉田旋幽夜娥的发生特点与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旋幽夜蛾[Discestra trifolii(hüfnagel)]属夜蛾科,过去曾称三叶草夜蛾.在我国辽宁、河北、内蒙古、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西藏等省、自治区均有分布.该虫在新疆各甜菜产区均有发生,是为害新疆甜菜的重要害虫之一.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棉花种植面积的迅速扩大,开始进入棉田,但是,为害面积及造成的损失不大.  相似文献   

12.
2000年北京市甜菜夜蛾大发生,特别是 8月中旬以后暴发成灾,对秋播紫花苜蓿等作物为害严重。为此,我们在调查研究的同时,组织了药剂试验和生产防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发生为害特点   1)突然暴发成灾。 1999年北京市苜蓿播种面积约 1 333 hm2。甜菜夜蛾前期发生为害极轻, 10月上旬部分地块虫量每平方米达 10余头,属轻度为害。 2000年苜蓿种植面积扩大到 1.1万 hm2。甜菜夜蛾幼虫始见于 6月中旬。一至二代发生为害轻,每平方米只有几头虫。三代个别地块为害较重,每平方米有卵 3~ 5块,幼虫 20~ 40头。进入 8月中旬甜菜夜蛾突然…  相似文献   

13.
2013—2016年对北京市大兴区玉米螟、草地螟、黏虫、甜菜夜蛾、二点委夜蛾、小地老虎6种主要农业害虫进行灯诱监测,分析成虫种群发生动态。通过连续监测可知,大兴区6种农业害虫不同年份发生总量较平稳,诱虫高峰期为6—9月。其中,玉米螟、甜菜夜蛾成虫种群数量较高,甜菜夜蛾和黏虫在个别年份蛾量突增。从发生期看,二点委夜蛾、黏虫、甜菜夜蛾、小地老虎及玉米螟均在4月始现,仅草地螟在5月始现;草地螟及二点委夜蛾在9月终现,其余4种害虫在10月终现。6种农业害虫成虫的发生盛期均为6—9月。其中,玉米螟有2个发生高峰期,分别为5月下旬至6月中旬、8月上旬至9月上旬;黏虫发生高峰为6月下旬至7月下旬,其下代幼虫易为害春夏播玉米;甜菜夜蛾发生高峰期在6—9月呈散状分布,对应露地蔬菜及大田作物种植期;草地螟、二点委夜蛾、小地老虎发生高峰期分别为5月下旬至6月上旬、6月上旬至8月上旬、6月中旬至8月上旬。  相似文献   

14.
复合型苜蓿银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制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复合型苜蓿银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制剂主要由苜蓿银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和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两株病毒毒株和苏云金杆菌按一定比例复合而成,经单一型,复合型病毒制剂毒力测定比较,获得增效比值为5.1-9.5的最佳配比,并以甜菜夜蛾为宿扩大增殖形成雏型产品。  相似文献   

15.
达县分葱田甜菜夜蛾发生规律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采用系统调查方法研究了达县地区分葱田甜菜夜蛾的生活史、发生与环境的关系。甜菜夜蛾在达县分葱田1a发生6代,以三至五代为害最重,世代重叠。其数量消长与虫源、夏秋季气候、天敌、栽培管理等因素密切相关。通过调查分析提出本县初始虫源非本地虫源。  相似文献   

16.
应用性诱剂监测芦笋斜纹夜蛾和甜菜夜蛾发生动态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性诱剂连续3年监测了武汉芦笋斜纹夜蛾和甜菜夜蛾的发生动态,并与频振式杀虫灯比较了监测斜纹夜蛾的情况。结果表明,斜纹夜蛾和甜菜夜蛾性诱剂能够及时准确监测斜纹夜蛾和甜莱夜蟥的发生动态,斜纹夜蛾性诱剂与频振杀虫灯的监测情况基本吻合;芦笋斜纹夜蛾和甜菜夜蛾主要发生班均在7月份至10月份,发生高峰期在8月份和9月份。  相似文献   

17.
棉铃虫越冬蛹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铃虫越冬蛹的调查夏志贤(山东曹县植保站,274400)近年来棉铃虫在黄淮海棉区严重发生,因此调查好田间越冬蛹的存量,对翌年第一代棉铃虫发生的正确预报,至关重要。从调查中我们发现田间的越冬蛹,除棉铃虫外,尚有斜纹夜蛾、甜菜夜蛾、烟草夜蛾、甘蓝夜蛾和粘...  相似文献   

18.
甜菜夜蛾是严重影响蔬菜产量和品质的害虫,其发生发展与气象条件关系十分密切。为探索气象条件与甜菜夜蛾发生程度的关系,开展甜菜夜蛾发生程度气象等级预报服务,选取2009—2010年湖北省甜菜夜蛾虫情资料和对应台站的气象资料,对甜菜夜蛾发生程度等级与各项气象因子做相关分析,在此基础上,筛选出模型因子,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构建了湖北省甜菜夜蛾发生程度气象等级预报模型,并对模型验证。结果表明:历史回代检验旬检验结果达基本一致以上的为76%;独立样本预测检验旬值达基本一致以上的为63%,模型总体预报结果较好,可为湖北省开展甜菜夜蛾气象等级预报业务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9.
甜菜夜蛾在高唐县已上升为夏秋季节辣椒上的主要害虫。2001年8月上旬后大暴发,辣椒一般被害株率40%~75%,被害叶率48%~100%,严重地块辣椒减产40%~60%。现根据近年调查和试验结果,对其暴发原因及防治措施做简要叙述。1 发生特点 甜菜夜蛾在本县1a发生5代,气温偏高  相似文献   

20.
武汉地区甜菜夜蛾发生动态与气象因子关系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性诱法、灯诱法及田间调查法对2009-2010年武汉地区甜菜夜蛾成虫、幼虫开展动态监测,结果表明:武汉地区甜菜夜蛾成虫、幼虫主高峰出现在8-10月。根据同时期逐日的气象数据,探讨了武汉地区甜菜夜蛾越冬及成虫高峰日前期气象条件。甜菜夜蛾在武汉越冬虫源存活率低,高温少雨日照多有利于甜菜夜蛾成虫暴发。本研究为进一步探讨甜菜夜蛾在全国范围内迁飞和种群消长提供支撑,为实现基于气象预报的甜菜夜蛾发生测报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