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分别在25 ℃、15 ℃、10 ℃不同温度处理下,研究了低温胁迫对茄子幼苗生长、抗氧化酶活性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温度降低,超氧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上升;MDA含量和O-2·产生速率,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和热稳定蛋白质含量也呈上升的趋势.随着胁迫时间延长, SOD、 POD活性,O-2·产生速率逐渐上升;MDA及脯氨酸含量逐渐增加;可溶性蛋白和热稳定蛋白质含量则呈下降趋势;CAT活性变化不稳定.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100mmol/L NaCl胁迫对嫁接茄子幼苗生长、抗氧化酶活性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NaCl胁迫下,嫁接苗生长受抑制程度显著低于自根苗;嫁接苗超氧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以及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均显著上升,以上指标均显著高于自根苗;MDA含量和O2.-产生速率显著增加,嫁接苗含量显著低于自根苗。以上结果表明:NaCl胁迫下嫁接苗有较高的抗氧化酶活性和较低的氧化损伤,从而增强茄子的耐盐性。  相似文献   

3.
采用盆栽试验的方法,对一年生山白兰幼苗在浓度分别为0、2、4、6、8 g/L NaCl溶液胁迫下的细胞膜透性及渗透调节物质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细胞膜相对透性、可溶性蛋白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均不断增大,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脯氨酸含量却随NaCl浓度的增加而逐渐下降,差异达极显著水平.采用隶属函数值法综合评价抗盐性指标的结果表明,细胞膜相对透性和可溶性糖含量的贡献率分别为25.18%、33.51%,可用于山白兰抗盐性指标评价,而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只能作为辅助性评价指标参考.  相似文献   

4.
Cu胁迫对柑桔叶片膜透性及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以脐橙52(C.sinensis(L.)Osbeck.cv.Navelorange No.52)为试材,采用水培的方法,研究了Cu胁迫对柑桔叶片膜透性及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5、20、40μmol·L^-1Cu处理下,K^+渗漏值分别比对照增加15.8%、30.85%、60.3%;Cu^2+渗漏值分别比对照增加117%、222.6%、298.1%;大分子渗漏值分别比对照增加了8.6%、13.47%、27.8%。当Cu的处理浓度为5μmol·L^-1时,MDA含量显著提高,且随着Cu浓度的提高而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多酚氧化酶(PPO)活性随着Cu浓度的增加呈先增后降,而POD则一直上升,SOD和CAT活性在0.1μmol·L^-1Cu处理时达最大,而PPO活性则在5μmol·L^-1Cu处理时达最大。0.1、5μmol·L^-1Cu处理下,柑桔叶片的蛋白质与对照相比没有明显的变化,20、40μmol·L^-1Cu处理时,柑桔体内一些原来正常的蛋白质合成受阻,同时诱导一些新蛋白的产生。  相似文献   

5.
华北地区是我国玉米的主产区,玉米秸秆还田不仅可有效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高土壤生物有效性,还会在腐解过程中释放出目前公认的化感物质——酚酸类物质,邻苯二甲酸是玉米秸秆腐解液中的主要酚酸类物质。从玉米秸秆还田过程中主要腐解产物(邻苯二甲酸)对蔬菜作物的化感效应角度进行了研究,为量化秸秆还田量及构建粮-菜轮作制度探寻化感效应依据。试验以萝卜为蔬菜材料,通过配置4个浓度(0.05、0.5、1.0、2.0 mmol/L)的邻苯二甲酸溶液,模拟玉米秸秆还田条件,以清水为对照,研究主要腐解产物邻苯二甲酸对萝卜种子萌发、幼苗生长、膜脂过氧化作用及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萝卜不同生育期对邻苯二甲酸化感效应的响应程度不同。在0.05-1 mmol/L浓度范围内,邻苯二甲酸处理促进了萝卜种子萌发,但随着处理浓度的增大,促进作用减弱;浓度达到2 mmol/L时对萝卜种子萌发具有抑制效果。(2)邻苯二甲酸0.05mmol/L处理,促进了萝卜幼苗干鲜物质积累,幼苗根系生长,其中根系长度和根系表面积分别比对照提高42.03%、38.36%,显著高于清水对照;植株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活性增大,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 P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 CAT)活性降低,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alonaldehyde, MDA)含量与对照无显著差异。(3)当邻苯二甲酸浓度超过0.5 mmol/L时,萝卜幼苗脂质过氧化伤害加剧,体内MDA含量急剧增加,代谢与生理功能出现紊乱,正常生长及干鲜物质积累受到显著抑制。邻苯二甲酸浓度达到2 mmol/L时,叶片数较对照降低了36.51%;根系长度、根系表面积及根尖数降幅分别为64.46%、40.20%、41.28%。(4)对于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邻苯二甲酸处理促进了萝卜幼苗叶片可溶性糖含量的增加,但随着处理浓度的升高其促进作用逐渐减弱;可溶性蛋白含量随着邻苯二甲酸处理浓度的升高表现出逐渐减少的趋势,分别较对照降低了12.82%、14.88%、21.58%、24.73%。因此,华北地区实施玉米-萝卜轮作模式,从化感效应角度研究玉米秸秆量化还田,应将土壤中邻苯二甲酸浓度控制在0.5 mmol/L范围以内,以防止邻苯二甲酸浓度过高对萝卜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乙烯利处理对毛叶枣果实采后保护酶活性及膜透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毛叶枣为材料,研究了贮藏期间乙烯利处理对其果实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脂氧合酶(LOX)活性、丙二醛(MDA)含量、膜透性(MP)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枣果实衰老软化过程中,膜透性增大,SOD活性呈波浪式下降,POD活性呈阶梯状下降,MDA含量上升,LOX活性提高。  相似文献   

7.
以黑加仑品种世纪光和世纪星为实验试材,盆栽幼苗分别在土壤相对含水量为80%(CK)、60%(轻度胁迫)、40%(中度胁迫)条件下处理30d,分别测定了游离脯氨酸、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叶片相对含水量及质膜相对透性含量等指标。结果表明,经轻度和中度土壤干旱胁迫处理,两品种黑加仑叶片中游离脯氨酸、可溶性糖含量随胁迫天数增加而不断增加,且世纪光的含量均高于世纪星;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叶片相对含水量则逐渐降低,世纪星的含量要低于世纪光,且下降幅度要大于世纪光;叶片质膜相对透性也逐渐增加;在第30天,轻度胁迫处理两品种质膜相对透性均未超过20%,说明都未达到致命损伤,而中度胁迫处理的世纪光在第24天质膜相对透性超过了50%,世纪星在第18天超过了50%,达到半致死程度,在第30天世纪光和世纪星的质膜相对透性分别达到了61.2%和72.0%。说明黑加仑品种世纪光的抗旱性较世纪星强。  相似文献   

8.
通过正交试验设计(L934),研究了超声波和渗透调节处理对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种子萌发和萌发前期物质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聚乙二醇(PEG)渗透调节和超声波处理会对油松种子萌发和萌发前期物质代谢产生一定的影响,但具体影响效果不同。PEG促进种子萌发的作用随着溶液质量分数的增大而增强,其中质量分数为20%PEG溶液对油松种子萌发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并显著促进种子萌发前期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质量分数的增加。59 kHz超声波处理油松种子10 min,可显著提高种子发芽率和发芽指数,同时加速种子萌发前期淀粉的分解,并提高可溶性蛋白的质量分数。超声波和PEG渗透调节处理油松种子最佳组合为质量分数为20%PEG溶液浸种24 h,然后经59 kHz超声波处理10 min。表3参17  相似文献   

9.
PVA渗透调节对线椒种子活力及膜透性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相似文献   

10.
卢军  娄伟  罗琳  朱先洲 《南方农业学报》2014,45(11):1943-1946
[目的]探讨低温和长时间贮藏对烟草种子萌发和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为烟草种子贮藏和育苗提供参考.[方法]以长时间贮藏(15年)和当年收获的烟草品种“红花大金元”裸种为材料,研究低温(16℃)和常温(25 ℃)培养条件对种子萌发和幼苗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结果]当年收获种子在25℃下萌发率最高,为95.9%,长时间贮藏种子在16℃下萌发率最低,为67.8%;长时间贮藏和低温均能显著降低种子的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当年收获种子在25℃下培养出的幼苗根长度最长,为2.71 cm,长时间贮藏种子在16℃下培养出的幼苗根长最短,为0.91 cm,长时间贮藏和低温均能抑制幼苗的根系生长.低温和长时间贮藏能显著促进烟苗体内脯氨酸和可溶性糖的积累.[结论]低温和长时间贮藏均会抑制烟草种子的萌发和生长,促进幼苗体内渗透调节的积累.生产实践中烟草种子不宜长时间贮藏,育苗时应尽量确保种子萌发的最佳温度.  相似文献   

11.
珍珠岩引发对茄子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种子引发是一项控制种子缓慢吸水和逐步回干的种子处理技术。本试验以珍珠岩为引发基质,研究了在珍珠岩中添加不同水分进行引发处理对茄子种子发芽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珍珠岩中加入一定水分进行引发处理,对茄子种子的发芽率产生了明显的促进作用,特别是对提高茄子种子前期发芽率的作用更加明显,前3 d的发芽率比对照提高12.3~70.0个百分点。采用珍珠岩作引发基质时,适宜的加水量为每1.5 g珍珠岩0.4~0.6 m l蒸馏水。  相似文献   

12.
高压对水稻种子细胞膜透性和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粳稻品种秋光为材料,利用不同压力处理不同浸种时间的水稻种子,研究了处理后水稻种子细胞膜透性和萌发过程中淀粉酶活性的变化,并分析了它们与发芽势和发芽率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高压处理后,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随处理压力的升高而降低,种子细胞膜透性随处理压力的增大而增加,且不同浸种时间之间也存在显著性差异;种子在萌发过程中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活性随处理压力的增加而显著降低;高压处理后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与细胞膜透性的增加百分率呈显著负相关,而与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活性均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表明高压处理使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降低与细胞膜透性的增加及淀粉酶活性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13.
以48份茄子材料为试材,在120 mmol/L NaCl胁迫下,研究了其在萌发期和幼苗期的耐盐状况.结果表明:萌发期和幼苗期的茄子耐盐性有所不同,根据茄子在幼苗期的生长情况,筛选出16个耐盐材料,22个盐敏感材料,其余为中等耐盐材料.  相似文献   

14.
不同砧木藤稔嫁接苗着色差异及相关酶活性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5BB,华佳8号2种砧木嫁接的藤稔葡萄(Vitis vinifera L.×Vitis labrusca L.)为试材,巨峰砧木嫁接的藤稔葡萄为对照,研究砧木对藤稔葡萄着色的影响及机理。结果表明,5BB砧木对嫁接其上的藤稔葡萄着色有明显促进作用,华佳8号使藤稔葡萄着色延迟;不同砧木嫁接藤稔葡萄果皮中花色素苷含量依次为5BB>巨峰>华佳8号,且差异显著。砧木影响浆果转色期花色素苷合成途径中PAL(苯丙氨酸氨解酶)、CHI(查尔酮异构酶)、UFGT(类黄酮葡糖苷转移酶)3个酶活性,同时砧木也影响果皮中叶绿素降解,从而影响花色素苷合成和色泽表现。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观测种子在萌芽过程中酶的动态变化规律,对水稻种子萌芽过程中在5个NaCl浓度(0、50、100、150、200 mmol/L)胁迫下的发芽率、淀粉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变化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在萌芽过程中随着盐胁迫程度加重,水稻种子发芽率、淀粉酶、SOD、CAT和硝酸还原酶活性均呈下降趋势.NaC1 150、200 mmlo/L处理的发芽率极显著低于空白对照,变幅在39%~100%;NaC1 100、200 mmol/L淀粉酶活性显著低于对照,NaC1 100 mmol/L处理的降幅在4.34%~49.13%,NaC1 200 mmol/L处理的变化幅度在-89.35%~119.73%;NaC1 100 mmol/L处理SOD活性显著下降,降幅在7.5%~50.19%,NaC1 50、100 mmol/L处理CAT活性降低显著,NaC1 150、200 mmol/L处理差异极显著,变幅在1.76%~50.61%之间;4个盐胁迫处理的硝酸还原酶活性下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6.
氟化钠对玉米种子萌发酸性磷酸酯酶等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结果表明,低浓度NaF对玉米种子萌发有促进作用,高浓度有抑制作用,而且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大,根生长比芽易受NaF抑制。NaF对酸性磷酸酯酶、α淀粉酶、(α β)淀粉酶活性的效应与对根、芽的效应相似,低浓度促进酶活性,高浓度抑制酶活性,而且NaF浓度越高,酶活性抑制越大。NaF对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多酚氧化酶活性的效应与根、芽的效应相反,低浓度时,酶活性比对照低,高浓度时,酶活性比对照高,而且NaF浓度越高,酶活性越大。  相似文献   

17.
用不同浓度的6-BA和GA3对黄姜种子进行处理,并对处理后的黄姜种子发芽率进行观察,结果表明:用6-BA 50 mg/L处理的黄姜种子,其发芽率最高,为72.5%,和GA3100 mg/L,50 mg/L,10 mg/L处理黄姜种子的发芽率无显著差异,其发芽率分别为69%,71%,69.5%,这4种浓度的药剂诱导黄姜种子萌发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雷竹Phyllostachys violascens在氯化钠胁迫下的耐盐能力,通过不同质量浓度氯化钠处理的1年生盆栽模拟试验,对氯化钠胁迫对雷竹根系活力和细胞膜透性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氯化钠胁迫下根系活力对照最高为12.83μg·g^-1·h^-1,其次是3.0g·L^-1氯化钠处理为10.80μg·g^-1·h^-1,与对照没有显著性差异(P=0.326),5.0g·L^-1氯化钠处理最低,为7.22μg·g^-1·h^-1,与对照有显著性差异(P=0.008)。在氯化钠胁迫的前期雷竹对胁迫有一定的应激能力,根系能够保持较高的活力,但随着氯化钠胁迫的加重和时间的推移,根系受到损伤,活力下降;细胞膜透性随氯化钠胁迫质量浓度的变化而变化,对照处理的细胞膜透性最小为6.03%,1.0和3.0g·L^-1氯化钠处理的细胞膜透性基本一致,分别为6.97%和6.93%,而5.0g·L^-1氯化钠处理的细胞膜透性明显上升为8.75%,在氯化钠胁迫前期细胞膜透性的变化比较剧烈,而后期就比较平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