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武陵山片区中药材GAP认证与生物医药产业的研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并建议:(1)加强中药材GAP种植基地建设;(2)加强GAP、GMP、GSP 3种国家药品认证;(3)重点建设国家地理标志中药材的GAP生产基地;(4)加强扶贫攻坚规划中药材基地的GAP认证;(5)保护与传承中药文化遗产;(6)加快中药材品牌化建设步伐;(7)发展少数民族医药与国家地理标志中药材的生物医药产业。  相似文献   

2.
刘之杨  熊晚珍  孙志国 《安徽农业科学》2014,(4):1223-1224,1234
大别山片区地处安徽、河南、湖北3省交界地带,集革命老区、粮食主产区和沿淮低洼易涝区于一体,是国家新一轮扶贫攻坚主战场之一。该片区是我国茶叶主产区之一,茶叶生产历史悠久。其茶叶有5种国家地理标志产品、4件国家地理标志商标、2项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茶文化遗产有2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以及岳西翠兰竹山古茶园。笔者研究了大别山片区茶叶地理标志与茶文化遗产保护对策,并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陕西道地药材类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有5种,平利绞股蓝、商洛丹参、子洲黄芪、汉中附子、略阳杜仲。介绍了该省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概况,并从产品种类、保护范围、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国家质量标准、地理标志商标、中药材GAP认证等方面,分析了陕西省道地药材类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的保护现状与存在问题,并提出了几点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4.
道地药材九资河茯苓的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总被引:13,自引:6,他引:7  
九资河茯苓是道地药材,也是茯苓品种中唯一的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从保护地域范围、质量技术要求、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使用等方面,介绍九资河茯苓的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的保护现状,分析了其中药材GAP认证情况,探讨其发展对策,并提出充分利用此药材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江西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的保护分析   总被引:12,自引:9,他引:3  
江西省有23种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介绍了江西省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概况,并从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国家质量标准、地理标志商标、中药材GAP认证等方面,分析了江西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的保护现状与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6.
麦冬道地药材的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现状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地域保护范围、质量技术要求、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使用等方面,介绍涪城麦冬、襄麦冬的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的保护现状,分析了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保护地域范围限定太小,尤其是襄麦冬,不利于区域专业化发展;2)未能充分利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3)只有地方性质量标准,未建立国家质量标准;4)襄麦冬尚未注册相应的地理标志商标;5)麦冬中仅涪城麦冬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材GAP认证。同时探讨了麦冬道地药材的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的发展对策,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中药材GAP(Good Agricultural Practice)是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简称,是规范中药材生产,保证中药材质量,促进中药材标准化、现代化的基本准则。从2003年11月1日起,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正式受理中药材GAP认证申请。中药材GAP作为一种国家规范,具有强制性[1]。中药材GAP是  相似文献   

8.
秦巴山片区是国家新一轮扶贫攻坚主战场之一。河南秦巴山片区包括11个县,有9种国家地理标志产品、4件国家地理标志商标、4种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1种中国名牌农产品、5项与特产相关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该研究研究河南秦巴山片区名优特产的地理标志保护与与品牌建设现状,并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
安徽省道地药材类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的保护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中药现代化要求中药材资源的知识产权保护与标准化生产,地理标志保护是农产品与食品的知识产权保护重要内容。安徽现有19种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其中,道地药材类有4种,分别为滁菊、黄山贡菊、凤丹、霍山石斛。介绍安徽省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概况,并从产品种类、保护范围、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国家质量标准、地理标志商标、中药材GAP认证等方面,分析安徽道地药材类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的保护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针对性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0.
山药类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的保护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10,自引:7,他引:3  
怀山药、蠡县麻山药、利川山药、陈集山药、新城细毛山药先后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本文介绍了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品种要求、专用标志使用等,探讨山药资源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发展对策,并建议:适当扩大其中4种地理标志产品的保护范围;建立国家质量标准;鼓励其保护范围内的生产者使用相应的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加强其中药材GAP种植加工技术试验示范基地与认证工作;注册相应的地理标志商标。  相似文献   

11.
秦巴山片区横跨豫、鄂、渝、川、陕、甘6省市,是我国未来10年扶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重庆秦巴山片区,有1种国家地理标志产品、17件国家地理标志商标、8种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17个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2个中国50佳农民专业合作社、1个中国具有影响力合作社产品品牌。该研究以重庆秦巴山片区为例,研究地理标志保护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培育对策,并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2.
四川省道地药材类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的保护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四川省道地药材类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有11种:古蔺肝苏、南江金银花、江油附子、涪城麦冬、川芎、旺苍杜仲、雅连、中江丹参、川白芷、都江堰厚朴、金口河乌天麻,占全国同类产品的11.96 %.本文介绍了四川省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概况,并从产品种类、保护范围、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国家质量标准、地理标志商标、中药材GAP认证等方面,分析了四川道地药材类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的保护现状与存在问题,并提出了几点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13.
恩施州道地药材类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是“华中药库”,拥有非常丰富的道地药材资源,其中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有5个。介绍了该州此类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现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加强全州自然地理环境与道地中药材的立地条件、实宜性等方面研究;申请扩大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的保护范围;鼓励这些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更多企业使用其“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尽快建立其国家质量标准;加强中药材GAP的基地建设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认证;注册相应的地理标志商标“利川黄连”、“恩施紫油厚朴”、“板桥党参”、“咸丰白术”、“利川山药”。  相似文献   

14.
地处湖北省东部的大别山区,中药材资源丰富,重点区域以蕲春县、罗田县、英山县、麻城市为主,辐射周边县(市),被誉为"大别山药用植物资源宝库",中药材种植面积达6万hm~2,药材产量40万t,总产值达百亿元,道地药材30余种,大宗药材50余种,地理标志保护中药材产品16个,9个驰名商标和9家龙头企业。产业发展存在统筹规划和科学布局缺乏、良种选育工作滞后、产业带动力差和深加工能力不强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5.
武陵山片区是我国未来十年扶贫攻坚主战场之一。重庆武陵山片区传统特产的地理标志知识产权、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及其今后的发展对策,是改变武陵山片区贫穷面貌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笔者建议:①加强申报传统名优特产地理标志知识产权保护;②尽快建立各种国家地理标志特产的国家质量标准;③鼓励使用各种地理标志专用标志;④加强传统特产的传统技艺类、传统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⑤实施传统特产地理标志知识产权与文化遗产的多重保护;⑥发展与繁荣传统特产相关的文化产业;⑦加强地理标志特产的农村扶贫开发。完成这7个方面的改进工作,重庆武陵山片区的面貌将换新颜。  相似文献   

16.
在阐述实施中药材GAP研究必要性的基础上,分析恩施州中药材GAP实施现状,并提出实施中药材GAP的建议,论述恩施州中药材GAP的发展前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中药材GAP及其基地建设中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介绍了中药材 GAP的内涵及国内外中药材 GAP基地建设现状 ,并结合对 GAP基地建设中的几个问题的讨论 ,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霍山县针对中药材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按照“抓龙头、建基地、创品牌、兴产业”的发展思路,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做强做大龙头企业,大力引进专业人才,探索推行GAP种植,打造中药材名优品牌,努力把中药材产业培育成霍山县的重要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甘肃中药材基地分布与GAP建设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阐述了GAP基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设性意见,以期为甘肃中药材GAP基地建设与快速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为农产品生产优势区和产业发展聚集区特色优势产业与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从薏苡的农业知识产权资源、中药材GAP认证与农产品认证、生态适宜种植的贫困地区及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等方面总结其发展现状,并提出在乡村振兴战略与农业知识产权战略下,薏苡的区域化与高质量发展策略:争取国内外植物新品种权、传承发展提升传统知识与文化遗产、打造地理标志区域公用品牌、创建国家级与省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系统、提升后GAP时代薏苡道地药材生产基地建设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