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大陈岛为浙江省台州列岛之一,存在生态系统脆弱,造林成活低、树木生长困难和树种单一等问题。选择天竺桂Cinnamomum japonicum,红楠Machilus thunbergii,舟山新木姜子Neolitsea sericea,乌桕Sapium sebiferum,台湾相思Acacia confusam,红叶石楠Photinia×fraseri,湿地松Pinus elliottii和枫香树Liquidambar formosana 8个树种,对其在大陈岛造林后的成活率和保存率及生长状况进行了5年的观测,为大陈岛筛选出适宜作为沿海防护林的树种。结果显示,造林5年后(2017年),红叶石楠、乌桕、枫香树的保存率皆在82%以上,其树高分别为437.3 cm、437.9 cm和412.7 cm,地径在7.6~8.0 cm。研究结果表明,红叶石楠、枫香树、乌桕是海岛地区造林的首选优良树种,而红楠、普陀樟、舟山新木姜子可作为重要推荐树种,湿地松可作为备选树种,台湾相思不适宜在大陈岛海岛造林。  相似文献   

2.
舟山海岛困难地造林树种选择与配套技术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历年在不同土壤含盐量盐碱地造林的多个树种的生长情况调查、多点造林对比及耐盐雾性试验,优选出普陀樟、红楠、全缘冬青、杨梅、香樟、黄连木、青冈等适合于舟山海岛临海一面坡不同环境条件下应用的造林树种;用ABT3号生根粉、GGR生长调节剂、绿孢宝KELPAK等植物生长激素浸根对香樟、女贞、木荷、枫香4个种阔叶树种成活率的提高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应用保水剂一般可提高海岛困难地造林成活率10%左右,施用方式以保水剂加生根粉浸蘸根系处理效果较好;施用效果与干旱持续时间有密切关系,在干旱持续时间少于40 d时,效果较为明显,随干旱持续时间的增加,效果减弱,如果干旱持续时间过长时,保水剂作用不明显,甚至出现负影响.  相似文献   

3.
盐雾胁迫对7种海岛树种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2年11月,采用18‰盐度盐雾喷雾,对普陀樟(Cinnamomum japonicum var.chenii)、舟山新木姜子(Neolitsea sericea)、红楠(Machilus thunbergii)、全缘冬青(Ilex integra)、柯(Lithocarpus glaber)、厚叶石斑木(Raphiolepis umbellata)、滨柃(Eurya emarginata)进行0、0.5、1、2 h/d胁迫试验,连续喷雾35 d,测定游离脯氨酸、叶绿素含量及相对电导率,分析盐雾胁迫对其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胁迫时间的增加,红楠、普陀樟、滨柃、舟山新木姜子柯的游离脯氨酸含量积累到峰值后呈下降趋势,峰值或大幅上升出现的时间随着胁迫程度的加深有所提前,而全缘冬青、厚叶石斑木的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变化相对稳定;各树种叶绿素含量的峰值一般出现在前中期,至胁迫结束,厚叶石斑木叶绿素含量上升明显,舟山新木姜子上升不明显,柯、红楠下降,其他树种无明显规律;全缘冬青和厚叶石斑木相对电导率增幅较小,受试的其他树种增幅较大,最大值出现在胁迫最后一天。  相似文献   

4.
于2013年,在浙东沿海三个生境类似地方,即舟山衢山、宁波象山、台州温岭,研究了保水剂对红楠(M-achilus thunbergii)、普陀樟(Cinnamomun japonicum var.chenii)、全缘冬青(Ilex integra)3树种容器苗造林保存率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舟山衢山,T20处理能显著提高3树种的造林保存率,较CK提高17.2%;而在宁波象山、台州温岭,则没有显著变化。在舟山衢山,T20处理的全缘冬青和普陀樟的苗高增量、地径增量、高增幅和地径增幅显著高于CK(P0.01);而在台州温岭和宁波象山,则没有显著差异(P0.05)。在3处试验地,红楠经过T20处理后苗高增量、地径增量、高增幅和地径增幅显著高于CK(P0.01),而宁波象山与台州温岭两地,该4项指标在P0.05水平上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不同施肥处理对普陀樟(Cinnamomum japonicum var.Chenii)、全缘冬青(Ilex integra Thunb.)、红楠(Machilus thunbergii Sieb.et Zucc)3种海岛树种苗木生长及造林效果的影响,设置了7个不同的施肥处理,即(1)N(对照),(2)N+P,(3)N+2P、(4)N+K、(5)N+2K、(6)N+1P+1K、(7)N+2P+2K,于2011年5月至2012年1月观测苗高和地径,并测定植物各部分的生物量。结果表明:3种苗木不同施肥处理下,通过测算苗木质量指数QI可知,在N+1K施肥组合下,全缘冬青的苗木质量最好,而红楠在N+2P+2K的施肥组合下苗木质量最高,普陀樟在N+1P+1K的施肥组合下,苗木质量要好于其他处理。  相似文献   

6.
金沙江干热河谷造林措施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干热河谷植被恢复中的造林措施对土壤水分水分的影响。以试验数据为基础,科学分析了挡水墙、覆膜、覆革和保水剂四种造林措施的优缺点,结果表明:(1)使用保水剂极为显著的提高了土壤水分含量;(2)挡水墙改善土壤水分能力较弱;(3)覆膜改变了土壤水分的分布格局;(4)覆革增加了水分下渗,改善了苗木根部的土壤水分。综合分析,保水剂和覆草能有效提高造林苗木土壤水分含量,具有极大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在浅山丘陵区粗麻骨石荒地及中低山以上的宜林荒山造林困难地,选择耐旱耐瘠薄树种五角枫容器苗造林。通过不同整地方式、不同栽植方法、不同保墒措施等综合性技术进行对比试验,探讨五角枫困难地造林配套技术。通过对比分析,翼状鱼鳞坑整地较鱼鳞坑整地成活率提高11. 1%,保存率提高11. 9%,较穴状整地成活率提高20. 7%,保存率提高18. 3%;截干深栽造林比截干正常栽植成活率提高10. 2%,比全株造林成活率提高28. 9%,当年新梢生长量比截干正常栽植提高22. 2 cm,比全株造林栽植提高45. 1 cm;4种保墒方法中,盖枯叶压石保墒方法造林成活率最高,为94. 6%,比覆盖地膜、施保水剂、对照分别提高9%、18%、40%,苗高净增长比对照提高35%。翼状鱼鳞坑整地+截干深栽造林+盖枯叶压石保墒为五角枫困难地造林最佳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甘南县兴久村的不同树种施用不同梯度保水剂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梯度保水剂对提高苗木的成活率和保存率起到一定的作用,呈现一定的线性规律,对促进苗木高生长和径生长都起到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9.
控根容器对苗木根系构型和造林成活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苗木质量和移栽成活率,比较了控根容器和普通容器对舟山新木姜子和红楠苗木根系构型和移栽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控根容器培育比普通容器的苗木根系长度增长率分别高13.3%和10%,0.5mm以下细根数量分别多8.4%和7.5%,根系表面积增长率分别多19.8%和16.8%,根系生物量垂直分布上移,整体比重更加均匀,移栽后成活率分别提高15.8%和10.5%,而且可以实现全年造林。试验证明,控根容器可以显著改善苗木根系构型,提高造林成活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保水剂在干热河谷造林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保水剂在干热河谷区造林中的使用效果,进行了施用不同种类、不同用量保水剂的川滇桤木、墨西哥柏的温室育苗缺水模拟实验和元谋、易门典型干热河谷区的台湾相思、印楝田间造林试验。温室实验表明,应用保水剂使苗木根际土壤的含水量高出对照9.1%~39.2%,使苗木生长天数延长0.2~108.8天,耐旱天数延长2.2~100.6天。田间造林试验表明,在干热河谷的造林中应用保水剂,使新植树苗根际土壤的含水量高出对照0.7%~15.4%,且根际土壤含水量随保水剂用量的增加而增加;使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提高1.1%~72.4%,苗木的成活率和保存率也随保水剂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并使苗木株高、地径、冠幅和叶片数的生长获得显著提高,其提高程度仍随保水剂用量的增加而增长。  相似文献   

11.
为了增大濒危植物海南粗榧的种群数量,对海南粗榧进行就地及迁地抚育研究,结果表明:1)在就地抚育过程中,适当增加光照以及增施肥料对海南粗榧株基径的增长有显著影响,对其叶绿素增长有显著影响,并且显著降低SOD酶活,缓解其逆境条件。2)迁地抚育过程中,适当增加光照强度对海南粗榧的生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以营养土作为基质的海南粗榧幼苗叶片叶绿素也有极显著增加;除了降低光照对SOD酶活性增加有影响外,其他环境因子都会降低SOD酶活性。3)人工抚育手段能很好地促进海南粗榧幼苗的生长。  相似文献   

12.
野生动物是生态系统中活跃的、引人注目的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建N50多年来,中国野生动物保护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为人类与自然界的和谐相处及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当前在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工作中出现一些新的热点及问题: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野生动物国际狩猎、药用濒危野生动物的保护、野生动物及其产品标志化管理、野生动物保护有关法律及制度的制定及完善,这些问题是国家野生动物保护事业中正在进行或亟待开展的工作。文章对这些问题进行详细综述,以期为国家野生动物保护工作提供资料。  相似文献   

13.
从树冠截留雨水效果、枯落物厚度及持水效果等方面对辽西干旱地区4种人工林开展了涵养水源效果分析,结果表明:各人工林树冠对雨水的截留率为15.1%~35.45%,从大到小依次为杨树+沙棘、毛榛纯林、刺槐纯林、杨树纯林;枯落层厚度为1.7~4.0 cm,枯落物贮量为1885.35~6357.25 kg·hm-2,最大持水量为...  相似文献   

14.
文章对广东省天然林资源现状及特点进行了概述,分析其在保护过程中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5.
灵空山森林水源涵养,水土保持效益价值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国内外所公认的数学模型,估算出灵空山林场森林的部分生态效益的价值额,即水源涵养为147.09万元,水土保持为62.42万元/a.  相似文献   

16.
四川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布局的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四川的自然地理特征为基础,分析区域目前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提出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区域布局和建设目标。  相似文献   

17.
18.
自身致濒因子及人类影响适宜生境锐减,是中国苏铁属植物面临的主要威胁。在加强自然保护区和迁地保护等工作的同时,开展苏铁发育生物学和人工快繁技术的研究,特别是在人工繁殖和组织培养的辅助下补种和恢复其种群个体数和建立好的群落,是苏铁种质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湖北省湿地保护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本文概述了湖北省湿地保护与利用的现状 ,并结合湖北省湿地生态系统的特点 ,分析了当前面临的几种主要威胁产生的自然和社会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湖北省湿地保护对策 ,意在加强湖北省湿地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利用 ,使湖北省湿地的保护与持续利用协调发展 ,得以永续利用 ,造福于后世  相似文献   

20.
中国森林生态系统水源涵养功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水源涵养的机理、森林的水文效应,对我国森林生态系统的水源涵养功能作了分析,并对我国不同地域的森林生态系统类型的水源涵养功能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