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芦笋,又叫石刁柏,是百合科多年生宿根植物,起源于地中海沿岸东部地区等,于晚清时期传入我国,目前,全球栽培面积约30万hm2,我国栽培面积10万hm2,是芦笋生产大国。芦笋在我国南北均可种植,常作高端蔬菜,很受中高档消费人群的欢迎。  相似文献   

2.
温室芦笋高产栽培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由于南方(特别是广东省)多雨、高温高湿气候的影响,芦笋茎枯病及夜蛾等害虫的发生为害,在露地种植芦笋无法解决其病虫危害,在过去十多年中,广东多个地方露地种植芦笋都以茎枯病严重为害而以失败告终。利用温室种植芦笋,既可有效地防止以上病虫害的发生,又可延长采收期,提高产量。其主要栽培技术如下。1品种选择目前较适合南方气候条件和栽培管理水平的品种主要有:玛丽·华盛顿500、玛丽·华盛顿500W、加州800(UC800)、加州72(UC72)等。2育苗采取先育苗后移栽定植到大田的栽培方法,可采用大棚起畦育苗、营养袋育苗、穴盘育苗等方…  相似文献   

3.
我国芦笋生产发展前景及对策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戴勇 《蔬菜》1992,(4):28-29
芦笋原产于欧洲的地中海沿岸,幼茎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等成份,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近年来,我国许多地区开始发展芦笋生产。为此,有必要从国际市场及我国国情等不同的角度,分析芦笋生产发展前景,并针对生产上存在的问题,探讨我国芦笋生产的发展对策。一、从国际市场看芦笋生产发展前景芦笋产品绝大部分以罐头制品销售市场。世界范围内,年产芦笋罐头40万吨,一半用于贸易。国际市场上芦笋罐头的换汇率很高。每吨芦笋罐头的价格是1400美元,相当于蘑菇罐头的1.4倍、青豆罐头的4倍。芦笋的主要生产国有美国、法国、中国、西班牙和日本。主要出口地区为我国台湾省。台湾在60~70年  相似文献   

4.
《中国瓜菜》2017,(12):66-67
芦笋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适应性广,易于栽培管理。根据芦笋是否出土可将其分为绿芦笋与白芦笋。从选用良种、培育壮苗、选地施肥、定植、田间管理、病虫防治、采笋等方面介绍了出口绿芦笋优质高效栽培技术,为鲁东南及自然条件相似的地区发展绿芦笋生产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5.
芦笋反季节促成栽培 ,是根据芦笋的生长发育规律 ,在芦笋休眠期创造适应其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 ,进行假植栽培促成生产的一项新技术。一般 667m2 栽 2万株左右 ,产量可达 2t以上 ,经济效益在 4万元左右。现将其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1 培育健壮芦笋根株芦笋反季节促成栽培的关键技术是培育健壮优良的芦笋根株 ,因为根内的养分积累愈充足 ,促成栽培的产量就越高。一般假植栽培需采用定植后 1~ 3年的根株 ,并选用早熟、多茎、生育快的绿芦笋品种。培育健壮的芦笋根株 ,必须抓好育苗和定植后的管理工作。1 1 培育壮苗 为缩短根株培育时间 ,夺…  相似文献   

6.
芦笋是重要的加工蔬菜之一。20世纪50年代,我国台湾省开始推广芦笋栽培,70年代中期大陆东南沿海各省引进种植。陕西省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在渭河、洛河沿岸的周至、大荔、华县等少数地区零星种植。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芦笋生产迅速发展,到90年代中期已成为世界第一生产、加工大国。9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芦笋产业从东南沿海主产区向北方内陆地区迅速转移,此时,陕西省芦笋生产规模得到快速扩大。  相似文献   

7.
3种秸秆覆盖物对大棚绿芦笋生长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绿芦笋是一种营养丰富、有保健功能的高档蔬菜,深受国内外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其市场消费量不断上升。崇明地区种植芦笋已有三十多年历史,目前栽培面积已占上海郊区的80%以上。近年来,随着塑料大棚绿芦笋栽培技术的推广,不仅提高了绿芦笋产量,使其提早上市,而且减轻了芦笋茎枯病的危害。但是,大棚种植绿芦笋存在着棚内温度高、湿度小,有机质含量少,容易产生大棚土壤盐碱  相似文献   

8.
浙江省自1974年开始种植芦笋(Aspa-ragus officinalis L.),1976年首次为我国(除台湾省外)出口芦笋罐头64.69吨,填补了我国出口芦笋罐头的空白,到1980年芦笋种植面积发展到9000余亩,出口芦笋罐头227吨。此后由于栽培管理不当,亩产量一直徘徊在100~150kg之间,栽培面积也逐年减少,到1984年仅剩下1709亩,芦笋罐头产量降到53.33吨,出口只有39吨,创汇降至7万美元。1985年以来,我们总结推广了“四改二选二管”配套高产栽培技术,使芦笋产量大幅度上升…  相似文献   

9.
以芦笋秆为试验对象,筛选以芦笋秆为主料栽培杏鲍菇的最适菌株和栽培配方,探讨其栽培杏鲍菇的可行性。通过观察菌株菌丝生长情况,子实体产量等来确定最适菌株及栽培配方。结果表明,杏-Y杏鲍菇为最适菌株,30%芦笋秆为最适添加比例,芦笋秆可应用于杏鲍菇栽培。  相似文献   

10.
石刁柏又名芦笋。系百合科天门冬属多年生宿根性蔬菜,芦笋速冻及罐藏产品是我国大宗蔬菜外销创汇项目之一。但由于引入种植历史尚恒,栽培技术较落后,目前各地普遍存在着栽培见效迟(3~5年),产量低(1988年全国平均单产210kg左右),质量差(劣质、畸型笋比例占20%~30%),且品种混杂、病害严重、株势早衰等问题,已成为芦笋种植及加工、出口效益稳定提高的制约因素。 近几年来,我们从芦笋的生物学特征及生长发育规律出发,借鉴外地先进经验,对原有芦笋栽培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进,实行当年提早育苗,当年小苗带土定植,翌年即进入采笋期,并在采笋年份加…  相似文献   

11.
冯雅环 《蔬菜》1996,(2):9-9
寒地芦笋栽培技术163712黑龙江省大庆市油建农工商联合公司冯雅环芦笋学名石刁柏,别名龙须菜。属多年生宿根植物。在积温2400~2600℃的黑龙江高寒地带没有栽培历史。1990年我们大庆油建农工商联合公司引进了66.7平方米的种子进行了栽培试验。芦笋...  相似文献   

12.
浙江省平湖市利用蘑菇栽培结束后的废料种植芦笋,开创了菌渣资源化循环利用的新途径。在芦笋种植过程中,每年要进行2次割除母茎,产生的废料芦笋母茎再栽培平菇,减轻食用菌生产成本,延长了循环农业产业链,是一种很有推广价值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3.
芦笋又名石刁柏,以其嫩茎供食用,属多年生高档细菜。1 品种选择 我国目前生产采用的主要品种有玛丽、华盛顿、加州大学309、加州大学157四个,其中以加州大学157表现最好。2 栽培方式 主要是露地栽培,此外,还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栽培方式。2.1 地膜覆盖栽培 每年早春2月末表土刚刚开始化冻时,在芦笋的垄上覆盖薄膜,3月底4月  相似文献   

14.
贾卫国  吕广兴 《蔬菜》2007,(12):18-19
河北省中南部地区非常适合芦笋种植,在这里,植株一年中既有休眠期,又有较长的生长期,养分积累充分,产品品质好,也容易获得高产。笔者针对芦笋的生长生育特性,通过几年的栽培实践,逐步总结形成了绿芦笋无公害高效生产技术模式。  相似文献   

15.
芦笋属百合科天门冬属,是一种多年草本植物,可食部分为地上部嫩茎。芦笋营养丰富,具有保健药用价值。经我省科研人员的努力,芦笋的栽培面积已越来越大,并作为我省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一个主要品种进行推广,因而芦笋秆资源较丰富。为了利用我省的芦笋秆资源,我们进行芦笋秆栽培灵芝可行性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芦笋无公害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影  孙淑凤 《北方园艺》2011,(15):88-89
芦笋为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又名石刁柏、天门冬、龙须菜等.以其丰富的营养价值被列为世界十大名菜之一.在南方全年生长,北方地区冬季进入休眠状态.芦笋适应性强,易栽培,对气温要求不严,在栽培中还有用工少、管理方便、产量高等优点,成为中国出口创汇的主要蔬菜产品之一,现将其无公害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曹秀芬 《蔬菜》2017,(1):44-45
为发挥菏泽地区优越的农业生产条件,提升全国重要有机芦笋集散地的知名度,同时缓解有机芦笋供不应求的局面,在农业科技人员的多年努力下,总结出了一套芦笋有机、高产栽培方法。通过栽培地块选择、有机品种确定、适时播种育苗、充分深耕移栽、病虫草害防治等措施的应用,使每公顷芦笋实现产值12万元以上。  相似文献   

18.
福建省目前芦笋栽培面积超过3866.7hm^2,而芦笋产区现阶段栽培的品种主要以加州的玛丽华盛顿及UC系列居多,其嫩茎细而老,笋龄大多数在8a(年)以上,逐渐步人衰产期,已不适应国际、国内市场对芦笋品质的需求。为此,笔者从美国、荷兰、日本引进6个芦笋品种在福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进行田间栽培比较试验,以期筛选出适应本省栽培的熟性早、优质、高产绿芦笋新品种。  相似文献   

19.
采用当前生产上广泛使用的冒牌Grande和美国进口F1代全雄杂交种Jersey Knight两个芦笋品种,在露地和保护地(普通塑料大棚)两种栽培方式下对芦笋茎枯病的发生规律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芦笋茎枯病发病率存在极显著差异;不同栽培方式间,芦笋茎枯病发病率也存在极显著差异。说明积极推广F1代杂交种和采用设施避雨栽培是防治芦笋茎枯病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20.
四、田间管理 (一)肥水管理绿芦笋在栽培过程中需培土,根系损伤少,吸收机能旺盛,且土壤常年不耕作,易板结,因此,绿芦笋需要更大的施肥量,尤其应多施腐熟的有机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