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花生空荚原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摸清文登地区花生空荚的原因,根据花生空荚发生程度的轻重,在正常花生田(N)、20%~30%空荚率花生田(M)、几乎全部空荚花生田(H)的0~30cm土层内取土样,化验了土壤腐殖质(Hu)、钙(Ca)、硼(B)和pH值。Kruskal-Wallis检验表明,H花生田的水溶性Ca和pH值均显著低于N花生田,M花生田的水溶性Ca和B均显著低于N花生田;秩相关分析显示,土壤水溶性Ca含量和pH值均与花生空荚发生程度呈显著负相关,而土壤水溶性Ca含量和pH值呈显著正相关;取样观察表明收获后的花生籽仁胚芽变黑,数据分析认为缺Ca及pH值偏低是文登地区花生空荚病发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花生结荚期鼠害的防治指标/徐金汉(福建农学院植保系)//福建农学院学报-1992,21(1)-52~55 1989~1990年在福建莆田县忠门镇进行了花生结荚期鼠害防治指标的探讨。研究花生结荚期以黄毛鼠为优势种的鼠害防治指标的结果表明,花生结荚期鼠密度(X)与花生荚果受害率(Y)之间呈线性相关  相似文献   

3.
花生田草害分析与经济阈值的初步研究/韩方胜(江苏省东海县植保站),李丙贵杂草科学.—1994,(2).—4~51991年研究表明,花生田杂草混生状态下的鲜草重与花生的侧枝长、分枝数、单株绿叶数、花生单株生产力以及荚果质量等有关性状都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关...  相似文献   

4.
河南花生主要产量构成因素及高产育种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张保亮  何延成  李伟锋  祁勇 《花生学报》2003,32(Z1):243-244
利用河南省1992~2002年度10年间7个年份的夏播花生品种区域试验籽仁产量汇总资料,采用多元相关分析法,分析了河南省夏播花生主要产量构成因素.结果表明,在株数一定的情况下,花生产量与其主要构成因素(单株饱果数、百果重、出米率)呈极显著的正相关,三因素是花生产量变化的主要制约因素,据此提出了夏播花生高产育种途径.  相似文献   

5.
采用大田试验,同一钾肥水平下,研究了15个花生品种(系)植株钾素吸收与利用相关指标的差异及相互关系。结果表明:①不同花生品种(系)营养体(根、茎和叶)、生殖体(果针和荚果)和整株钾浓度分别为12.42~20.01、7.32~10.17和9.24~13.89 g/kg,钾积累量分别为26.75~72.14、26.49~61.16和62.15~133.31kg/hm2,营养体钾浓度和积累量的变异幅度高于生殖体和整株。不同花生品种(系)钾分配系数、利用效率及干物质生产效率分别为40.32%~63.62%、36.28~76.47和72.60~108.97kg/kg。②花生荚果产量与生殖体钾积累量呈极显著正相关。钾利用效率与钾分配系数、钾干物质生产效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生殖体钾浓度、整株钾浓度、营养体钾积累量和整株钾积累量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③根据产量和钾利用效率平均值将供试品种(系)分为高产钾高效、高产钾低效、低产钾高效和低产钾低效四大类型,其中609、冀花5号、冀花6号和鲁花11四个品种(系)为高产钾高效型。试验结果可为花生钾高效品种选育及高产节钾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试验结果表明,家蚕抗菌肽对花生青枯病具有抑制作用,家蚕抗菌肽粗制品用量在20~25μl/孔时,抑制效果明显,花生青枯病病菌的生长速率与家蚕抗菌肽浓度对数值间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7.
家蚕抗菌肽对花生青枯病菌的抑制作用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结果表明,家蚕抗菌肽对花生青枯病具有抑制作用。家蚕抗菌肽粗制品用量在20~25μl/孔时,抑制效果较明显。花生青枯病病菌的生长速率与家蚕抗菌肽浓度对数值间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8.
国内报刊花生文摘(三)花生缺钙症状与超微结构特征的研究/周卫(中国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林葆∥中国农业科学.-1996,29(4).-53~57砂培试验结果表明,正常供钙时花生植株高大,生长点健壮,叶片深绿,根系大而呈黄白色,而缺钙时花生植株矮...  相似文献   

9.
花生施用不同钙质肥料效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结果表明:花生施用碳酸钙、石膏、草木灰和牡蛎壳粉等钙肥比对照增产16.86%~17.74%,达极显著差异水平,但不同钙质肥料之间差异不显著。施用不同钙质肥料的花生籽仁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脂肪含量与蛋白质含量呈相反变化。  相似文献   

10.
四川丘陵紫色土的肥力特点,是有机质含量低、富钾、缺氮、少磷。花生产量与N、P、K施用量呈二次多项式函数关系,施肥量对花生产量的影响程度达94%~96%。低产紫色土较佳经济施肥量为每hm2纯N90~105kg、P2O590~105kg、K2O75~78kg,中等紫色土较佳经济施肥量为每hm2纯N75~90kg、P2O5105~120kg、K2O85~90kg,考虑到花生根瘤菌的固N能力和紫色母岩的富钾易风化特性,上述施肥量可在投入产出之间保持土壤三要素的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终花期至荚果发育阶段和荚果成熟至收获阶段花生秸秆的饲用品质变化特点,提升花生秸秆的饲用价值,本研究以13份花生品种(系)为材料,分别对各发育阶段的花生植株进行分期取样,调查干物质积累量,利用NIRS方法检测茎秆、叶片、根、荚果、秸秆等的蛋白质和钙含量。结果表明,在终花期至荚果发育阶段,随着荚果的膨大充实和品质提升,茎秆和叶片的干物质量变化幅度较小,蛋白质与钙的含量均呈前期降低、后期趋于稳定,具有一定相关性。在此阶段,茎秆和叶片的蛋白质含量变化范围分别为6.64%~8.87%和12.63%~13.61%,钙含量变化范围分别为0.92%~1.01%和0.95%~1.10%,秸秆品质下降。对于饲用花生品种而言,花生初花期或盛花期的秸秆量最大,品质最优,综合饲用价值最高。在荚果成熟至收获阶段,花生植株各部位的蛋白质和钙含量持续下降,二者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具有一定相关性。此阶段茎秆和叶片的蛋白质含量变化范围分别为6.23%~7.28%和10.86%~13.57%,钙含量的变化范围分别为1.00%~1.04%和1.16%~1.19%。在保证花生产量的基础上,适宜的收获期能够兼顾花生荚果和秸秆...  相似文献   

12.
采用二次饱和D- 最优设计,建立了肥料和密度与花生产量的数学模型。由模型可得,肥料与密度呈负交互效应,肥料用量增加,花生密度可适当减少。三料复合肥用量每增加100 kg/hm 2,适宜密度可减少039 万穴/hm 2;本试验条件下花生产量最高可达69464 kg/hm 2,相应的最优配置为三料复合肥1115 kg/hm 2,密度1434 万穴/hm 2;实现花生产量6000~7000kg/hm 2 的优化配置为三料复合肥8908~15665 kg/hm 2,密度12126~17532 万穴/hm 2。  相似文献   

13.
《花生学报》2021,50(2)
植物体内酚类小分子物质促进发根农杆菌Ri质粒毒性区(Vir)活化,从而启动发根农杆菌的转化。选用黄酮含量在408~677μg RTE/g FM间的花生种子。侵染时花生种子的子叶黄酮含量在495~1038μg RTE/g FM之间。花育51号的诱导率最高,为71.0%,根系干质量为0.047 g/根系。相关分析表明,发根农杆菌侵染时的花生黄酮含量与发根诱导率两者间呈线性负相关。研究结果为发根农杆菌转化花生机理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花生根部特征与地上部分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田间试验分析12个广东省区试花生品种根系特征与地上部分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根质量在各生育期均与地上部质量、总质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开花期根系活力与地上部分多数性状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不同时期的根系活力均与成熟期产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成熟期根冠比与产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说明花生根系特征与地上部分性状关系密切,花生生长后期保持根系活力对产量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在农业生态系统中,提高作物对磷的吸收和利用效率是促进作物生长和节约养分资源的关键。为探究不同耕作措施下花生磷吸收效率及土壤盈余磷分布,在胶东半岛的莱西望城、招远夏甸和招远齐山三个试验点开展免耕、浅耕、深耕和深松四种土壤耕作措施下花生生产试验。结果表明,与免耕相比,深耕和浅耕提高了花生产量、磷吸收和磷利用效率。相同磷肥用量下,随着单产每增加1 000 kg/hm2,磷吸收量、磷肥回收率、磷肥偏生产力、磷肥耕作效率分别提高4.30 kg/kg、0.09 kg/kg、20.40 kg/kg和0.20 kg/kg,花生产量的提高和磷的吸收呈显著正相关。不同团聚体大小有效磷含量与土壤微生物组成有关,在大于2 000μm团聚体中有效磷含量随丛枝菌根真菌和腐生真菌的增加而增加,在53~250μm团聚体中细菌所占比例与团聚体有效磷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在250~2 000μm团聚体中放线菌微生物种群占比与有效磷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上述研究表明,深耕和浅耕是改善花生田植株生长和磷吸收的较优耕作方式。  相似文献   

16.
为明确花生褐斑病表观侵染速率、空中分生孢子密度与气象因素之间的相关性,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系统调查了花生褐斑病流行动态情况,并定期捕捉了空中分生孢子飞散情况,结合田间环境监测分析不同变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花生褐斑病的季节流行曲线为典型S形曲线,病害指数增长期为花生出苗至7月上旬,逻辑斯蒂增长期为7月上旬至9月中旬,衰退期为9月中旬至花生生育期结束。整个生长季花生褐斑病的表观侵染速率呈波浪式正态分布,其变化趋势可反映不同流行时期该病害病情变化快慢。花生褐斑病菌空中分生孢子密度与各供试花生品种的病害表观侵染速率之间呈显著正相关,说明通过空中分生孢子密度可准确分析花生褐斑病病情变化。花生褐斑病表观侵染速率和空中分生孢子密度与当日气象因素之间的相关性较差,仅空中分生孢子密度与当日降雨量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为-0.454*,说明较强降雨对空中孢子飞散有明显的冲刷作用。花生褐斑病表观侵染速率、空中分生孢子密度分别与前7 d平均气温、平均相对湿度、平均叶面湿润时数、累计降雨量呈现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可将这些相关性较高的气象因素作为预测模型关键的输入变量,为花生褐斑病的科学管理和防治决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花生根瘤菌的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富思德”花生根瘤菌与不同氮肥水平的化肥配合施用对花生主要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花生根瘤菌在常规施肥50%氮肥水平上施用,依然可以提高花生的植株鲜重、根瘤数和出仁率,分别比对照提高27.7%~57.0%、4.9%~132.8%、1.4%~2.0%;(2)花生根瘤菌与化肥配合施用对花生的增产效果明显,比对照增产9.4%~21.2%。  相似文献   

18.
应用~(15)N标记尿素,在山东省花生研究所盆栽场,用中等肥力砂壤上进行盆栽试验.氮素利用率和残留率与施氮量呈极显著负相关,氮素损失率与施氮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花生植株体总氮中,肥料供氮率和土壤供氮率与施氮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根瘤菌供氮率与施氮量呈极显著负相关.施氮肥可提高土壤AN值和激发率,有利于花生对土壤氮的吸收,但氮肥用量过多,会明显地抑制根瘤菌固氮,降低花生收获后的土壤全氮量,而荚果产量增减产差异不显著.故花生不宜多施氮肥.  相似文献   

19.
利用前茬小麦秸秆设置半覆盖(播种行覆盖,T1)、全覆盖(T2)及无覆盖(对照,T0)平播花生3个处理,研究不同覆盖方式对盐碱地花生生长发育及土壤水盐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T1和T2花生出苗率较T0分别提高22.8%和29.3%;播种54 d后,T1和T2使盐碱地花生叶面积指数较T0显著增加20.9%~43.1%;T1和T2土壤温度随花生生育期呈先升后降趋势,土壤相对含水量和电导率则呈"W"型下降趋势,且花生生育后期T2土壤返盐程度较T0和T1分别降低33.8%和63.7%。可见,盐碱地花生播种后覆盖前茬小麦秸秆有利于提高花生出苗率,提高叶面积指数,达到控碱抑盐、保苗增效的目的,且全覆盖优于播种行覆盖。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2018年山东省花生主产区土壤及收获后花生荚果黄曲霉菌及黄曲霉毒素的污染情况,在烟台、青岛、临沂、泰安、枣庄及菏泽等花生主要产区进行土壤、花生荚果的采样,对土壤、荚果果壳、花生籽仁的黄曲霉菌检出率进行统计并对籽仁中黄曲霉毒素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不同产区土壤中黄曲霉菌的检出率为3.33%~33.33%;花生果壳中黄曲霉菌的检出率为10.89%~27.78%;花生籽仁中黄曲霉菌的检出率为3.11%~11.56%;花生籽仁中黄曲霉毒素的浓度为5.01~26.80 μg/kg。数据分析得出:花生籽仁中黄曲霉毒素的含量与土壤中黄曲霉菌的检出率呈极强的相关性;与花生果壳和籽仁中黄曲霉菌的检出率呈中等程度相关。本研究对解析花生种植区黄曲霉菌及黄曲霉毒素污染发生原因,精准预警与防控,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