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3 毫秒
1.
本文作者通过试验,明确了花生地下害虫种类和发生规律,并筛选出有效的防治药剂地蚜灵2号、地蚜灵3号等,并进一步探索出拌种和生育期撒施等高效易行的施药方法 ,为主要粮油作物地下害虫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探索油菜蚜虫高效防治技术,在油菜播种时,采用环保型地蚜灵药剂进行不同施药方式和不同施药量的试验。2年试验结果表明,地蚜灵防治效果突出,平均防效达75.73%~91.04%,其中,施药600~1 200g/hm~2,施药后覆土防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以甘薯品种红香蕉为试材,在地下害虫危害较重地块,研究了地蚜灵、70%吡虫啉粉剂、30%毒死蜱微胶囊剂和白僵菌1号对甘薯地下害虫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地蚜灵(666.7m2用量,下同)100.0 g、30%毒死蜱微胶囊剂0.5、1.0 kg处理的防治效果较好,防效分别为43.38%、37.37%和41.13%,三者之间差异不显著,均显著高于其它处理。各药剂处理对薯块商品率影响差异显著,对鲜薯产量影响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调查了施用高效低毒环保型药剂"地蚜灵"防治蛴螬危害的效果,初步划分了蛴螬危害对商品薯外观质量影响的5个级别.栽插时施用"地蚜灵"1次(600 g/hm<'2>)即可较好地防治蛴螬危害,未受害薯块数比例平均86.6%,比对照平均多21.4百分点,建议鲜食甘薯生产上推广使用"地蚜灵"防治蛴螬危害.  相似文献   

5.
地蚜灵对油菜蚜虫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试验,调查了施用高效低毒环保型药剂“地蚜灵”在油菜上防治蚜虫危害的效果,结果表明,油菜播种时用地蚜灵粉剂600 g/hm2拌干土150 kg施入播种穴内,可有效控制蚜虫对油菜的危害,到末花期,防治效果仍然可达84.96%. “地蚜灵”施用方法简便,省工省时,安全有效,持效期较长,建议在油菜生产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4种药剂对甘薯地下害虫的田间防治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甘薯生长前期,主要地下害虫有蛴螬、地老虎和蝼蛄,以蛴螬为主.4种药剂防治蛴螬,以3%敌百·毒死蜱和地蚜灵2号的防治效果最好,其次为3%辛硫磷和茶麸.收获期调查块根的发病情况,结果表明,4种药剂均能有效防治甘薯地下害虫,其防治效果依次为3%敌百·毒死蜱、茶麸、3%辛硫磷和地蚜灵2号.  相似文献   

7.
不同药剂防治怀地黄斑枯病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行不同药剂防治怀地黄斑枯病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防治效果以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为最佳,防治效果达88.42%;其次是易保可湿性粉剂、40%疫霜灵可湿性粉剂,防治效果分别为73.14%、66.47%;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和病菌丹防治效果最差,分别为24.33%、29.38%。  相似文献   

8.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10%烯啶虫胺可溶液剂对砂糖桔蚜虫(橘蚜,绣线菊蚜)的成蚜是有很好的防治效果。1 500~2 000倍液处理,可保持93%以上防治效果达30 d之久,优于任何一种被试的常规农药。  相似文献   

9.
4种杀虫剂对花生蚜虫的防治效果及安全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播种期沟施地蚜灵、地鹰拌种、高巧种衣剂机械包衣、高巧+普尊混合种衣剂机械包衣均对花生出苗无显著影响;各处理对蚜虫有明显的防效,药后25天不同处理防效为70.0%~83.0%;药后55天防效为40.2%~61.3%,其中地蚜灵、高巧、高巧+普尊的防治效果均在60%以上,显著高于地鹰。不同药剂的增产幅度为2.4%~7.5%。用气相色谱或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检测结果,各药剂在花生荚果和土壤中的残留量均低于日本肯定列表和中国限量要求。  相似文献   

10.
试验研究了不同药剂和相同药剂不同剂量对甘薯地下害虫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参试药剂中以地蚜灵(50g/667m2和100g/667m2)防治效果最佳,防效分别达到73.29%和73.38%,70%吡虫啉粉剂(100g/667m2)次之,防效为70.55%,白僵菌1号(1kg/667m2)效果最差。  相似文献   

11.
张磊  刘震  傅承玉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6):8261-8261
[目的]有效控制家蚕真菌病的发生与蔓延。[方法]研究蚕药"防僵灵Ⅱ号"对家蚕真菌病的防治效果和对家蚕的生长发育、全茧量、茧层量的影响。[结果"]防僵灵Ⅱ号"在稀释500倍以上时对家蚕常见真菌病的防治效果达100%,对家蚕无明显毒副作用。[结论]"防僵灵Ⅱ号"对于家蚕真菌病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同时是一种对家蚕安全的药剂。  相似文献   

12.
匡传富  陈德鑫  徐同新 《安徽农业科学》2017,45(35):142-143,148
[目的]探讨几种技术措施对烟草病毒病的防治效果,为有效降低烟草病毒病的发生与危害提供参考.[方法]研究施用病毒钝化剂、物理修复剂、生物修复剂、控制蚜传病毒病、田间壮苗无菌土隔离移栽等措施对防治烟草病毒病的防治效果.[结果]对TMV来说,病毒钝化剂、生物修复剂以及无菌土隔离移栽对病毒病的防治效果相对较好,分别达73.67%、75.22%、73.15%;对CMV来说,控制蚜传病毒病对病毒病的防治效果最好,达68.50%,病毒钝化剂、生物修复剂以及无菌土隔离移栽的防治效果较好,分别为66.83%、66.27%、64.88%;对PVY来说,控制蚜传病毒病对病毒病的防治效果最好,达68.35%,病毒钝化剂、生物修复剂以及无菌土隔离移栽的防治效果较好,分别为64.24%、63.73%、63.78%.[结论]采取上述几种措施,对改善烟叶的农艺性状、植物学性状、经济性状都有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3.
通过以11%氰.唑酮EC连续2年2地药效试验表明,该药剂施用7d后对小麦穗蚜及白粉病的防治效果分别达95.2%和72.5%,小麦增产幅度为12.7%-13.2%。  相似文献   

14.
11%氰·唑酮EC对小麦穗蚜及白粉病的防治效果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以11%氰.唑酮EC连续2年2地药效试验表明,该药剂施用7d后对小麦穗蚜及白粉病的防治效果分别达95.2%和72.5%,小麦增产幅度为12.7%-13.2%。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贵州省石阡县2015年蚜茧蜂防治烟蚜技术的推广应用效果,为烟草病虫害防治提供参考。[方法]于2015年在石阡县进行蚜茧蜂防治烟蚜技术的推广应用,调查烟蚜和蚜茧蜂的繁育情况以及还苗期、旺长期、打顶期田间蚜虫及蚜传病毒病的发生情况。[结果]试验区有蚜株率和蚜情指数在旺长期达到最高峰,分别为11.3%和0.87,此后逐渐降低,呈抛物线趋势,对照区有蚜株率及蚜情指数呈逐渐上升趋势,打顶期达到最高峰,分别为24.5%和2.94,试验区虫口减退率和防治效果均呈逐渐上升趋势,打顶期分别达57.8%和73.13%;试验区和对照区蚜传病毒病病株率及病情指数均呈上升趋势,其中打顶期试验区病株率和病情指数分别为15.3%和4.52,对照区分别为16.6%和4.84,试验区病指减退率及防治效果呈U型趋势。[结论]虽然通过释放蚜茧蜂较好地控制了田间烟蚜的繁殖和迁飞,降低了烟田蚜虫虫口基数,有效地控制了因蚜虫繁殖迁飞危害烟株和传播蚜传病毒病,但由于人为因素及降雨的原因,导致试验区蚜传病毒病防治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利用烟蚜茧蜂防控烟蚜及蚜传病毒病的效果。[方法]研究烟蚜茧蜂防治、化学农药防治、不采用任何防治方法 3种处理对烟蚜及蚜传病毒病的防治效果。[结果]在大田环境下利用繁蜂大棚持续性放蜂可有效缓解烟田烟蚜种群数量的增长,人工释放烟蚜茧蜂进行烟蚜防治后,平均有蚜株率由放蜂前的14.4%减少至3.5%,有蚜烟株平均单株蚜量由104.0头/株降至18.7头/株,利用烟蚜茧蜂防治烟蚜的虫口减退率为74.82%,防治效果达86.04%,蚜传病毒病(PVY+CMV)得到了很好的控制,病指减退率为73.07%,防治效果显著。[结论]烟蚜茧蜂防治烟蚜及蚜传病毒病效果显著,并且可降低成本。  相似文献   

17.
[目的]明确隐蔽用药对苹果绵蚜的防治效果。[方法]应用"树干缠绕布带法",测定25%噻虫嗪SC、50%吡蚜酮WP、40%呋虫胺SP、24%氟啶虫胺腈SC对苹果绵蚜的防治效果。[结果]25%噻虫嗪SC 100~200倍稀释液、50%吡蚜酮WP 50~100倍稀释液、40%呋虫胺SP 50~100倍稀释液、24%氟啶虫胺腈SC 50~100倍稀释液对苹果绵蚜的防治效果为84.94%~89.28%。[结论]25%噻虫嗪SC、50%吡蚜酮WP、40%呋虫胺SP、24%氟啶虫胺腈SC采用"树干缠绕布带法"施药对苹果绵蚜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生产上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的目的是筛选出对草莓叶斑病有高效防治效果且绿色的防治方法。试验以“红颜”草莓品种为材料,分别采用不同浓度的褐藻双寡糖和岩藻寡糖单施以及与不同浓度的阿泰灵混合喷施,测定草莓的SPAD值和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在整个生育期内70%褐藻双寡糖和岩藻寡糖能增加草莓叶片SPAD值,对草莓有促生长的作用,还可以预防草莓叶斑病,且高浓度70%褐藻双寡糖、岩藻寡糖与减量阿泰灵混用可提高阿泰灵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9.
进行了人工温室大量繁殖烟蚜茧蜂和田间释放烟蚜茧蜂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接蜂时烟蚜量和接蜂量是影响僵蚜繁殖量的重要因素;大田放蜂生物防治效果达89.3%,防治效果显著;大田放蜂应在田间蚜量很少的5月中旬,同时防治效果随着放蜂次数和放蜂量的增多,防治效果越来越好。  相似文献   

20.
1.2%苦·烟乳油对蚜虫类害虫的防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毛白蚜为靶标害虫,以40%氧乐果乳油为对照药剂,研究无公害农药1.2%苦·烟乳油对蚜虫的防治效果,研究结果表明:1.2%苦·烟乳油能很好地防治蚜虫,最高平均校正防效达96.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