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貂、狐、貉等毛皮动物养殖的发展.其病毒性疫病的危害日益受到重视。现结合实际,将毛皮动物常见的病毒性传染病的防冶措施介绍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犬瘟热是由犬瘟热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发性传染病,对种犬及貂、狐等毛皮动物养殖业的发展危害极大。文章综述了犬瘟热的诊断与预防。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全国貂、狐、貉等毛皮动物养殖存在优良种质资源匮乏、繁育水平低下、饲养标准缺乏、疫病防控程序和技术不合理等问题,同时胴体处理亦存在安全隐患。为了提高貂、狐、貉的养殖水平,要通过培育优良品种,提高繁殖性能,增强疫病防控能力,制定貂、狐、貉胴体处理办法,完善貂、狐、貉行业相关技术规范或标准等,使全国貂、狐、貉养殖业达到规范化和标准化水平。  相似文献   

4.
狐、貉、貂腹泻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每年的夏季毛皮动物狐、貉、貂腹泻发病率和死亡率很高,严重影响养殖业的经济效益,在饲养过程中狐、貉、貂的饲料、饮水要严格把关,否则容易引起腹泻。腹泻病的病因有很多,涉及到病毒、细菌、寄生虫和发霉变质的食料等。其主要病因有以下几种,病毒性肠炎、大肠杆菌病、巴氏杆菌病、体内寄生虫、饲料引起的腹泻。  相似文献   

5.
1狐、貉、貂饲料变革历程 建国初期,我国从俄罗斯(原苏联)引进狐、貂、海狸鼠等毛皮动物,开创了我国毛皮动物养殖业,到目前已形成产业化生产,已成为我国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产品已跻身于世界生产大国行列。其饲料变革分以下4个阶段。  相似文献   

6.
毛皮的品质是决定狐、貉、貂养殖经济效益的主要因素。研究影响毛皮品质的因素及其提高毛皮质量的相应技术措施,对提高狐、貉、貂养殖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6链球菌病 链球菌病是由链球菌属中B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多种动物的传染病,人也感染,也是幼龄水貂、狐、貉等毛皮动物常见的败血性传染病。其临床特征表现多种多样,除能引起各种化脓性感染和败血症外,有的只发生局限感染。病的分布很广,发病率及致死率很高,对养殖业危害也很大。多散发,常在仔貂、狐、貉等动物出生5~6周后开始发病,7~8周达到高潮。成年兽很少发病。  相似文献   

8.
韩晶 《中国畜禽种业》2013,9(3):107-108
狐貉是目前世界上广泛饲养的珍贵毛皮动物,发展养狐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养殖户要获得好的养殖效益,在有良好的种狐的前提下,必须抓好疾病的防治.笔者从事狐貉养殖多年,在一些常见的疾病治疗上有一些心得,特介绍给大家以供参考. 狐貉犬瘟热是由犬瘟热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传染的全身性病毒,狐貉犬瘟热是狐貉养殖业的第一大杀手,它以传播快、死亡率高为特点,常使养狐貉者闻之色变,因此,必须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9.
<正>笔者获悉,新修订的《野生毛皮动物驯养繁育利用暂行技术规定》和《貂、狐、貉饲养繁育利用技术规范》等两项毛皮动物养殖标准将于年内发布。修订后的标准会更加规范化,对养殖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直以来,以貂、狐、貉为主的特种毛皮动物养殖在我国推行的是家庭式散养,规模化、专业化和标准化养殖尚处于初始阶段。此刻,毛皮动物养殖标准的发布,自然赋予了不同寻常的含义。一则,新标准提前半年告知养殖户,能起到预防效果,让  相似文献   

10.
5症状由于发病初期动物种类不同,其临床症状也不尽相同,各有特点,现将狐、貉、貂等毛皮动物感染犬瘟热病的症状分述于下。  相似文献   

11.
<正>在河北省乐亭县马头营镇街区,有一家专门经营貉、狐、貂等珍稀毛皮动物饲料的店面,这里每天顾客不断,生意红火,经营者就是马头营村的商杏春。8年前,商杏春看到当地貉、狐、貂等珍稀毛皮动物的养殖发展迅速,便在自己家临街的位置开了一家全价饲料店,专门经营珍稀毛皮动物饲料。开饲  相似文献   

12.
<正>据慧聪皮革网讯,作为我国毛皮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貂、狐、貉等毛皮动物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在整个产业链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使我国毛皮动物养殖行业的发展更加规范和透明,同时也让社会公众更加了解行业发展的真实情况,2005年国家林业局委托中国皮革协会牵头起草制定了《毛皮野生动物(兽类)驯养繁育利用技术管理暂行规定》(以下简称《暂行规定》),并于当年发布。《暂行规定》现已运行10年,貂、狐、貉等毛皮动物  相似文献   

13.
5症状 由于发病初期动物种类不同,其临床症状也不尽相同,各有特点,现将狐、貉、貂等毛皮动物感染犬瘟热病的症状分述于下.  相似文献   

14.
特种动物养殖对环境污染现状及其无害化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别于猪、牛、羊及家禽等传统养殖的鹿、狐、貉、貂等毛皮动物以及珍禽被统称为特种动物。特种动物目前在我国养殖规模已经很大,但是因为养殖历史比普通畜禽短,所以相关研究相对滞后,特别是其粪、尿、尸体等废弃物的卫生无害化处理技术基本处于空白,尤其是狐、貉、貂养殖产生的恶臭气体造成的污染,更是急需进行卫生无害化处理。  相似文献   

15.
犬瘟热(Canine Distemper,CD)是由犬瘟热病毒(Canine Distemper.Virus,CDV)感染犬科、鼬科及部分浣熊科动物引起的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临床症状类似感冒,随后表现为支气管炎、卡他性胃肠炎,病后期可见痉挛、抽搐等神经症状。它常引起大批犬、貂、貉、狐等动物发病,病死率达30%~90%,  相似文献   

16.
<正>我国狐、貉、貂毛皮产业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进入20世纪后发展势头更是迅猛,成为特种经济的重要力量。但近两年来,由于多种原因,皮张价格大幅度下滑,大量养貂户成本都难以收回,一些从业者感到迷惘,对行业未来信心不足。而且,虽然国内特种毛皮动物养殖发展形势喜人,但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的距离。到底是哪些因素制约了行业发展?狐、貉、貂毛皮动物养殖又该何去何从呢?记者专程采访了北京天博集团技术总  相似文献   

17.
正受俄罗斯政治经济局势动荡、行业产能过剩的影响,2015年我国水貂、狐、貉等毛皮动物养殖行业进入"寒冬",皮张价格持续走低。为摸清行业发展现状,中国皮革协会于2011年开始每年对我国貂、狐、貉的数量进行统计,其中3月份统计留种数量,7月份统计存栏数量,12月份统计取皮数量。2015年7月初,中国皮革协会对我国貂、狐、貉养殖存栏数量进行了粗略统计。统计工作主要由我会毛皮动物养殖专业委员会完成,统计方法以各地  相似文献   

18.
狐、貉、貂初生幼仔是指初生10天以内的,其死亡率占整个狐、貉、貂饲养到取皮期的10%~30%,是仔兽死亡率最高的时期(恶性传染病除外),所以,降低幼仔死亡率是狐、貉、貂养殖业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9.
狐貉犬瘟热、细小病毒性肠炎和脑(肝)炎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以现场查询病原,分离鉴定,病理学研究,免疫学诊断为基础,对1994~1998年我国15个省主要毛皮兽场狐、貉、犬瘟热、病毒性肠炎和脑(肝)炎进行调查。结果表明,狐、貉三大疫病在我国仍在继续流行,总体流行规律与年龄、性别、品种、饲养管理、饲养密度及应激有直接关系,调查结果证实三大疫病的流行,犬瘟热发生的频率最高,居主导地位;其次是细小病毒性肠炎和腺病毒脑(肝)炎。  相似文献   

20.
<正>2015年7月30日,中国皮革协会正式对外发布《中国貂、狐、貉取皮数量统计报告(2014)》(下文简称《报告》)中英文版本,《报告》首次权威公布了2014年中国貂、狐、貉取皮数量,不仅将有利于管理部门科学引导毛皮动物养殖行业的发展,同时对于毛皮动物养殖户安排生产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报告》显示,2014年中国水貂取皮数量在6000万张左右,同比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