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阴姜酊系用草药“阴姜”,学名瑚珊姜Zingiber Corallinum Hance经40%的酒精浸渍提制成的一种酊剂。(注)据不完全统计,自七四年起用阴姜酊治疗马痉挛疝115例,治愈110例;治疗肠套叠且治愈一例;治疗牛肠痉挛11例,全部治愈;与其他药物配伍治疗伴有疝痛的瘤胃积食25头,全部治愈,现将治疗情况小结于后。一、阴姜酊治疗马疝痛的观察 1.治疗痉挛疝痉挛疝又名肠痉挛,是马匹常见多发病,据我县兽医门诊统计,马内科病122匹,痉挛疝56匹,占45.9%,经用阴姜酊治疗马痉挛疝115例,治癒110例治癒率95.7%。病例一:杂卜陇公社仙人脚生产队社员谢雨录牵一五岁红骝公马求治。主诉:该马早晨喂两盆冷猪食,9时拉车去镇宁、12点过到达。卸车后马不吃,间歇性滚卧。十二时二十分检查,体温37℃,呼吸每分28次,心跳每分34次。患马烦燥不安,口色淡白,口  相似文献   

2.
<正> 痉挛疝,中兽医称冷痛、伤水起卧、姜牙痛等,是马骡疝痛病中,最多见的一种。笔者从1963至83年,用针刺治疗马骡痉挛疝261例,单纯针刺治愈242例,结合中药,中药方治愈19例。 取穴与配合治疗:取三江为主穴;姜牙、分水、耳尖、尾尖、蹄头为配穴。若针刺后二个半小时,仍无明显效果,则配合用六十度白酒250~500毫升,加水500~1,000毫升,一次灌服。大蒜三、四瓣捣碎,放病畜肛门内。 针灸方法 首找准穴位,剪毛消毒,患畜  相似文献   

3.
1980年3月以来,我们应用本地较多的草药青藤香等制成复方青藤香酊,在金碧、沙龙等公社试治马痉挛疝、风气疝、牛瘤胃臌气、牛肠炎等病172例,治愈166例,疗效达96.5%,群众反映较好。现将复方青藤香酊的制做方法和疗效报告如下。(一)复方青藤香酊的制做和用法1.处方:青藤香80克、樟脑6克、八角茴香油6毫升、苯甲酸6克、60%乙醇加至1000  相似文献   

4.
肠痉挛一般农村叫“冷痛、“伤水起卧”、“着水”等说法 ,该病是以肚子痛为主要特征 ,发病时病畜表现起卧不安 ,所以人们又称之为“起卧症” ,在文山地区多发生于马 ,骡、驴少见。此病不仅发病率高 ,而且发病迅速 ,死亡快 ,若抢救不及时 ,会给农户造成不必要损失。本人 2 0多年兽医临床中 ,用针灸、药物结合治疗马“肠痉挛”4 9例 ,治愈 4 4例。现报告如下 :1 治疗原则 对本病主要是解除痉挛 ,是本病的根本治法。该病主要是由于平滑肌的痉挛收缩 ,首先是解除痉挛 ,问清病史后 ,若是吃了不良的草料引起的 ,首先改变草料 ,内服适量泻药和止…  相似文献   

5.
阴姜酊试治马痉挛疝的临床效果及解痉试验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阴姜酊是我县特产草药阴姜[Zingiberaceae Zingiber zerumbet (L.)Smith,Exoct.]经40%酒精浸泡过滤制成的淡黄色澄清溶液,遇碱变红色。用阴姜配治疗马痉挛疝75例,治愈71例,治愈率94.6%。用阴姜酊作动物在体和离体肠管的解痉试验,均能缓解2%硝酸毛果芸香碱所引起的肠痉挛,与临床所见相符。  相似文献   

6.
牛的泄泻是一种常见的多发病。笔者用针灸治疗黄牛泄泻共 4 0例 ,其中 2 3例 1次治愈 ,12例用抗生素穴位注射 1次治愈 ,4例针灸配合药物 2次治愈 3头、死亡 1头 ,1例针灸配合药物治疗 4次痊愈 ,治愈率达 97 5 %。现介绍如下。1 选穴与针法1 1 选穴 主穴为胃俞、脾俞、交巢。配穴为关元俞、百会、后三里、带脉、尾本。1 2 针法 寒泻者火针胃俞 (双侧 )、交巢、后三里 (双侧 ) ,各留针 3~ 5min。热泻者水针氯霉素注入胃俞 (双侧 )、交巢 ,放带脉、尾本血 ,也可单用火针关元俞 (双侧 )、交巢、不留针 ,放带脉、尾本血。根据病情对脱水者…  相似文献   

7.
城关兽医门诊部,最近就用安痛定溶液与盐酸普鲁卡因溶液混合静脉注射治疗马痉挛疝收到良好的效果。从6月1日到8月1日先后治疗患痉挛疝的马14匹,经用此疗法治疗后,全部治愈。用法及剂量:3%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20—30毫升,安痛定注射液50—60毫升,混合后一次静脉注  相似文献   

8.
阴寒腹痛(西兽医称痉挛疝)是马属动物常见的多发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尤以冬春季节发生较多.1988年以来,我院将人们用于膳食中的调味佐料八大味面(项城市南顿调味品厂生产,规格:每包15g)用于治疗马属动物阴寒腹痛,每用每验.经治疗262例(马175例,骡36例,驴51例)全部治愈.一般服药1次痊愈.  相似文献   

9.
10多年来,我用针灸、药物及手法综合疗法治疗马类动物疝痛276例,其中:痉挛疝96例、小肠积食1例、小肠缠结1例、胃扩张24例、胃破裂3例、幽门假结石阻塞1例、肠变位5例、小肠嵌闭2例、肓肠阻塞5例、骨盆曲阻塞5例、小结肠和胃状膨大部同时阻塞2例、左上下大结肠广泛阻塞1例、胃状膨大部阻塞22例、大肠破裂5例、大肠鼓气3  相似文献   

10.
<正>马疝痛是马属动物临床表现上的一种复杂的综合症状,俗称马肚子痛,中兽医叫起卧症,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现就笔者多临床实践中,关于马疝痛的针灸、药物综合治疗做一简述。1临床症状疝痛病首先要分清是痉挛疝还是阻塞疝,阻塞疝要分清是胃和小肠阻塞还是大肠部位阻塞。1.1痉挛疝的主要特症一是阵发性剧烈腹痛;二是肠音响亮;三是不断排少量稀软粪便或带粪水的粪球和放屁;四是口色青白湿润和耳鼻俱凉。但是病程拖延七、八小时之  相似文献   

11.
用安乃近液穴位注射治疗大家畜四肢闪伤和风湿症笔者自1979年以来,用30%安乃近注射液作大家畜闪伤、风湿患肢穴位注射,治疗77例(牛69例马8例),治愈68例,好转6例,无效3例。穴位:牛前肢主穴——中腕(抢风),配穴——中膊、下腕;后肢主穴——百会(千金)、大胯,配穴——小胯、大转。马前肢主穴——抢风,配穴——冲天、天宗;后肢主穴——百会、环跳,配穴——大胯、小胯、邪气。  相似文献   

12.
马伤水诊治     
马伤水(又名冷痛、痉挛疝)是马、骡常见病之一,剧烈运动或劳役出汗饮大量冷水、阴凉处站立时间过长、雨淋,或吃冰草、冰水,或气温突变、风雪侵袭都易发生此病。1症状起卧不安、倒地滚转、鸣叫、不食,肠音增强,在马旁就能听到咕嘟的水响声,耳、鼻发凉,呼出的气体凉。唇、舌、齿龈青白,口腔潮湿,偶有清水滴出,不断排少量稀软粪便,后期  相似文献   

13.
马食滞性胃扩张,又称过食疝、大肚结、伤料。其病理过程是由于马采食过多,胃的消化机能发生障碍,幽门出现痉挛性收缩所造成的以腹痛为主的疾病。本人在十年来的兽医工作中,采用中西结合治疗该病57例,其中治愈54例,发生胃破裂死亡3例,治愈率为95%。特介绍于下:  相似文献   

14.
疝痛中兽医叫冷痛、脾气痛。是由于肠壁平滑肌发生痉挛性收缩 ,并以明显的间歇性腹痛为特征的一种常见的真性疝痛病。笔者近年用中药治疗马牛疝痛 6例效果好 ,现介绍于后供参考。病因病理 疝痛多因气候突变 ,阴雨若淋 ,或是家畜在使役后乘热饮冷水过多 ,冷气伤于胃 ,气机阻塞而产生。诊疗病例  (1) 1997年 6月 2 5日 ,我市流长乡腰岩村杨先明饲养公马 1匹 ,4 5岁 ,主诉用其在 10km外驮煤 ,由于气候炎热故给予大量饮水 ,隔半小时发现该马前蹄刨地 ,起卧不安 ,不食 ,故请医诊治。临床检查 ,该病马口色青黄 ,体温正常 ,狂燥不安 ,后肢踢腹…  相似文献   

15.
冷痛又称伤水起卧,现代兽医学称之为肠痉挛.在临床上以发病急剧、腹痛起卧、肠鸣如雷为特征.主要发生于马属动物.多年来,本人应用橘皮散加味配合针灸治疗马属动物冷痛26例,均1剂奏效,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16.
疝痛是兽医临床常见的疾病。报道一例发生在太原某马场的8岁产后哺乳期的母马,突然出现精神沉郁,拒食、不排便、刨地、起卧、皮肤出汗等疝痛症状。经谷道除积、穿刺放气,电针灸配合灌服加味大承气散等急救措施,缓解疼痛,治疗3 d后开始正常进食、排便,转危为安。马属动物结肠结症发病率高,病死率高,危害较大。采用中兽医方法对马结症病诊治能发挥良好的临床救治效果,报道如下以飨马兽医同道。  相似文献   

17.
我们从1971年开始,分水穴注射95%酒精治疗痉挛疝病马59例,除其中2例因继发其他疾病无效外,其余57例全部治愈。疗效颇为满意。具体方法是分水穴(即上唇外面旋毛正中处)注射(深度到分水穴的中、下部)95%酒精8—10毫升(改良马)。一般在注射后,病马即转安静,肠音恢复正常,常有排尿、放屁及排便姿势。约经10—15分钟即开始有食欲而痊愈。  相似文献   

18.
1963年元月一日,我院接收了河西公社河西第三生产队,一头“痉挛疝”病马的治疗,门诊号00001,♂、色青、15岁,据管理人主诉:该马腹疼已五日,经某兽医站多方治疗疝痛不止。据查某站治疗中曾用过:复方樟脑酊混酒精内服,有短时效果;注射安乃近、复方安基此林、阿力平等止疼莉也只能起短时效果,注射氯化钠、葡盐水、樟脑磺酸钠、安那加等强心剂均未能扭转病情,按寄生疝处理服精制敌百虫15克,泻了一天未见虫体,疝痛仍现。  相似文献   

19.
我县于一九七六年,在县兽医院及十二个公社兽医所,开展用线麻叶注射液治疗马(骡)便秘疝,获得了较好效果,根据病志统计,自一九七六年至一九八○年间,全县共治疗马(骡)便秘疝1253例(其中骡14例)。治愈1214例,治愈率为  相似文献   

20.
肠痉挛又称冷痛或痉挛疝或伤水起卧 ,老百姓又称为起水或发水。本病在我区是马腹痛病中发病率最高的一种类型 ,若病马治疗不及时 ,常可继发肠变位或肠便秘 ,腹痛加剧 ,全身症状迅速增重 ,轻则给治疗增加难度 ,重则导致死亡。笔者在兽医实践中利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马肠痉挛病多例收到一定效果 ,现介绍给同行以供参考。我于 1997~ 1999两年中治愈病马 12例 ,均在给药后半小时内见效。病马均呈现食欲废绝 ,全身肌肉打颤 ,弯腰拱背 ,耳、鼻、四肢冰凉 ,鼻镜上有冰冷水珠 ,鼻内呼出冷气 ,口腔湿润淡白 ,上齿颚发干 ,肠音高亢如雷鸣 ,少量多次排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