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为探究人工养殖豆天蛾过程中卵的最佳消毒时长及筛选最优消毒剂配方,首先以38%盐酸+37%甲醛+水(0.5∶0.5∶10,V/V)为消毒剂,测定不同时长消毒处理对豆天蛾卵生长发育的影响,获得最佳消毒时长;再以此为基础,探究不同消毒剂配方(以下简称配方)处理对豆天蛾卵孵化率、25日龄幼虫存活率、体重和体长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消毒30 min的豆天蛾卵孵化率(80.00%)、25日龄幼虫的存活率(59.72%)、体长(8.02 cm)及体重(8.96 g)最高,且显著高于对照。配方20(37%甲醛∶31%双氧水∶水=0.5∶0.5∶10,V/V)处理后的卵孵化率(86.67%)、25日龄幼虫存活率(66.67%)、体长(8.88 cm)和体重(10.70 g)优于其他配方,且显著高于对照,表明配方20对豆天蛾卵的消毒效果最好,为本试验筛选出的最优配方。此结果为人工养殖豆天蛾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
豆天蛾是一种日益受到人们青睐的食用昆虫。本实验在室内测定了豆天蛾各虫态及整个世代有效积温、发育起点温度和实验种群生命表。结果表明:在19~31℃内豆天蛾的各虫态均能正常发育。各虫态的发育速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快,在19℃发育历期最长,为100.89 d,而在31℃下仅为47.10 d。种群趋势指数在25.63 ℃时最高,为74.36,说明在此最适温度下豆天蛾可大量繁殖,解决市场供不应求的难题。 相似文献
4.
豌豆象卵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豌豆象宁夏列为一种植物检疫对象。在室内变温条件下 ,测定该虫卵发育起点为1 1 76± 0 71℃ ,有效积温为 74 0± 6 89日度。以西吉县 1 994年气象资料对测定结果进行了检验 ,预测与实际相符。经 1 995~ 2 0 0 2年 8年预测应用 ,预报基本吻合实际 ,有效地指导了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5.
温度对茶翅蝽沟卵蜂及其寄主卵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茶翅蝽 [Halyomorphahalys(St l) ]在我国北方果区严重为害梨、苹果、山楂等果实 ,尤以梨受害最重[1] 。茶翅蝽卵往往被黑卵蜂属 (Telenomus)和沟卵蜂属 (Trissolcus)的寄生蜂寄生。我们在研究中发现了寄生于茶翅蝽卵的一种沟卵蜂 ,经鉴定为 1新种———茶翅蝽沟卵蜂(TrissolcushalyomorphaeYang) [2 ] 。茶翅蝽沟卵蜂属于膜翅目 (Hymenoptera)、黑卵蜂科 (Sce lionidae)、沟卵蜂属 ,是茶翅蝽卵的单性内寄生蜂。田间调查表明 :该蜂对第 2代茶翅蝽卵有明显的自然控制作用 ,最高寄生率接近 80 % (待发表 ) ,是一种很有利用价值的寄生性天… 相似文献
6.
分别在19、22、25、28和31℃条件下,观察不同温度对野蚕黑卵蜂Telenomus theophilae Wu et Chen(Hymenoptera:Scelionidae)雌蜂卵巢发育和卵子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9~28℃之间,雌蜂卵巢生长,基端卵子生长和卵巢中卵子发生的速度随温度上升而逐步加快。在31℃下,羽化1d后雌蜂卵巢长宽显著短于25℃和28℃下同日龄的的雌蜂,卵巢中成熟卵也显著减少,但从羽化后第2d开始,各项指标均与25℃和28℃下的接近。这说明该蜂对温度的适应范围较广,在19~31℃之间,虽然野蚕黑卵蜂的卵巢发育速度不同,但所能达到的最大卵量没有明显差异,说明这5个温度对于该蜂的卵子形成均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7.
8.
第五代棉铃虫卵的发育进度及孵化率观察初报武汉市植保站(430022)汤少云,徐建武,周瑜东西湖区植保站(430040)周红斌,李启再近几年,棉铃虫危害在我市呈上升趋势,除第四代猖撅危害外,第五代的发生量逐年增大。据统计,1992年百株累计卵量为95粒...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温度对茶树柿广翅蜡蝉越冬卵发育的影响, 设置13、16、19、22、25℃和28℃不同恒温和室外自然变温(日均温度波动范围8.87~26.40℃, 日均温度平均值16.89℃)处理茶树柿广翅蜡蝉越冬卵, 监测其发育历期和孵化情况。结果表明, 在上述6个不同恒温条件下, 柿广翅蜡蝉越冬卵的发育历期分别为62.28、28.58、13.51、10.11、10.33 d和7.07 d, 随着温度的升高, 越冬卵发育历期逐渐缩短, 温度与柿广翅蜡蝉越冬卵的发育速率关系满足方程:y=-0.086+0.008x, 得出越冬卵发育起点温度为10.80℃, 有效积温为125 d·℃。在自然变温条件下, 发现越冬卵从4月10日开始孵化, 到5月5日累计孵化率达到73.37%, 揭示了茶树柿广翅蜡蝉越冬卵在这段时间范围内陆续孵化出1龄若虫。本研究对信阳茶区茶树柿广翅蜡蝉若虫发生期的预测预报及其防控策略的制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温度对美洲斑潜蝇发育、取食、产卵和寿命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不同恒温条件对美洲斑潜蝇各虫态发育及成虫取食、产卵、寿命的影响。采用直接最优法推算出卵、幼虫、蛹和整个历期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9.47、10.81、10.96和10.74℃,有效积温为39.20、65.97、136.40和241.07日度。北京全年可发生8-9代。26.5℃下成虫取食量、产卵量、产卵与取食的比率最高,产卵前期最短,产卵、取食高峰期持续时间长。低温和高温均不利于产卵。雌虫一生平均最高卵量为518.2粒,产卵量与温度之间的关系可用回归式Y=44.610X-703.34(R^2=0.6717)表示,产卵的理论最低阈值为15.77℃。每日累积产卵百分比与累积日度之间的关系可用Y=110.1[1-exp(-0.004339X)](R^2=0.9143)表示。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控制茭白田福寿螺种群的方法,本文在调查不同茭白品种上福寿螺卵块分布差异基础上,开展不同规格(3、6、9 cm宽)竹片诱集福寿螺产卵试验。结果显示,不同茭白品种上福寿螺卵块分布数量差异大,单季茭白品种以‘杭州一点红’上卵块最多(11.6个/丛),远高于其他9个品种,最少的是‘八月茭’‘金茭1号’(分别为1.7、2.3个/丛)。双季茭白品种间的差异不显著,每个茭白品种上的卵块数在5.1~7.4个之间。不同规格竹片对福寿螺的产卵诱集效果差异大,引诱效果最好的为9 cm规格的竹片效果最差的是3 cm规格竹片。竹片凸面诱集到的卵块较多,凹面诱集到的卵块很少,竹片凸面朝田埂方向插入诱集产卵效果更好。福寿螺的产卵高度呈正态分布,主要集中在20~40 cm之间,未发现有靠近水面或在水下的卵块,卵块大小与数量呈线性正相关。研究结果为利用竹片诱集茭白田福寿螺产卵提供了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不同条件下日本方头甲对矢尖蚧捕食功能的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方头甲是矢尖蚧等多种盾蚧科昆虫的重要捕食性天敌,为了更好地了解和利用其在不同条件下的捕食效能,在室内条件下,定量研究了不同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下日本方头甲成虫对不同密度矢尖蚧1龄雄若虫的捕食功能反应和寻找效应,并用Holling-Ⅱ型方程和Holling-Ⅲ型新方程分别拟合出不同功能反应模型.结果表明,温度为25℃、相对湿度为70%~90%、光照强度12000 lx、L:D=14:10时,最有利于日本方头甲成虫捕食.在此条件下,瞬间攻击率、最大捕食量、瞬间攻击率与平均处理时间的比值和最佳寻找密度均达最大,平均处理时间最短,功能反应圆盘模型为N_a=1.002N/(1+O.0001N).寻找效应在不同条件下均随着矢尖蚧密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数学模型为E=1.002/(1+1.002 x0.0001N),Holling-Ⅲ型新模型为N_a=308.86e~(-95.18/n).在上述条件下,理论最大捕食量为308.86头,最佳寻找密度为95.18头.生产上控制矢尖蚧危害的释放比例应为益害比1∶95. 相似文献
13.
双纹须歧角螟(Trichophysetis cretaceaButler)是为害茉莉花的重要害虫。本文于室内就温度、湿度及极端高温对其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15~30℃范围内,双纹须歧角螟的发育速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加快;当温度超过30℃时,发育速率减慢。在各虫态中,蛹期的存活率受温度变化的影响最大。卵、蛹在温度持续高于35℃时不能存活。40℃高温处理4~8h能显著缩短卵发育历期,延长成虫寿命,提高产卵量。在适宜的温度下(23~25℃),湿度对双纹须歧角螟各虫态生长发育及繁殖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4.
在室内研究了温度对蔗扁蛾生长发育、存活及生殖的影响,组建了不同温度下的实验种群生命表。结果表明,19~31℃是蔗扁蛾生长发育和繁殖的适宜温度范围,其中22℃时的产卵量最大,为290.9粒/雌,3l℃时的世代平均历期最短、世代存活率最高,分别为46.1天和37%;卵、幼虫、蛹及幼虫-成虫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分别为11.15、7.80、12.51、9.27℃和95.66、613.88、173.11、758.80日度。在19~31℃范围内,种群趋势指数(Ⅰ)随温度的上升而增高,31℃时达最大.34℃时种群出现负增长。试验表明,蔗扁蛾卵具有较强的耐高温特性,而38℃是卵孵化的高温上限;相对湿度对卵的孵化影响较大,其中90%RH是卵孵化的最适湿度,45%RH是卵孵化对湿度的最低要求;浸水时间低于20min,对卵的孵化率影响不大,浸水时间超过1h,对卵的孵化率有明显影响;蔗扁蛾幼虫在0℃时,处理72h,存活率仍为93.3%;-2℃时,幼虫72h后大部分死亡;-5℃时,幼虫48h全部死亡。 相似文献
15.
16.
温度和湿度对B型烟粉虱发育、存活和生殖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研究了采自北京市的B型烟粉虱种群在不同温、湿度条件下的生长、发育和繁殖力参数.结果表明,相对湿度是影响卵、1龄若虫、3龄若虫和成虫发育的主要因素,30%~70%RH是烟粉虱发育的适宜范围.在25℃组合90%、70%、50%和30%RH环境下的种群内禀增长率(rm)分别为0.0499、0.0596、0.064和0.0856.若虫的发育历期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20~30℃是烟粉虱发育的适宜范围.在1 5℃下从卵发育到成虫需要69.0天,但30℃下则减少到27.7天.当温度上升到35℃时,只有少数个体能发育到3龄.不同龄期对温度的要求有较大的区别,2龄若虫的发育起点温度最低(6.16℃),而卵期所需的有效积温最高(110.22日度).在80%RH配合30、25、20和15℃条件下的内禀增长率(rm)分别为0.0729、0.0673、0.0895和0.0486. 相似文献
17.
龙葵是农田恶性杂草?为明确龙葵种子休眠与季节温度的关系, 研究了室内和室外不同贮藏条件下其种子萌发对温度的响应规律?结果表明, 室外贮藏条件下的龙葵种子萌发呈季节性变化, 从10月到翌年5月, 龙葵种子萌发率均在95%以上, 随着夏季温度的升高, 萌发率从6月开始下降, 9月达到最低值(25.4%), 由此进行年际间休眠和非休眠周期的循环?夏季6月-9月的高温可诱导龙葵种子进入休眠状态, 而秋冬季的相对低温有利于解除种子休眠, 使种子恢复萌发状态?龙葵种子休眠和非休眠状态之间的切换受季节性温度变化的影响?室内贮藏的种子, 由于环境温度较为稳定, 其萌发率年际变化较小, 在20%~50%之间?本文明确了龙葵种子休眠的周期性变化规律, 有助于精准预测其出苗时间, 研究结果可为阐明龙葵种子休眠萌发机制和制订基于萌发调控的绿色防控策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在田间限量灌溉条件下,以小偃22为对照,研究了4种灌溉模式对中麦349干物质转移效率、籽粒灌浆速率、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土壤含水率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灌溉后各营养器官干物质转移量及对籽粒的贡献率均降低,叶源的光合性能提高,花后光合产物向籽粒的分配量增加;籽粒灌浆期延长,中后期灌浆速率提高,粒重增大;穗数、穗粒教、千粒重以及产量均提高.相同灌溉模式下,中麦349较对照干物质转移量及对籽粒的贡献率均较大,但各灌溉模式干物质转移量及对籽粒贡献率均较对照下降幅度较大;对照模式下,中麦349较对照营养器官干物质向籽粒运输量大,对籽粒贡献率较大,产量较多次灌溉减产较少,耐旱程度较强.中麦349两水与三水处理无显著差异,以浇越冬水+拨节水+灌浆水产量最高,小偃22以浇越冬水+拔节水模式产量最高.在浇一水模式中,两品种均以浇拔节水产量较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