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肉用雏鸡相对生长发育较快,对营养要求高,幼雏期间体温调节机能不完善.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弱,稍有疏忽,就会发生各种疾病而死亡。雏鸡死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只要加强饲养人员的责任心.严格各项操作规程,搞好育雏的环境条件.供给营养全面而平衡的饲料,严格防疫和疾病防治的措施.就可以减少雏鸡死亡数,提高育雏的成活率,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生产中,保证肉用雏鸡“零死亡”,必须采取以下综合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
《湖北畜牧兽医》2009,(2):37-37
肉用雏鸡相对生长发育较快,对营养要求高,育雏期间体温调节机能不完善,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弱,易感染疾病而死亡。雏鸡死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只要加强饲养人员的责任心,严格各项操作规程,搞好育雏的各个环境条件,供给营养全面而平衡的饲料,严格防疫和搞好疾病防治,就可减少雏鸡死亡数,提高育雏的成活率,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肉用雏鸡相对生长发育较快,对营养要求高,幼雏期间体温调节机能不完善,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弱,稍有疏忽,就会发生各种疾病而死亡。雏鸡死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只要加强饲养人员的责任心,严格各项操作规程,搞好育雏的环境条件,供给营养全面而平衡的饲料,严格制定防疫措施,就可以提  相似文献   

4.
李伟立 《水禽世界》2006,(12):17-18
肉用雏鸡相对生长发育较快,对营养的需求比较高,对不良环境和疾病的抵抗能力弱,如管理措施不当,常因疾病和其他原因死亡。1急性传染性疾病大型密闭饲养的雏鸡,稍不注意就容易得病,尤其是马立克氏病、鸡新城疫、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和传染性支气管炎等疫病。这些传染病一旦传染开来  相似文献   

5.
青霉素饮水治疗雏鸡球虫病的效果观察尹书田,苏建华(扬州大学农学院扬州225001)雏鸡球虫病是危害养鸡业的主要疾病之一。根据我们对某牧场饲养125批583,748只AA商品肉鸡死亡情况的调查,因雏鸡球虫病发病死亡6,970只,死亡率1.19%,占总死...  相似文献   

6.
正刚出壳的雏鸡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性很差,对疾病的抵抗力也很弱,一般来说在第一周内的死亡比较大,引起雏鸡前期死亡的原因很多,总体可分为两大类,分别是疾病因素和非疾病因素。1疾病因素1.1鸡白痢鸡白痢病是由沙门氏菌引起的,是育雏期最先遇到的传染病,3周龄以内雏鸡发病死亡率较高,也是雏鸡前期死亡的主要疾病因素。鸡白痢的发病时间  相似文献   

7.
新城疫、白痢、球虫病是危害刚出壳雏鸡的三大疾病.如果防制不当.常会导致雏鸡大量死亡,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8.
雏鸡白痢是一种传染病,造成雏鸡死亡育雏成活率低,养鸡成本增加的主要疾病之一。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该病所造成的损失与种鸡场本病净化程度,鸡群饲养管理水平以及防治措施是否得当有着直接关系。对雏鸡白痢进行综合防治,可收到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用一些对人畜有益的菌株,防治疾病,国内外已有较多报道,在兽医领域内使用生物制剂防治雏鸡与成年鸡疾病,包括防治雏鸡白痢以及对增重的影响亦有较多报道。鉴于我国,鸡白痢在不同类型的鸡场均有不同程度的污染,给规模化养鸡造成一定的危害,表现在育雏、育成阶段死亡...  相似文献   

10.
个体养鸡户李某于1997年6月20日从孵化站购入雏鸡600只,于20日龄时雏鸡群发生了一种以垂翅、血便、瘦弱及步履蹒跚等为主要特征的疾病。病初平均每天死亡15~16只,中后期平均每天死亡30只左右,15日内共死亡338只,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1临床...  相似文献   

11.
肉用雏鸡相对生长发育较快.对营养要求高,幼锥期间体温调节机能不完善,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弱,稍有疏忽,就会发生各种疾病而导数死亡。锥鸡死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只要加强饲养人员的责任心,严格各项操作规程.供给营养全面而平衡的饲料,严格采取防疫和疾病防治的措施.就可以减少雏鸡死亡数,  相似文献   

12.
提高雏鸡成活率的技术要点禽谚说:“育雏如育婴”这是很有道理的.雏鸡刚出壳身体幼小,绒毛稀疏,体温调节机能不完善,御寒能力很差.雏鸡体质娇嫩,对疾病抵抗能力弱.雏鸡神经十分敏感,胆小,伯惊吓,喜欢安召.雏鸡新陈代谢旺盛,生长发育决.因而育雏工作好坏,不仅直接影响雏鸡成活率,还关系到成年后的产蛋力与种用价值.有些专业户养鸡失败的原因,往往是没有掌握住有维的技术要点,饲养管理条件差,或感染疾病造成大批死亡.据自己多年养鸡的体会,浅谈一下育雏的技术要点,以供参考.l速好鸭苗,备好房舍种苗质量好坏是育雏成…  相似文献   

13.
在养鸡过程中,雏鸡的死亡占有较大的比例,在引起雏鸡死亡的诸多因素中,人们总把传染病和孵化问题归结于首位,而忽略了环境因素对雏鸡健康的重大影响。据调查结果表明,由于环境恶劣、管理粗放造成雏鸡的病亡是值得重视的,约占雏鸡死亡总数的70%。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雏鸡开口灵”对雏鸡增重及成活率的影响吴开宝张书霞鲍恩东(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210095)“雏鸡开口灵”是为雏鸡专门研制的一种新型营养保健制剂。为进一步证明其对雏鸡具有增进食欲,防制雏鸡消化道和呼吸道疾病,抵抗应激、促进生长发育、提高雏鸡成活率之...  相似文献   

15.
雏鸡在育雏期(0~4周)由于体温调节机能不完善,对营养要求高,对疾病的抵抗力弱,常常因为种种原因引起死亡,到成鸡时却所剩不多,这是困扰广大养鸡户的一大难题。下面就雏鸡死亡的原因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6.
雏鸡在1~42日龄因自身生长特性、饲养密度和通风情况、光照、疾病和饲料等因素常发生啄癖现象。被啄鸡只轻者可进行治疗,严重者甚至造成死亡,因此了解雏鸡啄癖发生的原因,并掌握控制雏鸡啄癖的关键点对蛋鸡养殖生产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7.
雏鸡发生曲霉菌病,常呈急性、群发性,发病率、死亡率都很高,给养鸡户造成的经济损失相当严重。2005年7月份,嫩江县伊拉哈镇五四村某养鸡户饲养的蛋用雏鸡发生以呼吸困难、打喷嚏为主要症状的疾病,并不断有患病雏鸡死亡。1发病情况嫩江县伊拉哈镇五四村某养鸡专业户饲养8000只海兰褐雏鸡。2005年7月初,在雏鸡30日龄时开始发病,最初每天发病5~6只,后来发病数逐渐增加,最高时每天发病50~80只,日死亡20~30只,全程发病约2560只,死亡875只,死亡率约10%。在发病期间,养鸡户曾使用抗生素治疗,但是不见效果。2临床症状病鸡表现为精神沉郁,两翅下垂…  相似文献   

18.
在养鸡过程中,雏鸡的死亡占有较大的比例,如何降低雏鸡的死亡率,对于提高养鸡业的经济效益,增强饲养人员的工作信心都有重要的意义。在引起雏鸡病亡的诸多因素中,人们总认为传染病是首位或归结于孵化上的问题,而忽略了环境因素对雏鸡健康的重大影响。据调查结果表明,由于环境恶劣,管理粗放造成雏鸡的病亡是值得重视的,约占雏鸡死亡总数的70%,主要表现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19.
<正> 为了摸清雏鸡(出壳24小时至半斤重)的成活率及死亡原因,笔者于1989年9~10月,随同部分基层畜牧兽医人员,采取随机抽样,在全县14个乡(镇)中,调查了部分农户雏鸡死亡的情况,在调查的309户中,共孵出雏鸡623窝,出壳雏鸡7633羽,半斤以上成活数3956羽,占出壳雏鸡总数的51.8%。死亡雏鸡(半斤以下)3677羽,死亡率为48.2%,现将雏鸡死亡的原因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20.
育雏期的鸡体温调节机能尚不完善,消化能力弱,抗病能力低,极易发生各种疾病,引起大批死亡。如何控制雏鸡死亡,最大限度的减少因雏鸡死亡带来的经济损失,是当前广大养鸡户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为减少育雏阶段雏鸡的死亡率,促进养鸡效益的提高和养鸡业的发展,笔者对不同规模鸡场的雏鸡死亡原因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