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1消毒类型,肉鸡舍消毒分为3种类型,即预防消毒、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在未发生传染病时.结合平时的饲养管理T作对可能受病原体污染的鸡舍、用具等进行消毒,即是预防消毒;当发生传染病时.根据需要.随时随地做好杀灭病原体的消毒工作.属随时消毒;而终末消毒,则是传染病扑灭后,对疫区内可能残留病原体的一切物体进行全面彻底的大消毒。  相似文献   

2.
根据消毒的目的和时机,一般将消毒工作分为三种类型,即预防消毒、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在未发生传染病时.结合平时的饲养管理工作对可能受病原体污染的禽舍、用具等进行消毒,即是预防消毒;当发生传染病时,根据需要,随时随地做好杀灭病原体的消毒工作,属随时消毒;而终末消毒,则是传染病扑灭后,对疫区内可能残留病原体的一切物体进行全面彻底的大消毒.  相似文献   

3.
1消毒消毒是消灭传染源散播于外界环境中的病原体,以切断传播途径,防止疫病蔓延。根据消毒的目的,可将消毒分为以下三种:①预防性消毒。结合平时的饲养管理,对畜舍、场地、用具和饮水等进行的定期消毒,以达到预防一般传染病的目的。②随时消毒。在发生传染病时,为了及时消灭刚从病畜体内排出的病原体而采取的消毒措施。消毒的对象包括病畜污染或可能污染的一切环境、用具、饮水等。③终末消毒。在病畜解除隔离、痊愈或死亡后,或者在疫区解除封锁之前,为了消灭疫区内可能残留的病原体所进行的全面彻底的大消毒。  相似文献   

4.
消毒是消灭外界环境中的病原体,是切断病原传播途径、预防传染病的发生或阻止传染病继续蔓延的一项重要防疫措施。根据处理性质可分为物理消毒法(如紫外线消毒、热力消毒、机械消毒、自然净化等)和化学消毒法(如喷雾消毒、喷洒消毒、熏蒸消毒等);依据消毒目的可分为预防性消毒和疫源地消毒(根据实施消毒的时间不同,又可分为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  相似文献   

5.
1日常消毒消毒是杀灭病原体,控制疾病蔓延,辅助和加强疾病治疗效果的重要手段,也是传染病防治的重要措施,根据时机的不同通常可分为预防性消毒、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消毒药选择的原则一般本着安全、高效、廉价的  相似文献   

6.
消毒是贯穿于畜牧生产中一项重要工作,是控制畜禽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的一个重要的手段,是贯彻预防为主方针的一项重要措施。其目的在于消灭被传染源散播于外界环境中的病原体,以切断传播途径,阻止疫病继续蔓延。通过科学的消毒,可以减少或杀灭养殖环境中的病原体,使其数量和浓度减少到无害程度,可防止畜禽发病或疫病的蔓延。根据消毒的目的,可分为预防性消毒、随时性消毒、终末消毒3种。现就中小型规模养猪场的消毒现状和普遍存在的问题、产生的误区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对猪舍、场地、用具、饮水以及猪体表等进行定期消毒,可以消灭猪舍及周围环境中的病原体,从而预防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下面谈谈对其定期进行预防性消毒的3种方法,供广大养猪户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前,养鸡场规模化、集约化程度越来越高,疾病也越来越难防,建立严格的卫生消毒制度是一项重要措施,是减少、杜绝鸡病发生的有利保障。 消毒,说起来简单,但细分起来,按消毒目的的不同,还可以分以下三种情况: 1、预防性消毒:结合平时的饲养管理对鸡舍、用具等进行定期消毒,以达到预防传染病的目的。 2、随时消毒:在发生传染病时,为了及时消灭刚从病鸡体内排出的病原体而采取的消毒措施,即进行带鸡消毒,包括病鸡所在的鸡舍,及被病鸡分泌物、排泄物污染和可能污染的一切场所、用具和物品。 3、终末消毒:当发病鸡群基本恢…  相似文献   

9.
养殖生产消毒技术(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然界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病原,是养殖业健康发展的重要隐患。而要消灭和根除病原体,必不可少的办法就是消毒。消毒是兽医卫生防疫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是预防和扑灭传染病的最重要的措施,其目的就是杀灭和根除病原,从而在根本上预防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从社会预防医学和公共卫生学的角度来看,兽医消毒工作也是防止和减少人畜共患传染病的发生和蔓延,保障人类环境卫生、身体健康的重要环节之一。在集约化养殖业迅速发展的今天,消毒工作更显得突出重要。它已成为畜禽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尤其当发生疫情时经过防疫消毒可以减缓疫情的扩散,防止疫情的蔓延和传播,尽快控制和扑灭疫情。但是若消毒方法不当,例如消毒剂的选择不当、消毒液的浓度不足、操作程序不合理等等,即使是实施了消毒也不可能达到消毒的目的,这样疫情不仅不能得到及时地控制,还可能会向更大范围蔓延扩散。  相似文献   

10.
消毒是贯彻“预防为主”方针的一项重要措施。消毒的目的是消灭被传染源散播于外界环境中的病原体,以切断传播途径,阻止疫病继续蔓延,从而消灭各种传染病。根据消毒的目的,可分以下三种情况: 1.预防性消毒:结合平时的饲养管理对鸡舍、场地、饲养用具和饮水等进行定期消毒,以达到预防一般传染病的目的。2.随时消毒:在发生传染病时,为了及时消灭刚从病鸡体内排出的病原体而采取的消毒措施。消毒的对象包括鸡舍、隔离场地以及被病鸡的分泌物、排泄物污  相似文献   

11.
<正>随着规模化猪场集约化程度和饲养密度的加大,疫病的发生与流行越来越复杂。消毒是贯彻"预防为主"方针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科学的消毒是切断疫病传播途径、杀灭病原体、消灭疫病源头的好办法,是猪场生物安全体系的主要内容,同时也是对疫苗免疫和药物防治缺陷的重要补充。消毒主要包括平时未发生疫病时的预防性消毒及发生疫病后的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本文就当前规模化养猪场的消毒问题作一简述,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病原体的存在,是家禽养殖业的大敌,要消灭和根除病原体,必不可少的办法就是消毒。消毒是兽医卫生防疫工作中的重要工作,是预防和扑灭疫病的重要措施。对规模养禽场来说,如果没有完善的消毒卫生措施,就不可能预防和阻止各种疫病的发生。兽医消毒工作是防止和减少人畜共患疫病的发生和蔓延,保障人类身体健康的重要环节之一。  相似文献   

13.
禽舍消毒是预防家禽疫病发生的一项重要措施。消毒的主要目的就是消火被传染源散播于外界环境中的病原体,以达到切断传播途径,防止疫病的继续蔓延,从而消灭各种传染病。根据禽舍消毒的目的,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相似文献   

14.
禽舍消毒是预防家禽疫病发生的一项重要措施。消毒的主要目的就是消灭被传染源散播于外界环境中的病原体,以达到切断传播途径,用以防止疫病的继续蔓延,从而消灭各种传染病。  相似文献   

15.
对老鸡舍场地实行消毒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发生传播和蔓延的好方法,只有采取一整套严密的消毒措施,才能有效杀灭散播于环境、鸡体表面及工具上的病原体,切断传染途径,从而保证鸡的健康成长。现将老鸡舍的消毒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专业化猪场由于猪群饲养密度大 ,其周围环境长期受到各种病原的严重污染 ,对养猪生产形成很大的威胁。因此 ,强化防疫消毒 ,及时杀灭各种病原 ,切断传染途径 ,预防和控制疫病流行 ,保障猪群健康 ,是养猪场安全生产的关键措施之一。1 猪场消毒对象、方法及对消毒效果的检查1 1 消毒种类猪场消毒根据防制传染病的作用及其进行的时间 ,可以分为预防性消毒和疫情期消毒 ;疫情期消毒又可分为疫情期间的消毒和疫情结束后的终末消毒。(1 )预防性消毒是在疫情静止期 ,为防止疫病发生 ,确保养猪安全所进行的消毒。现代化猪场一般采用每月 1次全场…  相似文献   

17.
消毒是预防和扑灭畜禽传染病的一项重要措施。消毒的方法有机械消毒、物理消毒、化学消毒和生物学消毒口类。消毒时应根据消毒对象(如禽舍、孵化器等)和病原体的种类(病毒、有芽孢的或无芽孢的细菌等)的不同选用不同的方法。一般常用化学药品进行消毒,但最好联合应用其他消毒方法,如此能取得更为理想的消毒效果。  相似文献   

18.
狗全身是宝,综合开发利用价值很高。但是,肉狗养殖中传染病的发生和防治技术差是影响肉狗养殖业发展的重要原因。肉狗场消毒是防治和扑灭肉狗各种传染病的重要措施,为了预防和控制肉狗传染病的发生,要经常对狗舍和及可能被污染的物品进行消毒。  相似文献   

19.
李喜平  闫岩 《兽医导刊》2020,(4):243-243
消毒是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杀灭除芽胞以外的所有病原体及其他有害微生物。同时杀灭或清除外环境中传播媒介物上的病原微生物及有害微生物。消毒的目的是防止病原体播散到畜禽养殖环境中,引起流行发生,同时防止病畜再被其他病原体感染,出现并发症,发生交叉感染和免疫感染。不同的传播机制引起的传染病,消毒的效果有所不同。肠胃道传染病,病原体随排泄物或呕吐物排出体外,污染范围较为局限,如能及时正常地进行消毒,切断传播途径,中断传播的效果较好。呼吸道传染病,病原体随呼吸、咳嗽、喷嚏而排出,再通过飞沫和尘埃而播散,污染范围不确切,进行消毒较为困难。须同时采取空间隔离,才能中断传染。虫媒传染病则采取杀虫灭鼠等方法。  相似文献   

20.
鸡舍实行严格消毒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发生,传播和蔓延的最好的方法。对至少使用过一个饲养周期的老鸡舍,只有制定和采取一套严密的消毒措施,才能有效消灭散播在环境,鸡体表面和饲养工具上的病原体,保证鸡群的健康生长。常用的消毒方法一般分鸡舍消毒,鸡场消毒,出入人员消毒和饲养期消毒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