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菊芋生产菊糖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启为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2):20031-20032
[目的]研究菊芋生产菊糖中去除杂质和脱色的关键技术,获得高品质的菊糖。[方法]通过盐析沉淀法、酶解法和加灰充碳法比较去除杂质效果;对活性炭脱色及组合离子交换脱色方法进行比较,确定最佳去除杂质方法和最佳脱色工艺。[结果]菊芋提取液经加灰充碳法去除杂质效果最好,再经组合离子交换脱色,总糖收率为94.8%,浓缩液透光率95%,符合产品要求。[结论]该研究结果为菊芋生产菊糖的产业化工艺提供了一条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菊糖的提取、澄清与精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菊芋干粉为原料,对菊糖的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温度为80℃、固液质量比为1∶22的情况下,浸提50min,菊糖得率可达53.8%(以菊芋干粉计).用熟石灰-磷酸澄清除杂,调节pH值为13,温度80℃,保温15 min,总糖和菊糖的损失较小,除杂较为彻底.用活性炭进行脱色精制处理,其用量为3%(以提取液计),pH值7.0,温度80℃,保温15 min,透光率可达93%以上,多糖含量为98.92%,最终菊糖得率42.3%.  相似文献   

3.
菊芋菊粉纯化中脱蛋白和脱色工艺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干菊芋块茎粗粉为原料,对菊芋菊粉纯化中脱蛋白和脱色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菊粉纯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灭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的最佳温度为90 ℃,时间10 min;石灰乳脱蛋白最佳pH值为11~12,蛋白去除率约为83.61%;磷酸回调最佳pH值为6~6.5,蛋白去除率为12.53%.菊粉提取液最佳脱色条件:采用D311弱碱阴离子树脂,脱色温度45 ℃,色素浓度0.796 Abs,洗脱速度为4 B·h-1,树脂对色素的吸附量可达15.58 ΔA·mL-1,菊粉平均损失率为3.08%.  相似文献   

4.
活性炭法用于菊苣菊粉脱色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菊苣菊粉脱色寻求一种最佳脱色工艺。[方法]用活性炭对菊苣菊粉液进行脱色试验,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确定最佳脱色条件。以葡萄糖为标准品,采用蒽酮比色法测定总糖,采用3,5-二硝基水杨酸(DNS)法测定还原糖。[结果]活性炭脱色的影响因素依次为:脱色时间>脱色温度>活性炭用量。提取液中有色物质的最大吸收波长为550 nm,在此波长下,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脱色的最佳工艺条件,即温度为60℃、活性炭用量为20 g/L、时间为40 min。在此工艺条件下,测得的菊粉平均含量及平均脱色率分别为21.287 8mg/ml和60.098%,相对标准偏差为0.139 8%。[结论]采用活性炭法脱色菊粉提取液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5.
菊苣菊粉提取与纯化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普那菊苣为原料,对菊苣菊粉提取、纯化工艺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菊粉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原料为粉状,温度85℃,固液比为1∶30,提取时间为60 m in,菊粉的提取率达58.58%。纯化时石灰乳脱蛋白的最佳处理温度为70~80℃。提取液最佳脱色工艺条件为:脱色温度70℃,脱色时间50 m in,活性碳用量为20 g/L,脱色率为69.13%,菊粉损失率为7.93%。  相似文献   

6.
树脂对菊芋粉除杂液脱色效果的影响及其脱色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离子交换树脂和大孔吸附树脂对菊芋粉除杂液脱色效果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脱色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佳脱色工艺为采用201×7(717)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在树脂用量2.5mL/100mL(除杂液),脱色温度45℃,脱色时间40min条件下,菊芋菊粉除杂液的脱色率可达到81.60%,菊粉损失率为5.28%,菊芋中的色素可能主要以阴离子色素、非极性分子色素为主。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固定化菊粉酶酶解菊芋提取液制备果糖的适宜反应条件。[方法]以菊芋提取液为原料,以固定化菊粉酶酶法制备果糖,采用蒽酮比色法测定总糖含量,采用3,5-二硝基水杨酸法测定果糖含量,研究了底物浓度、反应温度、pH值、加酶量对果糖制备的影响。[结果]底物浓度、反应温度、pH值、加酶量对果糖制备均有显著影响。固定化菊粉酶酶解菊芋提取液制备果糖的适宜反应条件为:底物浓度10%(W/V),反应温度60℃,pH值5.0,加酶量3.0U/g菊糖。在适宜条件下反应12h,底物降解率为98.2%,果糖占总糖的87.6%,总转化率高。[结论]固定化菊粉酶既保持了游离酶的活性,又具有固定酶的功效,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秦培鹏  刘涛 《安徽农业科学》2014,(15):4784-4786
[目的]优化热水浸提猴头菌多糖的工艺参数。[方法]采用热水浸提法对猴头菌中的多糖进行提取,对影响浸提效果的浸提温度、浸提时间、料液比、浸提次数等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试验表明,猴头菌多糖提取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料液比1∶15 g/ml,浸提温度80℃,浸提时间2 h,浸提次数2次,乙醇沉淀多糖的终浓度为75%,此条件下猴头菌多糖的提取率可达8.87%。[结论]研究可为猴头菌及其他菌类热水浸提多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采用超声波辅助热水浸提法提取菊芋中的菊糖.结果表明,相比于热水浸提法,采用超声波辅助法可以将菊糖的提取率提高28.73%,效果显著.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得到最佳提取条件为超声波输出功率112W、超声波提取时间25 min、料液比1∶15,水浴提取温度100℃.在此条件下菊糖的提取率可达到70.05%.影响因素从大到小依次为:水浴提取温度>超声波输出功率>料液比>超声波提取时间.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GRAS认证的枯草芽孢杆菌发酵所得N-乙酰神经氨酸进行分离纯化,获得安全性高的目的产物。[方法]通过沸水浴破壁、菌液分离、活性炭脱色、乙醇分步沉淀除杂、乙酸结晶以及重结晶等工艺对枯草芽孢杆菌基因工程菌株经培养所得的N-乙酰神经氨酸发酵液进行分离纯化。[结果]分离纯化后,N-乙酰神经氨酸纯度在96.0%以上。[结论]研究结果为N-乙酰神经氨酸应用于食品、保健品等领域提供了质量保障。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鲜切菊芋在加工过程中菊糖的变化情况。[方法]采用热水浸提的方法提取菊糖,并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菊糖得率。[结果]鲜切菊芋在加工过程中菊糖受温度、pH值,贮藏时间、包装方式等因素的影响。[结论]菊芋在加工过程中应避免高温条件,温度控制在80℃以下 避免强酸或碱性环境,pH值在6~8范围内 贮藏时间不宜过长,一般在6 d以内 包装方式最好用PE封装。  相似文献   

12.
熊涛  邹春梅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9):3673-3675
[目的]探索可食用的猪血浆蛋白粉的制备方法。[方法]采用酶解法水解猪血浆,利用活性炭对酶解液脱色,制备猪血浆蛋白粉。比较在不同脱色条件下活性炭的脱色效果,以确定最佳脱色工艺条件。[结果]活性炭对猪血浆酶解液的脱色率为90.60%。脱色温度对血浆酶解液的脱色效果影响显著,而活性炭用量和脱色时间对脱色效果无显著影响,它们对脱色效果的影响顺序为:脱色温度>活性炭用量>脱色时间。利用活性炭对猪血浆酶解液进行脱色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活性炭用量为4.00%,脱色时间为30 min,脱色温度为50℃。[结论]该试验制得的血浆蛋白粉呈淡黄色粉末状、无腥味、无杂质、蛋白质含量为68.25%、室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达92.35%,可广泛应用于食品行业。  相似文献   

13.
贾若凌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3):11568-11570
[目的]优选菊芋中菊糖的微波提取工艺。[方法]以新鲜的菊芋块茎为原料,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微波功率、提取时间、料液比、提取次数和提取温度为因素,设计5因素4水平的正交试验L16(45),研究菊糖的提取及其分离纯化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确定微波法提取菊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微波时间8 min,提取温度95℃,微波功率500 W,料液比为1∶20(W/V,g/ml,下同),提取3次;在此条件下,菊芋菊糖的提取率为68.11%。[结论]该方法优选出了菊芋中菊糖的微波提取工艺,结果准确可行。  相似文献   

14.
褐蘑菇蛋白水解液脱色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褐蘑菇蛋白水解液脱色的生产实践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活性炭对褐蘑菇蛋白水解液进行脱色研究,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确定褐蘑菇蛋白水解液脱色的最优工艺参数。[结果]褐蘑菇蛋白水解液脱色的最优工艺为:活性炭用量2.5%,吸附温度50℃,吸附时间2.0h。[结论]在该工艺条件下,水解液脱色率可达68.57%,而氨基酸损失率仅为4.38%。  相似文献   

15.
[目的]更好地测定烟叶中钾、氯的含量。[方法]先选用合适的酸提取钾、氯,再用活性炭进行脱色,改进钾、氯常规方法测定的前处理,建立了同一待测液同时测定烟叶样品中钾和氯含量的方法。[结果]使用25 ml浓度0.2 mol/L H2SO4提取10~25 min,能够把烟叶中的钾、氯提取出来,且脱色效果较好。当样品和活性炭质量比为1∶2时,脱色效果较好。25~35℃条件下可以制备待测液。改进方法测定的钾、氯的变异系数分别为2.70%~2.97%,1.09%~1.27%,钾、氯的回收率分别为97.7%~98.4%、97.3%~100.0%。[结论]采用H2SO4提取、活性炭脱色法测定烟叶中钾、氯含量的精密度较高,测定结果可靠,与常规方法相比,步骤简便,测定效率高,节约成本,便于普及。  相似文献   

16.
紫外分光光度计法测定菊粉多糖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建立一种简便、快捷测定菊粉含量的方法。[方法]配制标准溶液,绘制总糖和还原糖标准曲线,确定检测波长、沸水中加热时间与显色时间,并进行重现性试验,研究菊粉含量测定的最佳方法。[结果]确定了测定菊粉多糖含量的紫外分光光度法:菊粉中总糖测量用蒽酮法,稀释500倍后的菊粉溶液1 ml加5 ml的蒽酮试剂,沸水中加热15 min,黑暗处显色15 min,于615 nm处测定吸光度。[结论]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菊粉含量的方法具有操作简便、易于推广及测量的成本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
改性膨润土的制备和脱色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提高膨润土的脱色效果。[方法]采用膨润土为原材料,先加碳焙烧活化,再负载壳聚糖制备改性膨润土,研究了不同制备条件对脱色效果的影响。[结果]焙烧时间为2h,焙烧温度为200~600℃,加碳量为4%左右时,脱色率较高,达到90%以上。滴入15ml壳聚糖溶液后,脱色率达到了90%以上。改性膨润土在1539.15和2895.07/cm处出现了壳聚糖中的N—H键和C—H键的振动峰。改性膨润土在酸性条件下脱色效果优于碱性条件。改性膨润土和原土分别在40min和1h达到稳定状态,脱色率分别为90%和32%。[结论]改性膨润土的最佳制备条件为:焙烧时间2h,加碳量4%,焙烧温度500℃,壳聚糖:膨润土为0.07。脱色40min,废水色度去除率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8.
[目的]优化复合酶提取菊芋菊糖的工艺。[方法]探讨料液比、pH、温度、复合酶等对菊芋菊糖提取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采用响应面分析方法,对其操作参数进行优化,获得最佳的工艺条件。[结果]菊芋菊糖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料液比1∶20(g∶mL),pH 6.0,酶解温度54℃,复合酶(m_(木瓜蛋白酶)∶m_(果胶酶)=1∶8)131μg/g样品,提取时间40 min;在此条件下,菊芋菊糖提取率为73.30%。[结论]该研究可为菊芋菊糖的工业化生产奠定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