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烟台继2002年4月23~25日发生严重的“倒春寒”现象后,2004年4月23-24日凌晨、26日至27日凌晨,又发生大规模霜冻,多数地区最低气温均为,0℃以下,招远等地最低气温达到零下3.6℃,致使正处幼果期的桃、梨、杏、李子、苹果以及初现花序的葡萄等受到不同程度的冻害,给果树生产带来重大损失。据果业部门统计,烟台市23万公顷果园中,总减产量为20%左右。  相似文献   

2.
王荣英  李春强  吴雁  李新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9):5310-5312,5316
基于1981~2010年衡水11个县市的气象资料和同期的果树冻害观测资料,应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衡水市果树冻害可能发生时段的气候变化,以及在气候变暖背景下不同冻害类型的发生规律及变化趋势,得出冻害发生的初步判定条件;随着气候变暖,气候不稳定性增加,果树遭遇晚秋初冬冻害和晚霜冻害的风险上升,而越冬冻害的发生率在下降;晚秋初冬冻害的发生程度受日平均气温下降幅度的影响较大;越冬冻害、晚霜冻害的发生程度与极端最低气温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刘发 《吉林农业》2011,(7):131-131
苹果晚霜冻害是威胁旬邑县果业生产的自然灾害之一。尤其2008年的霜冻,全县果区最低气温降到0℃以下,特别是马栏镇、清塬镇、土桥镇一部分果区气温降到-5℃,而且低温持续时间长,苹果花序受冻严重,给苹果生产造成重大损失,据统计,全县苹果共减产22%。为了有效预防晚霜冻害,降低冻害对果树生产带来的损失,作者对近5年来旬邑县果园发生冻害的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并提出相应的预防补救措施。  相似文献   

4.
<正> 1990年临猗县小麦遭受严重晚霜冻害。4月4日5—7时,气温猛降至零下2—4℃,地表最低极值温度降至零下4.6—6.6℃,致使大面积小麦严重受冻。据4月11日统计,全县受冻面积达73.5万亩(收获面积为93.21万亩),其中成灾面积(减产3成以上的面积)达51.1万亩,在成灾面积中有10.2万亩基本濒于无收的程度(减产8—9成)。这是临猗县志上自1890年有春季晚霜害记载一百年来,小麦冻害最严重的一  相似文献   

5.
2001年3月27日任城区受到西伯利亚强冷空气的影响,气温从3月26日的25℃降到28日的-4.4℃,降温幅度近30℃,致使我区正处于起身拔节期的小麦不同程度地受到晚霜冻害,全区54万亩小麦有25万亩明显受冻,冻害严重的达10.2万亩.根据科委、统计局、农业局等六部门联合测产,全区25万亩受冻小麦平均亩产242.7kg,其中冻害严重的10.2万亩小麦平均亩产156.6kg,分别比2000年减产132.7kg和218.8kg,减幅分别达35.3%和58.3%.  相似文献   

6.
开春后,果树对低温十分敏感。特别是花期,即使短暂的低霜冻,也会造成严重冻害,请果农提防“倒春寒”。如汾阳市2002年4月8日、18日、24日三次低温冻害,给正值开花的核桃树带来巨大灾害,冻害使花蕾脱落,座果率大大降低,致使全市核桃减产70%,经济损失达3562.85万元。苹果花蕾期的  相似文献   

7.
辛丰 《新农村》2013,(2):25-25
春季土壤解冻后,气温回升较快,但波动较大,常出现较强的寒流或辐射冷却,造成急剧降温,使果树遭受冻害。为了有效防止春季可能发生的晚霜给果树生产造成的重大灾害,现提出预防晚霜冻害的技术措施如下。1.晚霜冻害发生的规律和特点春季晚霜对某些果树的开花和坐果危害甚大。落叶果树在度过严冬后已解除休眠,各器官抵御寒害的能力锐减,特别当异常升温3~5天后遇到强寒流袭击时,更易受害。果树的花器官和  相似文献   

8.
根据上级业务部门和专业人士通报,2018年4月7日00:00,商丘市梁园区小麦植株温度最低降到-4℃,且持续时间达70min,出现晚霜冻害。另据梁园区农技站、植保站、园艺站、基层服务站等部门于2018年4月8—9日进行的全区种植作物晚霜冻害调查结果显示,全区小麦、果树分品种、分地块不同程度地出现了晚霜冻害。  相似文献   

9.
烟台地区苹果花期霜冻害发生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烟台地区苹果花期霜冻害发生的实际情况,结合近十几年来烟台地区冬季和春季苹果开花前的气温变化,分析了烟台地区苹果花期霜冻害发生规律。烟台地区苹果花期霜冻害的发生与暖冬天气关系密切,烟台地区发生花期霜冻的年份,均出现了暖冬天气;同时,如果4月上中旬温度较高时,苹果的物候期会提前,发生霜冻时,损失更严重。因此,暖冬(2月份均温高于2℃)和4月上中旬的高温,可作为烟台地区发生晚霜的早期预警预报的参考气象指标。  相似文献   

10.
<正>近日,记者从山东省烟台市农科院了解到,2011-2012年,通过采用"碧护"单独或与其他高效营养剂、杀菌剂等配方使用,来解决苹果坐果、抗逆、防病、增产等生产问题,取得了良好效果。有效预防、缓解倒春寒抵御倒春寒的措施有熏烟、浇水、合理施肥等,其中提高树体自身的抗冻力是预防的关键。针对这一问题,选择蓬莱市、栖霞市等霜冻常发区果园进行多点次防冻保产试验示范,于2011年4月20日花前施药时混合喷施"碧护"9克/亩+多聚硼100克/亩,4月23日晚发生晚霜冻害,4月25日调查结果表明,未喷施"碧护"的苹果受冻损  相似文献   

11.
了解陕西省核桃晚霜冻害发生情况和规律,为晚霜引起的核桃霜冻害预防提供基础信息。通过对陕西商洛、关中、渭北3个地区核桃园的田间调查,研究了陕西省2013年核桃晚霜引起的霜冻害发生情况及其发生规律。结果表明,2013年晚霜引起的霜冻害造成我省核桃的大幅度减产,特别是渭北地区核桃产量损失60%以上。对核桃晚霜引起的霜冻害发生规律研究发现,丘陵地区坡顶受害最重,阴坡重于阳坡;从核桃园经营管理角度看,核桃园的精细栽培管理能够显著降低晚霜引起的核桃霜冻害程度;从单株树体位置分析,西北方位和树冠中下部受冻害最严重。说明核桃园的选址和栽培管理和抗冻育种一样对预防核桃霜冻害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基于21世纪以来发生在衡水市的多次晚霜冻害实况,结合国家气象站、区域气象站和农田(果园)小气候站的气象数据,按照桃的发育时段和降温类型,初步确定了适用于平原地区的桃露红-现蕾期、开花期和幼果期晚霜冻害发生的部分气象指标以及启动/升级相应发育时段晚霜冻害预报预警的部分服务指标。在确定桃晚霜冻害预报预警服务指标时,充分考虑了最低气温、地表最低温度、积雪、降水和降温类型的影响;基于生产实际和春季果园内近地面夜间普遍存在的逆温现象,在表征冻害发生程度时引入了冻害发生高度的概念。  相似文献   

13.
<正> 一、小麦冻害类型小麦冻害是指零度以下低温使小麦的细胞组织因冰冻而受害。受害小麦一般减产10%-30%,重者达50%以上。在该县主要有冬季冻害、早春冻害(又叫倒春寒)和低温冷害三种类型。1、冬季冻害指小麦进入冬季后至越冬期间,由于寒潮到来降温引起的冻害。2、春季冻害指小麦在返青至拔节时期,因寒潮来临降温发生的霜冻危害。根据发生冻害的早晚又可分为早春冻害和春末晚霜冻害,我县早春冻害发生较为频繁,且程度重,多发生在  相似文献   

14.
铜川市春季果树冻害气象条件分析及防御建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现代农业科技》2016,(12):249-250
近年来,铜川市政府聚焦"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目标,大力营造铜川苹果、大樱桃、核桃品牌。受大陆性季风气候影响,春季低温冻害对果树开花、坐果产生一定影响,采用3个气象观测站近50年春季气温进行分析,铜川春季极端最低气温达-2℃的冻害天气2~4年一遇,极端最低气温达-4℃的冻害天气3~7年一遇;全市平均极端最低气温低于-1.1℃为0.64 d/年,南部最小,中部次之,北部最多;春季平均气温11.8℃,前冷后暖,增暖最大是北部,南部较小,中部最小;4月中旬关键期出现≤-4.0℃的气温在中、北部频率较高,出现冻害几率最大的是北部,中部次之,南部最小。最后提出预防建议,以期为果农做好果树防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库尔勒香梨历年冬季低温评价及严重冻害成因分析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通过评价1958-2008年库尔勒香梨越冬期间及早春低温资料,分析了历年冻害发生情况及冻害成因.结果表明:1958-2008年,气温异常偏低年份有9年,香梨发生了6次严重冻害,其中5次严重冻害发生在越冬期间,早春冻害1次(2005),剩余3年气温在临界线附近,没有造成严重冻害;1958-1986年极端最低气温变化趋势基本正常,之后有升高趋势;2007-2008年冬季气温异常偏低,导致了大面积冻害;香梨冻害发生临界温度大致为-20 ℃;香梨冻害与极端低温、低温持续日数、降温幅度、降雪厚度及持续时间、立地条件及管理水平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6.
我省马铃薯在这次雪灾冻害中受影响的主要是2007年11~12月播种的冬作马铃薯,受灾范围主要在常年积温热量较高的川冬南地区,重灾区包括凉山州、宜宾、泸州、广安以及广元等市。对贮藏期的种薯影响也较严重。总体来说受冻占10%左右,其中凉山和广元损失巨大。四川省受灾、成灾和绝收面积分别增加到160万亩(1亩=1/15公顷,下同)、71万亩和21万亩,直接经济损失2亿元以上。  相似文献   

17.
利用吉林省延边地区1949~2010年苹果梨产量资料、延边苹果梨主产区建站以来的气象资料,采用主分量分析、相关系数计算等数理统计方法对吉林省延边冬季冻害指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8℃可以作为苹果梨冬季冻害临界温度。据此临界温度,利用冬季(12~2月)极端最低气温低于-18℃的持续日数、极端最低气温、最大降温幅度及有害积寒作为苹果梨冬季冻害致灾因子,采用主分量叠加各致灾因子的方法得出了苹果梨冬季综合冻害指数。以综合冻害指数为基础,将冬季苹果梨冻害分为轻度、中度、重度、严重4个等级。  相似文献   

18.
采用蓝田国家气象观测站1960-2020年春节核桃萌芽—开花期历史观测资料,以及历年春季低温冻害调查资料,根据冻害气象指标,统计得出冻害主要发生时段集中在3月20日至4月30日,轻度冻害主要集中在3月下旬,而中、重度冻害在4月上旬发生频率最高。利用线性回归及相关分析法对1960-2020年蓝田核桃萌芽、开花期的气温做趋势分析,得知萌芽期和开花期的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均呈现上升趋势,其中平均气温和平均最高气温上升趋势较为显著。利用MK、MTT和累计距平方法对核桃冻害期平均气温做突变检验,得出核桃萌芽期和开花期平均气温分别在1999年、1997年发生突变。突变后冻害发生风险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19.
利用年度极端最低气温作为热带果树低温冻害指标,分析了长泰县冬季低温冻害的年份及发生频率,同时以年极端最低气温作为热带果树种植区划指标,对长泰县热带果树种植区域进行了气候区划,为长泰县发展热带果树提供了科学的气候依据。  相似文献   

20.
周口市小麦冻害发生原因与预防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口市位于河南省东南部,是典型的平原农业大市,河南省夏粮主产区和高产核心区,常年小麦播种面积1000万亩以上,总产40亿kg以上。但近年来,小麦冻害发生频繁,每年都给小麦生产造成一定的损失,已成为制约小麦高产的重要因素之一。据统计,周口市2004~2007年连续三年不同程度的发生冻害,累计冻害面积223.5万亩,严重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