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碳、氮营养对杏鲍菇菌丝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杏鲍菇是一种具有广阔开发前景的珍稀食用菌 ,为了确立杏鲍菇高产栽培技术 ,我们对杏鲍菇菌丝生长的碳、氮素营养需求进行了试验 ,结果表明 ,杏鲍菇菌丝生长的最佳碳源是葡萄糖 ,最佳氮源是蛋白胨 ,最佳碳氮比是 6 0∶1。  相似文献   

2.
无公害杏鲍菇工厂化生产是现代高效设施农业的典范,属新兴产业。本文通过无公害杏鲍菇工厂化生产,探索出无公害杏鲍菇生产技术,推广本地区无公害杏鲍菇工厂化生产,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增加农业经济收入。  相似文献   

3.
碳、氮荧杏鲍菇菌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杏鲍菇是一种具有广阔开发前景的珍稀食用菌,为了确立杏鲍菇高产栽培技术,我们对杏鲍菇菌丝生长的碳、氮素营养需求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杏鲍菇菌丝生长的最佳碳源是葡萄糖,最佳氮源是蛋白胨,最佳氮比是60:1。  相似文献   

4.
杏鲍菇是深受市场欢迎的珍稀食用菌品种之一,同时也是栽培技术较高、管理细节要求严格的品种。本文对近年来杏鲍菇栽培的主要研究成果进行简单总结,以期为杏鲍菇栽培研究人员和生产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杏鲍菇菌渣是栽培杏鲍菇之后的培养料,仍含有丰富的可用于栽培平菇的营养物质。通过发酵料和熟料2种栽培模式,开展利用杏鲍菇菌渣种植平菇的配方筛选研究。结果表明,杏鲍菇菌渣栽培平菇技术上是可行的;杏鲍菇菌渣熟料种植平菇,菌渣适宜添加比例为30%~40%;菌渣发酵料种植平菇,以30%的添加量,平菇生物学效率最高,但低于对照组配方,随着杏鲍菇菌渣添加比例的增加,平菇生物学效率逐渐降低;杏鲍菇菌渣熟料和发酵料2种栽培平菇的方式,比较生物学效率及平菇子实体商品性状,以采用熟料栽培模式为宜。  相似文献   

6.
对从马来西亚引进的优良杏鲍菇品种MH04814和当地品种YX进行了工厂化栽培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杏鲍菇MH04814比杏鲍菇YX生物转化率高11.4%,子实体成分粗蛋白含量和粗多糖含量分别高2.79%和3.12%.杏鲍菇MH04814在湖南多点推广试验表明,该菌株工厂化栽培适应性强,是适合工厂化生产的优良杏鲍菇菌株.  相似文献   

7.
高山绿色杏鲍菇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素云  杨廉伟 《食用菌》2008,30(4):37-37
为了提高高山绿色杏鲍菇产品的质量,满足人们对绿色杏鲍菇的需求,实现高山杏鲍菇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生态、社会、经济效益的同步增长,参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结合天台县高山杏鲍菇生产实际,总结出高山绿色杏鲍菇栽培技术,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以杏鲍菇2号、杏鲍菇9号、杏鲍菇1号为试验材料,以当地主栽品种杏鲍菇3号为对照,以菌丝生长速度、菌丝长势、平均袋产、平均单菇质量、生物学转化率以及子实体形态为指标,对4个杏鲍菇品种进行比较试验,以期筛选出适合十堰地区工厂化栽培的杏鲍菇品种。试验结果表明,杏鲍菇9号和杏鲍菇3号具有高产、优质的优点,适合在十堰当地生产中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9.
以杏鲍菇为试材,通过考察菌丝生长速度、发菌天数、菌丝生长势和子实体性状以及生物学转化率等指标,比较了作为杏鲍菇3级菌种的枝条菌种和麦粒菌种的优劣。结果表明:在杏鲍菇栽培种培养时期,采用枝条培养基的新方法生产杏鲍菇与传统的采用麦粒培养基生产的方法相比,可以有效缩短发菌时间6d,降低成本16.7%,减少染菌机率,是工厂化生产杏鲍菇菌种繁育的推选方案。  相似文献   

10.
袋栽杏鲍菇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杏鲍菇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食用菌新品种,现已形成规模种植。笔者在万苍乡农技站杏鲍菇基地,总结了一套袋栽杏鲍菇栽培技术,包括栽培前与栽培过程的有关知识及栽培注意事项,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