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藿香蓟(胜红蓟)和假臭草同属菊科植物,通过比较,两者在叶形、叶片气味、总苞形态、花萼形态和分类位置等方面差异比较明显,文章研究结果可为外来入侵种假臭草的鉴别和治理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刺槐作为一个外来种,近年来其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介绍了刺槐在我国的基本生长特性(包括根系、种子、叶片、花)和在不同外界条件下(光照条件、盐胁迫、氮磷沉降、干旱胁迫、重金属胁迫、密度、AM真菌)的生理生态响应研究进展。探讨了刺槐病原菌引起的病害与防治、昆虫病害与防治、刺槐的有性、无性繁殖培育以及资源的开发利用,如薪炭材料、饲料、防风固沙、蜜源植物等,讨论了刺槐入侵理论与生态风险处理措施。评述了刺槐的区域性研究进展。最后提出了针对刺槐的未来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3.
4.
在调查广西南(宁)-友(谊关)高速公路绿化植物现状的基础上,对路域范围内现分布的外来入侵植物进行初步的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南友高速公路路域现有外来入侵植物46种,隶属18科36属,分别占广西、中国外来人侵植物种数的40.4%和12.1%;入侵植物以菊科的种类最多,有10种;入侵植物以原产于热带美洲的种类最多,达23种;入侵植物檀株性状以草本最多,有30种;入侵植物危害“很严重”的有飞机草(Eupatorium odoratum)1种,危害“严重”的有胜红蓟(Ageratum conyzoides)、三叶鬼针草(Bidens pilosa)、白花鬼针草(Bidens pilosavo.r.radiata)、银胶菊(Parthenium hysterophorus)、南美蟛蜞菊(Wedelia trilobata)、五爪金龙(Ipomoea cairica)等6种;通过“自然传人”途径入侵的外来植物29种,危害严重的植物主要通过此途径入侵,但“有意栽培”的南美蟛蜞菊(Parthenium hysterophorus)也已造成“严重”危害。 相似文献
5.
福建东山岛外来入侵植物调查与控制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取线路调查与随机样方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东山岛外来入侵植物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东山岛现有植物种类总计约1 055种,其中本土野生植物632种,外来和栽培植物423种。423种外来和栽培植物中有外来入侵植物22科59种,种组成类以菊科最多,有16种,占27.1%;起源地以美洲最多,有45种,占76.3%;引入途径以无意引入最多,有32种,占54.24%。在分析外来入侵植物的来源、生境特点、入侵途径、生活型和危害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对外来入侵植物管理和控制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7.
植物引种与外来物种入侵的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生物入侵正在成为影响我国生态系统的重要因素之一。外来生物入侵的问题 ,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关注。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外来入侵植物的现状 ,如外来入侵植物的主要种类、对我国生态环境的危害、主要传入途径以及监控措施。 相似文献
8.
黄花刺茄的适应性、繁殖能力、传播能力、侵害力、排挤性极强,是高度危险的检疫性有害植物,被称为"生态杀手"。文章对黄花刺茄的生物学特性、危害特点与防控措施作了简要叙述,以期引起自治区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提早防治,不要任其肆意蔓延,破坏我区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9.
冉朵 《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11,(6):126-128
文章利用辩证唯物主义理论,在系统分析了紫茎泽兰的生物学特点及其危害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其防控措施以及开发利用前景,有利于人们全面辩证认识紫茎泽兰这一有害生物。同时,这一研究为全面深入开展紫茎泽兰的研究开发起到积极的推动引导作用,进而,也有利于积极推动紫茎泽兰相关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熊掌木等3种植物耐荫性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上海市崇明岛上熊掌木、八角金盘、常春藤3种耐荫植物的叶片气孔密度和解剖结构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叶绿素a含量大小序列为八角金盘>常春藤>熊掌木;叶绿素b含量大小序列为八角金盘>常春藤>熊掌木;叶绿素a/b值大小序列为熊掌木>常春藤>八角金盘;叶绿素(a+b)含量的大小序列为八角金盘>常春藤>熊掌木;3种植物海绵组织的厚度大小顺序是八角金盘、常春藤、熊掌木,最终推断出三者耐荫性大小顺序依次是八角金盘、常春藤、熊掌木。(2)3种耐荫植物气孔大小顺序为熊掌木>八角金盘>常春藤;3种耐荫植物气孔密度的大小顺序为常春藤>八角金盘>熊掌木,与耐荫性之间无明显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11.
山西境内松科4种针叶形态特征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详细地对山西省境内松科(Pinaceae)2个属的4种植物,即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 Carr.)、华山松(P.armandi Franch.)、白皮松(P.bungeana Zucc.)和雪松[Cedrus deadara(Roxb.)Loud]的针叶的形态和解剖学特征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上述4种针叶的长度、硬度、叶鞘的长度及每束针叶的数目存在很大差异,易于鉴别;其横切面形状、树脂道的位置及数目亦可作为显微鉴别的依据;叶的外形和解剖结构都具有植物旱生叶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13.
湖南杜鹃属植物种类及引种适应性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对湖南杜鹃属植物的野外调查、资料收集、标本鉴定的基础上,对其在湖南省森林植物园的引种栽培适应性进行研究。湖南产杜鹃属植物57种1变种,隶属5亚属8组14亚组,其中映山红亚属数量最,多达21种,占36.21%;湖南省森林植物园引种保存湖南杜鹃属植物38种,其中杜鹃亚属2种、常绿杜鹃亚属11种、马银花亚属8种、羊踯躅亚属1种、映山红亚属16种。引种栽培效果表明:马银花亚属在引种栽培中适应性最强,8种均表现为优良;原生分布海拔低的物种适应性高于相对海拔高的物种。分析探讨湖南杜鹃属植物在长沙地区的适应性,提出杜鹃属植物异地保育和开发建议。 相似文献
14.
河南铁线莲属植物分类学研究(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铁线莲属(Clematis L.)是一个在分类上较困难的类群,种类多,形态变化大。全球铁线莲属植物有350余种,中国有150余种。2006年7~8月我们对河南四大山区的铁线莲属植物种类进行了调查、采集和鉴定,标本存放于河南农业大学标本馆(HEAC),此外我们还认真观察了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标本馆(PE)等国内各大标本馆的铁线莲属植物标本。结果表明河南铁线莲属植物24种和11变种,按照王文采等的铁线莲属新分类系统分别隶属于4亚属、7组、11亚组、15系,其中首次报道了半钟铁线莲(C.sibiricavar.ochotensis)和长冬草(C.hexapetalavar.tchefouensis)为河南铁线莲属植物新记录,首次报道了Clematis honanensisS.Y.WangC.L.Chang’作为Clematis pseudootophoraM.Y.Fang in W.T.Wang的新异名。增补《河南植物志》(1981)中未记录的有5种5变种:女萎(C.apiifoliaDC.)、毛萼铁线莲(C.hancockianaMaxim.)、大花威灵仙(C.courtoisiiHand.-Mazz.)、芹叶铁线莲(C.aethusifoliaTurcz.)、巴山铁线莲(Clematis pashanensis(M.C.Chang)W.T.Wang)、扬子铁线莲(C.puberulaHook.f.et Thoms.var.ganpiniana(Levl.et Vant.)W.T.Wang)、狭裂太行铁线莲(C.kirilowiiMaxim.var.chanetii(Levl.)Hand.-Mazz.)、大花绣球藤(C.montanaBuch.-Ham.ex DC.var.grandifloraHook.)、毛叶威灵仙(C.chinensisOsbeck.var.vestita(Rhed.Wils.)W.T.Wang)、狭卷萼铁线莲(Clematis tubulosaTurcz.var.ichangensis(Rehd.Wils.)W.T.Wang)。订正了《河南植物志》(1981)中6个分类群的学名:将C.uncinataChamp.var.biternataW.T.Wang作为C.uncinataChamp.的异名,C.brevicaudataDC.var.filipesRhed.作为C.puberulaHook.f.et Thoms var.tenuisepala(Maxim.)W.T.Wang的异名,C.brevicaudataDC.var.tenuisepalaMaxim.作为C.puberulaHook.f.et Thoms.var.tenuisepala(Maxim.)W.T.Wang的异名,C.argentilucida(Levl.et Vant.)W.T.Wang作为C.grandidentata(Rehd.et Wils.)W.T.Wang的异名,C.obtusidentata(Rhed.et Wils.)H.Eichler作为C.apiifoliaDC.var.argentilucida(Levl.et Vant.)W.T.Wang的异名;将Clematis ternifloraDC.var.latisepalaM.C.Chang作为Clematis pashanensisvar.latisepala(M.C.Chang)W.T.Wang.的异名。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研究利用万深 LA-S 系列植物图像分析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别对山茶属金花茶组下
12 个种进行叶片形态数量特征和表皮特征进行比较研究。植物图像分析结果表明,12 种金花茶属植物在
叶周长、叶面积、叶柄长、叶长、叶宽、叶厚、叶长宽比,以及叶鲜重和干重 9 个性状上差异均极显著,
9 个性状在相同种不同个体之间差异显著,说明金花茶组植物种间和种内的叶片形态上具有丰富的性状变
异,无法作为组下分类的依据,但为育种提供了良好的遗传基础。叶表皮形态观测结果表明, 12 个种的
叶片上表皮形态结构基本一致,无气孔分布,细胞均为不规则形,细胞间界限不清晰;12 个种的下表皮
均有气孔分布,并具腺点,但不同种的气孔形状和细胞垂周壁式样在一些种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腺点
形态也各不相同,这些性状在种内较为稳定,可为金花茶组的分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20.
利用我国滇产松茸9924菌株及日产松茸99606菌株,分别对云南松、华山松、马尾松、火炬松、湿地松及加勒比松6种松树幼苗实施人工菌根接种。研究结果表明,接种后90d的云南松和湿地松分别有75%和78.1%的幼苗受感染并形成菌根;接种后180d,6种松树幼苗分部都可形成菌根,菌根感染率分别达90.63%-100%,感染指数达50.00-84.68;菌根形态主要有棒状、二叉分枝状及多叉分枝状3种;随树种的不同,各类菌根形态所占比例也不同;不同树种根系上形成菌根的长度也有差异,以马尾松根系上的菌根最长,华山松的菌根最短;此外,各种组合之间在菌套厚度,哈蒂氏网结构上也略有差别。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