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今年5月,云南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委托云南省花卉产业办公室编制《红河州花卉产业发展规划》。近日,云南省花产办和红河州生物创新办组织省内花卉专家对红河州7县花卉产业进行了实地考察和调研,“规划”编制工作正式启动。  相似文献   

2.
“花无百日红”,世界花卉产业亦如此,因各种因素的影响,世界各国花卉业的发展也是花开花落。笔者把《世界花卉产业的发展概况及其影响要素》一文译介绍给国内广大的花卉从业者,以期借此达到知已知彼,种进我国花卉产业良性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本刊讯 规范化、专业化生产和加工玫瑰切花的民营企业——云南丽都花卉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经过七八年的发展,摸索出了一套“创品牌、兴产业、富百姓”的新型模式,即“丽都模式”,极大地促进了云南花卉产业的规范化发展。  相似文献   

4.
针对开封市花卉产业生产现状,通过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发展对策:合理规划花卉优势产业带,优化花卉产品结构,提高花卉种植科技含量,完善花卉产业政策法规,培育壮大龙头企业,着力打违“汴菊”品牌,推进菊花产业化示范园区建设。  相似文献   

5.
花友 《花卉》2014,(3):1-1
园艺花卉产业一直被视作朝阳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我国素有“园林之母”的美称,是—个园艺花卉资源大国。虽然多年来,我国园艺花卉产业稳步发展,但仍与国内外市场需求相去甚远。以出口牡丹为例。我国出口额仍不及日本的1/3,价格也比日本的低得多。随着全球园林花卉产业竞争日趋激烈,我国园林花卉产业既面临严峻的挑战。又拥有难得的机遇。但要进一步健康发展该产业,目前还有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花卉产业是从单纯的花卉观赏栽培和花卉文化发展过程中衍生出来的一种经济现象,它与一个国家的综合经济实力和花卉文化关系密切。花卉产业是将花卉作为商品,进行研究、开发、生产、储运、营销以及售后服务等一系列的活动。进入21世纪,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崇尚自然、回归自然日益成为现代人的一种生活时尚。花卉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在美化环境、点缀生活、陶冶情操、烘托气氛等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成为人们生活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精神必需品。在这背景下孕育而生的花卉产业这些年得到迅猛发展,成为21世纪最具活力的朝阳产业之一。因此,研究福建省花卉产业,分析福建花卉产业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探讨今后发展花卉产业的对策,对现阶段福建省的农业结构调整和解决“三农”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本刊讯 6月21~22日,由中国园艺学会、中国园艺学会球根分会联合举办的“花卉产业发展战略及生产管理技术研讨会”在广西桂林市举行,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经济作物处副处长龙熹、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研究员穆鼎、云南省农科院花卉研究所所长王继华等专家,就我国花卉产业发展现状和发展战略、植物新品种保护、花卉产品质量标准与质量标准控制措施等内容作了专业发言。  相似文献   

8.
本刊讯以“提升产业品质、打造花卉强省”为主题的浙江省花卉产业工作座谈会,于6月15日至16日在杭州召开,会议总结交流了浙江各地在促进花卉产业发展中的经验和做法,分析了浙江花卉产业发展面临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研讨了浙江花卉产业发展的主攻方向及品质提升的对策举措。浙江省农业厅有关领导、韩国高丽大学花卉研究员金东恒、  相似文献   

9.
2019 年2 月24 日,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与山东省寿光市人民政府在北京举行合作共建“寿光蔬菜研发中心”签约仪式。寿光是“中国蔬菜之乡”,引领全国蔬菜产业发展近30 年,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是蔬菜花卉学科唯一的国家级公益性专业研究机构。为加快寿光蔬菜产业转型升级,引领全国蔬菜产业发展,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与寿光市人民政府决定合作共建“寿光蔬菜研发中心”,将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国家重大需求和蔬菜产业主战场,开展全产业链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10.
5月16日,云南省农业厅发布公告(2008年第8号),公布云南省51个产品为2008年云南名牌农产品。其中,云南英茂花卉产业有限公司的康乃馨切花“英茂”、昆明杨月季园艺有限公司的月季切花“杨月季”、云南丽都花卉发展有限公司的玫瑰切花“丽都”、  相似文献   

11.
《花木盆景》2005,(4):4-4
随着福建省漳州与台湾花卉界合作关系的进一步确立,“海峡牌”已成为漳州花卉业的鲜明特色。台湾中华盆花发展协会、台商园艺产业联谊会、新加坡花商公会等纷纷参与联办海峡两岸花博会。如今,连续六届的海峡两岸花博会已成为扩大海峡两岸、特别是漳台花卉产业交流与合作的大平台。  相似文献   

12.
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的商品花卉品种是限制我国花卉产业发展的两大主要“瓶颈”之一.该文在阐述我国花卉产业发展概况基础上,分析了我国花卉种业落后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应立足科技创新,加强基础研究,挖掘资源优势,开发新花卉作物,实施花卉种业创新工程,是发展我国创新型花卉种业,实现资源优势向品种优势转变、资源大国向种业强国转变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3.
1 解放思想 ,提高认识 ,努力营造有利于花卉业快速发展的氛围 花卉作为一项新兴产业 ,也是一项朝阳产业、高效产业、环保产业和创汇产业 ,更是发展现代农业中的支柱产业 ,是“中部崛起”、“后花园建设”和“创建花园城市”的基础产业。入世后 ,花卉业是我国最具竞争力的创汇农业之一。从某种意义上说 ,抓好花卉产业的发展 ,就是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 ,也是解决“三农”问题 ,大幅度提高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因此 ,各级政府和领导要把发展花卉业真正摆上议事日程 ,列入规划 ,出台政策 ,在全省范围内营造一个有利于花卉…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全国文明城市的创建推进,花卉产业获得快速发展的“朝阳产业”,同时花卉产业具有良好生态效益的环境友好型绿色产业,其发达程度能体现出城市的经济水平和文明程度的高低。本文通过以蟹爪兰为例研究花卉的生产技术,希望能为花卉行业相关人员提供花卉生产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晋宁县花卉产业发展较快,种植面积呈逐年扩大趋势,花卉产业已成为种植业中的主要产业之一,并向区域化、商品化、产业化的方向发展。但还存在花卉生产区基础设施落后、品种结构不尽合理、花卉种植产业化程度不高等问题。因此,应当以市场为导向,通过调整与优化花卉产品结构,以发展鲜切花为重点,以科技进步和机制创新为动力,在本地现有花卉产业的基础上,整合、利用科技、市场、信息等优势资源,提高花卉产业的整体经济效益,促进产业升级发展。  相似文献   

16.
《花卉》2017,(13):4-4
福建清流县政协近日组织委员开展助推花卉苗木产业转型发展专题调研.清流县政协委员们提出建议:借力闽台农业合作、美丽乡村建设,发挥春舞枝、闽晖等产业龙头作用,推进花卉品种结构调优,形成以玫瑰、兰花、樱花、桂花、茶花、非洲菊等为主打品种的花卉品牌,打造“花卉种植+花卉深加工+花卉电商+花卉旅游+花卉物流+花卉论坛”的新型花卉全产业链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7.
云南省是我国花卉产业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的省份,楚雄州是云南省花卉产业的新兴产区。近年来,全州花卉产业发展迅速,其中鲜切花产量仅次于昆明,居全省第二位。该研究基于大数据环境下,阐述了楚雄州花卉产业发展的基础、发展优势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楚雄州花卉产业发展的若干对策:智慧先行、促进品质,政策引导、提档升级,培育品牌、拓展市场,培强主体、融合发展,科技赋能、支撑发展等,以期为促进楚雄州花卉产业向规模化、专业化、精品化方向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北京花卉产业后奥运发展规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卉产业是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效合一”,劳动密集、资金密集和技术密集“三密合一”的绿色朝阳产业,发展花卉业是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打造都市型现代农业的战略选择,对于促进城乡共同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带动农民致富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北京的发展正在步入新的历史阶段,2008年奥运会、2009年花博会和建国60周年庆典等重大活动的举办,为北京花卉产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更高的要求,奥运后花卉产业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9.
资讯     
《花卉》2020,(17):4-5
广州从化新开花谷搭建花卉产业“上云”新轨道8月8日,以“绚丽新开盛夏绽放”为主题的新开花谷花卉交易平台启动仪式暨花卉信息港、青年创业计划启动活动在广州从化举办。活动进一步聚集万花园、岭南花卉市场等从化花卉产业资源,发挥新开花谷平台优势、助力产业“上云”。活动当天,新开花谷启用花卉交易平台及花园中心、花卉信息港等线下配套,“新开花谷青年创业计划”和首期直播培训公开课同步启动(新华网)。  相似文献   

20.
近十几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广东的花卉产业已成为相对独立的新兴产业,特别是地处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广州、佛山、珠海、深圳和东莞等地,花卉业已成为当地种植业的支柱产业,形成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广东省的一些做法值得我们借鉴。1广东省花卉生产的特点 广东的花卉业有着悠久的历史,明清时期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花卉业迅速发展,其特点如下:(1)花卉产业已向规模化、专业化和商品化方向发展 广东省的大型花卉企业基本上形成了“一企一品”的特色,如广州芳村的以前生植物为主的“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