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自制土农药防治水稻病虫.能降低生产成本,避免或减轻环境污染,效果良好.下面介绍几种水稻环保土农药的制作方法.  相似文献   

2.
一、寒地水稻旱育秧田病害防治技术1、水稻立枯病。在选择无病种子田,减少种子带菌数量及置床、床土调酸、消毒的基础上,秧田发现中心病株时,药剂防病水稻1.5~2.5叶期,30%恶·甲(瑞苗青)水剂1~1.5ml/m~2,兑水5升迷雾机茎叶喷雾。2、水稻恶苗病。在选种无病种子田,减少种子带菌量的基础上,进行药剂浸种,25%咪鲜胺(施保克、使百克)乳油25毫升+0.15%天然芸苔素乳油20毫升,兑水100~120公斤,浸种100公斤水稻种子。或1公斤种衣剂,兑水0.6~0.8公斤,包衣50公斤水稻种子,阴干36~48小时,常规浸种催芽,防治恶苗病、水稻立枯病,严禁使用循环水催芽泵催芽。  相似文献   

3.
高海霞 《农家致富》2005,(10):33-33
1.播种(1)播前准备。备足苗床,按秧大田1:100~120比例配置。床土选用旱地菜园土、腐熟食用菌菌渣;每亩移栽大田备100公斤过筛细土,并用0.5~1公斤45%复合肥拌匀后堆制。每亩移栽大田备软盘20张、优质种子2~2.5公斤.并在浸种前择晴天晒种1~2天。大田做苗床的应长田横做秧板,秧板长1.4~1.5米.宽约40厘米,板面要平、实、  相似文献   

4.
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探讨了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主要包括水稻播种前床土消毒、田间药剂防治、科学选用农药、安全使用农药、适时综合防治等内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东北生猪市场保持平稳,土杂猪7.6-7.8元,公斤;三元猪8.2~8.4元;好品种仔猪(15—20公斤)16元/公斤;农户土杂仔猪(20-25公斤)12-14元/公斤,(10~15公斤)11~12元/公斤。[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郑克明 《农友》2002,(7):19-19
1.稻瘟病。水稻大田叶瘟一般在6月中下旬发生,严重田块还出现发病中心,可喷药进行控制,常用药剂有50%多菌灵每亩100克,或选用40%稻瘟灵乳油每亩150克,对水40公斤常规喷雾。穗颈稻瘟病防治最佳时期应掌握在7月底至8月上旬,即水稻破口期至抽穗期,选用药剂为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75~100克,对水50公斤均匀喷雾,若遇阴雨天气,水稻生长嫩绿,可间隔7~10天,  相似文献   

7.
硫肥对水稻的增产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结果表明,在冲积型水稻土上施硫增产44.7-48.1公斤/亩,相对值为10.1-11.95,增产效果显著,在白浆型水稻土上施硫增产80.3-115.4公斤/亩,相对值为18.3-19.4%,增产效果极显著,硫肥品种以石膏增产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水稻二化螟为害逐年加重。为寻求价廉物美、高效低毒、低残留、安全、环保新型农药,进行了20%阿维菌素.三唑磷乳油防治水稻二化螟试验。结果表明,20%阿维菌素.三唑磷乳油是防治水稻二化螟的较好药剂,其防效高,对水稻安全。具有高效、低毒、无残留、安全环保等特点;且用量少,成本低。推荐有效成分使用量为180~210g/hm2,对水在水稻初具枯鞘时均匀喷雾。  相似文献   

9.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试验初报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测土配方施肥和测土配方施肥结合有机肥分别比常规施肥每亩增产65.2公斤、78.6公斤,增产率分别为15.9%、19.2%,测土配方施肥经济效益提高111.4元。同时,进一步验证氮、磷、钾三大营养成分在水稻生长中的重要地位及合理施肥对产量的影响,表明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能促进水稻增产、节本、增效、环保的目的,大大提高肥料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0.
比较了不同农药配比对当归麻12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用5%毒死蜱30公斤/公顷、10%噻唑磷24公斤/公顷或5%辛硫磷37.5公斤/公顷分别加入50%多菌灵22.5公斤/公顷均能防治当归成药期麻口病的危害,5%辛硫磷37.5公斤/公顷+50%多菌灵22.5公斤/公顷病情指数最低,防治效果最佳,且鲜根产量较高,是较好的防治当归麻13'病的农药配比组合。  相似文献   

11.
2000年,我镇太湖村的农户在52亩水稻田中养殖河蟹或青虾.获得成功。一般亩产水稻400~500公斤,河蟹25公斤左右或青虾20公斤左右。  相似文献   

12.
土肥 《农家致富》2007,(4):32-32
水稻需肥量和需肥规律是什么? 答:据分析测定,每生产100公斤稻谷需从土壤中吸收氮1.7~2.0公斤,平均1.85公斤;五氧化二磷0.7~1.0公斤,平均0.85公斤;氧化钾1.6~2.6公斤,平均2.1公斤。因为栽培地区、品种类型、土壤特性、施肥和产量不同,对氮、磷、钾的吸收数量有所不同。制订施肥计划时.必须根据当地条件、品种特性考虑。水稻分蘖期以前,由于苗小同化面积较小.  相似文献   

13.
2 定植 (1)定植前大田准备。选用地下水位低、排灌方便、土质疏松、肥力好、近2~3年未种过瓜类的田块,存秋季水稻收获后即行翻耕.深度25~30厘米。瓜苗定植前20~30天,将土壤冬捣1~2次.同时开好配套沟系(大明沟、操作沟和棚外嗣沟).并一次性全耕层施足基肥.一般地爬式栽培每亩施腐熟有机肥1000~1500公斤或商品有机肥300~400公斤、三元含硫复合肥20~30公斤和过磷酸钙50公斤,或堆制过的饼肥100~150公斤、三元含硫复合肥20~30公斤和过磷酸钙50公斤:立架式栽培每亩施腐熟有机肥1500~20HD0公斤或商品有机肥400~500公斤、三元含硫复合肥30~40公斤和过磷酸钙50公斤.或堆制过的饼肥1.50~200公斤、三元含硫复合肥30~40公斤和过磷酸钙50公斤。整地作畦:一般6~6.5米宽的大棚可作两畦.畦高0.25~0.30米.畦面呈龟背形或斜坡形。[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为探究新烟碱类农药在农田土壤中的吸附、淋溶行为,于2022年4—8月,采用振荡平衡法和土柱淋溶法,以呋虫胺等5种新烟碱类农药为代表,在广东省河源市灯塔盆地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中选取3种不同类型土壤(红壤土、水稻土、潮土)开展试验。结果表明:5种新烟碱类农药在3种土壤中的Kd值(土壤吸附系数)范围为红壤土0.33~0.86 mL·g-1、水稻土1.47~3.21 mL·g-1、潮土0.63~1.47 mL·g-1;Koc值(土壤吸附常数)范围为红壤土36.67~95.56 mL·g-1、水稻土81.64~178.37 mL·g-1、潮土52.56~122.51 mL·g-1);ΔG值(土壤吸附自由能)范围为红壤土-8.76~-11.10 kJ·mol-1、水稻土-10.71~-12.61 kJ·mol-1、潮土-9.64~-11.70 kJ·mol-1...  相似文献   

15.
床土培制床土选用疏松的菜园土或稻田土。每亩移栽大田应备足过筛细土100公斤(土粒的粒径小于5毫米)。床土培肥即在100公斤过筛细土中拌施48%复合肥0.5~1.0公斤或营养壮秧剂0.6~1.0公斤。培肥时间应在插种前1个月进行,培肥后应堆制覆盖:  相似文献   

16.
水稻全程地膜覆盖湿润栽培系将水稻地膜小拱棚旱育秧与大田起垄覆盖地膜湿润栽培组装配套的水稻栽培新技术。地膜覆盖具有保温、保水、保肥和隔氧除草等功效。适宜于寒冷地区、冷阴烂锈泥田和旱岗望天田推广。有的地区还试验在低凹旱土中进行。只要栽培管理得当,产量增幅可达20%~60%。贵州省黔东南州科技局经过多年攻关和试验、示范,已取得较好效果。一、旱育带蘖壮秧技术要点1.苗床及整地苗床宜选择土壤肥沃、疏松、管理方便、地势平坦、排水条件好的酸性沙壤或菜园土,床地按每平方米施牲畜粪2公斤~3公斤、过磷酸钙0.2公斤~0.25公…  相似文献   

17.
1 整地 施底肥 在播种前1个月,大田翻挖40—50厘米深,或用深耕犁耕60—70厘米深,充分冻垡、晒垡,使土壤疏松。翻挖前,每亩撒施腐熟厩肥1500公斤、粪肥1500公斤和三元复合肥50公斤,翻入土内,与土充分混匀,然后把土垡打碎、耙平,按行距65—70厘米起小高垄。垄高15厘米、宽20厘米,耧细耙平,即可播种。播前,每亩撒施2.5%敌百虫粉1.5—2.5公斤,搂入表土中,以防治地下害虫。  相似文献   

18.
<正>1水稻栽培及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概述水稻栽培及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能够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从选种、育苗、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出发,达到绿色、高产的目标。在传统的水稻栽培和病虫害防治模式中,化肥施用量过多、农药利用率低等问题一直制约着水稻栽培技术的发展。近年来,人们高度重视农作物化肥和农药残留问题,注重农产品质量和营养,引入了很多绿色、环保的生产技术,化肥和农药用量减少,农业生态环境得到了改善。  相似文献   

19.
阿维菌素乳油防治水稻二化螟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近年来,水稻二化螟为害逐年加重,为寻找价廉物美、高效低毒、安全环保的新型农药,进行了2%阿维菌素乳油防治水稻二化螟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阿维菌素乳油对水稻二化螟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在目前的水稻生产中,为避免单一使用同一种农药而导致水稻二化螟抗药性的上升,2%阿维菌素乳油为防治水稻二化螟理想药剂之一,建议在二化螟卵孵盛期以喷雾的方式使用,667 m2用量为20~25 mL。  相似文献   

20.
刘万珍 《湖南农业》2009,(11):12-12
1.调制营养土大棚栽培之前,要配制好营养土。营养土主要由肥沃的园土、充分腐熟的圈肥或提前沤制好的堆肥等配制而成,有条件的还可以用草炭土。用没有种过同种蔬菜的壤质土6份,腐熟的牛粪、厩肥4份,再在每立方米上述混合土中加入腐熟干粪20公斤~25公斤,复合肥1.5公斤,草木灰5公斤,50%多菌灵粉剂80克,过磷酸钙2公斤,过筛堆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