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根据玉米螟在田间幼虫分布转移规律和不同类型玉米 上的为害及去雄与防治效果比较研究,提出了玉米喇叭口期免施农药、抽雄初期1/2去雄以及在为害严重地区、1/2去雄的基础上施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的玉米螟防治新方法。  相似文献   

2.
河北省唐海县地处唐山市东南侧渤海北岸,种植业以水稻为主:1994年因北部种植玉米等旱粮县区亚洲玉米螟大发生,致使其一代成虫在水稻扬花至灌浆期大量迁入我县稻田,并以近海稻田发生量较大。发现这一异常现象后,我们对该虫在稻田的发生为害进行了观察,初步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3.
西南玉米螟为害条件下玉米双列杂交种的产量损失CatherineR.Thome等害虫每年给全世界玉米生产造成12%的经济损失(Cramer,1976)。食叶世代的鳞翅目蛀茎幼虫给玉米生产造成的经济损失遍及全世界(Dlcke等,1988)。用于财政、环境...  相似文献   

4.
杨淑玺 《江西棉花》2005,27(3):F002-F002
1棉蚜:一年可发生20—30代,通常按季节分为苗蚜和伏蚜。苗蚜发生在棉花出苗期至6月底,常年为害盛期在5月中旬至6月中下旬;7月份为伏蚜发生期。为害高峰期多出现在7月中下旬。防治指标:苗蚜,3片真叶前卷叶株率5%-10%,4片真叶后卷叶株率10%-20%:伏蚜,卷叶株率5%-10%。  相似文献   

5.
棉田三代亚洲玉米螟分布和转移为害规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亚洲玉米螟(OstriniafurnacalisG.)在棉株上的产卵部位以中部为主,由下而上在第3~11果枝的卵量可达87.5%;在棉株的水平分布上,由内向外,则以每果枝的第1~3节位为多,可占83.3%;在此范围内的卵量占总卵量的66.7%。卵块以产在棉叶叶背上为多,占97%。幼虫的分布和转移随龄期而异。1~2龄分布在卵块附近,3~4龄87.3%分布在第10果枝以下,5龄幼虫65.45%以上转移至第10果枝以上,在为害组织器官上,1~2龄幼虫45%为害,3龄蛀食20d以内青铃占61%,其次为害花蕾和主茎,并随龄期增长向大铃转移。  相似文献   

6.
玉米的主要害虫是玉米螟,蚜虫,红蜘蛛等,其中以玉米螟为主,但自1992年以来,发现危害玉米雌穗的不仅仅是玉米螟一种害虫,还有大量的棉铃虫,本来穗部二代平方米螟就很难防治,又增加防治难度,使损失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7.
玉米不同种植方式对玉米螟的控制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对玉米不同品种清种、混种和间种不同作物后玉米螟的发生情况进行了初步研究。通过玉米清种区与混种区的玉米螟发生情况比较、分析得出,混种对降低一代玉米螟卵量有明显作用,比清种一代玉米螟卵降低幅度在13%~45%。通过玉米间种不同作物后玉米螟发生情况分析得出,间种向日葵的小区中玉米螟的蛀孔数和活虫数明显低于其它处理,认为向日葵可能对玉米螟具有一定的驱避作用。  相似文献   

8.
利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研究吉荣治玉米螟赤眼蜂(Trichogrammaostriniae,以下略称为赤眼蜂)对玉米螟卵块寄生性强,也比较容易大量繁殖,因此可用于生物防治玉米螟(平井,1990,1993)。以确立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技术为目标,1990年以来...  相似文献   

9.
10.
11.
控制棉铃虫暴发为害应急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进入90年代以来,棉铃虫在全国各主产棉区连年大面积暴发为害,严重地阻碍了我国棉花生产持续稳定发展。本文较全面地综述了近年来在控制棉铃虫暴发为害应急防治技术方面的研究与应用进展,包括抗虫性利用、翻耕灭蛹、促益控害、诱杀成虫、全程用药和预测预报。并根据对国内外治理棉铃虫的经验与教训的分析和讨论,认为从我国各主产棉区农业生态系的基本特点出发建立区域性棉铃虫综合治理技术体系、技术对策和技术规程是控制其暴发为害,实现其长治久安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2.
诱虫灯防治玉米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诱虫灯防治玉米螟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方法,研究了防治效果、特点,对其他害虫的诱杀作用及对天敌的影响等。结果表明:①诱虫灯对螟蛾有强烈的诱杀作用,在越冬虫源集中地村屯内诱杀螟蛾,可使田间玉米螟蛾主要栖息地的蛾量减少66.4%,玉米上落卵量减少71.l%;秋季被害程度在一代区减少78%,二代区减少51.2%,平均减少73.5%。②除诱杀玉米螟外,对许多农林等害虫有强烈诱杀作用,尤其是线站、草地螟及大豆食心虫等。③应用诱虫打防治玉米螟经济、简便、不污染环境。④对自然界害虫天敌的种群数量没有影响。⑤在目前的发生程度预测水平上,应用诱虫灯防治玉米螟是非常适宜的。  相似文献   

13.
亚洲玉米螟田间主要死亡因子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鲁新 《玉米科学》1993,1(2):077-079
本文通过在辽宁省沈阳地区研究的亚洲玉米螟生命表的数据,采用Morris-Watt数学摸型和庞雄飞提出的种群控制指数,对亚洲玉米螟田间主要死亡因子进行了分析,明确了各死亡因子对亚洲玉米螟种群数量的控制作用。分析表明,自然天敌对一、二代亚洲玉米螟种群数量的控制作用非常重要,进而提出了亚洲玉米螟种群数量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4.
丛斌  杨长成  邹庆道 《玉米科学》1995,3(Z1):082-083
本文报道1989~1993年间在东北二代玉米螟发生区的辽宁省,利用工厂化生产的松毛虫赤眼蜂(T.dendrolimi)以及人工诱导滞育的赤眼蜂防治一、二代亚洲玉米螟(O.furnacalis)的试验结果并据此提出在二代玉米螟发生区利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的总体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15.
玉米对二代玉米螟抗性鉴定李晓平,何富刚,颜范悦,王艳琴,辛万民,董文良(辽宁省农科院植保所110161)魏家彪(辽宁省抚顺市前甸农科站113103)亚洲玉米螟是为害玉米等作物的重要害虫,给农业生产造成很大损失,成为限制玉米稳产的重要因素之一。玉米螟在...  相似文献   

16.
赤眼蜂防治玉米螟的持续效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松毛虫赤眼蜂连续3年进行大面积防治玉米螟研究。结果表明:放蜂对当代玉米卵平均寄生率为75.1%,平均防效62.8%,玉米平均被害率减少62.3%。对二代玉米螟的持续效果为蛀孔率下降44.6%,折茎率下降51.9%,平均防效为48.3%。秋末虫量下降幅度在40.8%~49.0%,平均下降率为46.2%。在玉米螟一般发生年份,利用一代放蜂的持续效果可以控制玉米螟的危害。  相似文献   

17.
目前所说的表面生物电位,是指稳定的代谢电位。它的大小可借助细胞外大电极进行记录,通常按功能异质部分(组织、器官)间的电位差评价。已证明这种差异取决于不同植物部位的细胞质体膜电位差。尽管广泛流行的看法是认为谢代电位客观地反映出植株的生理状态。但是这种主张空口无凭,因为作者们预先说明测定方法极为困难,或者一般认为采用这种方法实际是不适宜的。在1986~1988年间于全苏作物所库班试验站研究了受玉米螟[Ostrinia nubilalis (Hbn.)]危害的玉米叶表面的。这需要两个重要条件:第一,植株足够地柔软和处于自然  相似文献   

18.
谢为民 《玉米科学》1996,4(4):071-074
玉米螟是吉林省玉米生产的最重要害虫,是影响全省粮食总产的主要因素之一,搞好预测和防治非常必要。根据玉米螟研究工作现状,分析论述了全省玉米螟的发生预测及防治技术,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和研究意见。  相似文献   

19.
曹锦丽  孙海蛟 《杂粮作物》2002,22(2):116-116
玉米螟是玉米生产中的重要害虫 ,对玉米生产构成严重威胁 ,已成为影响玉米高产稳产的重要因素。据统计 ,玉米螟轻发生年 ,可造成玉米减产 8%以上 ,中等发生年减产 1 0 %~ 1 5 % ,重发生年减产 30 %以上。由于玉米螟难防难治 ,寻求更有效的防治方法一直是人们不断探讨的问题。化学药剂防治玉米螟劳动强度大 ,费工费时 ,农民不愿接受 ,也不按技术规程操作 ,造成防治效果不好。利用松毛虫赤眼蜂防治玉米螟省工省力 ,操作简便 ,成本低防效好 ,有利于保持生态平衡 ,在玉米螟防治工作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1 松毛虫赤眼蜂防治玉米螟优点多1 1 …  相似文献   

20.
玉米螟白僵菌高致病性菌株筛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7株寄生玉米螟的白僵菌菌株产孢量、营养生长量、孢子萌发速率生物学特性指标及对玉米螟3龄幼虫致病力进行了测定,筛选对玉米螟高致病性白僵菌菌株。结果表明:不同菌株间存在较大的差异,综合各项生物学特性指标数据,筛选出生物学特性表现优良的高致病性菌株1株,即BC6菌株。BC6菌株产孢量达到18.35×107个/cm2,14 h的萌发率为96.59%,营养生长量为2.722 mm/d。通过对玉米螟3龄幼虫致病力的测定,校正死亡率达到了90%。各项生物学特性指标均显著高于实验室原有对照(CK)菌株,具有工厂化生产潜力和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