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3年的异常气候使平度地区生长季节出现了前期(3、4月份)低温,中期(7月份)多雨,后期(8、9月份)干旱的不正常现象,致使果树物候期推迟,病虫害发生频繁.尤其套袋‘红富士’苹果轮纹病比正常年份发生严重.初步调查发现,不少园片烂果率达20%左右,个别严重的高达90%(尤其套塑膜袋),几乎绝产,给果农造成重大经济损失.为清楚其发生原因,笔者进行多处实地调查,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东港是丹东地区主要水果产区,也是辽宁省‘寒富’苹果生产的优势栽培区。目前,全市水果生产总面积11470hm^2.年产量10.6万t,总产值1.8亿元,已成为振兴东港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的主导性产业之一。现在全市仅‘寒富’苹果的生产面积就达2800hm^2,虽然大多数未进入盛果期,但年产量已达到2.5万t,产值突破7000万元。果品不仅在国内畅销,还远销俄罗斯、朝鲜、日本、印度、沙特阿拉伯、泰国、香港和台湾等国家和地区。  相似文献   

3.
<正>‘红将军’苹果于2003年作为短枝华冠的配套品种,由郑州果树研究所引入安阳林州栽培。共计80余株,散种在‘短枝华冠’树中间。经过10多年的栽培观察,证明该品种是一个良好的早熟富士品种。它果实大,平均单果质量300克,小果率极低,只占5%左右,果实整齐度高,果形端正无偏果,果肉淡黄色,致密,口感酥脆汁液多,甜酸爽口,风味极浓。成熟期在8月下旬至9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不同果袋对‘富士’苹果果实品质的影响,选择优质纸袋在生产上推广应用,我们联合南京农业大学以‘富士’苹果为试材,选用塑膜袋和11种不同纸质的果袋对果实进行套袋处理,以不套袋作对照,研究不同纸质果袋对果实外观品质和内在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纸袋破损率不同,套袋对‘富士’苹果果实外观品质和内在品质有一定的影响。综合比较,D、E两种纸袋对提高‘富士’苹果的外观品质效果较好,其次是A、B、C三种纸袋,塑膜袋(由于透光)对改善‘富士’苹果的外观品质不明显。  相似文献   

5.
建昌县‘红富士’苹果优质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果园位于建昌县黑山科乡小台子村,1998年定植,株行距4 m×5 m,品种为‘国光’。2001年全部高接换头,改为‘红富士’,配以少量‘金冠’为授粉树。现有‘红富士’苹果490株,占地1 hm^2。该园位于山地,海拔700 m左右,沙壤土,是一个典型的靠自然降水维持生长结果的旱作果园。  相似文献   

6.
正‘红富士’苹果以其鲜亮的外观、独有的风味和耐贮性,几十年来在市场上一直深受消费者的青睐,在世界许多国家都有栽植,是世界上最著名的苹果品种,也是我国苹果主栽品种,为我国果业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给果农带来了很好的效益。但2013年我国大部果区‘红富士’在成熟期出现了严重的着色慢着色差的现象,脱袋后1周,甚至半个月都不见上色,直到采收全红果率仅30%~50%,平均单果着色度为40%,降低了  相似文献   

7.
不同套袋处理对‘红富士’苹果果实钙素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以‘红富士’苹果为试材, 研究了不同果袋对苹果果实钙素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 苹果果实的总钙量随发育进程逐渐增加, 发育前期和发育后期是苹果果实吸收钙素的主要时期。同位素示踪试验表明, 套袋及果袋种类影响果实对钙素的吸收, 其中未套袋的果实对钙素的吸收能力最大, 套塑膜袋果实次之, 套纸袋果实对钙素的吸收能力最小。在处理初期苹果果实对钙素的吸收能力较高, 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 对钙素的吸收能力明显下降。苹果果实吸收的钙素最早进入梗端部位, 而后再运转到萼端部位。此外, 已进入苹果果实的钙素存在“倒流”现象, 可再分配到树体的其它部位, 由此表明钙在果实内不能再分配是相对的。  相似文献   

8.
‘硕红’是‘红富士’苹果芽变新品种。平均单果重272 g;果实近圆形,果形端正;全面着浓红色;果肉乳白色、脆、汁多,甜酸适度,风味好;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3.6%,去皮硬度7.02 kg/cm2。在河北省秦皇岛地区,果实10月下旬成熟,果实发育期160 d。  相似文献   

9.
静宁在‘红富士’苹果管理中,采取了"顺其自然,适当调控"为主的树体管理措施,实现了4年成花、5年挂果、6年丰产的生产目标,盛果期666.7m^2产量保持在4000kg以上,有效地克服了‘红富士’难成花、进入结果期迟、早期产量低的弊端,形成了早果、优质、丰产的配套措施,促进了‘红富士’苹果在当地的大发展。其核心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10.
在四川省盐源县连续2年迚行了‘红富士’苹果专用控释肥肥效试验。结果表明:‘红富士’苹果树施用2种控释肥,比常觃施肥年投入均降低了5 958.55元/hm2,但产值分别增加了3.7%、2.2%,经济效益分别提高了7.3%、5.6%。同时,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提高。  相似文献   

11.
辽宁省红富士苹果套袋生产技术规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5年农业部设立的“苹果套袋关键技术示范补贴项目”,是实施“苹果出口行动计划”的重大举措,全国共有6个省和2个计划单列市参与项目实施。辽宁省2005年苹果套袋关键技术示范补贴项目计划面积906.7hm2,盖州市和瓦房店市承担的任务量占全国的1/7。按每666.7m2补贴200元计算,总补贴金额为272万元。该项目旨在鼓励和支持农民使用优质果袋,提高套袋技术推广应用水平,改善优势区域的苹果质量,使优势区苹果优质果率由目前的30%提高到50%,出口比例由目前的20%提高到30%,农民可增加纯收入1600万元。该项目是农业部在粮食“直补”后启动的水果生产…  相似文献   

12.
张振军 《北方果树》2021,(1):40-40,46
阿克苏栽培‘红富士’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将近40年。但栽培技术相对落后,特别是乔砧稀植园,树体结构不合理、树形紊乱、内膛郁闭、结果部位外移、结果枝组衰枯严重、产量下降、品质变劣,已成为我区‘红富士’苹果生产中的一大难题。为此,我们建立10 hm2盛果期‘红富士’树体改造示范园,应用改良纺锤形的树体结构模式及配套整形修剪技术,经过5年的实践,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人工点授、喷雾授粉和壁蜂授粉3种辅助授粉技术对‘红富士’苹果坐果率、果实大小和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辅助授粉能够显著提高果实坐果率、大小以及产量,其中人工点授效果最好,喷雾授粉和壁蜂授粉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14.
‘红富士’枝组培养、更新比较特殊,与其他品种明显不同,不应按其他苹果品种那样修剪。‘红富士’枝组结果之后很容易转弱,结果能力降低,枝组的养护、更新是修剪的重要任务之一。为保持枝组健壮生长、结果,必需在加强土肥水管理及重疏果的基础上,通过修剪维持中庸健壮的生长势。对那些偏弱的枝组必需及时更新。  相似文献   

15.
作者研究了不同采收期对陇东旱塬区‘红富士’苹果品质的影响。分8批采收,在自然环境条件下定期测定不同采收期‘红富士’苹果果实的理化指标。结果表明,9月25日至10月30日,随着‘红富士’苹果果实采收期的推迟,单果重逐渐增加,果实着色面积扩大,颜色加深,果型指数也不断增大,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增高,可滴定酸含量逐渐下降,果肉硬度逐渐下降。与碘变色面积越来越小,颜色也越来越浅。根据陇东苹果的标准化生产,以及本地区的环境气候条件,‘红富士’苹果的不同用途应采用不同的采收期,以达到优果优质和最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通过实地调查走访,对沈阳地区‘寒富’果园套袋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发现‘寒富’苹果套袋生产面临着劳动力极度短缺、从业人员老龄化严重的问题,已经成为生产成本增加的重要因素。加之近年来整体苹果价格持续走低,‘寒富’苹果生产效益明显下降。就‘寒富’苹果免袋栽培生产提出如下建议:积极宣传免袋栽培苹果的优势,健全免袋栽培技术体系,建立免袋栽培技术示范园,加大培训力度,引导果农逐步由套袋转向免袋生产,以期转变果农和消费者对苹果套袋的固有看法,促进果园生产模式由套袋转向免套袋,实现节本增效。  相似文献   

17.
正近十年来,为适应市场,果农普遍对‘红富士’苹果过早采收,果实以含糖量为主的内在品质达不到国家标准,严重伤害了品种本来的品质风味和外观形象,败坏了品牌声誉。1‘红富士’苹果早采之误1.1早采的‘红富士’套袋果没有合格的9月中旬采收的‘红富士’苹果,因第2个膨大期刚开始,根本未开瓤,虽然具有漂亮的粉红色,却不是‘红富士’的本来面貌。国庆节前,市场上的所谓‘红富士’  相似文献   

18.
正‘红富士’自1980年引入陕西栽培以来迅速发展,现已占到总栽培量的70%以上,是渭北地区栽培面积和产量均最大的苹果品种,目前尚无任何品种可替代其当家地位。在多年栽培中我们发现,部分产区正常管理的‘长富2’‘秋富1’等果园连年出现产量低、个头小、畸形果多、着色不良、品质下降、抗性差、生长势弱等可遗传性的品种退化现象,给生产带来较大损失,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9.
试验通过5个有机肥施用水平对威宁‘红富士’苹果的产量以及生长结果等指标进行分析,得出:威宁‘红富士’苹果最佳有机肥施用量为2600 kg/667 m2  相似文献   

20.
分析‘红富士’苹果大小年现象产生的原因,从施肥管理、正确的修剪方法、辅助授粉和疏花疏果措施、病虫害的预防和治理等方面总结解决‘红富士’苹果大小年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