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张云金 《中国茶叶》2002,24(1):41-41
常山银毫产于浙江省常山县,其外形细紧圆直,翠绿显毫,香气馥郁持久,汤色嫩绿明亮,滋味鲜醇爽口,叶底细嫩成朵。该茶曾荣获第二届中国农业博览会金奖和2001年浙江省精品名茶金奖,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社会需求量不断扩大。几年来,常山银毫产区不断扩大,产量逐渐提高,然而,传统的手工炒制方法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成本高,质量不……  相似文献   

2.
茶业是浙江省农业主导产业之一.培育名优茶是发展壮大茶产业的重要手段。2004年评选产生的首届浙江省十大名茶,对推进茶叶品牌整合,做强做大浙江绿茶产业产生了重要作用,在全社会产生了良好影响。经过近5年的发展,浙江茶叶产业在各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步,茶产业内部发展格局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一批地方名茶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相似文献   

3.
实施品牌营销,推进茶产业升级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茶产业要发展就要抓住品牌。所有的茶叶产品,无论是走茶叶科技创新还是走文化战略之路,都只是打造品牌的支撑,没有品牌就没有更大的收益。全国茶业农业产值的75%依靠名优茶,茶产业主要是靠名优茶维系的,但名优茶下一步究竟应该怎样发展,茶产业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要回答好这些问题,进一步做强茶业,茶产业需要进行一系列重大调整与转变,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从卖茶叶产品向实施品牌营销转变。  相似文献   

4.
陆文龙 《茶叶》2001,27(1):43
常山银毫产于浙西山区,以"外形紧结如矛,色泽绿翠显毫,香气馥郁持久,滋味鲜醇带甘,汤色嫩绿明亮,叶底完整成朵"的独特风格,先后被浙江省人民政府授予"浙江省优质农产品金奖"、"浙江省优质名茶"证书,并荣获95年中国农业博览会金奖。目前,全县拥有常山银毫名茶基地933公顷,产量88吨,产值1698万元,占茶叶总产量的83.4%。经两年努力,常山银毫已完成县级系列标准制订,并通过市级验收,并于200l年1月起开始实施。   《常山银毫名茶县级农业系列标准》共分四个部分,即苗木、栽培技术、鲜叶与加工技术、商品茶。县级农业系列标准的制订,规范了千家万户的经营生产行为,是实施名牌战略的依据和操作标准,是科技兴茶的重要载体,是茶叶生产依托标准化走上产业化的必然选择。常山银毫名茶县级农业来列标准的实施,为茶叶生产可持续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如常山银毫名茶县级农业系列标准实施示范区之一的承包户钱时胜,去年从茶山抱出一个"金娃娃"!但在标准化没有实施前,却是6.8公顷的"风吹草低见黄泥"的革山,由于投入产业严重倒挂,多次出现退包念头。以后他"点茶成金"的秘诀,就是按常山银毫茶县级农业系列标准有关规程操作,去年采摘常山银毫名茶700多公斤,大宗茶1250公斤,产值近5万元,净收入2万多元。  相似文献   

5.
李亚梅 《中国茶叶》2011,33(4):10-11
常山县地处浙西区,钱塘江的上游。土地总面积为1097.1平方公里,地貌特征以丘陵山地为主,丘陵山地面积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74.8%。茶叶是常山山区农业的一个重要产业,全县拥有茶园面积1.4万亩,基本集中在12个重点山区和半山区乡镇,2008年,生产常山银毫45吨,优质茶、大宗茶200吨以上,实现茶叶产值1083万元,占重点产区农业产值的50%。  相似文献   

6.
竺济法 《茶叶》2000,16(3):153
宁海望府有机茶开发中心宁泉牌望府银毫在1998年取得国家和国际有机茶证书之后,引来了大市场,浙江省茶叶进出口公司去年收购35吨大宗茶出口海外,受到外商好评,今年将包销全部150吨大宗茶及部分中高档茶销往世界各地.据闻,有机茶出口价格可比普通茶提高50%左右,望府银毫名优茶的市场已由原来本市为主延伸到上海、江苏、山东、湖南及台、港、澳,望府银毫有机茶已产生了显著的名牌效应,大大提高了品牌的知名度.  相似文献   

7.
铜仁市茶叶品牌整合方案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在市委、市政府的的高度重视下,贵州铜仁市生态茶产业建设实现了又快又好发展,茶类结构得到有效调整,名优茶开发取得了明显成效,2011年茶叶总产量突破万吨,茶叶产值实现了8亿多元,茶叶企业238家,茶叶品牌35个。为做大做优做强铜仁市生态茶产业,提升品牌效益,形成茶叶核心竞争力,加快推进全市生态茶产业发展,根据铜仁市委、市政府对全市茶叶品牌整合总体要求,特提出铜仁市茶叶品牌整合建议方案。一、茶叶品牌整合的必要性截至目前,全市茶园面积103.35万亩,成为全省第二个百万亩茶叶主产市,无性系茶园面积97.85万亩,占茶园总面  相似文献   

8.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茶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名优茶取代大宗茶成为产业支柱,尤其是最近20年以来,名优茶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根据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统计,2011年全国茶园面积234.4万hm2,茶叶产量155.7万t,毛茶总产值728.9亿元,其中名优茶产量67.6万t,约占茶叶总产量的43.4%,名优茶产值560.3亿元,约占总产值的76.9%,名优茶在我国茶产业发展中占举足轻重的地位.尤其在浙江省,名优茶产值甚至占总产值的92.0%,可见发展名优茶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1.名优茶生产唱主角 浙江省常山县有近1万亩茶园,年产茶叶220t,总产值970万元;其中名优茶产量110t,产值849万元。茶叶生产正在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相似文献   

10.
《中国茶叶》2011,(9):30-30
近日,由国家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国家茶产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浙江省茶产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和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联合举办的“名优茶机械化采摘技术研讨会”在杭州隆重召开。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所长杨亚军研究员、国家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秘书长鲁成银研究员、国家茶产业:  相似文献   

11.
《广东茶业》2009,(1):36-36
为深化茶业结构调整,发展名优茶生产,培育企业品牌,引导和促进广东茶叶向优质、安全、高效的方向发展,加快广东茶产业与国际市场接轨的步伐,提高生产经营效益,增加茶农收入,广东省茶叶学会、广东省茶业行业协会拟定于2009年8月中旬联合举办“广东省第八届名优茶质量竞赛”活动。  相似文献   

12.
近日,湖北五峰银毫茶叶公司在北京与英国伦敦市长办公室暨伦敦发展署北京代表处联合举办“五峰银毫进军奥运新闻发布会”,宣布五峰银毫茶将作为2012年英国伦敦奥运礼品茶。会上,英国伦敦发展署为五峰银毫茶正式授牌。五峰县副县长孔福生代表县政府参加新闻发布会,并向与会中外嘉宾介绍了该县整合茶叶资源、发展无公害有机茶、打造茶叶品牌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13.
茶叶产品是发展茶产业和提升茶品牌的有效载体和重要推力。重点介绍了长兴现有的主要名优茶和茶烘焙食品,并对今后开发茶叶新产品提出了一系列建议和展望。  相似文献   

14.
张云金 《福建茶叶》2014,36(5):35-36
简要介绍了常山银毫茶品牌整合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品牌整合的目标和思路。  相似文献   

15.
《茶叶》2011,(3):200
绍兴县是浙江省茶叶产业强县之一,现有专业茶园8.2万亩,2009年茶叶产值3.7亿元。全县有茶叶精加工企业30多家,其中省级农业(林业)龙头企业7家,年加工经营出口珠茶6万多吨,产值6.5亿元,是"中国珠茶之乡";培育有一批规模型的名优茶生产经营专业合作社,年生产销售名优茶2000多吨,成为名优茶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柱。  相似文献   

16.
浙江省武义县是中国有机茶之乡,发展茶产业是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为进一步推动武义县茶产业可持续发展,本文运用SWOT分析方法,分析与评价武义县茶产业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并在此基础上做进一步的拓展分析,据此提出完善茶园基础设施、建立茶叶质量安全长效机制、狠抓茶叶品牌培育,以及加强茶产业经营主体培育等发展措施。  相似文献   

17.
浙江有机茶产业状况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浙江省是我国最早生产并出口有机茶的省份,有机茶开发、名优茶开发、茶树良种化、茶叶深加工被列为浙江茶产业发展的“四大工程”。在各级政府的重视支持和产销企业、科技人员以及广大茶农的共同努力下,浙江省有机茶产业发展较快,生产初具规模,市场开拓初见成效,有机茶知识不断普及,消费者队伍不断扩大。  相似文献   

18.
由湖南省茶叶学会举办的首届湘茶杯名优茶评比于1994年5月22日在湖南农业大学揭晓,这次共评出金奖9个、银奖16个、铜奖25个。获得这次金奖的名优茶是:桃源大叶茶、古洞春银毫、金石翠芽、安仁豪峰、柳叶  相似文献   

19.
<正>近日,浙江省松阳县茶产业协会的"松阳银猴"商标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成为该县首个经行政认定的"中国驰名商标",这也是丽水市茶叶行业唯一一个"中国驰名商标"。"松阳银猴"因条索卷曲多毫,形似猴爪,色如银而得名。"松阳银猴"商标是"浙江省著名商标"、"浙江名牌产  相似文献   

20.
良茗 《中国茶叶》2012,(4):16-16
正本刊讯4月12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浙江省农业厅、中国茶叶学会、国家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浙江省茶产业创新服务平台等联合组织召开的"名优茶机械化采摘及分级技术现场交流会"在浙江省绍兴市御茶村举行。来自全国15个产茶省的科研、茶企等单位的代表50余人参加会议。现场演示的机械设备由"名优绿茶机械化采摘加工技术及设备研制"课题组经多年精心研制而成。名优茶双人采茶机和单人采茶机,由浙江川崎茶叶机械有限公司生产;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