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席志斐  盛毓定 《茶业通报》1990,12(1):42-43,41
茶叶干燥是制茶过程中主要工序之一。干燥工艺的好坏直接影响茶叶色、香、味、形的质量,而其中干燥热源的优劣又是茶叶干燥工艺的重要关键因素。随着世界科技的不断发展,对茶叶干燥热源的利用作了新的探索,例有远红外加热、微波加热、高频加热和蒸汽热源加热等。  相似文献   

2.
徐钢军 《茶业通报》1989,11(3):16-17
鲜叶—杀青—揉捻—干燥是绿毛茶初制加工的基本工艺流程,是初制茶质量产生和形成的过程。原料是决定产品质量的物质基础,但加工工艺处理不当,初制技术掌握不好,即使有优质的原料也不会生产出内外兼优的毛茶。因此,从全面提高产品质量的观点出发,对操作者、鲜叶原料、初制设备、加工工艺方法、生产环境等五个方面必须环环扣紧,层层抓好,加强对这五大因素的管理,以工作质量保证产品质量,从而提高茶叶生产的经济效益,这无疑对国家、集体、个人都会带来一定的好处。本文就初制毛茶现场质量保证体系谈几点看法。初制绿毛茶现场质量保证体系为鲜叶质量保证、在制品质量保证和质量检验三方面。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冷冻干燥联合微波干燥对枇杷花茶品质的影响,采用真空冷冻干燥(VFD)、微波干燥(MVD)和真空冷冻联合微波干燥(VFMVD)对枇杷花进行干燥,测定不同干燥工艺下枇杷花茶的复水比、总黄酮含量、总三萜含量和感官品质。结果表明:采用VFMVD干燥的产品,其复水比高于MVD,低于VFD;VFMVD干燥后总黄酮、总三萜含量高于MVD,低于VFD,但感官评价得分高于VFD。该研究表明,VFMVD是一种有效结合MVD和VFD优点的干燥技术,在枇杷花干燥上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茶叶不炒不香”、“茶叶的香气是烘出来的”两句俗语,说明了干燥对于茶叶品质作用之大和重要性。干燥是制茶的最后一道工序,从传统的制茶技术开始,干燥技术的变迁只是在日晒、笼烘、锅炒以及烘干机的使用上徘徊,随着各行各业科学化、机械化的发展,制茶干燥技术也将开始新的突破,远红外线干燥在茶叶上的应用体现了茶叶干燥技术  相似文献   

5.
蒲坑茶是广东省清远市清新区的地方传统茶叶产品,蒲坑茶加工分为初制工艺和精制工艺,精制工艺是形成蒲坑茶品种的重要工序,为进一步摸清精制工艺对蒲坑茶加工过程中品质变化的影响,通过对比感官品质特征、生化成分含量和香气成分含量,就精制工艺对蒲坑茶加工过程中品质变化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哈密瓜干燥品质,采用真空冷冻-变温压差膨化联合干燥技术对哈密瓜进行处理。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方法分析膨化温度、抽真空温度、抽真空时间对哈密瓜脆片品质(含水率、感官品质及VC含量)的影响,通过多目标联合求解,得到哈密瓜真空冷冻-变温压差膨化联合干燥较优工艺参数为:膨化温度93 ℃,抽真空温度66 ℃,抽真空时间1.9 h。  相似文献   

7.
热风与微波干燥胡萝卜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热风干燥、热风和微波组合干燥对胡萝卜进行干制,检测不同干燥方法对胡萝卜干制品感观品质、复水比、VC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不同的干燥方法所获得的胡萝卜干制品的复水性能和感官品质有明显差异,热风与微波联合干燥胡萝卜制品的品质最优。降低热风温度,缩短热风干燥时间,减小热风速率和微波加热功率,均可提高干制品的复水性、VC含量及其品质。  相似文献   

8.
《茶业通报》2011,(1):45-45
日前,岳西县云林茶业公司研制的茶叶微波干燥技术取得成功,获得安徽省科技厅研究成果,这项成果对岳西茶叶生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开发应用价值。岳西茶叶在传统制作中采用木炭烘干,火候把握不好容易降低品质,  相似文献   

9.
银耳热风-微波真空联合干燥工艺优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目的】优化银耳热风-微波真空联合干燥工艺。【方法】以银耳的收缩率、复水比、感官质量以及单位能耗为评价指标,研究热风温度、转换水分含量及微波强度等因素对银耳品质以及干燥能耗的影响;并将较佳的热风-微波真空联合干燥工艺与热风干燥以及微波真空干燥进行比较。【结果】采用前期热风温度70℃,转换水分含量30%,后期微波强度5 W/g的干燥工艺参数,可获得品质较佳的银耳干品,且单位能耗最低,接近于微波真空干燥所需能耗。【结论】热风-微波真空联合干燥可极大地改善银耳干品品质及降低干燥能耗;优化后的工艺参数可为银耳热风-微波真空联合干燥技术的工业化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热风干燥温度对脱水白萝卜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长春大根"白萝卜品种为试材,采用50、60、70、80、90、100℃的热风干燥处理1 cm×1 cm×10 cm的白萝卜条,研究热风干燥温度对脱水白萝卜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干燥温度为70℃时,脱水速率较快,脱水白萝卜色泽较白,感官品质、食用品质和复水性均较好,VC保留率较高。其次,干燥温度60℃时,脱水速率较慢,形态轻微变形、皱缩,食用品质略差。干燥温度低至50℃时,VC的保留率有所提高,但干燥时间延长,感官及食用品质均有所下降。干燥温度超过80℃后,干燥时间未显著缩短,脱水白萝卜褐变加重,感官品质、食用品质和复水性均变差,VC损失增加。  相似文献   

11.
热风干燥是较为常见的一种农产品干燥加工技术,然而单一热风干燥技术的局限性限制了热风干燥的高效、高质量应用。联合干燥技术可以联合两种及以上干燥技术的特点从而形成优势互补。通过对现有过热蒸汽-热风、超声波-热风、冷冻-热风、微波-热风、射频-热风、红外-热风、热泵-热风、真空-热风8种热风联合干燥技术的应用及相关设备进行全面总结,对不同热风联合干燥技术的适用条件及设备运行工况进行对比,总结热风及其联合干燥技术的发展趋势,为热风及其联合干燥技术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高效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绿茶栗香形成的干燥工艺及机理,笔者综述了近30年来国内外的香气及栗香相关研究,发现香气的研究较多而栗香的研究却少有提及。栗香香型虽已做出细分并探究出其关键组分,但仅在香气理论上猜测其形成机理,尚未基于加工工艺探究其具体机理。此外,栗香的影响因素并未做深入探究,仅推测出杀青、干燥工艺是栗香形成的关键因素,今后还需基于干燥工艺及参数等方面进行系统性研究。本论文归纳了栗香的相关文献报道,探讨了栗香形成的关键工艺,并着重分析了干燥工艺对栗香形成的影响,以期为栗香绿茶的定向加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名优绿茶机械化加工技术集成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丁勇  周坚 《中国农学通报》2009,25(3):128-131
本文以名优绿茶机械化加工中“机理”与“茶理”相协调为主旨。从加工环境与设施、鲜叶贮青、机械杀青、做形、干燥和贮藏及生产线运行等方面,阐述了名优绿茶机制关键技术的集成应用。  相似文献   

14.
以银耳为原料,研究银耳脆片即食休闲食品的制作工艺。根据银耳的营养特色、理化特性和加工特性,优化了银耳脆片微波干燥前浸渍液的最佳配方及工艺条件;根据银耳脆片的感官特性,优化了微波干燥的工艺条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了银耳脆片加工过程中浸渍液的最佳配方为:糖质量分数10%,酸质量分数0.03%,煮制时间15 min,微波功率750 W,微波干燥时间20 min,由此制得的银耳脆片具有较好的口感。在理化指标的测定中,银耳脆片的含水量为14.4%,脂肪质量分数为1.2%,银耳多糖质量分数为23.08%。  相似文献   

15.
干制水果营养丰富、色味俱佳,深受大众喜爱。随着水果产量的逐年增加,如何对大量应季水果在保鲜期内进行干制加工,在保证果干品质的前提下进一步降低能耗、节约成本,是水果干燥行业的一大难题。从不同干制加工工艺技术出发,探讨了传统的单一干燥方式、联合干燥方式、辅助干制技术工艺的优缺点及对果干品质、营养成分、生物学活性的影响,较为全面地对当今水果干制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概述,为促进水果干制加工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6.
气体射流冲击技术在果蔬干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干燥处理是果蔬加工的一项重要技术,气体射流冲击作为一种新型的干燥技术在果蔬干燥方面具有很强的优势。本文综述了目前果蔬干燥常用的技术方法及其优缺点,阐述了气体射流冲击干燥技术的原理、特点、影响因素和干燥工艺。与传统干燥方法相比较,气体射流冲击干燥技术具有对流换热系数大、干燥速度快、产品质量高、能耗低等优点,在果蔬干燥方面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7.
茶叶真空微波干燥特性及动力学模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通过对茶叶微波真空干燥特性的研究,得到了茶叶干燥过程中微波功率、真空度对茶叶水分影响情况。根据茶叶水分变化规律,探讨了不同微波功率、真空度下时间和茶叶湿基含水率之间的关系,分析了并建立了茶叶干燥的3种干燥模型(单项扩散模型、Page模型和指数模型),试验结果表明,茶叶微波真空干燥的动力学模型满足Page方程,为绿茶加工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18.
黑木耳功能性成分及其干燥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述了黑木耳功能性成分以及干燥技术的研究进展,以期为黑木耳干燥技术的选取、应用和黑木耳产品开发的方向提供更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简述了热风微波耦合干燥的基本概念及原理,指出其优缺点,论述了热风微波耦合技术在果蔬加工领域的研究现状,梳理了该干燥技术的影响因素,并对热风微波耦合干燥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以柿叶为原料,依据柿叶的杀青方式、烘干温度、过筛目数,确定了柿叶袋泡茶的最佳加工工艺为:柿叶在100℃下,汽蒸杀青2 min,105℃干燥4 h,并选用60目筛子筛分茶叶。根据口感,通过正交试验,柿叶、银杏叶和何首乌的最佳复配方案为:柿叶74%,银杏叶19%,何首乌7%。并得出了柿叶袋泡茶的最佳饮用参数为:泡茶用水量为300 mL,泡茶时间为15min,泡茶水温为100℃,茶包重复冲泡3次即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