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正陕西茶史悠久与茶文化传播根据历史记载,陕西茶文化历史悠久,陕南是古代重要的茶区;唐代长安的宫廷茶道辉煌夺目,陕西是古代茶马贸易的策源地和西销茶的集散地,因此不可避免的陕西茶成为藏茶的组成部分。陕西的茶文化在唐代及唐代之前有很高的历史地位。在唐以后的茶马贸易中,陕西的茶文化在少数民族与汉族的文化交流中起着重要的纽带作用。西北五省只有陕西的陕南汉中和安康两地区为主产茶  相似文献   

2.
在师范院校开设《茶文化与茶健康》课程,可以增强学生的素质教育,学生的身心可以得到健康发展,塑造阳光心灵,大学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有助于学生修身养性,提高审美情趣,以及拓展学生自身知识结构。开设《茶文化与茶健康》公选课课程,对学生认识茶文化、学习茶文化、领悟茶文化、传承茶文化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3.
张雷 《福建茶叶》2016,(11):325-326
《茶经》是我国茶文化的核心典籍,它集艺术性与科学性于一身,准确的表达了茶学技术和相关信息,又在语言上和思想上体现了独特而浓厚的艺术美学价值。因此,译者在进行《茶经》翻译时,要做到传情达意,从整体上与各部分视角都体现出中国茶文化的艺术美学与意境修养,体现出茶的形色美、画面美、质朴美和《茶经》作为一部著作的辞格美,达到向世界各国传播我国传统的经典茶文化的目的。本文从《茶经》本身所具备的丰富内容和陆羽对于茶文化的独特审美着手,对《茶经》的翻译美学价值从各角度做了简单诠释。  相似文献   

4.
伍福国 《茶叶通讯》2009,36(2):48-48
2008年12月14日,我所离休干部、著名茶文化专家谢金溪先生因病医治无效,在贵州花溪与世长辞,享年93岁。谢金溪同志,笔名慕修、金蕊英,男,1915年12月15日生,湖南湘乡人,1949年7月参加工作,1962年12月调入湖南省茶叶研究所,1985年12月离休。谢金溪同志为中国茶叶学会会员,北京野草诗社社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专门钻研中华民族文化领域中的茶文化。熟读《茶经》,通览苏轼、陆游、杨万里、白居易等名家全集及《红楼梦》、《金瓶梅》等名著,对茶文化进行研究,发表茶文化论文、专论约20余万字。《试论陆游嗜茶咏茶的精神世界》被选入第五届国际茶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作品流传海内外。  相似文献   

5.
张育辉 《福建茶叶》2023,(4):167-169
茶文化是茶和文化的融合体现,也是茶艺和茶精神的结合。茶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粹,为《基础会计》课程思政教学实施提供文化支撑,促进学生对茶文化的认知,提升茶文化的教育价值。对此,依据茶文化的内涵,分析茶文化、课程思政与《基础会计》课程内在关联,并从优化《基础会计》课程体系、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弘扬茶文化维度,论述课程思政视角下《基础会计》课程教学茶文化融入价值,从会计发展史、会计业务核算、法律法规、复式记账维度,提出课程思政视角下《基础会计》课程教学茶文化融入内容及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6.
茶文化是我国传统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所以加强对我国茶文化的研究也是当前我国学者的重要研究部分。在我国四大名著中都有描述到我国的茶文化,特别是在《红楼梦》中,对于我国茶文化的描述是非常多的。随着《红楼梦》译本在国外的传播,也加强了我国茶文化在全球的传播,不同的《红楼梦》译本中对于茶文化的翻译有所不同,所以本文就对《红楼梦》不同译本中的茶文化进行了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7.
嗜茶的冯梦祯被当时的人们称为"白水先生",他深谙茶理,其著作《快雪堂漫录》记载了多种炒茶和藏茶的方法。在日常生活中,茶是明代士大夫们书斋生活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在士大夫的日常交际中,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于明代的士大夫们而言,书斋烹茶、品茗是一种独特而又愉快的体验,外出旅行时饮茶以助兴往往也是必不可少。以冯梦祯为例研究明代士大夫的茶文化不仅可以丰富中国茶文化的内容,还对今后挖掘、发展茶文化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时光如梭,值2011辛卯辞旧迎新之际,谨代表荷兰禾众基金会向中国茶叶界同仁及《茶世界》所有读者致以新年的祝福。中国是茶叶的故乡,中国源远流长的茶文化以及无与伦比的茶叶品质令国人  相似文献   

9.
钢琴改编曲《夕阳箫鼓》是我国钢琴音乐发展中的经典之作,体现出深厚的民族化内涵,目前经常被当作茶艺表演背景音乐,茶馆背景音乐。基于这一现实的考虑以及前人研究的理论成果,本文尝试将《夕阳箫鼓》与茶文化研究相结合,首先分析钢琴音乐文化审美以及《夕阳箫鼓》体现中西音乐文化结合的特色,其次分析"天人合一"传统精神以及茶文化内涵,最后着重分析了钢琴改编曲《夕阳箫鼓》是如何体现出茶文化"天人合一"的思想。  相似文献   

10.
《茶世界》2017,(8)
<正>陕西7月11日—12日,陕西省茶文化研究会在商洛市商南县召开专家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与会专家分析茶业形势,考察商南茶山茶企,探讨陕茶发展问题。讨论通过了《陕西省茶文化研究会专家委员会倡议书》(以下简称《倡议书》)。  相似文献   

11.
协会动态     
《茶世界》2016,(2)
正《雅安藏茶》供销合作行业标准正式发布1月12日,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发布通告,由中国茶叶流通协会负责牵头编制的《雅安藏茶》(GH/T 1120-2015)行业标准正式批准发布。应邀参加"健康中国,普洱北行"茶文化交流论坛1月13日,"健康中国,普洱北行"(北京站)茶文化交流论坛在北京希尔顿逸林酒店成功举行。中茶协常务副会长王庆应邀出席并致辞。我会荣获总社系统先进集体称号  相似文献   

12.
李娜 《福建茶叶》2016,(4):397-398
《茶经》是我国古代茶文化的核心资料,对中外学者研究我国茶文化起源和历史带来巨大帮助,是最重要的茶文化典籍。本文重点分析英国学者Francis Ross Carpenter译本的《茶经》,通过分析Francis Ross Carpenter译本中关于传统儒释道翻译的优劣,体会译者对中国文化理解和茶文化翻译策略。Francis Ross Carpenter译本基本保留《茶经》中传统文化的部分,是不可多得外文翻译好译本。  相似文献   

13.
朱莹莹 《福建茶叶》2016,(7):348-349
茶与中国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是中国的文化象征。《红楼梦》一书中提到茶的地方有200多处,对茶、茶水、喝茶等情景的细致描写,将中国的茶文化展现得淋漓尽致。了解中国的茶文化是真正领会《红楼梦》,真正读懂书中所体现的传统文化的关键。本文先概述了《红楼梦》中的茶文化,随后以翻译目的论为基础,分别从茶文化的几个核心部分对《红楼梦》英译作品进行详细分析,旨在对翻译活动的研究以及对中国文化的传承起到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茶经》具有独特而浓厚的艺术美学价值,体现在其思想和内容上,准确的表达了茶学技术和相关信息,集艺术性与科学性于一身,是我国茶文化的核心典籍。在对《茶经》进行翻译时,译者应当起到向世界各国传播我国传统的经典茶文化的目的,作为一部著作的辞格美《茶经》体现出茶的质朴美、画面美和形色美,体现出中国茶文化的艺术美学与意境修养,从整体上与各部分视角都做到传情达意。本文首先分析了《茶经》本身所具备的特征和美学意蕴,其次,阐述了《茶经》的审美翻译策略,最后着重论述了《茶经》英译视角下翻译的美学价值,希望能够对相关领域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5.
藏汉民族生活的自然环境与饮食结构独特,茶是藏汉民族不可缺少的一种必需品,但藏汉民族饮茶风俗和茶文化存在极大差异性。本文基于对汉族茶文化起源进行解读,分析汉族和藏族饮茶风俗,以此充分了解茶文化和藏汉民族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都焕梅 《福建茶叶》2016,(10):382-383
《茶经》是我国乃至世界上最早的茶类典籍,其诞生不仅推动了茶文化的发展,同时也让我国传统文化得到传承。翻译《茶经》不仅能够为构建茶文化与世界的桥梁,同时也向世界展现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在翻译的过程中,做好《茶经》中的茶文化承载与英译本的处理,是译者的必要工作,本文从文化角度入手,向读者阐释如何使用不同的翻译方式对《茶经》进行翻译工作,让茶文化得到更加优良的传播。  相似文献   

17.
高莹  杨迪  权刚 《福建茶叶》2022,(5):251-253
茶文化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其中蕴含的大量为人处世思想在现代依然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将茶文化与现代教育中的思政建设相结合对高校思政建设的创新有重要的作用.本文以《园林工程管理》课程为例,首先阐述了茶文化与思政建设的互通性,对茶文化在《园林工程管理》课程的思政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进行了分析,在深入探讨当前茶文化在《园林...  相似文献   

18.
中国是茶的故乡,喝茶品茗不仅是一种文化的传承,更是一种身心、交际的调节。中国茶文化音乐是根据我国茶文化的特点进行提炼发展,并在充分考虑到茶的特质与多样性之后谱写的一曲曲悠扬动听的乐曲,茶具有多种品格,因而茶文化音乐也具有与众不同的特点,本文根据华夏室内乐团演奏的《中国茶文化音乐集》中的4个部分——茶韵、茶香、茶魂、茶梦为例,对其美学形态进行深入的解读性研究。旨在通过该研究明确《中国茶文化音乐集》中对于茶文化的音乐化演绎,更好地把握音乐的艺术形态美。  相似文献   

19.
赵琳 《福建茶叶》2022,(1):155-157
我国的茶文化已经有了几千年的历史,除了留下各个种类的茶叶之外,还留下了《茶经》、《茶谱》等优秀的茶文化历史书籍.大学生是国家发展的希望,也是文化传承的主力军.思政教育是树立学生正确价值观,培养良好品德的一门课程,因此,高校进行思政教育是必不可少的.随着对茶文化的不断深入研究,发现茶文化在高校的思政教育当中存在着重要的意...  相似文献   

20.
吕丽静 《福建茶叶》2016,(7):378-379
《茶经》是一部描述茶的核心典籍,也是中华文化组成中的特殊部分。翻译《茶经》不仅能使外国读者进一步了解我国特有的茶文化,也能向外宣传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打破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偏见。本文从茶经的文化内涵着手,采用对比的方式分析了茶经翻译中的得与失,为以后翻译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