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陆羽茶经中有关福建茶叶论述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羽在茶经中对福建茶叶论述不多,仅有二节述及。一是在第七节“之事”中述叙:“永嘉县东三百里有白茶山”。此系记载历史见闻。查“永嘉县”即今浙江温州永嘉县一带。“东三百里”约在今福鼎县太姥山一带。“有白茶山”所指可能是福鼎大白茶。查该品种亦疑源于太姥山一带。从此  相似文献   

2.
福建省松溪县最近发现比“福丁大白茶”、“政和大白茶”更为优良的茶树品种资源,引起有关部门重视。这个茶树品种资源生长在松溪县郑垱公社元头大队的九龙岗上,是当地社员在开辟新茶园时发现的。今年五月上旬,省、地、县茶叶干部来到这里,经过初步调查。认为它有如下优点:一是发芽早,芽长毫多,开采时间比发  相似文献   

3.
《茶叶》1958,(4)
在宜昌专区到处傅扬着五峰县小河社“七仙女”日采千斤茶的惊人奇迹。“七仙女”中18岁的青年姑娘共青团员谢承珍日采茶叶1,157斤,首创全国最高采茶纪录,比过去日采30斤提高了38倍,比安徽歙县采茶能手张青和所创造的日采551斤8两的纪录还  相似文献   

4.
“七、五”期间,大、小麦生产和科研的回顾。 (一)、生产方面我省“六、五”期间,由于生产体制改变,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和种麦经济效益较低等原因,曾出现大、小麦种植面积逐年减少、产量下降。据统计,1986年全省春收大、小麦面积下降到160.1万亩,为历史上的最低点,比建国初期还少20万亩;大、小麦总产量只1.929亿公斤,比1978年春收大、小麦总产2.925亿公斤,减少近1亿公斤。为  相似文献   

5.
《中国茶叶》2008,30(4):43-43
“开春就火!开业就旺!开市就发”,2008年4月8日,中国最大的茶市交易航母—中国海峡大茶都盛大开业,项目首期成功招商,汇聚了全国各大产区名优茶,吸引到广大茶叶采购商前往销售采购。  相似文献   

6.
2001年的试验观察表明,在无旱的春夏,对甘蔗喷施3次“旱地龙”,能促进甘蔗伸长,增粗,至2001年11月12日,株高比对照增加6.82%,总伸长量比对照增加8.5%,甘蔗产量提高了12.31%,666.7m^2含糖量比对照提高15.48%,起到了“有旱抗旱,无旱增产”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一、生产现状 红薯、大豆和玉米是零陵、郴州地区(下简称湘南)主要旱粮、饲料作物。据统计,“七·五”前期(1986年—1988年,下同)年平均种植面积140.6万亩,占本区同期旱粮种植面积的79.9%;总产1.55亿公斤,占同期旱粮总产的84.2%。“七·五”期间,三种作物种植面积均比“六·五”后期(1983年—1985年)有所扩大,其中红薯种植面积80.3万亩,大豆44.8万亩,玉米15.5万亩,分别比“六·五”后期扩大0.7%,  相似文献   

8.
试验表明 ,用 30 0 ml/hm2 “绿灵宝”复合植物营养液对水 150 kg拌种 ,能促进大麦的生长发育 ,冬前总苗数、成穗数、千粒重等有明显提高 ,成熟期提早 3~ 5d。用 150 0 ml/hm2 “绿灵宝”对水750 kg,分别在大麦孕穗期、灌浆初期叶面喷施 ,能促进籽粒灌浆充实 ,大麦的穗实粒增加 0 .3~ 0 .6个 ,千粒重增加 0 .3~ 0 .8g。用“绿灵宝”既拌种又叶面喷施的效果最好 ,大麦单产 4 331.0 kg/hm2 ,比喷施“活力素”的常规对照增产 4 55.4 kg,纯收益增加 354.0 0元 /hm2 。  相似文献   

9.
刊前语     
英德县是广东省著名茶区,亦是“金帆”牌红茶的故乡,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该县在茶叶生产上又有什么新的打算?袁学培同志《谈谈“七·五”期间英德县茶叶生产发展的初步设想》一文,分析了英德县发展茶叶的优势,提出了发展的宏观设想,并由此提出了实现目标的保证措施,显然对我省茶叶发展,振兴山区经济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潘小曼 《杂粮作物》2008,28(3):213-214
饮食对于人类来说,同空气和阳光一样重要,自古以来我国劳动人民就十分熟悉食物的药理作用。并把食物喻为人的命脉。中医古藉《太平圣惠方》中说“夫食能排邪而安脏腑、清神爽志以资气血”,事实上许多天然的食物本身就是药物,祖国医学中有“药食同源”、“亦药亦食”之说,亦药亦食的食物,能防治疾病,健美强身,延年益寿。  相似文献   

11.
杂交水稻“双两大”栽培的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莫正 《作物研究》1991,5(1):35-35
杂交水稻“双两大”栽培是双株寄插、两段育秧、大蔸原蔸移栽的简称。这种栽培方法的主要优点有5个方面: (1)增产。据近年各地30次对比试验统计,“双两大”栽培比常规的一段秧栽培每亩平均增产52.2公斤,即增产11.7%。 (2)省种。杂交稻采用“双两大”栽培,早稻一般每亩大田只用种2公斤,中、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草药“飞蛾七”治疗皮肤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鲜品捣烂后外敷。结果:本组10例,治愈8例,显效2例,有效率100%。结论:仡佬族药“飞蛾七”具有清热解毒、散瘀、消肿、止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那氏齐齐发诱导剂在大麦上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表明,用那氏齐齐发诱导剂拌种浓度1:40,"液种比"1:10拌种,能促进大麦的生长发育.冬前总苗数、成穗数、千粒重等有明显提高,成熟期提早3~5 d.用那氏齐齐发诱导剂1:3000,分别在大麦孕穗期、灌浆初期叶面喷施,能促进籽粒灌浆充实,大麦的穗实粒增加0.3~0.6个,千粒重增加0.3~0.8 g.用那氏齐齐发诱导剂既拌种又叶面喷施的效果最好,大麦单产4 331.0 kg/hm2,比喷施"活力素"的常规对照增产455.4 kg,纯收益增加354.00元/hm2.  相似文献   

14.
据各地资料反映,今年棉花枯萎病是一个暴发年。河南安阳、山东惠民、河北晋县、山西运城调查表明,发病程度均较历年为重;四川简阳报告,即使是抗病或耐病品种发病株率亦较高;浙江慈溪前期考查,感病品种发病株率较去年成倍增加。本所试验地发病株率由去年的20~30%,增到70~90%,死苗率从10%增到40%。探讨棉花枯萎病暴发的规律,如何防止暴发和减少大暴发给棉花生产带来的损失,在科研和生产上引起了大家十分关注。现就孔见所及,谈谈有关选种、引种方面的问题。一、转害为利,从病区大搞选种根据多年育种实践分析,在任何一个感病品种的群体中,个体之间的抗性是有差异的,加上棉花是遗传基础复杂的常异花授粉作物,因此,绝对纯的棉花品种是没有的。通过枯萎病大暴发的严酷考验,在一个品种中必有少数“优胜者”,相对地较耐病或抗病。因此,不能“埋没人才”,要把那些抗病和耐病的单株选拔出来,混收种于种子田或  相似文献   

15.
杂种稻的光合适应性及光合生产力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用不同光强生态型水稻品种Lemont和七桂早,利用化学杂交剂配制得杂种稻Le/七。对Le/七及其亲本在人工气候箱中高、低光强条件下处理30 d,每10 d作一次光合测定及生长分析。量子产量和单叶净光合速率的测定结果表明:Le/七对高、低光强的适应范围比双亲有所扩大,尤其是在高光强下量子产量相对降低值Le/七比七桂早明显为低。处理期间杂种Le/七比七桂早明显为低。处理期间杂种Le/七的光合生产力(以作物生长率CGR表示)和生物学产量增加值在高、低光强条件下均明显超过了其父本广东当地优良品种七桂早,其CGR和生物学产量高的主要原因是其叶面积指数(LAI)、净同化率(NAR)由于杂种优势比七桂早明显为高。  相似文献   

16.
“1952”系湖南省水稻研究所于1977年用6278(即IR22/红米冬粘/广秋矮)作母本与A、S、D_7(原产印度)杂交,于1981年第七代定型的一个高产、优质晚籼新品系。几年来,先后参加品比、区试及大面积试种示范,表现优良,深受各地欢迎,种植面积迅速扩大。现将其主要特点简介如下: 一、产量高,增产潜力大。1982—1985年先后参加二年品比,一年联合品比,二年省区  相似文献   

17.
一、品种来源水稻新品种“世纪137”是福建农科院稻麦研究所,根据舢粳杂交稳定的“非F1优势”的理论,以舢粳杂交材料复交经多代选育而成的早晚兼用型新品种。其组合是矮窄/姬糯//C98/玉米稻///434大穗/FR1037。全生育期130d左右。1997年通过省区试。具有穗大粒多,结实率高,米质好,增产潜力较大的突出优点。二、产量表现该品种一般单产7500~8250kg/hm2,高产田单产11100kg/hm2。1994年进行品比试验单产7425kg/hm2,比对照种荆糯6号增产11.4%,比78130增产16.5%。1995年参加品比试验,比满仓515增产6.8%,比荆糯6号…  相似文献   

18.
单倍体的应用近几年来已逐渐为人们所重视。国内、外油菜单倍体的研究进展较大,目前已通过单倍体的途径培育出良种在生产上使用。如英国汤姆生(Thompson K.F.)从天然出现的单倍体植株分别培育出冬油菜和春油菜品种。冬油菜品种“R.D.49”,经1971—1976年12次试验比推广品种“维克脱”平均产油量多12.6%,其中4年8次试验比最高产品种“梅杰”产油量高5%,越冬性、抗病性均强,目前已成为英国商用品种  相似文献   

19.
我场地处关中东部原三门峡库区,是一个机械化程度较高的国营农场,担负着陕西省油料生产的任务。油料作物以油菜为主,长期以来主要品种是“跃进”。应品种虽具有角大、粒大、抗病、丰产性能较好,但抗寒性较差、茎秆较软、株形松散、晚熟、易裂角,不适于机械化栽培要求。我们于1972年深入3000余亩大田根据要求选择自然变异单株,经两年单株选择,一年混合选择,育成了甘兰型油菜新品种“7211”。1977年在我省关中地区已种植8万余亩,引种到山东、河南等省,表现较好,亦已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20.
在棉花生产过程中,如何利用与控制棉花“三发”(霉发、伏发和秋发),以争多座“三桃”(伏前挑、伏桃和秋桃),是夺取棉花高产的关键。棉花“三发”与外界环境条件之间关系很密切,而环境条件则又随着光温水等气象因子的变化而改变。温度的高低能使生育期提早或推迟,雨量的多寡,能造成棉株的徒长或滞缓。日照的多少影响光合作用及干物质的积累,从而影响着棉花的产量和品质。霉发——争发棵多座桃要获得棉花的高产,首先要求棉株有稳健的苗架,以促进发棵稳长,为多座伏桃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