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正1930年4月,安徽岳西县北部的头陀河、黄尾河地区爆发了震惊皖鄂两省的农民暴动,暴动导火索是地主苛征茶课,垄断茶市,囤粮居奇,抬高粮价。头陀河、黄尾河一带原属霍山县南乡,1936年1月划归岳西县。这里重峦叠嶂,气候温和,自古出产优质茶叶。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霍山县志》云:"货之属,茶为第一。茶山环境皆有……南乡之雾迷尖、挂龙尖二山左右所产,为一邑之最。采制既精,价亦倍于各乡"。在旧中国,这里的许多农民靠茶叶维持生计,每到青黄不接之际,都指望卖茶  相似文献   

2.
8月11日,第三届香港国际茶展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行,来自12个国家和地区的近1000家茶企参展。安徽省六安瓜片茶业股份有限公司徽六牌六安瓜片在2011香港国际茶展上,荣获2011国际绿茶大奖的荣誉称号,这是展会主办者香港贸发局以盲  相似文献   

3.
正霍山县位于安徽省西部大别山腹地,产茶历史已有2000多年,全县现有茶园12.5万亩,产茶5100吨,产值2.1亿元,主产霍山黄芽、瓜片、霍山翠芽、霍山小岘春、霍山菊花茶、桃源银针、炒青绿芽、黄大茶、乌龙茶等品种,而茶叶是该县主要经济支柱之一。现对霍山县茶叶生产存在问题进行剖析并提出措施,供  相似文献   

4.
福建省茶叶起源于商周时期的天山山脉(霍山、支提山)和武夷山山脉。最早由仙道(道教早期)发现并利用茶,视茶为"仙茶"。随着福建道教、佛教的兴起,茶叶也得以发展和传播。从仙家健身的茶道,发展到佛家禅茶之礼!再发展到民间种茶、饮茶之风。儒教、道教、佛教的茶道茶德推动了福建茶叶的不断发展,成为当代主要农产品。  相似文献   

5.
针对安徽省霍山县茶叶生产现状,分析了霍山县茶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幼龄茶园与改造茶园的修剪、生产茶园的修剪及机采茶园的改造等方面提出了霍山茶园修剪改造技术.  相似文献   

6.
台湾乌龙茶的发展及特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台湾地区制茶种类缘于历史渊源,先后从大陆引进及发展乌龙茶、包种茶、红茶、绿茶(龙井、眉茶及煎茶)等制造技术,使台湾成为兼具不发酵茶类(绿茶),部份发酵茶类(包种茶、乌龙茶)及全发酵茶类(红茶)产制技术的产茶地区。台湾栽培之茶树品种早期皆由先民自大陆传入,福建乌龙茶的制茶技术亦先后传入。然而台湾包种茶及乌龙茶的产制技术,在台湾有关机构不断应用新科技、新技术辅导茶农改进产制技术,提高茶叶品质,已逐渐演变而自成一格,其外观及香味与大陆乌龙茶绝然不同。各茶区亦依其产制环境之特性而发展出各种特色茶:如台北…  相似文献   

7.
《茶世界》2008,(1)
12月12日,由北京老舍茶馆、雅安市茶业协会、名山县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的迎奥运·五环茶战略合作高层研讨会在雅安市名山县召开。来自北京市宣武区、浙江省新昌县、福建省安溪县、安徽省霍山县、安徽省祁门县等地五环茶代表茶品产  相似文献   

8.
普洱茶的渥堆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普洱茶是以晒青绿毛茶作原料加工而成的茶类,原出产于我国云南省西双版纳、思茅、楚雄、红河、大理一带。随着东南亚各国和我国港、澳地区对普洱茶需要量日益增长,广东、广西、四川等省亦开始加工出口普洱茶,但品质均不如云南所产。普洱茶和许多黑茶一样都要进行渥堆,但对该茶渥堆的实质研究尚未见诸报导。本文从普洱茶原  相似文献   

9.
六安瓜片是我国十大名茶之一,其历史悠久,品质和制造工艺别具一格。产于大别山区的它还饱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为保护这一地理标志农产品,六安瓜片已被注册为证明商标,受到商标法的保护。然而笔者认为,结合我国国情和国际上对地理标志的保护趋势,还应按《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将六安瓜片申请为地理标志,以全面保护该知识产权。  相似文献   

10.
《茶世界》2017,(8)
<正>8月10日,霍山县长项跃文、县委副书记董永来、副县长纪昌国率领县茶茧办、县科技局、抱儿钟秀茶业股份有限公司等负责人,赴安徽农业大学就加强政产学研合作,共同促进黄茶产业发展进行交流洽谈。会议由省政协副主席、安农大副校长夏涛主持。夏主席对霍山茶产业尤其是黄茶产业的发展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双方进行政产学研合作,建立黄茶研究所很有必要。安农大党委书记江春代表安农大对项跃文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  相似文献   

11.
<正>雅山雅水孕雅茶。偏隅于四川西南,与雅安依山傍水的洪雅县,境内崇山峻岭、河谷纵横、溪流密布、气候温润,因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及保护、养缮完好的生态环境,成为茶叶种植的一方善土,产茶历史迄今有1200多年。唐末五代时毛文锡《茶谱》记载:"眉州洪雅、昌阖、丹棱,其茶如蒙顶制饼茶法。其散者,叶大而黄,味颇甘苦,亦片甲、蝉翼之次也。"据民国十七年《荥经县志》记载:"明万历年间,商人领南京户部引中茶。其中,边引者,有思经、龙兴之名。思经产雅州,龙兴产洪雅。"(据史考证,古代茶商经营茶叶必须持官方发给的"茶引"执照缴税,才能在茶马古道  相似文献   

12.
《茶叶通讯》2019,(1):2-2
湖南省茶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集茶叶种植、加工、科研、销售和茶文化传播于一体全产业链经营、专业制茶、内外贸并举的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是全国百家优秀龙头企业、全国农产品加工业出口示范企业、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系统百强企业、湖南省农业产业化十大标志性企业、湖南省百强企业等,是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副会长单位、全国边销茶专业委员会主委单位、全国茶标委黑茶工作组秘书处单位,下辖60多家控参股企业,与世界80多个国家和地区保持了稳定的贸易联系,经营规模及综合实力全国前列。  相似文献   

13.
正印度阿萨姆、大吉岭两大地区所产著名红茶,其茶种均源于中国。据日本、中国等专家考证研究,印度阿萨姆茶树源自云南大叶种茶树,是从云南西部传播过去的。英国罗伯特·布里斯1823年在印度阿萨姆发现茶树,英帝国为压制华茶,吹嘘印度也是茶树原产地。印度大吉岭地区的茶树又源自何处呢?中央电视台2013年推出的电视纪录片《茶,一片树叶的故事》第四集说:"大吉岭红茶种植的历史还不到两百年,其茶技、茶种均来  相似文献   

14.
供求信息     
《广东茶业》2004,(3):29-29
广东茶叶进出口公司早在60年代就开始生产七子饼茶、广东沱茶、笠子六安及普洱散茶等。60年代末70年代初,广东茶叶进出口公司率先研制成功“后发酵”加工生产新工艺,开创普洱茶产业化大生产之先河,产业化的普洱茶生产与出口量逐年扩大,适应外销市场。今天,出口与内销市场齐驱并进,做强做大“金帆”品牌,传承拓展茶产业是我司经营的理念。  相似文献   

15.
他是中国茶界一位备受尊敬和推崇的老人,人们总习惯用“泰斗”、“楷模”、“当代茶圣”等诸多美誉之词称颂他…… 他生性淡泊明志,却身体力行,一生以民为本,以茶报国,与茶结下不解之缘,在中国茶界产、学、研诸领域均大有建树,硕果累累……  相似文献   

16.
<正>湖南省茶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集茶叶种植、加工、科研、销售和茶文化传播于一体全产业链经营、专业制茶、内外贸并举的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是全国百家优秀龙头企业、全国农产品加工业出口示范企业、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系统百强企业、湖南省农业产业化十大标志性企业、湖南省百强企业等,是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副会长单位、全国边销茶专业委员会主委单位、全国茶标委黑茶工作组秘书处单位,下辖60多家控参股企业,与世界80多个国家和地区保持了稳定的贸易联系,经营规模及综合实力全国前列。  相似文献   

17.
<正>湖南省茶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集茶叶种植、加工、科研、销售和茶文化传播于一体全产业链经营、专业制茶、内外贸并举的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是全国百家优秀龙头企业、全国农产品加工业出口示范企业、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系统百强企业、湖南省农业产业化十大标志性企业、湖南省百强企业等,是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副会长单位、全国边销茶专业委员会主委单位、全国茶标委黑茶工作组秘书处单位,下辖60多家控参股企业,与世界80多个国家和地区保持了稳定的贸易联系,经营规模及综合实力全国前列。  相似文献   

18.
正湖南省茶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集茶叶种植、加工、科研、销售和茶文化传播于一体全产业链经营、专业制茶、内外贸并举的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是全国百家优秀龙头企业、全国农产品加工业出口示范企业、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系统百强企业、湖南省农业产业化十大标志性企业、湖南省百强企业等,是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副会长单位、全国边销茶专业委员会主委单位、全国茶标委黑茶工作组秘书处单位,下辖60多家控参股企业,与世界80多个国家和地区保持了稳定的贸易联系,经营规模及综合实力全国前列。  相似文献   

19.
<正> 所谓农产品国际市场就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与其它国家或地区进行农产品交易的场所及领域。其内涵非常丰富,从内容上,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国际农产品市场既包括商品农产品的国际贸易市场,也包括了与农业领域有关的科技、劳务、外汇和信贷资本等的国际流通市场;狭义的国际农产品市场仅指各个国家或地区之间的各种农产品商品交换关系的总和;从地域上,既包括大国,也包括小国或地区。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农产品市场,都可被看作是世界农产  相似文献   

20.
安徽金寨产红茶始于上世纪50年代初。1950年,六安地区茶叶公司在金寨筹建茶厂。1952年为适应当时红茶苏销,金寨县改做红茶。在安徽农业大学茶业系的前身——复旦大学茶叶专修科师生的指导下,当年制作红茶逾200t。此后,随着国际形势和市场的变化,金寨县又恢复生产绿茶和黄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