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正>茶叶产业是贵州省黎平县近年来发展迅速的传统、特色、富民、优势产业之一,是山区群众经济增收致富途径之一。本人通过几年来对幼龄茶园管理等工作实践和调查,发现许多茶园业主对幼龄茶同的茶树定型修剪工作存在一些问题,不同程度地存在认识不到位,不够重视,修剪不标准,修剪不适时,管理不到位等问题,较大地影响幼龄茶同的正常封园和投产。现就这些问题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供参考,本人认为幼龄茶园的茶树定型修剪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2.
正幼龄茶园一、二年生的茶苗,既怕干,又怕晒,更怕浓密杂草,为了促进其加速生长,增强幼龄茶园的抗旱、保水肥能力,确保幼龄茶园提前投产或按期投产,必须抓住除草保苗、浅耕保水,适时追肥、遮荫、灌溉等工作。贵州松桃县结合本县实际,在幼龄茶园实施花生高产综合配套间作技术推广。通过项目实施,提高了幼龄茶园茶苗成活率和裸地利用率,增加了茶农收入,促进了幼龄茶园的管理。  相似文献   

3.
<正>提高和保证移栽茶苗成活率,是新建茶园的重要课题。近年来,贵州省黎平县在发展新建茶园项目中,将茶苗用红泥或黄泥浆根后植苗,茶苗的抗旱性能、成活率、生长能力等方面比不浆根的茶苗强、高、好,得到了广大新建茶园茶业主们的认可。一、事例1.2009年12月份,黎平县已连续遭遇近3个月的持续干旱,当时该县有一位新建茶园业主率先大胆调植茶苗,采用二次红黄泥浆根法。第一次是从当地茶苗圃当天调运  相似文献   

4.
正本刊讯近日,从贵州省黎平县茶协2013年会上获悉,黎平县茶叶产业协会出台了《黎平县茶业行业准则》,这是该县出台的第一个对全县茶叶行业较为全面的规范准则。据了解,该准则从行业道德、建园条件、茶园管理、茶加工条件、茶销售、茶产品包装、违规处罚等方面作了较为详细的规定。准则中要求行业会员的茶园基地按绿色食品茶或有机茶要求管理和生产,打造多样性生态茶园,多用生态有机肥农家肥。不得使用城市垃圾、养殖场中使用合成添加剂的牲畜粪便等污染物作茶园肥料,不得使用高毒高残留农  相似文献   

5.
不同种植方式对坡地幼龄茶园水土流失及茶苗成活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对黔北湄潭地区不同种植方式的坡地幼龄茶园雨季土壤流失与茶苗成活状况调查分析,表明顺坡幼龄茶园土壤流失量大(0.680~4.310t/667m2),茶苗成活率较低(平均值60.38%);等高幼龄茶园基本无土壤流失,在7~9月连续干旱的不利气候下,茶苗成活率较高(82.94%~87.26%);坡度越大,坡越长的顺坡幼龄茶园,土壤流失越严重,茶苗成活率越低(25°~35°、30~40m、3.930~4.310t/667m2、30%~55.80%);行间有效覆盖的顺坡幼龄茶园,基本无土壤流失,茶苗成活率高(达90.0%)。其中,土壤流失量与坡度呈明显正相关(y=-0.9788+0.1492x,r=0.8239),茶苗成活率与坡度呈明显负相关(y=88.5639-1.5411x,r=-0.8386),与土壤流失量亦呈明显负相关(y=75.6316-7.7502x,r=-0.7310)。  相似文献   

6.
日前,笔者在贵州省黎平县一茶农的茶厂了解到,该厂今年夏季用铁观音茶青开发出来的红茶,因口感特别,自试制成功上市,立即被福建、广东等地的客商订购一空,产品供不应求。该厂是一个私营茶厂,位于黎平县高屯镇境内,是黎平县第一个种植铁观音茶的茶农,现有茶园420亩,其中铁观音茶150亩。  相似文献   

7.
一般新建茶园植苗多在秋季、冬季和春季,但在什么季节最好,各地不一样。在贵州省东南部的黎平县山区,经过笔者近五年的调查和试验,认为该地茶苗冬季栽植效果最好。茶苗冬季栽植与秋季和春季栽植相比,笔者认为有以下好处:1.此时茶苗进入根系活动旺盛期,利于栽后新根生长冬季一般气温较低,黎平县当地气温一般在11月份会低于10℃以下,茶苗地上部分进入了休眠时期,而地下部分的根系进入了活动旺盛期。此时移栽茶苗,受伤的根系易恢复,易萌发更多的新根。  相似文献   

8.
云南省气候干湿分明,茶园又多分布在山区,灌溉条件较差,对于新建幼龄茶园来说,旱季的抗旱保苗,提高茶苗成活率是茶园能否建设成功的关键.为此,笔者通过小区试验和大面积应用试验,研究了黑色遮阳网对茶苗成活率及生长势的影响,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和孝昌县,1990年春播茶籽2500亩,当年6月份茶苗出土整齐,但到年底成园不足500亩;1992年两区县又春播茶籽2000亩,当年6月份茶苗出土也较整齐,但到10月底成园不足400亩。导致新建茶园成园率低的原因,据分析有以下几方面:一是新建茶园一般都在岗地和低山区,灌溉条件差,新出土的幼嫩茶苗在旱季里很容易旱死;二是新茶园行间套种作物幅度过大,一般新建茶园都为宽窄行双条植方式,宽行距115cm,窄行距35cm,有的地方在新建茶园宽行间套种黄豆、花生等作物,幅度达90cm,这些作物长成后基本上把茶苗掩没了,严重地与茶苗争水争肥,恶化了茶苗的生长环境;三是当地每年7月中旬以后易出现夏旱连秋旱,土壤水分蒸发快,火热的太阳把茶苗晒伤萎蔫致死;四是茶园锄草不当直接损坏一些茶苗,同时在旱热季节锄草也会使新出土的幼嫩茶苗直接暴露在烈日之下容易灼伤晒死。针对新建茶园存在的问题,为探讨锄草对新建茶园齐苗的影响,笔者于1992年和1993年先后在孝昌县白沙镇王山茶场和孝南区杨店镇沪川茶场,对当年春播的新建茶园进行了锄草与不锄草的比较试验。锄草茶园是按当地常规的锄草管理,每次锄草,行内行间都进行。不锄草是指茶行内包括小行间不锄草,即使需要除草,也只用刀作离地15cm割草,大行间也尽量少锄  相似文献   

10.
六月茶事     
《中国茶叶》2010,(6):30-31
1.茶叶采摘生产茶园采摘夏茶,有条件地区尽量实施机采。2.茶园除草施肥茶同杂草生长影响茶树生长的要进行一次除草,北方茶区注意适量增施肥料,施肥与除草相结合。幼龄茶园施肥量适当增加,还可根据当地特点选择种植夏季绿肥。  相似文献   

11.
目前,我国新垦茶园面积不断扩大,绿肥以其具有改善土壤结构、增强土壤肥力、遏制水土流失、调节茶园小气候等方面的特点,尤其适合在幼龄茶园中栽种。为探讨不同绿肥品种在幼龄茶园种植中成活率及其对幼龄茶园遮荫度、刈青量及幼龄茶园茶树生长的影响,选取狼尾草、茶肥1号、花生、印尼大绿豆四种绿肥品种,设5个处理9组重复进行实验。结果表明,种植50天后,花生和印尼大绿豆成活率较高,而长势则是狼尾草最好,遮荫度方面狼尾草表现最好,花生、绿豆遮阴效果较差,刈青产量由高到低分别为狼尾草、茶肥1号、印尼大绿豆和花生。茶树茎粗四种绿肥处理没有显著差异,而幼龄茶园茶树株高狼尾草处理显著高于茶肥1号处理和花生处理。综合比较,推荐采用狼尾草和茶肥1号作为幼龄茶园适植绿肥进行推广。同时,花生作为经济作物,在刈割后仍能提供一定的副产品花生,产量达到19155 kg/公顷(带土重量),可以有选择性的在茶园中栽种。  相似文献   

12.
正本刊讯11月9日,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张泽群、管彤等人一行深入贵州省黎平县天益家庭茶场采访。这是中央电视台"心连心"艺术团为纪念"黎平会议"召开80周年赴黎平县开展慰问演出活动期间的一个片断。黎平天益茶场位于贵州省黎平县高屯镇,是一家集茶叶种植、加工、销售、茶文化体验为一体的家庭茶场,茶园基地于2007年春开始植苗,按生态茶园建设管理,茶园中间种有桂花树、青钱柳、油茶树、红豆杉等树种,总面积420亩。在茶场主人欧帮根的带领下,著名主持人张泽群、管彤来到茶山上与正在采茶的姑娘们交流,采茶姑娘们热情地唱起了当地的侗歌。张泽群一行在茶场参观、品茶并听欧帮根介绍了手工炒茶过程及茶场的建设、管理和运营情况。  相似文献   

13.
赵晓红 《中国茶叶》2005,27(3):36-37
幼龄茶园是指茶苗种植到正式投产这一时期的茶园,一般为4~5年.生产实践中发现,在高温季节这一时期的茶园容易受到旱害.通过抗旱实践,对这一现象进行了探索和研究.  相似文献   

14.
正本刊讯日前,贵州省黎平茶叶综合交易市场被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授予"中国侗乡茶城"名号。黎平县是全国茶叶百强县,目前茶园面积达28.4万亩,其中幼龄茶园10.1万亩,投产茶园17.9万亩,分布于全县2个街道23个乡镇,注册有茶企业(合作社)174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7家,州级龙头企业19家,茶专业合作社61家。黎平茶产品在"中茶杯""中绿杯"及世界绿茶评比等活动中先  相似文献   

15.
佛手茶具有提神醒脑、醒酒消暑、开胃健脾,又有抗癌、减肥、降血脂的功效,为著名保健茶品和独具特色的名茶。一般幼龄佛手茶园从茶苗定植到初步投产为期5-6年左右。这期间茶树生长旺盛,采制的茶叶品质高,若未及时施肥或施肥不合理均会引起幼年茶树营养不良,生长缓慢,导致茶园推迟投产,并给以后丰产优质带来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16.
黄花鲁冰是茶园绿肥良种,属冬季豆科绿肥,耐寒耐贫瘠,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它根系发达,固氮能力较强,生长迅速,枝叶繁茂,对于山地茶园的水土保持与土壤改良,防止杂草滋生,减少管理花工,改善幼龄茶园微生态环境,促进茶树生长发育等均有较明显效果.黄花鲁冰绿肥,套种于茶园行间,鉴以其生物量大,种子繁殖系数大,易种植,对幼龄茶园生长发育极有利,此绿肥可在幼龄茶园大面积推广种植.福安市社口镇是"以茶为主"的农业镇,全镇茶园面积1.86万亩,引种黄花鲁冰效果很好,现将其特性和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茶树专用生物活性有机肥富含茶树生长所需要的氮、磷、钾、镁、硫等多种营养元素及活性有机质等,为探索茶树专用生物活性有机肥在幼龄茶园的施用效果,笔者在德清和绍兴等地进行了不同树龄茶园和不同种植类型茶园施用活性肥对茶叶产量的影响的研究。1材料和方法试验时间和地.久:该肥效对比试验1996年9月~1998年10月在德清、绍兴两地进行。试验肥料:以“百禾福”茶树专用生物活性有机肥(以下简称活性肥)作为试验肥料。试验茶国:幼龄茶园为3年生龙井43茶园,成龄茶园为12年生龙井43茶园。试验方法:选择有代表性的幼龄和成龄茶园试验…  相似文献   

18.
茶树短穗扦插育苗的方法,是目前茶树良种繁殖的主要方法.近年来由于采用了一些新技术和新材料之后,茶树的扦插成活率显著提高.但由于育苗者提高了插穗的密度后,造成茶苗生长细弱的现象,这种水稻田加塑料膜密闭的育苗方法育出的茶苗移栽成活率较低(65%),虽然每年出圃的茶苗数量在增加,但茶园面积并没有大幅度增加.作者试图在探索、研究一种低成本培育壮苗的育苗方法.  相似文献   

19.
石伟昌 《中国茶叶》2013,(11):30-30
新建茶同,茶苗质量是关键,移栽时茶苗的质量更关系到茶同中茶苗的成活率、生长势、管理成本等。“茶苗县内预约育”是贵州黎平县近年采取的一种确保新建茶园年所用茶苗质量的一种探索方式,就是新建茶同生产县根据自己来年新建茶同的目标,与育茶苗商签订预约协议培育茶苗,来年再根据茶苗市场行情进行市场价采购的一种方式。黎平县自2008年实行“茶苗县内预约育”以来,取得了一定成效,得到茶农和茶业管理部门等认可,现已在贵州许多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20.
熊飞 《中国茶叶》2014,(8):25-25
建设无性系茶园,是茶叶产业发展的方向。但由于扦插繁殖的无性系茶苗根冠比小,栽植成活难度较大,有的地方栽后多次补苗,仍然不能实现全苗,以致对无性系茶园建设失去信心。如何提高茶苗移栽成活率,确保"一栽全苗、一建成园",成为无性系茶园建设成败的关键。根据笔者经验,如果没有特殊自然灾害,只要把握好以下关键技术环节,就可使无性系茶苗栽植成活率达到90%以上,基本实现"一建成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