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朝阳市是我国北方严重缺水的城市之一。辖区内由大凌河、小凌河、老哈河和青龙河四大流域部分面积组成。其中,大凌河流域面积1.273万km2,占全市总面积的65%,占大凌河全流域面积的53%。大凌河是朝阳最主要的河流,对水资源的需求很大。通过对大凌河流域的水资源特点和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进行详细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及建议,为今后水资源开发利用及水资源管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利用实测资料,对大凌河泥沙产区分布来源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输沙量与径流、降雨基本相对应,水沙关系较好,大凌河流域内地质地貌条件相对稳定,降雨的雨量、雨强是影响沙量变化的主要因素。通过对阎王鼻子水库泥沙年入库量进行计算,求得水库上游径流泥沙来源,25%的泥沙来自于上窝堡站以上地区,4%来自于叶柏寿站以上地区,36%来自于德立吉站以上地区,上述控制站以下地区至水库控制断面的区间段泥沙输入量占35%。由此提出朝阳市水土保持近期与中期工作方向。近期主要抓好老虎山河及水库区间段的流域综合治理,中期抓好上窝堡站以上的大凌河上游的流域治理。  相似文献   

3.
大凌河是朝阳市最大河流,大凌河水资源量短缺,水环境承载力较低,水污染严重。造成大凌河(朝阳段)水环境污染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工业排污产生的点源污染、严重的水土流失造成面源污染、大凌河流域多沙特性加剧了河道淤积,污染物滞留,使水体自净能力下降、水资源量极度匮乏,造成水体严重污染。通过对水环境污染的主要影响因素的分析,提出水环境污染防治措施,对改善大凌河水环境质量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将 GIS(地理信息系统 )、RS(遥感技术 )、Fox Pro数据库等技术集成 ,应用于“朝阳市国家重点治理区大凌河流域治理工程”建设实践 ,建立了“国家重点治理区大凌河流域水土保持信息系统”。该系统包括 :1属性数据信息管理子系统 ;2图件空间信息管理子系统 ;3流域规划设计与措施配置子系统 ;4效益监测、评价与预测子系统。使用该信息系统对区域的 81条小流域进行了规划设计、治理开发措施的优化调控和效益的分析评价 ,实现了大凌河流域治理工程管理决策的科学化 ,促进了大凌河流域治理工程的高质量完成 ,达到了工程的高效率管理和工程的高收益 ,对我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和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以凌河湾生态治理工程为例,通过对原河道系统的规划与实践,介绍了朝阳市城区段河道生态治理的多样性及生态修复技术。通过河道生态治理,完善大凌河风景区建设,促进朝阳市旅游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大凌河(中游)流域1993年列入国家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区,历经10a治理,取得了可喜的成效。2003年该区又列入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笔者通过对朝阳市水资源利用现状进行分析,谈谈大凌河(中游)流域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以下简称三期工程)建设途径。  相似文献   

7.
对于中小河流污染的治理,可以在适应当地自然条件的基础上,通过建设河流湿地,降低水流速度,增加滞留时间,恢复生态植被等达到降解污染物和改善水质的目的。朝阳市第二牤牛河水污染问题突出,直接影响大凌河干流水质,因此采用河流旁侧湿地建设技术,将河道分为行洪区和湿地区,在湿地区修建生态稳定塘和各类表流湿地,降解河流中污染物,改善了第二牤牛河水质现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生态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8.
大凌河流域河道生态治理方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凌河流域属辽西低山丘陵区,全国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大凌河是辽宁省西部地区最大的河流,大凌河流域面积为23 263 km2,其中山地丘陵占89%,平原区占11%。大凌河干流河道全长522 km。大凌河流域辽宁省境内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378 m3,属于水资源严重短缺地区。水土流失、土壤沙化等生态环境问题比较突出,生态系统十分脆弱。防洪工程体系不完善,治理与保护管理薄弱。生态治理方案采取分区治理。治理范围为大凌河干流河道全长522 km,涉及葫芦岛、朝阳、锦州、盘锦等4个市的11个县(市、区)。治理措施分别为退田还河封育治理;生态林建设;人工湿地建设;河道疏浚;管护路等。  相似文献   

9.
大凌河哨口桥节点位于大凌河干流重点河段上,是连接朝阳市和外界的重要道路。传统的河道治理导致河流被完全人工化、渠道化,改变了河流蜿蜒型的基本形态,急流、缓流、弯道及浅滩相间的格局消失,观赏性差。同时,许多水生生物种群的生存环境遭到破坏,生态系统退化,河道水污染严重。通过系统地规划,确定了"一坎、一潜、三湿地"的治理方案,对河道节点进行了生态治理与修复。达到了改善水质、美化环境、修复和维护河道生态的目的,同时,为人们提供一个水清、滩绿、景美的亲水休闲娱乐场所。为辽西地区同类河道治理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辽宁省大凌河流域是我国土壤侵蚀较为严重的地区之一,影响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此,选取大凌河河岸带范围作为研究区,通过对比不同的海拔、坡度和土地利用类型下土壤侵蚀空间分布格局的变化特征,得到研究区范围内土壤侵蚀的变化规律,对更有针对性的进行研究区土壤侵蚀防治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应用泥沙资料分析看水土流失治理效果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大凌河流域是辽宁省西部典型水土流失区,河流多年平均含沙量很大,大凌河干流平均含沙量为6.86~12.6 kg/m3。1993年列入国家重点治理区。应用大凌河流域水文站具有40 a以上观测系列的泥沙站8处—计342站年的泥沙资料,对大凌河流域泥沙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与治理前相比,朝阳大部分河流输沙量都在减少,减少最多的是大凌河流域上窝堡站,减少了91.1%。从建平县三义号小流域治理前后的拦蓄效益比较可以看出,治理后的流域减水效益达59.31%,减沙效益达55.58%,足见辽宁省大凌河流域水土保持工作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通过分析大凌河流域水土保持生态因子,选择河道连通性、建设用地比例、重要生境保持率、水源涵养功能指数等15类指标。然后以流域生态健康评估技术指南和水土保持生态特征值为基准,将综合评价体系分为指标、类型、对象3个方面,将大凌河流域生态水平利用综合指数法评价。研究表明:大凌河流域水土保持生态状态达到"一般"等级,评价指数值为58;其中,大凌河中上游主流区生态综合指数为66,生态系统达到"良好"状态;主干支流牤牛河指数为46,老虎山河为52,各支流达到"一般"生态状态。  相似文献   

13.
为定量研究不同气候变化情景对大凌河径流的影响,探索气候变化下大凌河径流响应规律,基于分布式水文模型SWAT模型,通过设定不同气候变化情景(假定气温±2℃,降水量变化±10%),定量分析不同气候变化情景对大凌河径流的影响。研究成果表明:模型适合于大凌河径流模拟,模型参数率定期和验证期年径流模拟相对误差均在10%以内,确定性系数均达到0.8以上;气温升高2℃,流域径流增加5.8%,降雨量减少10%,流域径流量减少4.7%;降雨量增加10%,流域径流量增加4.3%。研究成果对于大凌河应对气候变化下水资源保护以及利用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辽西地区土壤侵蚀严重,一直是区域水土流失治理的重点。大凌河是辽西地区最大的河流,对大凌河流域水沙关系进行分析,可为流域水土流失防治及生态建设提供理论依据。朝阳水文站为大凌河中游控制站,采用1960-2016年大凌河朝阳水文站实测水沙数据,结合主要气象站汛期(6-9月)逐日降雨量,应用滑动平均和累积距平等方法,分析了大凌河中上游近60年水沙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 20世纪60年代,大凌河多年平均径流量和输沙量最大,输沙量变化极为显著,径流量在2010-2016年变化极为显著;(2) 流域水沙变化呈现阶段性特征,径流量年际变化表现为丰-枯-丰-枯4个阶段;输沙量年际变化表现为上升期-动荡期-上升期-下降期,且动荡期内下降时段持续时间较长;(3) 从线性趋势来看,径流量和输沙量在总体上呈下降趋势;(4) 自1993年大凌河中上游流域实施大规模水土保持措施开始,该段流域1993-2016年径流减少总量为51.47亿m3,平均每年减少2.14亿m3;输沙减少总量为9 703.15万t,平均每年减少约404.23万t。说明大凌河流域水土保持措施实施取得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5.
以朝阳市大凌河流域河流水体质量为研究对象,收集区域水系数据、土地利用数据及水质监测数据作为样本数据,通过整合最优组合准则权重与次序权重算法构建水质风险评价模型,基于有序加权平均算子生成对多种决策风险的评估结果,为水质评价提供参考依据.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域的水体质量主要受生化需氧量(BOD)、化学需氧量(COD)、总磷(...  相似文献   

16.
<正>朝阳市的北票市和朝阳县1993年被列为全国八片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区,第一期规划治理51条流域面积为146.2km~2,1997年完成。朝阳市辖5县(市)2区,总面积19706.7km~2。总人口314.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50.6万人,农业劳力84万个。全市多为低山丘陵,是个典型的山区  相似文献   

17.
大凌河中游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区,通过二期工程第一阶段5年的治理,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向水利部、财政部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大凌河中游二期工程第二阶段的治理准备扩大治理范围,由第一阶段的3个县,增加到6个县和2个区,其规划涉及义县、阜新县、细河区、清河门区、...  相似文献   

18.
为了对大凌河中游水体污染季节性变化特征进行评价,在大凌河中游段设置10个水质监测断面。基于不同时期(丰、平、枯)氨氮、pH、电导率、总氮、总磷的水质断面监测数据,应用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对大凌河中游水体污染季节性变化特征进行评价,并识别主要污染源。此外结合上、下断面监测数据对大凌河中游水体污染沿程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丰水期,大凌河中游水体总体评价为II类水标准,轻度污染,在枯水期,水体呈现中度污染,总体达到III类水质标准,但水体pH全年可稳定在6.12~7.49,对水生生物的生长较为适宜;生活污染排放是大凌河中游主要污染源,主要污染指标为氨氮;从上游到下游监测断面,水体沿程污染指数逐步加重。  相似文献   

19.
裴亮  陈晨  戴激光  吴迪 《土壤通报》2017,(3):525-531
本文通过对大凌河流域2010年、2013年和2016年三期遥感影像进行分类,得到流域土地利用分布现状。对分类结果进行叠加分析可以获得大凌河流域2010~2013年的地类转移概率矩阵,再运用马尔科夫原理预测出2016年流域土地利用分布情况,将其与实际情况对比分析,证明马尔科夫模型适用于大凌河流域未来土地利用/覆被变化趋势的预测。进而本文分别对大凌河流域2019年、2022年和2025年的土地利用情况进行预测,发现未来近10年流域建设用地面积持续增长,变化率为38.96%;农林用地面积从2016年开始减少,总体下降了0.77%;水域面积稳定增长,到2022年之后趋于稳定值,变化率为17.21%;旱地及其他未利用地面积继续缩减,到2019年开始趋于稳定,整体下降了1.71%。研究结果明晰了大凌河流域农林用地和建设用地之间的矛盾,可以为流域水土资源管理有关部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基于InVEST模型的大凌河上游汇水区水源涵养功能评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对流域生态系统产水功能进行定量评估及空间表达,为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水资源可持续管理及提高生态效率提供科学支撑。[方法]以2015年大凌河上游汇水区作为研究区,基于权衡多重生态系统服务、保护与发展的决策支持系统模型(InVEST模型)中的水源涵养模块(Water Yield),对大凌河上游汇水区水源涵养功能定量评价,分析其空间分布特征,对水源涵养量进行归一化处理,识别其水源涵养等级。[结果](1)2015年大凌河上游地区水源涵养总量达1.82×109 m3,水源涵养量空间异质性明显。(2)归一化处理结果表明,水源涵养较高等级区位于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中部、北部,水源涵养较低等级区位于内蒙古宁城县及敖汉旗北部、河北省平泉县。水源涵养中等级面积广泛,占据研究区面积的34.7%。(3)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朝阳县西南部为重要水源涵养区,应加强水源管理与保护。[结论]土地利用类型、气候因子、土壤质地等因素对水源涵养空间异质性有重要影响,水源涵养量空间分布不均且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