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黑龙江省粮食生产波动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粮食生产波动性测定方法对黑龙江省80年代后期与90年代前期的粮食波动性进行了测定,并向全国水平进行了对比,指出了黑龙江粮食生产波动性趋缓,但仍高于全国水平。在分析了黑龙江省主要粮食品种产 量波动性的基础上,探讨了黑龙江省粮食生产波动的形成机理,提出了弱化该地区粮食生产波动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黑龙江省粮食生产结构演变与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黑龙江省粮食总体生产状况的基础上,以玉米、稻谷、小麦和大豆四大主要粮食作物为研究对象,从产量结构、种植面积结构和单产水平变化三个视角,揭示了黑龙江省粮食生产结构发展演变的规律和特征。这一特征表现为黑龙江省粮食生产经历了从以四种主要粮食作物为主,向以玉米和稻谷两种粮食作物为主的过渡,比较效益是玉米和稻谷在粮食生产中优势地位日益突出的主要原因,但这种生产结构不利于粮食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未来应考虑通过建立新的耕作技术体系来进一步调整和优化粮食生产结构。  相似文献   

3.
安徽省粮食生产的波动性分析与政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利用波动指数测算了1978-2004年间安徽粮食生产的波动周期和波动幅度,揭示了粮食生产的波动变化规律,系统分析了自然灾害、宏观经济政策、农业投入、科技进步、粮食流通等因素对粮食生产波动的影响,结合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现状,提出了发展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选取了11个影响粮食生产的因素,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黑龙江省粮食生产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动态分析和关联度排序。结果表明,稳定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和提高粮食单产对促进黑龙江省粮食生产具有重要作用;农业现代化对黑龙江省粮食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河南省粮食生产的波动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波动指数对河南省粮食生产的波动周期和波动幅度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1978~1997年间河南粮食生产波动性较强,表现为波动周期短、频率快、幅度大、指数高:1997年之后进入长周期波动态势;总体上与我国粮食生产波动特征一致,属于古典型波动.  相似文献   

6.
基于"粮食安全"和"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国家战略思考。利用2000~2017年遵义市粮食生产统计数据,分析了2000年以来遵义市粮食产量及单位面积粮食产能的波动性特征。2000年以来,遵义市粮食产量和单位面积粮食产能均呈波动下降趋势,粮食产量呈现5年的波动周期,单位面积粮食产能分别于2002年、2006年和2011年出现较大的负值波动。遵义市应当加强耕地质量建设,增强粮食产能,才能保证地区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7.
为明确黑龙江省粮食生产的技术效率水平及影响因素,本研究综合运用了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和随机前沿分析方法,通过三阶段DEA分析模型,利用经济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相关变量对农业生产中的人力、机械、土地等投入变量进行了修正,对黑龙江省与我国其他地区粮食综合技术效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环境因素对各地区的农业生产投入起到了...  相似文献   

8.
根据2005~2013年黑龙江省统计资料,运用灰色关联方法对影响粮食生产的各个因素进行分析,并运用GM(1,1)模型预测未来几年黑龙江省的粮食总产量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8个主要影响因素与黑龙江省粮食产量显著相关,其中农村用电量、农药施用量和粮食播种面积对粮食产量的影响最大;预测结果显示,未来几年黑龙江省的粮食总产量将会持续增加,有效灌溉面积、农村用电量和农业机械总动力将会成为影响黑龙江省粮食生产的3个最为重要的因素。根据分析结果提出相关建议,为今后黑龙江省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我国中部地区粮食生产波动性的成因及其政策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部地区是我国粮食主产区,1978-2008年其粮食产量占全国比重平均为30.33%。运用改革开放以来中部地区粮食生产的相关数据,采用粮食生产波动指数,对中部地区粮食生产的波动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978-2008年中部地区粮食产量在波动中呈现出明显的增长趋势,并且具有波动频繁、周期短、幅度大等主要特点。针对中部地区粮食生产波动的特性,系统分析了政策导向及粮食价格、耕地总量和粮食播种面积、农业物质和技术投入、粮食流通体制等经济社会因素方面对中部地区粮食生产波动的影响。结合中部地区粮食生产基地建设实际,从加强耕地保护、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加大财政对农业支持力度和粮食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建立粮食生产预警机制、稳定粮食生产价格,推进农业科技进步等方面,提出了稳定中部地区粮食生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黑龙江省粮食生产地位及潜在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黑龙江省是全国著名的粮食主产区和商品粮基地,为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极为卓越的贡献。本文从分析黑龙江省粮食生产地位出发,明确了黑龙江省粮食播种面积、粮食产量、商品粮产量和人均粮食占有量位居全国首位;探讨了粮食生产所引发的农民持续增收动力不足、局部水资源短缺和土地质量下降;提出了积极构建产粮大省利益补偿机制、拓宽农民增收渠道、调整种植结构,促进节约用水和恢复黑龙江省土地质量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粮食安全问题一直都受到学者的普遍关注,在我国尤为明显。采用1990-2006年统计年鉴资料,分析了黑龙江省16 a间的粮食生产的变动特点,应用灰色关联分析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量化了各个因子与粮食生产之间的密切程度。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黑龙江省粮食产量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2.
我国粮食生产的波动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7,自引:6,他引:21  
本文利用波动指数测算了我国粮食生产的波动周期和波动幅度。并从自然波动和经济波动两个方面,描述了其波动特征。1978—2002年间,粮食经济波动引起的粮食生产下降的幅度高于自然波动引起粮食生产下降的幅度,文章还进一步分析了农业投入、宏观经济政策、自然灾害和粮食流通对粮食生产波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以 1 953~ 1 997年粮食生产统计数据为依据 ,在分离陕西省粮食生产波动的基础上 ,总结了粮食生产波动规律和时序分布特征 ,分析了粮食生产波动的成因机制 ,并对迈向 2 1世纪陕西省粮食生产形势作了相应的预期。  相似文献   

14.
在分析南方红黄壤地区粮食生产波动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三点弱化粮食生产波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生产波动的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运用定性、定量方法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生产波动的总体态势、区域态势、形成机制和影响因素,提出了平抑波动的有关建议和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6.
1978年以来湖北省粮食生产波动状况分析   总被引:9,自引:5,他引:9  
摘要 以1978~2001年湖北省粮食生产统计数据为依据,分析了24年来湖北省粮食生产所经历的阶段,总结出湖北省粮食总产波动属于古典型波动的基本特征和稳定粮食生产的几点结论。  相似文献   

17.
我国粮食生产波动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红波  褚庆全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7):8735-8737
分析了建国以来我国粮食生产波动的特点,比较了世界粮食主产国的粮食波动情况,分析了国家政策、农业投入和自然灾害对我国粮食生产波动的影响。并据此提出了平抑粮食生产波动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2004年以来,黑龙江省认真贯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农民增收这个中心,全面落实“一免两补”等惠农富民政策,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加快发展。根据全国粮食供求形势发生的变化,2004年黑龙江省农委把发展粮食生产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按照“增加面积、优化结构、提高单产  相似文献   

19.
<正>粮食作为特殊商品,是国计民生的重要战略物资,事关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稳定发展。近年来,黑龙江省粮食产量增长较快,实现了"十连增",2013年黑龙江省粮食产量再创新高,粮食产量达到6004.1万t,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跨越式提升,不仅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实现了农民增产增收,也为加快黑龙江省农业现代  相似文献   

20.
依据甘肃省统计年鉴等资料,分析了1978-2011年间甘肃省粮食产量、播种面积、粮食单产的波动规律及其原因。提出了增加投入,稳定提高粮食生产能力;更新粮食安全观念,提高粮食生产的比较经济效益;统筹协调农业结构调整、生态建设与粮食安全的关系等确保粮食安全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