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北方人偏爱面食,因此小麦是中国非常重要的主食之一,是中国饮食结构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小麦的种植以及生产对于我国的粮食生产来讲是非常重要的。现阶段小麦的种植中已经大量的采用新的技术,对于小麦的质量、产量等很多方面进行提高,本文将要对小麦种植中各个方面的高效技术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粮食生产是我国农民最基本的生产劳动。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对于食品尤其是面粉的需求不在单单追求数量上能够满足人们的需求,而且对于口感好、味道鲜美的高精端面粉的需求与日俱增。作为面粉原料的小麦质量的优劣对于面粉的质量有决定性的影响,而大规模的小麦高产示范方的建立可以提高小麦的质量。本论文主要从提高小麦高产的技术和如何推广小麦高产示范技术两个方面阐述如何提高小麦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3.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人们对于食品安全的重视,我国的食品结构旨在改变品质。农作物的栽植与人类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小麦作为人类餐桌上必不可少的食物应当重点改善栽植技术。本文从现代农业技术发展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小麦品质的现状,从几个角度出发做了重点的研究,提出了一些小麦品质的调控技术,力求改善小麦的品质以及产量,提高社会大众的生活水平。  相似文献   

4.
关于小麦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农业种植技术的发展,农作物种植与管理的有效性也得到了提高。而对于山东省来讲,小麦是主要农作物,所以小麦种植技术及病虫害的防治技术极为重要。基于这种认识,本文作者对小麦种植技术及其病虫害的防治问题展开了研究,以期为小麦生产工作者们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小麦是一种需肥量较多的作物,除了生长所需的肥料还需要一定量的微量元素,才能保证小麦的稳产高质。本文对于小麦施肥技术及合现的施肥方式进行论述,旨在对于小麦生产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6.
小麦种植是农业发展重要的部分,在发展小麦生产的过程当中,其中人们对于小麦抗旱技术有着一定的追求,该文就对襄汾县旱地小麦探摘沟播抗旱技术进行介绍,分别介绍了旱地小麦的生长特点、施肥、田间管理以及抗旱保产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7.
小麦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麦是小麦属植物的统称,同时也是一种在世界各地被广泛种植的禾本科植物,小麦最早起源于中东地区,是世界上仅次于玉米的总产量第二的粮食作物。小麦的颖果是人类的主食之一,小麦中富含丰富的硫胺素、脂肪、钙、烟酸、淀粉、蛋白质、铁、核黄素、矿物质及维生素A等。因品种以及环境条件的不同,不同种类的小麦的营养成分差别较大。因此,为了引导农民优化种植技术,科学种田,实现小麦的高产、优质、丰产丰收,要根据农作物的作息和生产规律,结合农时,综合进行研究,总结小麦种植方面的工作技术经验,理论联系实际,以在小麦种植生产过程中加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我国小麦生产的技术进步现状及测算小麦生产的技术进步率,本研究利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运用1998—2014年全国15个小麦主产区的投入与产出面板数据对小麦生产的技术进步率进行了测算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技术进步对小麦生产的支撑主要包括优良品种的选育与更新换代、栽培技术的推广、机械化生产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技术;小麦生产的年均技术进步率为1.242 2%,技术进步效果显著;小麦各主产区的技术进步率存在较明显的区域差异,大部分主产区的技术进步率为正值,而四川、云南的技术进步率则为负值,因此,加强小麦生产技术的区域间合作是非常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正>优质小麦品质的形成与土壤条件、气候条件、生产技术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其中标准化生产技术是保证优质小麦质量和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基础。因此,准确把握河南省优质专用小麦标准化生产技术现状与存在问题,进而提出有关对策建议,对加快河南省优质小麦发展,促进小麦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一、优质专用小麦标准化生产技术的现状(一)优质专用小麦标准化生产技术体系不断完善1.不断研究调整优质小麦品质  相似文献   

10.
中国小麦增产潜力、方向与政策建议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小麦生产快速发展,特别是2004年以来,中国小麦已实现连续9年丰收,这对于保障国内小麦供给和国家粮食安全起到了重要作用。总体来看,小麦持续增产主要得益于单产水平提高。随着农业科技研发和推广的发展,技术进步对小麦生产的贡献越来越大,未来中国小麦增产仍将走稳定面积和提高单产的路子。通过政策推动、投入优化、农田改造、品种改良、技术配套、高产创建等综合措施,中国小麦仍具有一定的增产潜力。  相似文献   

11.
小麦是我国北方地区的主要作物,小麦生产水平高低对于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具有重要影响。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快速增长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田种植面积逐年减少。因此,不断提高河北省平原区粮食生产中占主导地位的小麦等作物产量,对于河北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维待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对于河北省平原区高产小麦的形态生理指标及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归纳和总结,旨在为今后河北省平原区小麦生产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2.
沼肥属于一类含有多种营养元素的农用复合肥料。沼肥不仅使用安全、肥效快速、无害无污染,而且能够有效处理各类人畜粪便、动物尸体以及厨余垃圾等各类人类生产生活垃圾。基于此,以大田小麦的沼肥追肥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沼肥作追肥对于大田小麦的给肥效果,以及其对于大田土壤的改良效果,为当地小麦的沼肥应用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3.
运用随机前沿函数和技术效率损失函数考察了2002-2008年全国及19个省份的粮食收入性补贴对小麦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进一步计算了粮食收入性补贴对小麦生产技术效率影响的非单调效应。结果显示:1)小麦生产技术效率总体较高,在东部、中部、西部与东北地区之间,以及在主产省与非主产省之间,小麦生产技术效率都存在明显差异;2)从全国层面看,粮食收入性补贴导致了全国小麦生产技术效率明显降低;且随着补贴强度增加,对小麦生产技术效率损失的影响呈现增强趋势;3)从观测的19个省份看,只有4个省份的粮食收入性补贴有助于提高小麦生产技术效率,其余15个省份都导致了小麦生产技术效率不同程度的降低;4)小麦生产技术效率损失可能是小麦收入性补贴强度和是否与小麦生产挂钩、是否实施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共同作用的结果。今后,应以粮食收入性补贴政策改革为契机,向扭曲程度较小的"绿箱"补贴转型,发挥补贴对提高粮食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正小麦是我国北方地区的主要农作物之一,其产量和品质对于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农业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如何在单位面积内生产出更高产量的小麦,就成为现阶段我们需要重点研究的内容。传统小麦种植技术,不利于小麦产量和品质提升,因此,就需要我们进一步优化小麦种植技术,不仅要保证小麦能够生产,还需要妥善应用相应技术,促进小麦产量和品质提升,从而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本文主要结合实际情况,首先分析了小麦种植技术优化措施,然  相似文献   

15.
随着小麦相关近缘种以及不同基因组测序的完成,运用各类分子技术对小麦相关功能基因进行定位、克隆和应用,对于改良小麦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逆境胁迫一直是制约小麦生产的首要问题。近年来,研究者从小麦中鉴别和定位了多种与抗逆性相关的功能基因。对与小麦抗病、抗旱、耐盐及耐高温相关的功能基因所取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提出新的展望,为进一步进行抗逆相关基因的深入研究和分子育种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小麦是西吉县主栽作物之一,扩大小麦尤其是冬小麦种植面积,提高冬小麦总产,对于确保粮食稳产保供具有重要作用。结合多年实践经验,总结适合西吉县冬小麦生产的高质高效种植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正小麦是人类主要粮食之一,国家高度重视小麦生产,河南是全国冬小麦主产区,种子是小麦生产不可或缺的资源。夏盛秋临,秋播小麦备种将至,2014年小麦种子市场供需形势又怎样呢,有必要作以分析。根据小麦繁种收获面积、种子生产总量和种子质量,市场形势可谓"量足、质优、价廉、供大于求"。一、气象条件有利于小麦种子生产2013年小麦播种时,大部分麦田土壤墒情适宜,整地质量较好,播种质量高,播期适宜。旱地麦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科技的发展,农业种植已不仅仅只限于人工种植,在人们常见的粮食种植过程中,使用机械化技术已经逐渐成为常态,小麦的种植也不例外。目前,机械化的小麦种植技术已经为小麦生产提供了巨大的助力。虽然机械化的小麦种植技术为小麦生产工作带来了便利,但该项技术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要求人们对于科学播种、选择优质品种、控制预防病虫害等工作更加重视。  相似文献   

19.
高矿 《安徽农学通报》2012,18(14):95-95,151
春季是小麦一生中变化最大和决定产量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各类病虫草害的多发季节,做好小麦春季病虫草害的防治工作对于夺取夏粮丰收至关重要。提出了春季小麦常见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以期为农业生产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三大粮食作物之一,小麦的生产水平和生产能力事关国家粮食自给、粮食安全。推广小麦高产栽培技术,对于提高耕地资源利用率、提高农产品生产水平和有效供给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为提高小麦生产水平,普及高产栽培技术,本文结合实际进行技术研究,为生产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