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林芳  潘玉华 《北京农业》2014,(30):250-251
通过对金观音、黄观音、坦洋菜茶所加工的坦洋工夫红茶的主要内含生化成分进行测定和品质的感官审评,探讨金观音、黄观音、坦洋菜茶加工的坦洋工夫红茶品质的差异性。结果表明:金观音、黄观音加工的坦洋工夫红茶的品质优于坦洋菜茶,这与不同茶树品种所加工的坦洋工夫红茶内含物的水浸出物、茶多酚、茶红素、茶黄素、茶褐素、游离氨基酸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2.
做青工艺是乌龙茶加工工艺,是形成乌龙茶花果香的关键工艺。本试验以茶树品种黄观音为原料,在传统红茶工艺基础上,结合乌龙茶关键工艺制作红茶,研究做青工艺对黄观音红茶感官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轻做青有利于花香的形成,提高黄观音红茶感官品质。  相似文献   

3.
不同地区及特殊品种红茶香气的差异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eadspace-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HS-SPME)和气质联用(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技术,对比分析了我国5个传统红茶(滇红、祁红、英红、宜红、双丰红茶),3个花香型红茶(香凝红、金观音红茶、黄观音红茶)及4个高氨基酸红茶(竹海金茗、金玉仙茶、黄金芽红茶、恒盛红茶)的香气化合物组成及香气特征差异.结果共检测出75种挥发性香气化合物,其中滇红26种,祁红19种,宜红34种,英红30种,双丰红茶17种,香凝红29种,金观音红茶34种,黄观音红茶23种,竹海金茗20种,金玉仙茶16种,黄金芽红茶20种,恒盛红茶24种.利用面积归一化法,定量得到红茶香气化合物以醇类、酯类、碳氢化合物为主,其中芳樟醇及其氧化物、香叶醇、苯甲醇、苯乙醇、水杨酸甲酯等物质是红茶特征性香气物质.初步探讨了香气成因,将研究结果和相关文献相结合,得到不同地区、不同品种红茶香气的特异性.花香型红茶香气中含有较多橙花叔醇、α-法尼烯、吲哚等乌龙茶特征性香气物质,高氨基酸红茶中含氮化合物如2-乙酰吡咯、喹啉等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4.
该文从国内外红茶的发展趋势、龙泉金观音红茶的主要优势及发展前景等方面分析了龙泉发展红茶产业的可行性,指出了龙泉茶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龙泉茶产业转型升级的思路、目标和措施。  相似文献   

5.
《农技服务》2016,(13):21-22
本文叙述了高香型新品种紫玫瑰制作创新型坦洋工夫红茶的工艺流程,并与金观音、金牡丹、菜茶等茶树品种分别加工的创新型坦洋工夫进行感官审评对照,为提升紫玫瑰创新型坦洋工夫红茶的品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观音莲属组培苗的移植与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音莲义名黑叶芋.为天南星科观音莲属(Alocasia)植物,是一种高档次、风格独特的室内观叶植物。目前,观音莲在国际观叶植物市场上很受欢迎,在高档次的室内庭园设计和水景设计中,观音莲的应用比较广泛。  相似文献   

7.
为探明红茶抗氧化机理,以福建省15种红茶为试材,对其生化成分和抗氧化活性进行测定,并应用灰色关联法分析了红茶生化成分与抗氧化活性间的关联性。结果表明:不同品种之间生化成分和抗氧化活性差异较大;各生化成分对茶叶自由基清除率的影响为:多酚类物质〉茶黄素〉黄酮类物质〉水浸出物〉氨基酸;抗氧化能力为:政和大白〉福云6号〉菜茶〉金观音。  相似文献   

8.
为毛峰茶的生产实践提供参考,以福鼎大毫、中茶108、福鼎大白、金观音、龙井43、梅占6个茶树品种为材料,观察各品种茶树芽叶性状,对不同茶树品种制成的毛峰茶的主要理化成分进行测定与感官品质审评,分析不同品种的适制性。结果表明:福鼎大白、福鼎大毫的叶色绿、茸毛多,2个品种感官审评综合得分较高,分别为91.6分和90.0分;金观音香气最好;龙井43和梅占综合品质稍弱,中茶108生长势强。品种间品质成分存在差异,其中茶多酚、咖啡碱和水浸出物的差异较大。适制毛峰茶的品种有福鼎大白和福鼎大毫,龙井43适制扁形茶,梅占适制红茶和乌龙茶,生产上以金观音制作红茶可能品质更佳,中茶108为兼用型品种。  相似文献   

9.
本文中提到高香型红茶初制中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等加工工艺对茶叶品质的影响。研究表明:控制萎凋叶含水率60%时, 经揉捻后制茶率高, 茶叶品质好;黄观音等高香型型红茶品种,发酵室的环境温度为25~26℃,湿度90%以上,发酵时间以3~4h为宜,成茶品质好。  相似文献   

10.
云南红茶品质特点的比较分析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为发挥云南红茶独特的品质优势,通过对云南主要红茶产区进行实地调查,并收集不同产区、不同生产厂家的部分红茶样品,测定红茶样品的水分、灰分、茶多酚、茶红素、茶黄素、茶褐素等主要理化指标,通过感官审评和理化分析对云南红茶的品质特点进行初步分析。结果表明:云南红茶中的茶多酚、茶红素、茶黄素含量较高;工夫红茶中临沧地区的茶叶感官审评品质优于其它地区;灰分含量红碎茶稍高于工夫茶,茶多酚含量则相反;整体上云南红茶品质较好,地区之间有所差异,而以临沧地区的红茶品质较优。云南红茶在风味和地域性的香气组成及特点等方面值得更深入地去研究。  相似文献   

11.
金观音品种在桂北的引种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1年广西桂林茶叶科学研究所引种了由福建省茶叶科学研究所科技人员选育出的国家级鸟龙茶优良品种金观音,经过几年来对该品种在桂北地区的适应性、制茶品质、产量、成活率等植物性状和主要的经济性状的种植观察和采摘加工试验。表明:金观音在桂北地区生长情况良好,产量高,制乌龙茶制优率高,品质好;制红茶外形黑褐油润,甜香高且带花香,是一适应性强、产量高、适制性广的优良茶树品种。  相似文献   

12.
工夫红茶是中国红茶代表性品类,以其独特的甜香、蜜香、花香和果香等著称。挥发性物质一直是工夫红茶的重点研究方向。从工夫红茶中挥发性物质的特征、提取方法、加工过程(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的变化以及形成机理4个方面对其研究进行了综述,并对研究趋势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观念和健康意识也逐步提升,健康饮食和养生保健成为一大趋势。红茶的独特风味和功效促进了人们对红茶的消费,但在现代快节奏社会中,传统的现饮现泡的方式已不能完全满足人们的需求,所以研制新型的红茶类加工制品对红茶的发展和应用有着尤为重要的意义。本文研究了我国红茶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对其种类、配方及工艺研究以及目前市场出现的产品种类等现状进行概述,并提出目前红茶在食品加工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以期为红茶资源的开发和更广泛和深度工业化转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尤溪县具有悠久的产茶历史,至今已有1000多年。近年来,尤溪县以培育“尤溪双骄”(绿茶、红茶两大系列茶品)为抓手,推进茶产业迅猛发展。目前全县茶园总面积达8.4万亩,其中无公害茶园3.5万亩,获得有机茶认证2360亩。茶产品主要有七香一品白、蓬莱银螺、清溪雪芽、东岩雀舌、梅剑等绿茶和金云富、金红螺、红雪芽等红茶。以及铁观音、金观音等乌龙茶三大系列。  相似文献   

15.
基于茶树品种筛选的甜香型红茶适制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浙江茶区主栽的20个茶树品种,分析茶树品种的理化性状、芽叶品质特征与甜香型红茶适制性的关系。在春季、夏季分别采摘20个茶树品种相同嫩度的1芽1叶鲜叶原料,采用相同的工艺分别加工成甜香型红茶,感官审评其外形、香气、滋味、汤色和叶底等因素,检测春季干茶样内含物质理化成分。综合茶树品种性状、感官审评结果和理化检测数据,结果表明:鸠坑早、铁观音、金观音、翠峰、浙农113、浙农117、迎霜、福鼎大白茶、春雨1号等9个品种适制甜香型红茶。  相似文献   

16.
趣话铁观音     
趣话铁观音江苏省丰县文化馆侯杰茶叶按品质可分为六类:绿茶、红茶、乌龙茶、花茶、白茶和紧压茶。其中乌龙茶中的王牌产品,乃是铁观音,铁观音中又以安溪铁观音最为著名,东南亚和日本市民誉之为“健康饮料”。铁观音,名字奇美,生动形象,令人联想起明朝著名雕塑家何...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遂昌甜花香型龙谷工夫红茶的由来、独特的加工技术与把控要点、品质呈现冲泡技巧,以及产业化发展建议,为风味红茶产业化开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高工夫红茶的品质,给消费者提供更多风味品质的选择,增加工夫红茶产品的附加值,将乌龙茶生产中的摇青工艺应用于传统工夫红茶的生产过程中。结果表明:与传统工艺红茶相比,摇青工艺红茶汤色红艳明亮、滋味甜爽浓厚、香高持久,带兰花香、叶底红匀明亮,具有独特的品质风味,且内含成分中氨基酸与茶黄素、茶红素的含量较高,其中又以中度摇青处理的品质最佳。这表明对萎凋叶进行中度摇青处理,能显著提升工夫红茶的品质,可在工夫红茶生产过程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贺州8种红茶茶样的挥发性物质,确定其主要香气成分,为开发优质、特色的红茶产品,以及进一步提升贺州红茶产品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固相微萃取与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测定贺州8种红茶茶样(福云六号、迎霜、春波绿、金牡丹、梅占、金观音、开山白毛茶和桂绿)的香气成分,比较分析各品种红茶的香气成分相对含量与呈香特征.[结果]贺州8种红茶样品中挥发性芳香物质达70多种,筛选鉴定出主要香气成分31种,包括醛类(5种)、醇类(13种)、酯类(2种)、酮酸类(2种)、烃类(6种)和其他(3种).其中,醛类物质是8种红茶的最主要成分,相对含量为19.343%~35.460%,以迎霜的相对含量最高,桂绿最低;其次为醇类和酯类,相对含量分别为15.598%~25.863%(梅占相对含量最高,福云六号最低)和13.322%~20.814%(桂绿相对含量最高,迎霜最低).异戊醛、异丁醛、己醛、异戊醇、苯甲醇、苯乙醇、叶醇、芳樟醇、环氧芳樟醇、反式氧化芳樟醇、香叶醇、乙酸乙酯和乳酸乙酯等13种成分的相对含量达50.000%~60.000%,是贺州红茶的最主要香气成分,呈现出贺州红茶的青香、花香、果香特征性香气.[结论]贺州8种红茶茶样均具有茶叶的青香香气,兼有花香、果香等混合香气,符合我国红茶的香气特征,研究结果为贺州市开发优质、特色的红茶产品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正湖南红茶原产地域地理范围基本覆盖湖南全境,总面积约21万平方千米。为发挥主推良种优势,湘中地区推广槠叶齐、城步峒茶、湘红3号;湘南地区推广英红九号、槠叶齐、湘茶研8号(原潇湘红21-3)、金萱、金观音;湘西地区推广保靖黄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