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约克夏猪生产性能的选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群体继代选育法来提高大约克夏猪的生产性能,经过连续7年的选育,每个世代随机抽取24头猪作肥育试验,以测定大约克夏猪的生产性能。结果表明:大约克夏猪断奶体长增长7.66%,初配、初产体长分别增长16.90%和14.75%;肥育期平均日增重提高127.5g,料肉比下降19.72%;胴体瘦肉率则提高4.58个百分点;窝产仔数提高1.42头,初生重变化不大,断奶重则提高0.45kg。  相似文献   

2.
大汉梅猪母本系繁殖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汉梅猪母本系是以我国繁殖性能高的梅山猪作第一母本,与国外种猪汉普夏猪和大约克夏猪进行杂交,采用群体继代选育的方法,经过7个世代的选育,培育出的优良的瘦肉型母本系。第7世代经产母猪的总产仔数13.32头,活产仔数12.63头,21日龄泌乳力53.17 kg,35日龄断奶头数11.40头、窝重87.34 kg、成活率90.26%。14~16个乳头的比例为91.2%。  相似文献   

3.
试验通过对两组断奶仔猪分别实施了断奶-保育—肥育与断奶-肥育的不同饲养方式的研究,对增重效果的影响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试验组猪70日龄时平均体重为29.48kg,平均日增重511.19g,比对照组分别高17.9%和26.0%(P〈0.01),料重比比对照组低11%。试验组幼猪体重从70日龄至100kg左右需要84d.日增重为865.36g,比对照组提高4.7%。且试验组比对熙组商品猪出栏时阍提前6d。  相似文献   

4.
杜洛克猪(SI系)父本系选育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繁殖性能和肥育及胴体性能、肉质等方面论述了杜洛克猪父本系的选育效果。初产母猪的产仔数已从零世代的8.01头提高到6世代的9.15头,达到90千克体重的日龄从零世代到6世代已缩短45.6天,日增重提高28.48%,料重比下降10.39%,瘦肉率提高3.9%,肉质性状也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5.
晋汾白猪是以马身猪、太湖猪、长白猪和大白猪为育种素材,通过复杂杂交育种和标记辅助选择而育成的一个瘦肉型猪新品种。试验对6个世代后备猪生长发育性状的选育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后备公猪6世代与0世代相比,初生重提高了0.13 kg,断奶重提高了0.56 kg,70日龄体重提高了1.69 kg,180日龄体重提高了12.46 kg,70~180日龄平均日增重提高了107.00 g,差异均显著(P<0.05);后备母猪180日龄体重6世代比0世代显著提高了10.84 kg(P<0.05)。后备公猪和母猪4、5世代的初生重、断奶重、180日龄体重和70~180日龄日增重均显著高于0世代(P<0.05)。选育结果表明,晋汾白猪的生长发育性状取得了较大的遗传进展。  相似文献   

6.
利用北京好友巡天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抗体——微生态制剂“壮壮崽I号”和有益茵制剂“育崽宝”喂给初生仔猪和保育猪。仔猪断奶成活率达95.65%,21日龄断奶体重达7.6千克,断奶增重提高21.79%;保育猪65日龄体重达19.21千克,增重提高7.02%,料肉比降低了7.20%。下痢等发病数大幅度下降。  相似文献   

7.
荣昌猪瘦肉型品系肥育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对荣昌猪瘦肉型品系0至5世代共246头同胞肥育试验猪进行了肥育性能测定。结果表明,通过六个世代的选育,荣昌猪瘦肉型品系具有优良的胴体品质及较快的生长速度,并保持了原种荣昌猪肉质优良的遗传特性,胴体瘦肉率、肩腰荐三点均膘、后腿比例、胴体长分别由0世代的51.73%、2.63cm、31.39%、84.75cm提高(降)至5世代的55.00%、2.06cm、32.39%、87.25cm,分别提高(降低)了6.3%、21.7%、3.2%、2.9%;20~90kg日增重、每增重1kg耗料、达90kg体重日龄分别由0世代的450.0g、4.17kg、234.9天提高(降)至5世代的598.8g、3.39kg、189.5天.分别提高(降低)了33.5%、19.3%、19.3%。  相似文献   

8.
山西白猪是以马身猪、太湖猪(二花脸)和长白猪作为杂交亲本,采用复杂杂交和标记辅助选择,经6个世代继代选育而成的一个专门化高产仔母本系。结果表明:6世代6月龄体重比0世代提高了15.65kg,70日龄体重提高了3.67kg,断奶重提高了0.51kg,平均日增重提高了108.90g,差异均为极显著(P0.01)。在体尺性状方面,6世代体高、体长和胸围比0世代都有显著提高,背膘厚下降了2.6mm,差异极显著(P0.01)。选育结果表明,山西白猪的生长发育性状取得了较大的遗传进展。  相似文献   

9.
始地1991年的瘦肉猪专门化父系各克猪选育,采用群休继代选育方法,经过G0-G3共四个世代的选育,各主选性状均已达到育种目标。经产母猪产九达10.6头,同胞肥育猪78.2日龄体重达90千克,试期日增重692克,耗料指数3.02,胴体瘦肉率64.3%,品系核心60头,与四川白猪系配套生产的杂优猪(DI),156.4日龄体重达90千克,试期日增重767克,耗料指数3.17,胴体瘦肉率58.7%,肉质优  相似文献   

10.
杜洛克猪新品系选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远著  王振骅 《养猪》1994,(1):28-32
杜洛克猪新品系采用群体继代选育法选育。于1987年秋组建基础群,一年一个世代,迄今已完成四个世代的测定与选择,各项性能指标均已达到或超过育种目标,产仔数:初产母猪为919头,经产母猪为10.6头;同胞肥育测定猪试期(30-90千克)平均日增重为730.1克,达90千克体重日龄为164.27天,每千克增重耗料2.96千克,90千克体重屠宰胴体平均膘厚为2.22厘米,眼肌面积32.65厘米2,腿臀比例31.65%,瘦肉率64.15%。主选性状日增重和瘦肉率比选育前分别提高61.31克和2.02%,作为父本品系通过初步杂交配套利用,表现了良好的配合力。目前已推广种猪3300多头。  相似文献   

11.
皖西白鹅品种提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皖西白鹅通过三个世代选育,三世代鹅的70,240日龄体重均极显著地高于零世代;羽毛纯度由72.3%提高到99.5%,羽绒量由324g提高到353g;日增重提高13.29%,饲料消耗率降低5.34%;开产日龄提前11d,年就巢次数减少0.5次,年产蛋量由21个增加到24个;全净膛率由66.3%提高到70.1%。  相似文献   

12.
对湖北白猪Ⅵ系196窝成年母猪商品生产产仔统计产仔数为12.03,35日龄断奶育成率为96.22%。对100头商品猪的肥育性能测定表明,从75日龄到60千克左右平均日增重747克;从60千克到90千克平均日增重为761克;整个测定期的平均日增重为754克;达100千克体重的日龄为170日。  相似文献   

13.
甘肃黑猪导入1/4杜洛克血,选育瘦肉型Ⅱ系,经过3个世代的继代选育,瘦肉率由原二世代的55.69%提高到五世代的57.18%,日增重提高了18g。用Ⅱ系作母本。与长白和大约克夏公猪杂交。杂种猪平均日增重提高45g,瘦肉率提高4.65个百分点,是比原Ⅱ系二世代更好的杂交母本,达到了继代选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川白獭兔连续五个世代的生长发育性能选育,得出其生长性能结果:5周龄断奶体重736.49g,13周龄体重2 309.56 g,23周龄体重3 582.22 g,23周龄体长47.79 cm,断奶至23周龄成活率90.03%,10月龄公、母兔体重分别为3986.77 g、4 080.89 g;除5周龄、8周龄体重与0世代无显著差异外,13周龄、23周龄、6月龄、7月龄、10月龄母兔体重分别较0世代提高91.41 g、323.57 g、257.63 g、207.83 g、210.19 g,极显著高于0世代(P0.01),生长性能选育进展显著。  相似文献   

15.
南昌白猪6~7世代的选育过程中,6世代头胎产仔10.59头,产活仔数9.68头,60日龄窝重170.66kg,第3胎产仔12.05头,产活仔数11.08头,60日龄窝重186.59kg,其后裔7世代后备公猪6月龄体重93.58kg,日增重609.589,料重比3.14:1,三点均膘厚2.35cm;后备母猪6月龄体重83.19kg,平均日增重521.31g,毛色、耳形及体形一致,其它各项性能保持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16.
瘦肉猪专门化父系杜洛克猪选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始于1991年的瘦肉猪专门化父系杜洛克猪选育,采用群体继代选育方法,经过G_0~G_3共四个世代的选育,各主选性状均已达到育种目标。经产母猪产仔数达10.6头,同胞肥育猪178.2日龄体重达90千克,试期日增重692克,耗料指数3.02,胴体瘦肉率64.3%,品系核心群60头。与四川白猪Ⅰ系配套生产的杂优猪(DI),156.4日龄体重达90千克,试期日增重767克,耗料指数3.17,胴体瘦肉率58.7%,肉质优良。  相似文献   

17.
双肌臀大约克夏猪属国家“948”引进项目,并由中国农业大学动科院牵头在全国范围内成立了联合育种组合作开展选育工作。为了观察双肌臀大约克夏猪的肥育性能,我场从1999年2月份开始进行了饲喂试验,现将试验结果和屠宰测定情况予以报导。1 试验内容1.1 试验猪的选择 随机选择出生日期较近的双肌臀大约克夏仔猪3窝23头,采取整窝肥育的方法,仔猪35日龄断奶,25kg(70日龄)时进入试验,试验猪公母分圈饲喂,100kg结束试验。试验前进行驱虫、防疫等准备工作,并将部分公猪进行阉割,试验结束时进行屠宰测定。1.2 饲养管理 试验猪舍为单列式带…  相似文献   

18.
大约克夏猪繁殖性状的通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繁殖性状是猪的重要经济性状,其优劣不仅影响母猪的繁殖力,而且直接影响养猪业的经济效益,因此畜牧科技工作者十分重视对繁殖性状的选育。繁殖性状通常包括产仔数、产活仔数、初生重、初生窝重、20日龄窝重、断奶头数、断奶重、断奶窝重等指标。本文通过对大约克夏猪繁殖性状进行通径分析,以揭示繁殖性状间的真实关系,为大约克夏猪的进一步选育提高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本文研究了闭锁育种群的近交对猪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选育初期,近交的各阶段体重有一定负*效应,随世代增加负效应减弱。断奶前绝对生长在选育*初期受近交不良影响较大;断奶后绝对生长,各世代均*未因近交加深而减弱,随世代进展呈现良好效应。相对*生长,各世代不同近交组间均无明显差异,选育后期随*近交加深呈增大趋势。近交对6月龄体重、体长、胸围*的影响很小,各世代不同近交组间均无明显差异,随世*代增加,对腱围则产生良好影响。适度近交对闭锁育种*群猪的生长发育是有利的。  相似文献   

20.
采用群体闭锁式核心群选育法,测定川乡黑猪世代种猪生产性能,根据综合指数高低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选留优秀个体。完成了7个世代生产性能测定,旨在研究和提高川乡黑猪的生产性能,为养猪生产提供优秀黑种猪。结果表明:经过0~7世代的选育,其产仔数达10.27头,产活仔数9.58头;G7世代达100 kg体重校正日龄公猪、母猪分别达160.22 d、160.09 d,校正活体背膘厚公猪、母猪分别为9.95 mm、10.89 mm;G7世代肥育性能达100 kg体重日龄、活体校正背膘厚、料重比分别为160.56 d、10.25 mm、2.55。研究结果表明,川乡黑猪经世代选育后,生产性能良好,是一个优秀的黑色种公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