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环草石斛(Dendrobium loddigesii Rolfe)为兰科石斛属多年附生草本植物,又名粉花石斛、美花石斛,是我国常用名贵中药材,也是我国三级濒危保护植物。在自然条件下难以大量繁殖。自2003年以来,我们采用了组织培养技术进行种苗的快速繁殖,获得了成功。但组培苗的出瓶炼苗移栽成活率问题是影响产业化生产种苗的关键环节。为此,我们对试管苗的移栽基质和移栽方式进行了试验,以确定较佳的移栽基质和移栽方式,为组培苗的商业化生产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山西农业科学》2015,(10):1259-1262
为建立一套高效实用的番茄快繁体系,试验以中蔬四号番茄为材料,从成苗时间、成苗数量2个方面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胚培养5 d可获得无菌胚苗,子叶诱导出愈伤和不定芽需要25 d;不定芽伸长需要10 d;经过7 d就可以生根;组培室炼苗3 d后,在蛭石中生长3~6 d后即可移栽到土壤中。从种子培养到大棚移栽需要56 d,即通过组培大约56 d便可得到完整的再生植株;平均1粒种子可繁殖7株番茄苗。  相似文献   

3.
基质和炼苗方法对春石斛试管苗假植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4个品种的春石斛为材料,研究了不同的假植基质和不同的炼苗时间和方法对春石斛试管苗假植成活率和初始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涉及的基质中,水苔的成活率最高,而炼苗方法以封瓶炼10 d再开瓶炼1 d最佳。  相似文献   

4.
通过不同的炼苗处理、不同基质配比及移栽后的栽培管理对铁皮石斛组培苗移栽成活率和后期生长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炼苗时间以30 d为最好,成活率最高;揭盖放置以2~3 d为好,可提高瓶苗的成活率;栽培基质以处理A(锯木∶泥炭∶蛭石=1∶2∶1)为最好。铁皮石斛移栽后保持空气湿度为90%~60%,温度为15~28℃才有利生长。  相似文献   

5.
为促进石斛兰盘花产业的发展,进行了春石斛的穴盘苗培育技术研究。以石斛兰中作盆花培养的春石斛试管苗为试材,以国产苔藓为基质,栽植于72孔塑料穴盘中进行炼苗培养。经3个月的精心管理,育成了高质量的穴盘苗,成活率达98%,种苗生长健壮,根系发达,为培育高质量盆花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流苏石斛组织培养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黄勇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627-628
[目的]探索流苏石斛离体快速繁殖途径。[方法]以流苏石斛为材料进行组织培养。试验流程为种子无菌萌发,继代培养,炼苗移栽。[结果]在培养基1/2MS+马铃薯汁50g/L+蔗糖25g/L中种子无菌萌发情况良好;在继代培养基1/2MS+6-BA0.50mg/L+NAA0.10mg/L+马铃薯汁50g/L+香蕉汁50g/L+活性炭5g/L+蔗糖25g/L中幼苗增殖效果显著,生长状况良好;炼苗移栽后存活率高。[结论]为保存濒危流苏石斛种质资源,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以细茎石斛八成熟蒴果为外植体,通过对其种子无菌萌发、继代增殖及生根壮苗培养基的筛选,建立了细茎石斛离体快繁技术体系.结果 表明:细茎石斛八成熟蒴果里的种子接种到无菌萌发培养基上,30~60d后,长成顶端有绿色叶原基的原球茎;6-BA和KT2种细胞分裂素对细茎石斛无菌苗的增殖培养效果,以6-BA的增殖效果较好,其推荐的浓...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炼苗和不同基质以及季节对铁皮石斛组培苗假植成活率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于春季移栽,经过炼苗,选用苔藓:泥炭土:珍珠岩3:1:1为基质,铁皮石斛组培苗假植成活率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9.
霍山石斛是优质的石斛品种,采用组培无菌播种、壮苗生根培养驯化苗、有机栽培等手段能够生产出安全、营养的石斛产品。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茎段扦插、高芽繁殖和实生苗生产等几种春石斛种苗繁育方法,包括适宜时间、操作要点、栽培管理要点以及实生苗生产过程的杂交技术、无菌播种、播后管理和炼苗等内容。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对铁皮石斛需求的增加,和对其应用范围的扩展,人们对铁皮石斛培植的研究越来越深入。铁皮石斛的组织培养技术的出炉使大规模的人工栽培成为可能。在众多铁皮石斛的组织培养技术中,无菌离体组织培养出的试管苗具有很大的优势,为快时效的大量培植铁皮石斛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本文结合大量的实践经验,就对铁皮石斛试管苗的组织培养和壮苗生根技术的条件和技术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不同激素水平对铁皮石斛壮苗生根、闭瓶炼苗天数及炼苗季节对铁皮石斛幼苗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激素水平对幼苗的根数、根长、根粗和茎长均有显著的影响,对生物量和茎粗没有影响。当激素水平为NAA 0.2 g/L+IBA 0.3 g/L时,幼苗的生物量、根粗、叶片数、茎长最好;根的数量、茎粗指标在激素水平为IBA 0.5 g/L时最高。闭瓶炼苗0 d时,所有3个季节的幼苗成活率均最低,随着炼苗时间的增减成活率不断升高,但也有时间上限;8—9月炼苗时幼苗的成活率要高于其他2个季节。  相似文献   

13.
铁皮石斛人工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铁皮石斛特性,从炼苗、出苗、种植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方式等方面总结铁皮石斛规模化种植技术。  相似文献   

14.
以兜唇石斛八成熟蒴果为外植体,通过对其种子无菌萌发培养、无机盐浓度筛选、活性炭浓度筛选、有机物种类及浓度筛选、丛生芽继代增殖及生长素种类及浓度筛选,确定适合兜唇石斛增殖和生根壮苗的培养基,建立兜唇石斛组培快繁技术体系。结果表明,兜唇石斛种子萌发培养基为1/2 MS+0.2 mg/L NAA+土豆粉30 g/L+活性炭0.2 mg/L,80 d左右获得实生小苗;不同基础培养基对兜唇石斛的增殖系数、生根数、根长及株高均显著影响,最适基础培养基为3/4 MS;添加活性炭显著影响兜唇石斛小苗的生长,最适活性炭浓度为0.1 g/L,当浓度大于0.2 g/L时,开始抑制兜唇石斛小苗生长;香蕉粉及土豆粉能明显促进兜唇石斛生长,增殖可添加30 g/L香蕉粉,30 g/L土豆粉,生根壮苗可添加40 g/L香蕉粉;KT对兜唇石斛丛生芽增殖无显著影响,0.5 mg/L的6-BA增殖系数最大(4.84);NAA及IBA对兜唇石斛的生根壮苗效果影响显著,最适浓度为NAA 1.0 mg/L,IBA 0.5 mg/L,培养45 d增殖系数为5.92,平均每株生根数为27.0,平均根长1.88 cm,株高1.92 cm。通过生产实践最终确认生根壮苗培养基为3/4 MS+蔗糖25 g/L+卡拉胶8 g/L+香蕉粉40 g/L+活性炭0.1g/L+NAA 1.0 mg/L+IBA 0.5 mg/L+6-BA 0.5 mg/L;炼苗移栽30 d成活率100%,60 d成活率85%。该文初步建立了兜唇石斛种子无菌播种与快速繁殖技术体系,为兜唇石斛的快速繁殖和种质资源保存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5.
石斛属植物种质资源离体保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铁皮石斛、金钗石斛、流苏石斛等具有代表性的石斛属植物为材料进行组织培养,探索石斛属植物种质资源离体保存途径.结果表明,在培养基1/2MS+马铃薯汁50g/L+蔗糖25g/L中种子无菌萌发情况良好;在继代培养基1/2MS+BA0.5 mg/L+NAA0.1 ms/L+马铃薯汁50g/L+香蕉汁50 g/L+活性炭5g/L+蔗糖25g/L中幼苗增殖效果显著,生长状况良好;炼苗移栽后存活率高.该研究不但实现了石斛属植物离体快速繁殖,而且可创造一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决石斛组培苗移栽成活率低这一困扰石斛规模化生产的技术难题,从假植苗床的选择、基质配方筛选、主要原料的发酵处理与基质的配制、组培苗的室内炼苗适应与假植后的管理等方面创新现有组培苗的假植技术,发明的"一种石斛组培苗的假植炼苗方法"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发明专利。  相似文献   

17.
探明在藓∶石斛∶桑石漠化生态修复体系中铁皮石斛的最佳栽种方式,以同一批铁皮石斛种子经过无菌播种、炼苗、驯化获得的幼苗为试验材料,搭建离地高1.7m遮阳与喷灌系统,未遮阳处理为对照,进行光照对铁皮石斛长势影响的研究;将铁皮石斛移栽于石漠化山地附着藓类植物的石灰岩3个不同方位[岩石顶部(A),与地面成0~5°;岩石中部(B),与地面成45~60°;岩石垂直面(C),与地面成80~90°],并考察其长势。结果表明:经过遮阳处理,铁皮石斛的长势较好,株高、茎粗、叶长和叶宽在遮阳处理下较未遮阳处理高7.1百分点、10.2百分点、6.62百分点、和6.09百分点;不同方位铁皮石斛的株高、茎粗、叶片数、根长、根径和节间数均为岩石顶部岩石中部岩石垂直面;不同岩石部位铁皮石斛的茎粗、叶长和叶宽差异性不显著;株高、叶片数、根长、根径和节间数差异显著。在实际栽种时,可在适当种植密度下,选择在岩石顶部和岩石中部大量栽种。  相似文献   

18.
贵州药用石斛组培快繁初代培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明开  李晶 《农技服务》2010,27(10):1334-1334,1365
统计了石斛蒴果含种子数为20粒左右,采用药用石斛种子为外植体,无菌播在不同培养基(B5、N6、KC、MS、1/2MS)上,无菌培养室内进行培养,光照12h/d,温度(25±2)℃,光照强度2000~2500lx;结果以培养基1/2MS的萌发率以及幼苗长势较佳,1/2MS可作为初代培养种子无菌萌发的培养基。  相似文献   

19.
以竹叶石斛(Dendrobium hancockii Rolfe)的成熟种子为实验材料,以1/2MS为基本培养基,研究了不同浓度激素配比对竹叶石斛的原球茎增殖分化和生根壮苗培养的影响,以期建立竹叶石斛的种子快繁技术,结果表明:竹叶石斛成熟种子在1/2MS萌发培养基中,45 d即可出现大量原球茎,种子萌发率高达95%;在原球茎分化阶段,最佳培养基为1/2MS+6-BA 2.0 mg/L+NAA 0.2 mg/L+蔗糖30 g/L+琼脂7 g/L,p H 5.8,50 d左右即可分化成小植株;在生根壮苗培养阶段,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NAA 0.7 mg/L+蔗糖30 g/L+琼脂7 g/L,p H 5.8,45 d左右组培苗长到3 cm以上,根的条数为2条以上,叶2片以上。利用组织培养技术进行竹叶石斛种子快速繁殖,以1/2MS为基本培养,从种子萌发到无菌苗生根并达到炼苗移栽要求所需的时间在150 d以内,这大大加快了竹叶石斛种子繁殖速度,为竹叶石斛的快速生产提供了便利。  相似文献   

20.
为优化齿瓣石斛无菌萌发条件,通过研究影响齿瓣石斛种子萌发的因子,探寻适合齿瓣石斛种子最优萌发的培养基及培养条件。结果表明:齿瓣石斛种子无菌培养的适宜培养基为MS培养基,蔗糖浓度为20g/L,浓度过低,萌发苗生长差,玻璃化严重;胚龄对齿瓣石斛的萌发率有重要影响,适宜的种子胚龄为10~11个月,胚龄时间短萌发率低;胚龄时间过长灭菌时蒴果易开裂,污染率大;添加0.3mg/L NAA,可缩短萌发时间,种子的萌发率、幼苗的成苗率和生长情况相比对照较好;不同培养条件萌发效果有明显的差异。适宜的萌发条件可促进齿瓣石斛萌发,提高萌发率,萌发后幼苗生长状况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