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数字林业:信息时代林业腾飞的翅膀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继“数字地球”、“数字城市”之后, 21世纪的林业人也有了自己信息时代的新追求——“数字林业”( Digital Forestry)。那么,什么叫“数字林业”?为什么要提出这一概念?建设“数字林业”系统又有什么实际意义?   “解铃还须系铃人”。在中国林科院就有这样的解铃人,熟悉他的人,送他一个“数字林业”的绰号——他就是中国林科院资源信息研究所所长鞠洪波。前不久,在万寿山后中国林科院资源信息所,记者就遥感与“数字林业”专访了鞠洪波研究员。   一 3S技术的发展和在林业上日益成熟的利用,是“数字林业”提出的大背…  相似文献   

2.
认识谭明宽是在前年。那时,因我编发的一篇写广西林业公安规范化建设验收见闻的文章在参加人民日报社主办的新闻研讨会上获了奖,该文作者谭明宽便打电话来致谢。他在电话那头激动地说:“编辑老师,太感谢你了!太感谢你了!为了感谢你,我打算──”我刚听到这,以为他要表示什么,心里正想着如何谢绝他的好意,往下听,却是“我打算再拿一篇稿子来给你修改……”我不禁哑然失笑,感到他是个很专注、敦厚的人。谭明宽似乎与宣传报道工作特别投缘。早在80年代他尚任宁明公安局副局长时,就迷恋上了新闻写作。他常常给县广播站、广西林业杂…  相似文献   

3.
真诚的细节     
如果我们买一件贵重的礼品赠送朋友,只告诉了他礼品的优点,却疏忽了缺点。那么,当他发现了礼品的缺点时,会不会说:“他怎么送我这样一件礼品,没意思,真虚伪,真诚何在?”真诚的细节雪漫文化绿洲如果我们把无限的热爱都付注于生命,只知去疯狂的热爱,却忘记了告诉这热爱里面也许会有一些微不足道的弊端。当有一天这些微不足道的弊端被生命发觉了,那么生命不会抛弃这些热爱而独自去思念真诚呢?如果你在爱一个人,深深的爱一个人,所以,你时时刻刻的都愿意为她付出。你付出的太多了,所以你忘记了你都付出了什么。而当有一天,她发…  相似文献   

4.
在呼盟巴林林业局,最近人们纷纷这样议论:“吴林这人真怪,上级要提拔他到盟林业科研所工作,三居室的楼房,子女就业都安排好了,科研所的秦书记亲自来跟他谈话,他就是不去。好多人找这样门路都找不到。”“咳,你可能不全了解,这是第三次调他进城不去了。”“吴林的事业心真叫人服,为了搞好  相似文献   

5.
台湾歌手陶抬对于成为“第二届中国环境大使”候选人感到很荣幸,他说,“不管你住在什么城市,都常常被提醒到这个事情,我觉得环保不光是保护环境,人与动物之间也要讲环保。”  相似文献   

6.
陈德源,一位“传说”中的港式专栏作家、国际大企业家、中国的绿色梦想家,就这样闪进了记者的视线。 眼前陈德源的气定神闲,你很难想象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他和他创建的“嘉汉林业”所经历的一切。但是通过他别别愣愣的国语,通过他辅助交流的纸和笔,却清晰地让人感觉到了他内心的激情和梦想,一如他几十年来的真实自我。  相似文献   

7.
“不是和你神侃,我育的树苗可以栽满整个马武镇。编内编外一起算,我从事林业工作都36年了,这一辈子算是嫁给‘她’了”说起自己的坎坷务林路,革命老区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马武镇的“编外”林业工作者李永志话语朴实却又透出几分诙谐。  相似文献   

8.
茫茫的荒山秃岭,留下了他斑斑的足迹;郁郁葱葱的林海,洒下了他辛勤的汗水。他赤胆忠心,一心一意扑在南疆这块绿色的沃土上,为祖国河山绿化,为保持大自然的生态平衡,用自己的心血与智慧,创造着令人赞叹的业绩。他就是广西龙州县林业局高级工程师、原副局长罗盛碧。1960年罗盛碧从广西林学院毕业分配到区农垦局工作,1962年调到龙州县林业局。到2001年他已在林业战线上躬耕42年,其中在龙州县耕耘了39个春秋。现在龙州人一提起他,个个都竖起拇指夸他是“林业实干家”,县领导说“龙州林业近几年来之所以能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9.
勋章和赏介绍信孔令德林大咽了三次气,终也没闭上眼。今天午后他又一次咽气,村长贵宝和几个群众连喊带叫,他又慢慢缓过来了。“你还有什么放心不下?”守看他的人问。他眯着眼只嘴唇动了动,人们相互交换着眼色。“这可咋办?”他单身一人,领养了个儿子还在外地工作。...  相似文献   

10.
在职务体退休务林林业局长不离林原是农民今是农民解甲归田永为民这是笔者采访原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林业局长江代荣以后,为他撰写的一副对联。江代荣五大三粗,说话办事,直来直去,别人便给他取了个川、号叫“江大炮”。我与他太熟了:一是“老度”,都生于1933年初夏;二是“老战友”,都是一解放便参军;正是“莫逆之交”,心意相通,情投意合。江大炮是1983年调靖州县当林业局局长的,一直干到1*肥年1卫月退休。在他任职期间,靖州县的林业搞得沸沸扬扬,远近闻名。全国造林大户林跃,就是江代荣排除众议,积没支持承包而取得辉煌战果…  相似文献   

11.
朋友     
朋友吴少云有个同事非常爱用“朋友”一词,一次两次接触,即称朋友,并常在我面前炫耀,什么单位什么人是他的朋友,真可谓“朋友遍天下”。他问我“天天在一起,怎么没听你说起过你的朋友,甚至很少听到你用‘朋友’一词,难道你就没有一个朋友?”我说,我的朋友确实很...  相似文献   

12.
他所从事的是一项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绿色事业”。四十年的林业工作生涯中,他的足迹踏遍了通辽大地。他把青春、热血、聪明、才智,全部奉献给了通辽的林业生态建设,用自己卓有成效的工作谱写出朴素无华但却动人心弦的“绿色乐章”,并把它们传播到首都首府、海防边疆。他的名字,已经被永久性地镌刻在了北京西山的“全国绿化功臣”的丰碑上……他,就是草原上的“绿色使者”——通辽市林业局副总工程师李吉人。多年来,通辽林业改革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绩,造林绿化有了长足发展,特别是“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防沙治沙、平原绿化等重点工程顺利实施,一大批林业建设典型和示范基地在全国榜上有名,一大批较大科研项目成果获得奖励……这一切都与像李吉人这样的一大批林业人坚持不懈的卓有成效的工作是分不开的。1987年,李吉人担任综合科科长期间,在他的主持、组织、协调下,先后完成科研与推广项目12项,获部(区)级科技进步奖4项,成果推广率和实用技术覆盖率分别达到75%和85%。全市采用机械开沟造林的保存面积有400万亩。为了打破通辽林业结构不合理、树种单一和纯林过多的局面,李吉人同广大科技人员一道从引种育种入手,大胆改变造林配置和造林经营方式,提出了“乔灌草相结...  相似文献   

13.
“高高兴安岭,一片大森林……”这是五十年代我国东北林区广为传唱的一首歌.林业工程师马世瑞同志,今天唱起这首歌来,仍然那么深情、那么自豪——因为他是大兴安岭人。1956年,21岁的马世瑞毕业于扎兰屯林校.同学们谁不希望能留在东北林区工作,而他向组织递交的决心书上却写着:“愿到西部沙区营造一片新的森林.”申请很快变成了现实。二饼子牛车载着他一步一“咯吱”地滚进了毛乌素沙漠深处——乌审旗达  相似文献   

14.
最高境界     
一个人问禅师,“人生的最高境界是什么?”禅师说:“无损于人。”当他第二次问禅师“人生的最高境界是什么”时,禅师说:“无求于人。”当他第三次再问禅师同样的问题时,禅师说:“无愧于人。”此人疑惑不解,“为什么同一个问题你三次的回答部不一样?”禅师回答:“你三次来问我时,你的境况就不一样。  相似文献   

15.
三湘大地,绿海浪波。那令人荡气回肠的绿色生命,使人联想到“要致富,多栽树”的湖南民谣,也使人联想到“十把锄头敌不过一把斧头”的悲壮以及个人不寒而栗的森林火灾。历史经验证明,林业,必须造管并举;林业,必须林业公安保驾护航。谈起湖南林业工作,省林业厅厅长刘永寿总有关于林业公安的话题。他多次深有感触地说到林业公安:“难得。少不得。代替不得。”于是,记者摄取了过去一年中湖南林业公安的一幅幅工作画面——严打整治林区资走1996年,全国“严打”统一行动。6月17日,安化县烟溪镇木材检查站内,工作人员正忙碌地检查验…  相似文献   

16.
“密云县林业建设发展的活历史、活地图———黑郭”这是人们对密云县林业建设的老前辈、林业劳动模范郭振省的称呼。要说老郭是密云县林业建设发展的活历史、活地图,一点也不过分,他年轻时用自己的双脚踏遍了密云的山川大地,在潮白河畔,雾灵山上,云蒙峡谷,到处留下了他的足迹;他对各地的山河面貌,自然状况,原始森林,荒山秃岭,都历历在目;村与村之间的土路、山路、超近路,都非常熟悉;那块林地是哪年、什么季节营造的、长势如何?他都能说得一清二楚。老郭长期工作在林业生产的第一线,风里来,雨里去,被太阳晒得皮肤黑红,因…  相似文献   

17.
出身农家子弟的卢启全,从学校毕业后便一直扎根在林业战线上,一千就是30年。多年来,他从基层林业技术员到贵州省平坝县林业局副局长,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勇于进取,为平坝县的国土绿化工作呕心沥血,贡献着自己的每一份光和热。他的足迹踏遍了平坝县的山山水水,全县哪里有一片山林,哪里有一片荒山荒地,他都了如指掌,心中有数,被誉为当地林业战线上的“活字典”。2004年,他被授予“全国绿化奖章”。  相似文献   

18.
您相信有这样的人吗?当有人把上千元的人民币偷偷塞到他办公桌抽屉里,或是放在信封里悄悄留给他,他却分文不受,全部交给党组织处理。有!甘河林业公司物资供应管理科科长袁枫就是这样的人。袁枫官虽不大,但却握有实权。每年,甘河林业公司生产需要的1万多种、价值100多万元的物资,都要经他批准才能购入。可是,他手握财权、物权,却一尘不染。他当科长十几年,曾经7次拒收贿赂和礼物,金额达7450元。在社会上一度流行的“一切向钱看”的冲击波面前,他保持了一个共产党员的廉洁,用行动向党和人民交了一份党性和人格双合格的答卷。  相似文献   

19.
1997年 6月的大瑶山清泉凝烟,山花含笑。   一纸调令仿佛茫茫林海深情的召唤。县纪委副书记赵盘保到县林业局走马上任。当时的林业局负债累累,人心涣散。受命于危难之际, 40多岁的赵盘保有什么“灵丹妙药”凝聚人心、重振绿色辉煌,广大林业干部职工不由心存疑虑、拭目以待。   赵盘保清楚这时需要做什么,第二天清晨,他就下基层去了。这一去就是半个月,察看林区,走访林农和基层林业单位,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劳为山林,足迹踏遍了大瑶山,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他先后撰写了《关于江华林业发展的调…  相似文献   

20.
一户农家的中年男主人正向老经吹嘘如何戒了烟。老婆不相信,但又没能在老公身上找出抽烟的“证据”来。这时身着橄榄绿制服的林业公安突然来到他们家中,说在今天发生的山林火警现场上捡到了一节与55”牌烟蒂;据有人证实,起火前到过现场的人员中,只有你家的这位大哥和“大块头”两人抽烟。“我没有抽过‘555’牌香烟。”男主人抢着答腔:“我是抽‘红梅’和‘阿诗玛’。”“啊,你刚才对我说戒烟了,怎么还在抽‘红梅’、“阿诗玛’?”老婆气急反问,同时举手追打老公。林业公安动止后,对着男主人说:“请你跟我到林业警察大队去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