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通过 1 996年和 1 997年两个冬季对蜂群 4种不同越冬方式的环境温度、湿度、饲料消耗量及蜜蜂成活率的研究 ,结果表明以将蜂群放在冷库中越冬 ,其饲料消耗量极显著高于 (P <0 .0 1 )其他 3种越冬方式 ,蜜蜂成活率极显著低于 (P <0 .0 1 )其他 3种越冬方式。将蜂群放在室外向阳处 ,背阴处以及室内越冬这 3种方式 ,其饲料消耗量不存在差异 (P >0 .0 5) ,环境温度以室内越冬显著 (P <0 .0 5)高于其他3种方式 ,蜜蜂成活率以室内越冬极显著高于 (P <0 .0 1 ) ,其他 3种方式。因此 ,冬季蜂群越冬以室内越冬为佳  相似文献   

2.
在杭州经过一个月的室内越冬,蜜蜂的死亡率为15.86%,每公斤越冬蜂的饲料消耗量为1.266Kg,室外越冬蜜蜂的死亡率为29.0%,每公斤越冬蜂的饲料消耗量为1.676Kg,两者差异极显著。蜜蜂的死亡率和饲料消耗都是室内越和立优于室外越多。  相似文献   

3.
蜜蜂微孢子虫病(microsporidian disease)病原为蜜蜂微孢子虫(Nosema p.),是一种分布广泛的成年蜂病,为重要的检疫性病害。对感染蜜蜂微孢子虫病的越冬蜂进行研究发现,蜜蜂微孢子虫感染率与蜜蜂越冬安全关系密切,各组合实验蜂群蜜蜂越冬死亡率均为差异极显著(U检验,P0.01),即感染蜜蜂微孢子虫的蜂群,蜜蜂死亡率和饲料消耗量都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不同程度发生下痢症状。为蜜蜂微孢子虫的侵染机制研究提供理论数据,为进一步筛选功能基因奠定基础,从而推动我国特色蜜蜂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4.
<正>蜂群在寒冷的冬季,在蜂王周围的巢脾上形成一个球体,称为越冬蜂团。在越冬期间,对于蜂群的任何干扰,如振动蜂箱、发生鼠害、室内越冬蜂群受光线刺激等,都会使蜜蜂骚动不安,导致蜂团散开,增加饲料消耗,加速蜜蜂衰老,危及蜂群安全越冬。因此,要根据不同的越冬方式,施以相应的管理。室内越冬有许多优点:一是避免采花后期蜜蜂和幼虫中毒,避免盗蜂损失;二是避免在晴天蜜蜂  相似文献   

5.
<正>如果说蜂群室内越冬是一种比较安全、经济的越冬方式,那么越冬温度的高低,则是直接影响越冬成败的关键所在。因为不论温度过高或者过低,都会造成蜜蜂骚动不安、过早活动、饲料消耗增加和寿命缩短,所以探索蜜蜂室内越冬的适宜温度就成为广大蜂业工作者无法回避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就是笔者根据国内  相似文献   

6.
依据蜜蜂室内外越冬原理和蜜蜂生物学特性,按养蜂生产的需要,研究设计了一种蜜蜂越冬的地下长廊,两侧放置1~3层蜂箱,中间为通道,上部封闭,留有进出气孔调节温度,人可以进入长廊管理越冬蜂群.挖建长廊的成本低,越冬期温度稳定,越冬蜂群势削弱率降低20.1%~24.3%,饲料消耗量降低10.5%~16.2%.  相似文献   

7.
长白山区冬季寒冷漫长,蜂群越冬长达130~140天。由于群势弱、蜂种越冬性能较差、越冬环境不良等因素,常导致越冬蜂群饲料消耗量大,个体死亡率高,蜂群严重削弱,影响了来年的春繁和经济效益。为了探索降低越冬蜂群体消耗的技术,我们进行了不同群势、不同品种蜜蜂越冬性对比以及改善蜂群越冬环境条件的试验。  相似文献   

8.
在山区,定地饲养的中蜂一般不需要喂糖越冬,因为山区秋冬季蜜源充足,蜜蜂能充分利用外界蜜源贮备越冬饲料,但也不是年年如此。例如2003年冬季,赣东北部分地区长期干旱,造成冬季蜜源枯竭,中蜂越冬饲料不能自给,蜂群需要喂糖越冬,极少数蜂友忙于其他工作,又存在一种侥幸心理,认为地处山区,历来蜂群越冬饲料自给有余。有一位胡姓蜂友在“大寒”节后给蜂群紧脾包装时,全场有8群蜂被活活饿死,其他30群蜂也被饿得奄奄一息,虽然立即喂糖营救,但由于饥饿降低了蜜蜂的自身素质,开始春繁时,工蜂对幼虫的哺育和抗寒能力都有所减退,幼虫得不到应有的温度…  相似文献   

9.
蜂群越冬成绩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翌年养蜂生产、管理等各项工作。蜜蜂越冬就是在整个越冬期给蜂群创造良好的冬季生活条件,从而达到越冬蜂死亡率低、寿命长、节省饲料等安全越冬标准。在室内越冬最关键的是控制好室内温度,同时还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室内越冬首先要有健壮的蜂群和充足的饲料,越冬室保持黑暗、通风,再控制适当的室内温度,后期及时排泄、扣王,就能达到顺利过冬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正>蜂群在寒冷的冬季,在蜂王周围的巢脾上形成一个球体,称为越冬蜂团。在越冬期间,对于蜂群的任何干扰,如振动蜂箱,发生鼠害,室内越冬蜂群受光线刺激等,都会使蜜蜂骚动不安,导致蜂团散开,饲料消耗增加,使蜜蜂加速衰老,危及蜂群安全越冬。因此,蜂群越冬期间要求安静,不受振动和寒风吹袭,在室内要求保持黑暗以及相对稳定的温度。要根据不同的越冬方  相似文献   

11.
蜂群的冬季管理技术蜂群的冬季管理主要是安全越冬,把蜜蜂伤亡率降低到最小限度,其程序分为冬前、初冬、严冬三个步骤。冬前管理是基础。这期间的工作:一是适时饲喂越冬饲料,箱内存蜜不足的群,务必于霜降前后(注:在河北太行山区)灌喂1:0.5的蜜汁,每脾蜂不得...  相似文献   

12.
我地蜂群越冬时间长,达150天,缺饲料是蜂群越冬难的主要原因。按一个中上等标准箱(8-10框蜂)蜂群为例:放6张蜜脾,每张按2.5公斤计算共为15公斤,仅按150天计算,每日平均耗饲料0.1公斤,在正常情况下这些饲料仅够越冬期间用;如果由于种种原因使群内饲料消耗增大,越冬后期缺饲料是不可避免的。多年实践经验证明:造成越冬失败的主要原因是蜜蜂后期缺饲料被饿死。  相似文献   

13.
长白山中蜂活框代用饲料越冬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白山中蜂多数采用传统的木桶饲养方法繁殖和生产,每年到晚秋采取“杀鸡取卵”方式弃蜂毁巢取蜜,这种管理和生产方式不利于中蜂资源保护和产业化开发。通过试验表明:传统木桶饲养的长白山中蜂,越冬前改为活框饲养,把西方蜜蜂用白砂糖喂出的封盖蜜脾作为越冬饲料,越冬成活率可达到83.3%~93.3%。越冬蜂群势削弱率为32.0%~30.2%,越冬饲料消耗量为1.9~2.1kg/框。在蜂群健康强壮的基础上,整个越冬期温度高时蜂群不散团,温度低时箱内有轻霜不结冰,保持巢门畅通,越冬就会成功。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三种不同喂水方法对蜂王浆产量的研究发现,三种不同喂水方法对蜂群内部温度及台基接受率的影响不存在显著差异(F<F0.95),对箱内温度影响存在显著差异(F>F0.95),其中,以在箱内加水脾的喂水方法,其箱内湿度极显著高于其它两种处理;三种处理间的蜂王浆产量存在极显著差异(F>F0.99),其中以巢门喂水的处理方法产浆量极显著高于箱内加水脾的处理,而自由采水的处理,其产浆量又显著高于箱内加水脾的处理。  相似文献   

15.
蜜蜂下痢病大都发生在冬季和早春。患病的蜜蜂腹部膨大 ,常在箱壁、箱底和巢脾框梁上排泄具有恶臭气味的黄色稀粪。轻者 ,在晴暖天气飞翔排泄后常可自愈 ;重者 ,飞翔困难 ,爬出箱外排泄后不能返巢。因此 ,下痢病严重的蜂群 ,在早春会发生春衰 ,对蜂群繁殖和蜂蜜产量影响较大。1发病原因1.1喂越冬饲料时蜜蜂吃了不成熟的、含水量大的饲料 ,这种情况通常由2种原因造成 :一是补喂越冬饲料时对水太多 ,喂得太迟 ,蜂群来不及酿造成熟的蜂蜜 ;二是越冬场所潮湿 ,导致箱内湿度过大 ,使本来成熟的蜂蜜吸收过多水分而变稀。1.2在越冬期温度变…  相似文献   

16.
养蜂问答     
问:从杨多福老师"数控"文章中得知,蜜蜂饲喂越冬饲料时决不可加盐,加食盐会影响越冬蜂的寿命。但在贵刊1998年第10期《谈蜜蜂的越冬饲喂》一文中却说:喂饲料糖时,加入0.l%-0.2%的食盐。不知二者谁对?(甘肃省平泉县大石湖林场冯玉昌)答:翻阅了有关资料后认为:杨多福同志在《数控养蜂法》中的经验是有科学根据的。蜂群在越冬管理期如果不是特殊需要的话,不要在用于饲喂的糖水(或糖浆)中加食盐。因为有实验证明:用含有少量(0.5%-0.7%)盐(氯化钠)的糖水饲喂蜜蜂,会缩短它们的寿命,饲料中加入1%的食盐则会造成蜜…  相似文献   

17.
《中国蜂业》2014,(11):16-17
<正>高寒地区养蜂最大困难就是蜂群安全越冬。高寒地区蜂群越冬时间长,冬季寒冷,要让蜂群安全渡过严冬,应做到以下几个要点:1.培育大量适龄越冬蜂,越冬蜂群群势达到越冬标准。2.充足的优质越冬饲料,避免混入有害饲料。3.越冬蜂群无螨害和其他病害。适宜高寒地区饲养的蜜蜂品种。4.合理的蜂路和符合越冬标准的巢脾及科学合理越冬蜂巢布置。5.适合和满足蜂群越冬的场所和场地。以上5项是蜂群越冬的必要保障。  相似文献   

18.
蜜蜂越冬管理是全年管理中的关键,蜂群本身强弱、越冬饲料多寡和质量优劣,外界气象因子温湿度、通风、光照以及环境状况等,直接影响着蜂群越冬质量和成败。养蜂者加强对影响蜜蜂安全越冬诸因素管控十分关键,采取必要措施以延长蜜蜂生理青春期,减缓衰老时间,有效保存实力顺利度过冬季,这是安全越冬的实质和目的。  相似文献   

19.
正春节正值高寒地区越冬中、后期,越冬蜂群的冷热、饲料余缺、蜂群强弱等都表现出来。笔者认为,对越冬蜂群形成一个定期检查制度非常必要,越冬蜂群从入室开始每月检查一次,直到后期至少半月检查一次,对于发生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处理,将越冬蜂群的损失降到最低。在此仅以室内(窖)越冬蜂群为例,检查方法采取"一看"、"二听"、"三掏":一看:即看越冬室内温湿度表。温度在-0~-8℃,湿度在45~70%之间,视为合适的温度、湿度,这样温度能保证越冬蜂  相似文献   

20.
早春蜂巢出窖后.在较短时间(2~5天)内需要进行整理,使之为蜂群创造适宜生活环境.使蜜蜂随着外界蜜粉源的出现逐渐进入繁殖状态。1.重新布置蜂巢。北方冬季漫长.蜂群越冬期长达120~140天,此间受不良环境影响,第二年出窖时原来的蜂巢已不利于蜂群繁殖。为促进群势增强.应在蜜蜂爽身排泄后.把蜂群内的巢脾全部撤出.按其蜂数换上已消毒灭菌的深褐色蜜粉脾.以保障饲料充足。这样调整后不仅利于蜂王产卵.还利于蜂群防病治螨。早春外界尚无蜜粉源.布置蜂巢时间不宜过长.一旦发现蜂场内蜜蜂飞行较乱.就应立即停止.待蜂群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