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柞蚕微孢子虫孢子人工发芽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6种人工发芽方法研究了柞蚕孢子虫孢子发芽条件。试验发现,柞蚕微孢子虫孢子的发芽率存在较大差异,其中KHCO3 K2CO3法发芽率最高,达78.86%。在柞蚕微孢子虫孢子的人工发芽过程中,K^ 和Na^ 对其有促进作用,并且K^ 对柞蚕微孢子虫孢子发芽的促进作用明显强于Na^ 。Ca^2 和Mg^2 则对孢子发芽有显阻碍作用,CO3^2-有协同促进作用。而且,还证实柞蚕微孢子虫孢子在人工发芽过程中的完全发芽时间为10min。经固定染色后发现孢子发芽前后的形态发生变化,并能观察到弹出的极丝。  相似文献   

2.
天蚕微孢子虫病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
蜜蜂孢子虫病是一种分布广泛的成年蜂病害.常发生在早春.它是由蜜蜂孢子虫微小寄生虫寄生在蜜蜂中肠上皮细胞内引起的疾病.  相似文献   

4.
孢子虫是水产动物寄生原生动物中种类最多、分布最广、危害较大的一类寄生虫.现已报道有近千种.近几年来,孢子病在我省各地流行范围广、危害目趋严重.我市主要养殖鱼类鲤、鲫、鲢、鳙、草鱼等因感染孢子虫病,有的造成大批死亡,有的影响生长和丧失商品价值.  相似文献   

5.
张卫  万青 《油气储运》2006,(6):44-45
蜜蜂孢子虫病是一种广泛的成年蜂病害,它是由蜜蜂孢子虫微小寄生虫寄生在蜜蜂中肠上皮细胞内引起的疾病。  相似文献   

6.
7.
人工饲养条件及辐照对棉铃虫成虫繁殖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人工饲养条件下,不同容器、不同营养液和辐射剂量对棉铃虫成虫寿命、有效交尾机率、产卵量和卵孵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成虫有效交尾率随交尾空间的增大而提高,用容量为9.12 L的圆形塑料篓作为成虫配对容器其有效交尾率可达100%,卵孵化率达到91.71%.在集卵过程中用10%的蜂皇浆稀释液饲喂成虫,雄性成虫寿命可达17.8 d.在150~350 Gy剂量范围内,辐照对人工饲养的棉铃虫成虫寿命和性行为无明显影响,其繁殖力随剂量的升高而降低.  相似文献   

8.
9.
家蚕微孢子虫(Nosemabombycis)孢子人工发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研究表明,目前常用的适合于向昆虫培养细胞接种的Nosemabombycis孢子的几种人工发芽方法的发芽率存在较大差异.同一种方法在不同的发芽培养基中的发芽率也有所不同.并发现在N.bombycis孢子的人工发芽过程中K+促进作用比Na+明显,而且还证实N.bombycis孢子在人工发芽过程中的完全发芽时间为60mi  相似文献   

10.
棉铃虫是一种危害较大的农业害虫,同时也是教学和科研中常用的实验昆虫。人工饲养过程中常因管理操作不当,使种群难以为继。本文根据多年实验室饲养棉铃虫经验,分析了继代饲养过程中常出现的问题及对策,以期为棉铃虫室内继代饲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关中地区棉铃虫发生演变规律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棉铃虫不仅危害棉花,其它作物如小麦、玉米、辣椒、瓜菜等受害也明显加重。关中灌区一代棉铃 虫主要在麦田危害麦粒,第三、四代棉铃虫主要危害夏播玉米雌穗,其发生及危害表现为因种植品种、栽 培方式的不同而不同,纯种抗虫棉及麦套抗虫棉田二代棉铃虫危害指数均低于2%的经济允许水平值, 非抗虫棉及麦套非抗虫棉危害指数较重。棉铃虫一代卵集中分布在小麦植株上,占总卵量的96.5%;二 代卵集中分布在棉花上,占总卵量的84.2%;三、四代卵分布较为分散。其发生的原因,除了受其自身所 具有的食性杂,适应性广,繁殖系数高等生物学特性影响外,还与气候、虫口基数、农田生态环境、抗药 性、天敌等因素密切相关。控制棉铃虫的发生程度,必须从长远的观点出发,采取综合的棉铃虫可持续控 制策略,以生态调控为主,强化农业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2.
以高空气象和地面气象因子为预测因子,以江西省彭泽县棉铃虫全年累计百株卵、幼虫量为预报对象,运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了两个长期预测模式型。两个模式型的预报时效分别为6个月和10个月,历史符合率分别为100%和91.67%,1994~1995年的预报准确率平均为75%。  相似文献   

13.
采用室内生物测定和田间棉铃虫危害调查方法,分析了辽宁省经济作物研究所转育的3个转基因棉花品系(4830,4877,4786)和美国构建的Bt基因棉花品系新棉33B的不同器官的抗虫性,结果表明,棉花不同器官抗虫性不同,功能叶抗虫性最强;转基因棉花4830和新棉33B抗虫性强弱没有显差异,并均高于转基因棉4877,4786,这说明中国转基因抗虫棉与美国抗虫棉具有等同的杀虫效果,转基因棉花的蛋白毒性在棉铃虫体内具有一定的残效。在田间小区种植中,4830,4877,4786和33B均表现出了对棉铃虫幼虫较高的抗虫效果,两次调查中(7月5日,7月14日),4830,4786,33B品系均未发现棉铃幼虫,顶尖蕾铃也未发现受害现象,在4877品系中发现了少理的低龄棉铃幼虫,蕾铃受害率为3.01%,辽棉15号(CK)蕾铃受害率为10.6%,各品系之间抗性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14.
转基因抗虫棉对棉铃虫抗虫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转Bt、CPTI基因的抗虫棉材料进行抗虫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 :1 导入不同外源基因的转基因抗虫棉因其杀虫机理不同而对棉铃虫抗性存在差异 ;2 随种植世代一代、二代、三代、五代其对棉铃虫的抗虫性下降 ;3 转基因抗虫棉的蛋白毒性在棉铃虫体内具有一定的残效 ;4 棉铃虫四龄以上幼虫对转Bt基因抗虫棉产生明显的抗性。  相似文献   

15.
测定龟纹瓢虫Propylaeajaponica(Thunberg)捕食棉铃虫Heliothisarmigera(Hübner)卵的结果表明,其捕食量随猎物的密度增加而上升,当猎物增加到一定水平,捕食量趋向稳定。拟合捕食功能反应曲线,符合Holling功能反应Ⅱ型,其模型为Na=0.6660N/(1 0.0322N)。日最大捕食量为21粒。龟纹瓢虫寻找效应随自身密度增加而降低,模型为:E=0.2159×P-1.4427干扰模型为:E=0.4855×P-2.4247。3个模型为正确评价龟纹瓢虫控制棉铃虫的作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田间测试0.5%华戎2号乳油对西瓜棉铃虫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0.5%华戎2号乳油防治西瓜棉铃虫效果好、持效期长,可大面积示范后推广应用。建议在棉铃虫幼虫低龄期用其配制800~1000倍液喷雾,每1/15公顷用药液50kg,施药间隔期为7d。  相似文献   

17.
采用浸渍法测定了甲基对硫磷等10种药剂对棉铃虫卵和初孵幼虫的毒力。结果表明,阿维杀虫素、氰戊菊酯、甲基对硫磷、丙溴磷、灭多威不仅对棉铃虫卵孵化有较高的抑制率,而且对初孵幼虫也有很强的毒力;硫丹甲胺磷、水胺硫磷虽然对卵孵化抑制率不高,但对初孵幼虫的毒力还是很高的。久效磷和辛硫磷对卵和初孵幼虫毒力都很差。讨论了卵的发育阶段、药剂浓度、浸渍时间与药剂毒力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通过调查,明确了棉铃虫卵虫量分布与棉区作物相的关系。集中产棉区棉田,棉铃虫发生受外来虫源干扰小,卵虫量变化比较平稳,发生期相对集中;种植棉花不足40%的零散棉区棉铃虫发生量大,发生期长,峰谷次数多。搞好棉区规划,提倡连片集种,同时开展棉田外棉铃虫的预测预报,是棉铃虫综合治理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不同寄主营养条件下的瓜实蝇实验种群生命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30℃下采用苦瓜、黄瓜、丝瓜饲养的瓜实蝇的发育历期分别为44.82、43.12、46.08 d,幼虫、蛹、世代历期、雄成虫寿命差异显著;平均每雌产卵量分别为878.41、895.65、806.35个,差异显著;采用苦瓜、黄瓜、丝瓜饲养的瓜实蝇实验种群的种群趋势指数(I)分别为228.39、268.70、201.59,净生殖率(R0)分别为59.2532、94.0800、48.9910,差异显著;其它生命表参数差异不显著;周限增长率(λ)均大于1,说明瓜实蝇的种群为正增长.  相似文献   

20.
An experiment in earthquake control at rangely, colorado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An experiment in an oil field at Rangely, Colorado, has demonstrated the feasibility of earthquake control. Variations in seismicity were produced by controlled variations in the fluid pressure in a seismically active zone. Precise earthquake locations revealed that the earthquakes clustered about a fault trending through a zone of high pore pressure produced by secondary recovery operations. Laboratory measurements of the frictional properties of the reservoir rocks and an in situ stress measurement made near the earthquake zone were used to predict the fluid pressure required to trigger earthquakes on preexisting fractures. Fluid pressure was controlled by alternately injecting and recovering water from wells that penetrated the seismic zone. Fluid pressure was monitored in observation wells, and a computer model of the reservoir was used to infer the fluid pressure distributions in the vicinity of the injection wells. The results of this experiment confirm the predicted effect of fluid pressure on earthquake activity and indicate that earthquakes can be controlled wherever we can control the fluid pressure in a fault zon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